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探讨镉对原代大鼠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用二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0、10.0、20.0μmoL/L的醋酸镉中12、24 h,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醋酸镉对肝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0、10.0、20.0μmoL/L的醋酸镉中,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LDH的释放量增加,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提示一定浓度的醋酸镉可引起肝细胞的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镉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细胞存活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启动肝细胞的原代培养,胰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利用光镜观察、MTT细胞存活率检测、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氯化镉对体外培养肝细胞存活的毒性作用。【结果】结果显示,在37℃,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条件下,肝脏组织原代培养启动第3天即有不规则多角形的细胞迁出,第8~10天长成细胞单层。5~160μmol/L氯化镉处理可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的肝细胞的存活率,具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处理24和48 h对肝细胞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0.3和21.0μmol/L。【结论】氯化镉处理导致肝细胞染色质的凝缩和DNA片段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镉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皮肤细胞存活影响。采用组织块法启动小鼠皮肤细胞的原代培养,胰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利用光镜观察、MTT细胞毒性分析、荧光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镉对小鼠皮肤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在37℃,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条件下,小鼠皮肤组织原代启动第2天即有细胞迁出,为成纤维样细胞形态,生长分裂旺盛,第6天即可长成汇合的细胞单层,并能稳定连续传代。20~160μmol/L氯化镉可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的小鼠皮肤细胞的存活率,具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处理24和48 h对肝细胞的半致死率浓度分别为39.81和22.39μmol/L。Cd Cl2处理导致皮肤细胞染色质的凝缩和片段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氧化应激在镉致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镉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经过24 h培养,用醋酸镉处理细胞,或者Z-VAD-fmk、NAC和镉共同处理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内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GSH和MDA含量。【结果】结果表明,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10 μmol•L-1的镉后,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凋亡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呈剂量-效应关系;2.5和5 μmol•L-1镉组在1.5 h之前导致细胞内ROS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镉暴露可使肝细胞Δψm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NAC能够显著减少镉引起的凋亡细胞数量和极显著降低凋亡率(P<0.01),可以显著降低单独镉暴露组ROS水平升高和阻止ΔΨm降低(P<0.05);细胞内GSH含量12 h时随镉剂量增高而降低,部分剂量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4 h时随剂量增高而升高,部分剂量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细胞内MDA含量随着镉浓度的增大而升高,10 μmol•L-1剂量组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caspase-3活性升高,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镉致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醋酸镉致肝细胞凋亡与其引起ROS产生并导致氧化损伤的非caspase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BIX-01294对供核细胞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的BIX-01294处理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oat embryonic fibroblasts,GEFs),并检测其细胞活力、细胞周期、细胞凋亡、H3K9me2水平和多能性基因的mRNA水平。细胞活力检测结果显示,BIX-01294浓度在1.0μmol/L以下不会影响细胞活力,2.0μmol/L时24h和48h处理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4.0μmol/L时所有处理组的细胞活力均极显著下降(P0.01)。细胞周期和凋亡检测结果显示,H3K9me2下调会引起细胞周期的停滞和正常细胞的减少,其中BIX-01294在大于2.0μmol/L时G0/G1期细胞的比例极显著升高(P0.01),4.0μmol/L时凋亡细胞极显著增加(P0.01)。处理后的细胞H3K9me2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但大于1.0μmol/L的处理浓度能获得较好的下调效果。处理后细胞Oct4、Sox2和Nanog的m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Oct4和Nanog的mRNA水平增加极显著(P0.01)。说明:采用1.0μmol/L BIX-01294处理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可以下调H3K9me2水平,增加G1/G0期细胞比例,上调细胞多能性基因表达量,而且不影响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五味子木脂素成分对CCl4致L0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筛选出护肝作用最大的主活性成分。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对细胞加以保护,CCl4体外诱导细胞损伤;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试剂盒的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结果:CCl4最佳造模浓度为80mmoL·L-(1P0.01);5~20μmoL·L-1的五味子木脂素单体均能增加L02肝细胞存活率(P0.01);考察浓度为20μmol·L-1时,均可抑制CCl4引起ALT、AST活性的升高(P0.05或P0.01);结论:通过比较得出五味子乙素护肝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组胺对体外原代培养犊牛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因子表达及含量的影响。体外培养犊牛瘤胃上皮细胞,在不同p H的培养液(p H 5.5和p H 7.2)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组胺(0,0.5,2.5,12.5,62.5μmol/L)。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组胺对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 RNA表达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 H 5.5的培养液组,TNF-α、IL-1β和IL-6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TNF-α、IL-6和IL-1β的含量在2.5,12.5,62.5μmol/L组胺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p H 7.2的培养液组,TNF-α和IL-6 m RNA表达水平在2.5,12.5μmol/L组胺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IL-1βm RNA表达水平在2.5,12.5,62.5μmol/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TNF-α含量在62.5μmol/L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6在2.5,12.5,62.5μmol/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IL-1β在12.5,62.5μmol/L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组胺各浓度组,TNF-α、IL-6和IL-1βm RNA表达水平在p H5.5条件下均显著高于p H 7.2(P0.05,P0.01),但含量差异不显著。低p H条件下,高浓度组胺能增加犊牛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诱导3T3-L1细胞分化为3T3-L1脂肪细胞,研究不同生物素水平对3T3-L1脂肪细胞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三联诱导法将3T3-L1细胞经诱导分化为3T3-L1脂肪细胞。当3T3-L1脂肪细胞密集后分别采用0(对照组)、0.2、0.5、1 μmol/L生物素处理,分别在12 h、24 h与48 h时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K mRNA、GLUT-4 mRNA、FAS mRNA及ACC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在试验12 h时:各试验组GLUT-4、PK、ACC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1 μmol/L组与0.5 μmol/L组FAS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与0.2 μmol/L组;在试验24 h时:1 μmol/L组GLUT-4 mRNA与PK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 μmol/L组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0.2 μmol/L组与0.5 μmol/L组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试验48 h时:1 μmol/L组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 μmol/L 组PK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0.5 μmol/L组FAS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5)高于1 μmol/L组,1 μmol/L组FAS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 μmol/L组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高于其它组。【结论】生物素的添加可以提升脂肪细胞GLUT-4、PK、FAS与ACC1 mRNA相对表达量,且当以1 μmol/L浓度作用时对GLUT-4、PK与ACC1提升效果最佳,以0.5 μmol/L浓度作用时对FAS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对7日龄仔猪的肝脏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研究不同浓度吡啶甲酸铬对猪肝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吡啶甲酸铬添加浓度的逐渐升高,肝细胞密度先增多后减少,8μmol/L吡啶甲酸时细胞密度最多,400μmol/L吡啶甲酸铬细胞密度最少。  相似文献   

10.
在基础培养液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50,100,200μmol/L的VE,研究不同浓度VE对成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48h后VE浓度为50μmol/L组GV期的比率显著高于100和200μmol/L组(P<0.05);100μmol/L组GVBD期的比率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达到MI-MII期的比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100μmol/L组MI-MII期的比率相对较高。体外培养72h后,VE浓度为200μmol/L组的GV期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μmol/L组(P<0.05),与50μmol/L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达到GVBD和MI-MII期的比率各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VE对犬卵母细胞的核成熟没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H2O2诱导HaCaT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体外模型,探讨扇贝多肽(PCF)对H2O2损伤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H2O2(50、100、200、300、500μmol/L)作用HaCaT细胞1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不同浓度(1.42、2.84、5.68 mmol/L)的PCF分别处理细胞12 h后,加入H2O2(300μmol/L)继续作用1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酶生化法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以及细胞质中GSH-Px、T-AOC和CAT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50~500μmol/L浓度的H2O2依赖性地引起HaCaT细胞氧化损伤,300μmol/L的H2O2使存活率降低到56%(P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的PCF均可保护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LDH的释放量,提高GSH-Px、T-AOC和CAT含量,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结论]扇贝多肽能对抗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对细胞受损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急性镉暴露对斑马鱼(Danio rerio)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设置了6个镉浓度组(0,4.44,8.90,17.80,26.70,35.60μmol/L),分别对2,6,10,24 hpf(hour post-fertilization)胚胎进行了检测,分析了镉暴露后各个发育阶段胚胎死亡率和畸形率的变化,以及MDA含量和SOD活性的改变。结果显示,2 hpf的胚胎在不同浓度镉暴露下其死亡率未见明显变化(P>0.05),而6,10,24 hpf的胚胎在镉浓度高于8.90μmol/L时其死亡率极显著增加(P<0.01);畸形表型统计分析显示,镉浓度高于8.90μmol/L时,2,6,10,24 hpf胚胎畸形率均极显著性升高(P<0.01)。进一步检测2,24 hpf胚胎的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表明,镉暴露后早期胚胎MDA含量均随镉浓度升高逐渐增加,尤其在较高浓度组(17.80,35.60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OD活性随镉浓度升高发生显著变化。由此推断,急性镉暴露对早期斑马鱼胚胎发育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并造成了严重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3.
陆祥  范桂金  陈伟  何志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75-1207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增殖、骨形成蛋白-2(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0、1、0.1μmol/L)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48和72 h后,观察成骨细胞的形态,采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并通过RT-PCR检测成骨细胞BMP-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0μmol/L As2O3组可见部分成骨细胞变圆变小,细胞核固缩、碎裂,细胞膜皱褶、凹陷;1μmol/L As2O3组成骨细胞数目众多和分裂相明显;0.1μmol/L As2O3组成骨细胞间连接紧密。10μmol/LAs2O3组大鼠成骨细胞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72 h OD值低于48 h O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1μmol/L组As2O3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72 h OD值高于48 h O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0.1μmol/L As2O2组72 h OD值与48 h OD值无显著差异(P0.05),且OD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RT-PCR结果表明,10μmol/L组72 h BMP-2基因表达明显低于48 h,且BMP-2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1μmol/L As2O3组72 h BMP-2基因表达与48 h无显著差异(P0.05),且BMP-2基因表达与对照组(P0.05);0.1μmol/L As2O3组72 h BMP-2基因表达明显高于48 h,且BMP-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s2O3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BMP-2 mRNA表达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酯乙这7种木脂素对草鱼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和安全浓度,采用草鱼原代肝细胞作为实验模型。实验组加入1~1 000μmol/L不等的待测木脂素,溶剂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阳性对照组加入8 mmol/L的四氯化碳。培养22 h后,采用CCK-8细胞毒性实验评价木脂素的细胞毒作用,并检测培养上清GPT和GOT评价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结果显示,醇乙在≥700μmol/L、乙素在≥100μmol/L时有细胞毒性,但均未见GPT和GOT的升高;醇甲在最高1 000μmol/L、甲素丙素在最高100μmol/L、酯甲酯乙在最高50μmol/L时均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醇乙和乙素具有一定的肝细胞毒性,主要表现为细胞代谢水平的下降,但不足以引起细胞膜通透性的显著改变;其余5种木脂素无明显肝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牛磺胆酸(TCA)对体外培养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小鼠胸腺细胞,37℃培养12 h后与不同浓度TCA共孵12 h。以流式细胞术对原代培养胸腺细胞早期凋亡进行定量检测;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凋亡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9、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TCA3组(终浓度为0.30μg/m L)与胸腺细胞共孵12 h后,可极显著抑制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抑制细胞凋亡,TCA2组(终浓度为0.15μg/m L)可显著提高Caspase-9、Caspase-3活性,诱导细胞凋亡。说明TCA通过对体外培养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非酯化脂肪酸(NEFA)对体外培养奶牛肝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氧化抗氧化酶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奶牛肝细胞,培养72h后,添加不同浓度(0.0,0.3,0.6,1.2和2.4mmol/L)的NEFA继续培养12,24和36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C)、羟自由基抑制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GSH-Px、SOD、CAT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随着NEFA浓度的增加,添加NEFA 12,24和36h时,各处理组肝细胞中H2O2和MDA含量增加,TAC含量、SOD、GSH-Px、CAT的活性以及羟自由基抑制能力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NEFA 12和36h时,SOD mRNA相对表达量均随NEFA浓度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添加NEFA 24h时,0.6,1.2和2.4mmol/L NEFA处理组的SOD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添加NEFA 12h时,各浓度NEFA处理组GSH-Px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添加NEFA 24h时,1.2和2.4mmol/L NEFA处理组的GSH-Px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0.6mmol/L NEFA处理组的GSH-Px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NEFA 36h时,GSH-Px mRNA相对表达量随NEFA浓度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添加NEFA 12h时,0.6和2.4mmol/L NEFA处理组的CAT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添加NEFA 24和36h时,CAT mRNA相对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结论】NEFA诱导体外培养的奶牛肝细胞发生氧化还原失衡,尤其以高浓度NEFA诱导的氧化应激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肝细胞脂肪变性后发生的变化。采用体外培养DL-乙硫氨酸诱导的大鼠原代肝细胞作为试验材料。油红O染色经5.0 mmol/L DL-乙硫氨酸处理的贴壁良好培养24 h和48 h的肝细胞,光学显微镜400倍下观察肝细胞的脂质变化,拍照,分析生化指标数据。结果表明,对照组细胞内可见正常脂滴,大量大小不一颜色鲜红的脂滴染色后汇集成块于模型组细胞胞浆内。模型组载脂蛋白B含量降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Roscovitine,ROS)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山羊卵母细胞置于含不同浓度(0(对照),20,40,80,120,160,200μmol/L)ROS的成熟液中培养24h统计第一极体排出率,初步筛选山羊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中添加ROS的有效浓度;将山羊卵母细胞在含不同浓度(0(对照),40,80,120,160,200μmol/L)ROS的抑制培养液中培养8或16h,再转入常规培养液中培养至24h,统计第一极体排出率,确定ROS适宜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将卵母细胞放入添加40μmol/L ROS的培养液微滴中进行抑制培养,抑制培养8h后分别再常规培养0,2,4,6,8,10,12,14,16h,统计各处理第一极体排出率。将山羊卵母细胞在最佳ROS处理方案下抑制培养后进行孤雌激活,观察孤雌胚的发育情况。【结果】成熟培养液中加入40μmol/LROS抑制培养山羊卵母细胞8h后再转入常规培养液中培养至24h,是比较理想的ROS处理方案。山羊卵母细胞成熟培养的16h以前,全程抑制和抑制8h再常规培养2个试验组第一极体排出率与常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分别培养18,20,22h时,2个试验组第一极体排出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24h时,抑制8h再常规培养组第一极体排出率(58.76%)与对照组(63.13%)接近,无显著差异。试验组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胚的囊胚率(46.75%)显著高于对照组(36.04%,P<0.05)。【结论】山羊COCs成熟培养液中加入40μmol/L ROS培养8h再转入常规培养液培养至24h,是山羊卵母细胞核质同步成熟较适宜的方案,此方案可以有效抑制18~22h核成熟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恢复,推迟4~6h成熟,达到培养24h核质同步成熟的目的,提高了体外培养卵母细胞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以原代分离培养仔猪睾丸支持细胞为模型,经含不同浓度(0、2.5、5、10、20、40、80、160μmol/L)乙酸棉酚或40μmol/L乙酸棉酚加800μmol/L的乙酰半胱氨酸(NAC)的培养基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细胞凋亡情况,研究棉酚对仔猪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棉酚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仔猪睾丸支持细胞增殖率,棉酚浓度大于等于10μmol/L时,细胞增殖率极显著降低;棉酚造成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升高及培养基中LDH活性升高;NAC显著抑制棉酚诱导的细胞内ROS水平升高、细胞增殖抑制及细胞凋亡。表明棉酚能诱导仔猪睾丸支持细胞凋亡,这可能与过量ROS生成而造成细胞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0.
取新生1d的ICR小鼠的脑,经过机械分离和体外培养获取神经千细胞.利用免疫组化和RT-PCR对神经干细胞进行鉴定,发现原代的神经干细胞的纯度能达到95%以上.通过计数绘制第1代和第4代神经干细胞生长曲线图,发现二者生长曲线非常相似,说明第4代的神经干细胞仍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在体外利用聚合后0.01μmol/L、0.1μmol/L、1μmol/L、2.5μmol/L的Aβ1-42寡聚体分别作用于神经干细胞8h、24h和48h,通过MTT和克隆球计数法检测Aβ1-42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β1-42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通过双盲法,免疫荧光下统计Aβ1-42寡聚体作用后神经干细胞的转分化率,检测Aβ1-42对神经干细胞的分化的影响,发现Aβ1-42对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没有明显影响,且对Aβ1-42浓度和作用时间也无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