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讨镉对原代大鼠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用二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0、10.0、20.0μmoL/L的醋酸镉中12、24 h,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醋酸镉对肝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0、10.0、20.0μmoL/L的醋酸镉中,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LDH的释放量增加,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提示一定浓度的醋酸镉可引起肝细胞的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2.
氧化应激在镉致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镉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经过24 h培养,用醋酸镉处理细胞,或者Z-VAD-fmk、NAC和镉共同处理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内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GSH和MDA含量。【结果】结果表明,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10 μmol•L-1的镉后,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凋亡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呈剂量-效应关系;2.5和5 μmol•L-1镉组在1.5 h之前导致细胞内ROS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镉暴露可使肝细胞Δψm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NAC能够显著减少镉引起的凋亡细胞数量和极显著降低凋亡率(P<0.01),可以显著降低单独镉暴露组ROS水平升高和阻止ΔΨm降低(P<0.05);细胞内GSH含量12 h时随镉剂量增高而降低,部分剂量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4 h时随剂量增高而升高,部分剂量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细胞内MDA含量随着镉浓度的增大而升高,10 μmol•L-1剂量组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caspase-3活性升高,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镉致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醋酸镉致肝细胞凋亡与其引起ROS产生并导致氧化损伤的非caspase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
4.
胶原酶两步灌流法获取SD大鼠的原代肝细胞,并用不同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处理.MTT法测定肝细胞的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肝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酶2E1(CYP2E1)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可导致肝细胞存活率降低,LDH含量显著升高,CYP2E1表达增加.说明达到一定的剂量时.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以中华倒刺鲃为研究对象,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氯化镉对倒刺鲃肝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检测指标包括尾部DNA含量、尾长、尾矩、Olive尾矩.结果显示,低浓度的镉虽然并不会引起试验鱼明显的中毒症状,但已经对肝脏DNA产生损伤.0.01 mg/kg组4个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0.05 mg/kg组尾部DNA含量、尾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0.1 mg/kg组4个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葛根素对镉致大鼠肺脏氧化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将40只7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Con)组、镉(Cd)组、葛根素(Pu)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Cd+Pu)组。Con组自由饮水;Pu组和Cd+Pu组每日灌服200 mg·kg-1的葛根素,连续3周。第4周开始,Cd组和Cd+Pu组开始自由饮用氯化镉水(75 mg·L-1), Pu组和Cd+Pu组继续灌服葛根素,持续4周。试验结束后,采集大鼠肺脏,测定肺系数,检测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Cd组肺系数、MDA含量和T-SOD活性极显著升高,T-AOC、CAT和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与Cd组相比,Cd+Pu组肺系数、MDA含量与T-SOD活性极显著降低,T-AOC、CAT和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综上,葛根素对镉致大鼠肺脏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H2O2建立小鼠原代肝细胞的体外损伤模型,小鼠灌胃含复方茵芩制剂药物血清后,检测不同时期肝细胞培养上清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来研究其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正常细胞组相比,模型组的SOD活性低于药物血清组(P〈0.01);模型组的MDA含量高于药物血清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AST和ALT活性高(P〈0.01),而药物血清组变化不明显.在损伤的肝细胞中添加药物血清的第3-7天,与模型组相比,药物血清组AST活性在第3-5天均较低(P〈0.01),第6天差异不显著(P〉0.05);ALT活性在第3-6天均较低(P〈0.01).可见,含药的血清可减轻H2O2对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索LPS体外致人ChangLiver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意义。[方法]分别用20.40、60、80、1130μg/ml浓度的LPS作用ChangLiVer细胞24h,采用MTF法检测LPS对ChangLive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分别测定ChangLiver细胞上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乳酸脱氢酶(IJDH)的活性,并通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用药24h后ChangLiver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80和100u晷/ml浓度的LPS作用后ChangLiver细胞存活率显著性降低,胞外AST、ALT、ALP、γ-GT、LDH酶活性升高,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呈现细胞核固缩等细胞凋亡现象。(结论l用80μg/ml的LPS与ChangLiver细胞共培养24h,可以建立理想的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H2O2建立小鼠原代肝细胞的体外损伤模型,小鼠灌胃含复方茵芩制剂药物血清后,检测不同时期肝细胞培养上清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来研究其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正常细胞组相比,模型组的SOD活性低于药物血清组(P<0.01);模型组的MDA含量高于药物血清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AST和ALT活性高(P<0.01),而药物血清组变化不明显.在损伤的肝细胞中添加药物血清的第3-7天,与模型组相比,药物血清组AST活性在第3-5天均较低(P<0.01),第6天差异不显著(P>0.05);ALT活性在第3-6天均较低(P<0.01).可见,含药的血清可减轻H2O2对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  相似文献   

11.
12.
为探究小柴胡汤及其拆方对肝细胞损伤的影响,建立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细胞损伤体外模型;给药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的含量和MTT法检测细胞活率。结果表明,小柴胡汤及其组成成分中黄芩对CCl4损伤的肝细胞保护效果最好,其次是柴胡、党参;小柴胡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保肝效果2号方剂高浓度组最好。对小柴胡汤及其拆方的抗肝细胞损伤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号方剂高浓度组可减缓CCl4致肝细胞损伤,培养基中ALT、AST、MDA水平显著降低,有效减轻了CCl4所致的肝细胞病理损伤,对抗化学性肝细胞损伤具有辅助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3.
用原位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的分离技术是开展离体肝细胞培养及研究的前提 ,细胞的分离效果直接影响离体细胞的成活率、细胞纯度以及细胞分裂增殖的能力 以往多采用机械分离法和肝组织酶解分离法分离哺乳动物肝细胞[1,2 ] ,但这 2种方法均存在细胞破损较严重、肝细胞中混杂大量红细胞等缺点 ,对肝细胞的成活率及细胞纯度产生较大影响 本试验采用肝脏原位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 ,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分离效果 1 材料与方法试验动物采用 30日龄SD大鼠 ,购自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培养基为RPMI 1640 (GIBCO公司 ) ,胶原酶为Sig ma产品 ,小牛血…  相似文献   

14.
体外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的方法很多,但均存在一些缺陷。对胶原酶灌流法进行改良,采用细胞密度为6×105个/mL,细胞生长状态好,既能保证细胞活率,又能满足下一步试验要求。用胰酶代替胶原酶进行肝脏灌注,胰酶最适浓度为0.18%,且灌流时维持最适温度37℃,分离得到的肝细胞存活率大于90%,且纯度很高,是一种操作简便、细胞存活率和纯度较高的新的大鼠原代肝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口黑鲈肝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材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培养其原代细胞,比较研究了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两种培养方法及不同的培养条件,以确定其最佳培养方法和条件,同时观察了长期培养过程中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组织块方法不适于大口黑鲈肝细胞的培养,未见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而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良好稳定的培养效果。胰蛋白酶浓度0.25%,消化时间20 min,分步收集肝细胞,经台盼蓝检测和血球计数板计数,平均活力>90%,每克肝重可获得3×106个分离肝细胞。在细胞活力和数量两方面达到最佳平衡。在含20%胎牛血清、10μg/mL胰岛素的M199/L15培养基中,于4%CO2,28℃培养箱中长期培养并传代。  相似文献   

16.
取材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培养其原代细胞,比较研究了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两种培养方法及不同的培养条件,以确定其最佳培养方法和条件,同时观察了长期培养过程中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组织块方法不适于大口黑鲈肝细胞的培养,未见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而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良好稳定的培养效果。胰蛋白酶浓度0.25%,消化时间20 min,分步收集肝细胞,经台盼蓝检测和血球计数板计数,平均活力>90%,每克肝重可获得3×106个分离肝细胞。在细胞活力和数量两方面达到最佳平衡。在含20%胎牛血清、10μg/mL胰岛素的M199/L15培养基中,于4%CO2,28℃培养箱中长期培养并传代。  相似文献   

17.
镉是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之一,对生殖系统的毒性较强。经研究发现,镉可引起大鼠睾丸组织中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随着镉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而碱性磷酸酶(AKP)未发现明显变化。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1,LDH2、LDH3和LDH4,在1.09到8,72umol/kg时,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是,LDH5却呈双相性变化,在1,09、2.18和4.36umol/kg组,其活性升高,而在8.720umol/kg组,其活性下降。在LDH同功酶中,LDH-x、LDH4和LDH5对镉较敏感。  相似文献   

18.
大鼠肝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分离培养肝细胞是人工肝、毒理学、药理学、生理学以及基因工程等研究的基础,良好的分离技术是获取高活性肝细胞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镉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细胞存活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启动肝细胞的原代培养,胰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利用光镜观察、MTT细胞存活率检测、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氯化镉对体外培养肝细胞存活的毒性作用。【结果】结果显示,在37℃,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条件下,肝脏组织原代培养启动第3天即有不规则多角形的细胞迁出,第8~10天长成细胞单层。5~160μmol/L氯化镉处理可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的肝细胞的存活率,具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处理24和48 h对肝细胞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0.3和21.0μmol/L。【结论】氯化镉处理导致肝细胞染色质的凝缩和DNA片段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