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甫 《食用菌》2009,31(2):25-25
平菇白优二号是河南省沈丘县刘湾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多年研究选育成功的一个纯白色平菇菌株。经笔者从全国各大科研院校引进纯白色平菇菌株,进行品比试验,白优二号各试验指标均超过对照,名列前茅。初试推广中,栽培成功率100%。现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白优2号是笔者经多年研究,选育成功的一个纯白色平菇新菌株。从全国各科研院校引进纯白色平菇新菌株与其进行品比试验得出,白优2号菌株各项试验指标均超过对照,初试推广中,栽培成功率达100%。因此,认为白优2号是一个值得推广应用的平菇新菌株。现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1形态特征菌丝体洁白、浓密、粗壮、生长快速,试管母种在25~28℃下培养7天即可长满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在谷类培养基上15天长满全瓶,在棉籽壳培养基上25~30天可长满。子实体幼时呈白色桑葚状生长,后菇体渐变大呈覆瓦状生长。菇盖圆形,直径8~15cm,覆土栽培中,菇丛直径约25~30cm,单盖直径大于20cm。肉质肥厚,菇柄中等长,整个菇体洁白如玉,形美诱人。菇体韧性好,不脆烂。2生物学特征2·1营养要求该菌株对原料营养要求不严,可利用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秆、木屑、稻草、麦秸、豆秆等农业副产品栽培生产。该菌株菌丝分解力强,长满基质后即转化出菇,出菇早,现蕾多,转茬快,产量高。2·2温度要求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2~36℃,最适温度25~28℃;出菇期温度2~32℃,以18~22℃最适。该菌株短期可耐摄氏零下低温,菇体结冰不冻死,并可耐3...  相似文献   

3.
蓝天一号平菇新品种及配套技术蓝天一号是我们用一百多个平菇优良品种,以麦秸、麦衣为原料,进行品比筛选、复合杂交,经历6年时间、291次试验才培育成功的一个适应麦秸、麦衣栽培的新品种。经全国17个省区栽培示范,生物学效率都在200%以上。表现出了其品种特...  相似文献   

4.
二十个平菇品种菌丝体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实验室保藏的20个平菇菌株进行深层发酵,采用二奎林甲酸(BCA)检测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了菌丝体中蛋白质和水溶性多糖的含量,比较20个品种的营养含量,为后期平菇功能性深加工研究奠定数据基础。结果表明:20个品种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品种为平侧5号、黑丰268和平菇4号,分别占菌丝体鲜重的14.225%、11.966%和11.533%;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的品种为平侧5号、平菇4号和平82号,分别占菌丝体干重的1.664%、1.596%和1.381%。通过该研究发现平侧5号和平菇4号是20个品种中蛋白和多糖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深加工研究。  相似文献   

5.
泸优一号白萝卜、泸优二号早萝卜、泸优三号红萝卜、泸优四号红萝卜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通过"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利用萝卜不育系与自交系杂交而育成的萝卜新品种.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长江流域栽培.  相似文献   

6.
平菇新品种"吉平1号"是由西藏地区采集的野生菌株经过系统选育而获得的优良菌株,从接种到采收72~95d,子实体大型丛生、覆瓦状,菌盖扇形、灰白色,单个子实体宽5.5~9.2cm,菌盖厚0.43~0.76cm,菌柄长1~5cm,商品性好。2009~2010年区域试验表明:平均每100kg干料产鲜菇88.6kg,比对照品种‘蕈谷黑平菇’增产6.5%;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每100kg干料产鲜菇87.3kg,比对照品种‘蕈谷黑平菇’增产5.7%。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平菇孢十对菇农健康的影响,商业部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从1981年起开展了少孢子平菇新品种选育的研究。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成功地选育出了“昆研平841号”新品种。 1984年11月29日“昆研平841号”品种选育成功鉴定会在昆明召开,真菌学家段永嘉、任玮教授和马宗孚、戚穆、毕国昌、郭秀珍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十五位同志出席了鉴定会,认为该品种具有以下优良特性: 1.孢子产生数量少,释放能力弱,无孢  相似文献   

8.
龙恳杏一号是黑龙江省目前杏品种中最早熟的新品种,龙恳杏二号是全省杏品种中综合性状最优新品种。1986年2月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定为推广品种。龙恳杏一号、二号,是用实生育种法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栽培料需求持续攀升,传统的木屑、棉籽壳等栽培料已经不能满足产业的持续发展。"莱牧一号"(Pennisetum sp.)牧草为莱索托引进的新品种,生物量大,可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原料。现主要介绍"莱牧一号"牧草栽培平菇的技术措施,以期为平菇栽培提供新原料,促进平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平菇鲁植一号是1996年9月从唐王一腐朽柳木上采集的野生平菇子实体,经我所分离驯化培养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良平菇菌株.经我所和基点三年来反复试验及大面积栽培示范表明,该菌株高产质优,商品性好,转潮快,适应性广,抗杂抗病能力强.经与十几个传统平菇品种的试验比较,其综合性状名列第一.目前已陆续推广到全省各产菇区,反映良好.现将该菌株的有关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胡晓强  李峰  赵建选  李栋  胡宁 《北方园艺》2021,(5):177-180,封2
平菇"新科108"采用单孢杂交方法选育而成,具有产量高、现蕾多、出菇期长、适应性广的特点,2017年参加河南省平菇品种区试,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种植配方均较对照增产显著,商品性状优,抗杂菌性强,抗黄菇病,品质优良,子实体粗蛋白含量为23%~40%,总多糖含量为0.8~7.0 mg·g-1,2018年经河南省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新品种鉴定,鉴定证号为豫品鉴食用菌2018003。  相似文献   

12.
以引进的15个无籽西瓜新品种为试材,综合比较了各品种的田间植物学性状和果实性状,以筛选适合宁夏露地栽培的无籽西瓜优新品种。结果表明:"雪峰黑牛"、"中农无籽2号"、"津蜜8号"、"隆发无籽"、"黑宝公"、"郑抗无籽1号"、"郑抗无籽10号"、"黄玫瑰无籽"、"绿野无籽"9个品种适合在宁夏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晚熟龙眼新品种"桂明一号"与广西主栽品种石硖、储良、大乌圆的主要性状.结果表明,桂明一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单株产量、单位面积收益均显著高于其他主栽品种,综合性状较优,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晚熟龙眼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1997,(4)
振华3号:出菇温度3~32℃,子实体灰白,丛生大朵,出菇早、转潮快,转化率400%。白优1号:出菇温度2~28℃,子实体柄短盖厚洁白色,不受气温影响,转化率300)%。这两个品是我场品比试验中最高产优质菌株,是我场的当家品种。还有其它各类优选高产菌种。所有母种含邮资每支20元。信款请寄:山西省稷山县修善振华食用菌技术咨询部新品种实验场,联系人:文孝君,邮编;043203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合广西桂中气候条件且可用利用本地原料桑枝栽培的高产优质平菇品种,进行4个新引进平菇品种——夏平1号、新选700、特抗6号、南抗6号和本地主栽品种农平4号(对照)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新品种均适宜在广西桂中地区利用本地原料桑枝栽培。南抗6号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比对照产量增加12.73%,可大面积推广;新选700、特抗6号的产量、生物转化率与对照相当,但新选700出菇早而集中,可作为早秋栽培品种;夏平1号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均比对照低。  相似文献   

16.
菜豆新品种—特选二号472135河南省陕县科协农技服务部任德良,孙玉成特选二号是从国外引入的一个菜豆品种,河南省陕县科协农技服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经过几年来的系统选育,定向培育而成的一个优质、高产、抗病菜豆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长势旺盛,叶色浓绿;叶片肥大...  相似文献   

17.
《蔬菜》2014,(1)
<正>日前,由贵州省农科院名誉院长李桂莲主持选育的茄子新品种"黔茄2号"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成为贵州省首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蔬菜品种,填补了贵州省蔬菜类植物新品种权的空白。同时,该品种也是我国继"宇青一号"和"云茄三号"之后第3个被授权的茄子品种。据了解",黔茄2号"  相似文献   

18.
湘豇二号     
湘豇二号,原名长豇二号,是长沙市蔬菜研览所选育的一个青荚豇豆新品种。该品种1990年和1991年经全省多点试种普遍反映良好。1992年元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19.
闽茄二号是由福州市菜科所选育的新品种,2002-2003年连续2年参加福建省秋季地膜覆盖早熟丰产茄子品种区试,通过田间观察和品种对比,闽茄二号的丰产性和商品性均优,是秋延后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小平菇新品种"冀杂26"是以广温品种"科佳1号"和低温品种"2026"为亲本,经单孢杂交选育而获得的优良菌株,从接种到采收30~38 d,子实体叠生,菌盖圆形,低温深灰色,高温变灰白色,菌柄长约11.39 mm,菌盖厚度约4.77 mm,菌柄长度约31.77 mm。出菇整齐,转茬快。2017—2018年区域试验表明,平均100 kg干料产鲜菇114.58 kg,比对照品种增产17.07%;适于在河北省及类似气候条件的广大地区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