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363对SSR标记分析了在我国小麦生产和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11份国外引进品种和33份选育品种的遗传组成,旨在揭示国外种质对我国小麦品种改良的遗传贡献,指导种质资源引进和利用。国外种质包含了选育品种所发现等位变异的76.3%。与不同时期小麦品种等位基因多样性比较发现,国外种质的平均等位变异数最多(3.92),20世纪60年代(2.86)和70年代(3.01)基本一致,80年代有所升高(3.46)。品种间遗传距离比较与品种等位基因多样性结果相吻合。比较引进和选育品种在SSR位点的等位变异频率变化,发现至少在33个SSR位点,国外种质等位变异在我国小麦育种中被优先选择(该等位变异在引进和选育品种的分布频率均高于70%),其中一些位点已知与产量、生育期和抗病等性状密切相关。表明引进品种在以上基因组区域对我国小麦品种具有非常高的遗传贡献。  相似文献   

2.
应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国外种质对我国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363对SSR标记分析了在我国小麦生产和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11份国外引进品种和33份选育品种的遗传组成,旨在揭示国外种质对我国小麦品种改良的遗传贡献,指导种质资源引进和利用。国外种质包含了选育品种所发现等位变异的76.3%。与不同时期小麦品种等位基因多样性比较发现,国外种质的平均等位变异数最多(3.92),20世纪60年代(2.86)和70年代(3.01)基本一致,80年代有所升高(3.46)。品种间遗传距离比较与品种等位基因多样性结果相吻合。比较引进和选育品种在SSR位点的等位变异频率变化,发现至少在33个SSR位点,国外种质等位变异在我国小麦育种中被优先选择(该等位变异在引进和选育品种的分布频率均高于70%),其中一些位点已知与产量、生育期和抗病等性状密切相关。表明引进品种在以上基因组区域对我国小麦品种具有非常高的遗传贡献。  相似文献   

3.
为了调查黄淮冬麦区不同年代旱地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与根系活力的变化规律,选择具有调研性的实验材料12个,利用GB/T 21127-2007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对12个供试材料进行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同时对供材料进行根系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12个品种小麦的抗旱性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呈现“马鞍型”演变趋势;根系活力对照组呈现平缓下降,而高渗胁迫处理组小麦的根系活力却呈现上升的趋势;抗旱性与高渗胁迫下根系活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我国棉花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国外引种、研究利用等。一、收集、整理、保存1959年全国棉花会议上,决定按我国棉区的分布,设六个棉花资源协作点,负责本棉区的收集、保存、鉴定、研究、供种工作。1975年和1980年,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牵头,先后对云南西南部和海南岛八个县,进行棉属资源的考察。目前,我国各地收集保存棉花资源3,600份;其中陆地棉2,945份,  相似文献   

5.
为发掘利用高活力小麦种质材料,揭示不同小麦品种间(系)的种子活力差异及其内在生理原因,本研究以置于常温种子库老化6年的180个小麦品种(系)的种子为材料进行了种子活力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间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5个小麦品种(系)的种子完全失活、不能发芽,种子活力最高的3个品种分别为豫麦18(92%),西农3517(76%)和浏虎98(72%);测定了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种子含水量和籽粒品质性状并与发芽率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发芽率与电导率和籽粒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籽粒总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进一步对种子活力高低差异显著的6个品种(系)进行了种子萌发关键激素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测定,发现3个高活力小麦品种(系)(豫麦18、西农3517、浏虎98)种子中GA3/ABA的比值均显著高于3个低活力品种(系)(西农2003、洛麦21和陕麦107)。本研究表明,种子活力性状在小麦种质资源中存在广泛变异,植物内源激素GA3和ABA的相对含量是影响种子活力高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白掌花粉活力检测及其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引种的20种白掌鲜花粉的活力、含水量及室温下寿命进行测定,并研究20种白掌花粉活力超低温保存2年内的变化。结果表明:所试验的白掌鲜花粉萌发率约为28%~59%,品种间鲜花粉的活力差异较大;测试的各个白掌品种鲜花粉的含水量约为10%~13%;所试验的白掌品种鲜花粉的寿命均不超过15天;同一白掌品种间,超低温保存时间的长短会使白掌品种花粉活力产生变动;超低温保存2年,所有测试白掌品种的花粉活力均没有损失,部分品种花粉活力还有明显提升,说明超低温保存为白掌花粉种质资源长期保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小麦种质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选育小麦新品种及进行有关研究的物质基础。我国小麦品种资源相当丰富,据1980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收集保存的有四万余份。就江苏而言,目前保存的小麦品种达六千余份,这些资源都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在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耕作栽培水平的  相似文献   

8.
以6个小麦品种为载体,通过在储藏期进行破休眠处理及发芽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小麦品种的休眠表现及活力变化。  相似文献   

9.
《种子》2010,(8)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新老小麦品种的多种种子质量测试与田间出苗率的关系。在2003~2004年间,西北边境省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农业大学以4个小麦品种的32个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其对多种实验室活力测试的适应性,并对其商业种子批质量进行等级区分,同时预测了育苗场的出苗情况。2003~2004年间,在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的8个不同地点种植了4个小麦品种,即Takbeer 2000、Haider2000、Bakhttawar-92及Fakhri Sarhad。在制定标准发芽率和其它活力测试之前对成熟的种子进行了收割、脱粒和除杂。结果显示:对于所有的测试,发芽指数、人工老化以及电导率在种子批质量等级区分和预测田间出苗率两个方面为4个小麦品种的种子活力提供了最好的评价指标。经过两年的研究,通过测定实验材料的根长,结果显示,对于4个小麦品种,发芽指数、人工老化及电导率比测定标准发芽率更能表明种子批质量和预测种子田间出苗率。电导率的测试结果不仅与田间出苗率有很大关系,而且与4个品种大范围种子批的标准发芽率有关,不过这些关系对于4个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可行性。标准发芽率的初始计数通常比其它的活力测试更不可靠。从本研究及先前有关小麦作物的研究得出:在世界温带地区对小麦作物进行发芽指数、人工老化及电导率测试来提高活力测试还有待开发的潜力,进行活力测试可以区分种子批质量等级和预测种子性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引进国外油菜品种412个,本文综述了这些国外品种在我国不同生态区试种、鉴定情况,重点对从十多个国家引进的油菜品种的适应地区、熟性表现进行了评述。在生产上已直接利用的品种有胜利油菜、跃进油菜、奥罗、托尔、米达斯、WW1256等。利用国外优质油菜品种作亲本,已育成的优质油菜品种(系)180个以上,其中20多个品种通过审定,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11.
至1990年底,国家种质库已保存小麦属种质资源20个种(亚种)30466份(普通小麦28789份,稀有种1677份)。其中保存国内小麦9个种(亚种)18180份,国外引进小麦17个种12286份。入库种子发芽率分布,国内小麦与引进小麦之间,国内普通小麦各省份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保存的国外引进小麦属材料,原产(来源)于78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新老小麦品种的多种种子质量测试与田间出苗率的关系.在2003~2004年间,西北边境省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农业大学以4个小麦品种的32个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其对多种实验室活力测试的适应性,并对其商业种子批质量进行等级区分,同时预测了育苗场的出苗情况.2003~2004年间,在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的8个不同地点种植了4个小麦品种,即Takbeer 2000、Haider 2000、Bakhttawar-92及Fakhri Sarhad.在制定标准发芽率和其它活力测试之前对成熟的种子进行了收割、脱粒和除杂.结果显示:对于所有的测试,发芽指数、人工老化以及电导率在种子批质量等级区分和预测田间出苗率两个方面为4个小麦品种的种子活力提供了最好的评价指标.经过两年的研究,通过测定实验材料的根长,结果显示,对于4个小麦品种,发芽指数、人工老化及电导率比测定标准发芽率更能表明种子批质量和预测种子田间出苗率.电导率的测试结果不仅与田间出苗率有很大关系,而且与4个品种大范围种子批的标准发芽率有关,不过这些关系对于4个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可行性.标准发芽率的初始计数通常比其它的活力测试更不可靠.从本研究及先前有关小麦作物的研究得出:在世界温带地区对小麦作物进行发芽指数、人工老化及电导率测试来提高活力测试还有待开发的潜力,进行活力测试可以区分种子批质量等级和预测种子性能.  相似文献   

13.
国外小麦品种在云南省小麦生产及育种上一直起着显著作用。建国以来,直接用于生产的品种有20余个;利用其优良性状培育出的新品种30余个。1980至1984年,先后从51个国家新引进2006份材料,在昆明种植观察不同来源地区品种的生育期、熟性、株高、抗病性、穗粒数及千粒重等主要性状,初步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或具有特异性状的材料619份,供各地应用。据几年来研究结果,各地材料表现如  相似文献   

14.
巴基斯坦小麦种质资源工作概况刘三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巴基斯坦是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家之一,小麦研究在整个农业科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小麦种质资源作为小麦研究的一部分已自成体系,在收集、保存、鉴定和利用方面积累了经验,取...  相似文献   

15.
<正>从农业部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农作物品种自主创新和生产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十二五"期间共育成粮食和经济作物新品种370多个,形成了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为粮食产量"十连增"奠定基础。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培育了一大批单产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优质香稻品种占国内高档香米市场70%以上,打破了国外品种在高档米市场上的垄断;培育的小麦新品种济麦22,占全国小麦种植总  相似文献   

16.
不同小麦品种茎秆显微结构与抗倒强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小麦的抗倒伏性能,探讨茎秆抗倒性的微观结构及生理特性,采用田间与实验室相结合的方法,以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常规小麦品种和有推广前途的杂交小麦为试材,从小麦的外部形态、内部显微结构及生理性状等方面综合分析小麦茎秆的抗倒伏性。结果发现,株高较低、茎秆重心高度下降、基部节间短粗的小麦品种倒伏指数较小,且秆壁较厚,茎秆截面积较大。通过显微观察可知,倒伏指数较小的‘百农矮抗58’、‘杂麦4号’小麦品种,其茎秆内大维管束数量较多,分别为41.8个/茎和37.7个/茎,而小维管束数量相对较少,分别为22.7个/茎和21.0个/茎。同时发现,茎秆倒伏指数较小的‘百农矮抗58’、‘周麦18’、‘杂麦4号’小麦品种,其灌浆后期茎秆活力较强,特别是矮秆品种‘百农矮抗58’,茎秆活力值达到了49.33 mg/(g?h),且与其他品种相比均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综合分析可知,‘百农矮抗58’、‘杂麦4号’小麦品种抗倒性较强,但茎秆活力与抗倒伏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70份国外小麦品种(系)的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持久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方法。本研究用19个不同毒力的叶锈菌小种苗期接种70份国外引进小麦品种(系)及36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载体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同时在2016—2017年度分别于河北保定和河南周口对70份国外引进品种进行田间抗叶锈性鉴定。为进一步检测材料中所携带的苗期和成株抗叶锈病基因,利用12个与已知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检测,综合基因推导、系谱分析和分子标记检测的结果,在33份材料中鉴定出15个抗叶锈病基因,包括Lr1、Lr2a、Lr26、Lr3ka、Lr11、Lr17、Lr30、Lr10、Lr14a、Lr2b、Lr13、Lr15、Lr21、Lr44和Lr45,田间鉴定筛选出39份品种表现慢锈性。苗期和田间表现表明,国外品种中含有丰富的对我国叶锈菌小种有效的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病基因,可作为小麦抗叶锈病抗源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8.
普通小麦品种(系)籽粒的铁含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初步调查和评价我国普通小麦品种籽粒铁蛋白含量的分布状况,从我国品种中筛选铁含量高的基因型,为下一步高铁小麦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本研究随机选取了83个不同的小麦栽培品种(系),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小麦籽粒中的铁含量。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的小麦籽粒铁含量变化范围较广,从5.64mg?kg-1到59.5mg?kg-1,平均值为30.13mg?kg-1,变异系数14.56,变异幅度比较大;籽粒铁含量为10~50mg?kg-1的品种占85.55%,而籽粒铁含量高于50mg/kg的仅占10.84%,在品种间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趋势;四月糙、金裹银、灰三糙等3个农家品种的铁含量超过了50mg?kg-1,说明在农家品种中存在着高铁含量的种质资源。农大3753等四个“有色”品种铁含量在40mg?kg-1左右,属于中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回顾甘肃陇南60年来引进和利用国外小麦种质的历史。提出国外小麦种质在陇南作为主要生产品种和抗锈亲本在生产和新品种选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不同类型抗病材料丰富了当地条锈病控制的思路.并利用引进的抗条锈种质组建起了小麦抗条锈基因库。引种的主要经验是:突出地方需求.明确引种目标;坚持引进、试验、推广与研究、消化、改良相结合:引进品种的同时要注意引进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湖南优质稻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简述了湖南在优质稻种资源收集、引进、评价、利用,优质稻品种选育、优质稻米标准研究、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的成就、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收集、评价、保存了湖南地方稻种资源5000多份,国外稻种资源1000多份;育成了中高档优质稻品种120个,其中中档优质稻品种103个,高档优质稻品种17个,三系优质杂交稻组合8个,两系优质杂交稻组合7个,常规优质稻品种115个;针对优质稻品种库容小、生物学产量低等特点,研究形成了一套高生物学产量、高库容量、高经济系数、少农药污染的“三高一少”优质稻栽培技术体系。正进一步收集、引进、利用耐热、抗病优质稻种资源、野生稻有利基因;研究稻米重金属及化学残留物的检测技术;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全面提高优质稻品种产量潜力、抗病虫性及稻米品质,改良现有不育系、恢复系、常规水稻品种;研究优质稻合理的时空布局与生态区划,采用全程监控技术,进行洁净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