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广东省2004年和2009年两期的沙化土地监测数据,根据沙化土地的面积、土地类型、沙化程度、利用类型及沙化植被盖度,对沙化土地变化进行动态分析,评价广东省近5年的治沙成效,指出防沙治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为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地沙化的预防、沙化土地的治理和开发利用活动的,均适用本办法。本省沙化土地和土地沙化的范围,包括防沙治沙规划中确定的沙化土地,以及监测发现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防沙治沙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实行政府行政领导防沙治沙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治沙工程建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认真分析研究辽宁省沙化和荒漠化土地现状与动态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治沙学、生态学和森林培育学理论进行治沙技术研究,提出治沙工程设计,达到治理沙化土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翔 《绿色科技》2020,(4):123-124
指出了新疆地区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将重点放在防沙治沙上,获得了显著成效。从新疆地区土地沙化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入手,阐述了防沙治沙的新理念和技术措施,探讨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塔里木盆地防沙治沙工程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章全面、科学地分析了沈阳市康法地区沙化土地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进一步治理康法地区沙化土地问题,提出了强化政府行为,实行区域防治、综合治理,加大改革力度、全社会参与治沙,增加科技含量、普及推广治沙先进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利用沙化土地等措施,对科学开展治沙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中国沙化问题的思考与防沙治沙技术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逐渐沙化是我国特别是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的沙尘暴与沙化土地的扩张更使生态环境问题雪上加霜。根据中国沙化现状及世界防沙治沙经验展开思考,提出中国政府防沙治沙的总体方针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宁夏不仅是我国沙化危害严重的省区之一,而且也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三北工程实施以来,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接力治沙,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沙化土地面积由70年代初的2475万亩减少到现在的1686万亩,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土地沙化整体逆转,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20年呈现"双缩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福建省第四次沙化监测报告中闽南沿海地区土地沙化数据的分析,得出闽南沿海地区沙化土地现状及其蔓延和逆转规律的结果,总结历年防沙治沙的成效,为今后的防沙治沙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土地沙化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的沙尘暴与沙化土地的扩张更使生态环境问题雪上加霜。文章根据中国沙化现状及世界防沙治沙经验展开思考,提出中国政府防沙治沙的总体方针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沙化土地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江西省沙化土地现状,分析沙化土地成因、动态情况及发展趋势,提出防沙治沙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采用计量文献分析方法.把我国荒漠化防治学科划分为总结群众经验与学科萌芽阶段、定点试验和综合考察阶段、学科停滞阶段、科学研究的恢复发展阶段、荒漠化综合治理及科研迅速发展阶段等5个阶段.对不同阶段内的重点学科动向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理论研究、技术手段、学科交叉、研究水平等方面总结了我国荒漠比防治学科发展的特点.提出我国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原理对荒漠化防治工程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了荒漠化防治工程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大类,森林覆盖率等11个评价因子。通过实例计算,得出此方法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荒漠化防治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确定资源承载力约束下合理的生态建设规模,保护和改造现有固沙植被,恢复和重建沙区生态系统?如何科学评估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统筹协调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发展沙区经济,推动沙区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文中在对中国北方荒漠化重点省区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目前荒漠化防治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需要关注的问题,并就未来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总体原则、土地可持续管理、治理成效评估、治理模式和措施、沙产业发展、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Experience of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in Beij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风沙区分布及治沙历史,重点分析了北京的治沙经验,即领导重视、全民参与、科技保障、有力的组织形式、适宜的投资与经营机制、重视基础建设、实行先进实用技术组装配套,坚持林果并重、果粮间作和全面发展的原则.最后总结出城郊生态经济型治沙模式.  相似文献   

15.
美国森林管理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总结了美国森林管理具有严格管理公有森林、鼓励发展私有林业、实行森林集约经营、科学治理沙漠土地、高度重视城镇绿化、重视生态系统保护、依法管理森林行为等七大特点。并以此为鉴,坚持从实际出发,提出我国森林经营管理必须重视强化的六个环节:必须用法律手段调整森林经营行为;切实用生态系统管理理念指导森林经营活动;加大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力度;坚持把林木种苗生产管理作为森林经营的首道工序来抓;争取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纳入自然文化遗产管理;努力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防沙治沙的形势要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二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防沙治沙;三是防沙治沙成就初显,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km2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1283km2;四是防沙治沙任务依然严峻。文章在总结我国防沙治沙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根据《防沙治沙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落实好治沙规划,打好相持阶段防沙治沙攻坚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形成的背景,结合《公约》中对防治荒漠化和减缓干旱灾害的国际合作所遵循的原则及义务的规定,从亚洲和非洲地区的特点、防治荒漠化和减缓灾害的能力、限制因素、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在《公约》倡导的建立伙伴关系的原则指导下,通过在能力建设,技术共享,研究成果推广、示范培训,确定和执行投资优先以及信息收集、分析、共享等重点领域,加强亚非在国家、次区域、区域层次和国际层次的合作,达到亚非防治荒漠化和减缓干旱灾害,促进《公约》履约。  相似文献   

18.
全球防治荒漠化进程及其未来走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荒漠化概念的演绎和诠释入手,全面论述了荒漠化定义的初创、争议和日臻完善的过程;对国际防治荒漠化行动的起因、发展、效果及其中的一些争端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国际防治荒漠化的最新动态;并对其未来走向予以展望。作者还将以色列、美国、伊朗和土库曼斯坦作为实例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This essay reviews and sums up about the major achievement of forestry sciences-and technology in the past 50 years in China, from 8 fields including hereditary breeding of forest, silviculture, forest ecology, forest management, forest protectio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wood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and forestry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85,自引:4,他引:85  
中国是受荒漠化影响较重的国家,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及时掌握荒漠化时空变化信息,有效的实施宏观管理,是荒漠化治理的主要内容,为此,依据地表形态和生态状况的变化确定植被盖度,裸沙地占百分比和土壤质地3项评价指标,从不同侧面指示特定土地的生产力,并将各指标因子量化,给出沙质荒漠化(风蚀荒漠化,沙化)现状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国情和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需要,这次提出的沙质荒漠化现状评价指标比较直观,便捷,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