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村土地被广泛征用,这引发了一系列征地问题。针对农村征地问题的突出表现,必须从内外两方面入手,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明确界定"农民集体",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科学界定"公共利益",完善土地征用法律法规;改进征地补偿标准和方式,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对话机制,完善农村征地程序;提高农民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征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闵德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535-5536,5549
分析了现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农地征收目的合理性的界定不够明确;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费用的分配不合理;农地征收程序不够完善政府角色错位;对被征地农民的救济程度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相应对策,严格界定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合理确定征地补偿费;完善征地的程序;建立征地补偿和被安置农民安置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土地征用的制度性缺陷及在征地过程中由于公共利益范围界定不清及征地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我国的征地制度改革要以维护农民利益,保护耕地为基本出发点,明确征地范围,完善征地程序,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迅速解决目前征地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保障建设用地的提供和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国家将对征地制度进行改革.   据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征地就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并给被征地的农村集体和个人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   我国正在进行的征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严格行使土地征用权,规范征地范围;体现市场经济规律,合理制定征地补偿费用标准;以社会保障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途径;坚持政府统一征地,实行征地与供地分离,简化征地批后实施程序;建立征地仲裁制度,保证征地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和高效.   ……  相似文献   

5.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维护农民权益1、土地征用制度和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新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然而在实际中,"公共利益"这一范畴被扩大化了。国家建设用地也成了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征用土地,即公共利益与国家建设划上了等号,这就人为地扩大了征地范围。征用权没有限制,政府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征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征用是国家强制取得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征地补偿标准不明确不统一、不能解决失地农民长期的生活保障、对“为公共利益需要”而征收土地的规定不明确以及征地纠纷缺少法律救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法律对策:包括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统一计算方法,完善土地征用相关法规,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建立完善的征地纠纷法律救济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从一个案例浅谈土地征用与农民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土地征用的制度性缺陷及在征地过程中由于公共利益范围界定不清及征地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我国的征地制度改革要以维护农民利益,保护耕地为基本出发点,明确征地范围,完善征地程序,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一些地方打着"公共利益"旗号随意征地,动辄废除农民的30年承包经营合同,把农民从土地上赶出去。征地的公共利益不明,信息不透明,随意圈占耕地的现象就很难遏止。杜家疃村民没想到,指使他人纵火焚烧守地帐篷的竟然是本村村主任。2006年,山东平度杜家疃村的地被征收时,杜群山并不在村委会任职,征地看似跟他没关系。但村民称,杜群山与承建商崔连国是亲戚关系。村干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为了适应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积极推进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改革,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指导性文件,但具体实施的效果不甚理想。曹县国土资源部门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在征地补偿安置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通过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出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制度的建议。一、我国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基本情况1.征地补偿及安置的概念征地补偿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收制度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土地管理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土地征收制度的核心.多年来,土地征收补偿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从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基础理论出发,寻找征地补偿制度的缺陷,对症下药,提出解决征地补偿制度漏洞的方法和完善征地补偿制度的建议,切实平衡社会公共利益和被征地农民的合法财产权益.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方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63-10666
在梳理和概括了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确立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方式应注意的问题,从紧急状态和公共利益2个方面探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方式,并指出了农村征用补偿方式确立后需考虑的2个程序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非公共利益征地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雅  李世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131-4132,4166
从征地范围的界定和征地类型的划分入手,提出了主要讨论的对象:非公共利益征地。先分析了非公共利益征地的“生长环境”、实际状况和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指出非公共利益征地的合理化途径——创建公平自愿的市场环境、制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和完善政府的角色和作用,最后论述了非公共利益征地的补偿标准即征地价格的确定。  相似文献   

13.
以贵阳市花溪区云上、洛平、大寨、吉麟、花溪等5村为例,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征地过程中存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失地农民生活缺乏基本保障、对失地农民基本利益代表缺乏信任等问题,提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政府引导补偿款的合理使用、合理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等对策,以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14.
土地征收作为我国农地非农化的唯一途径,对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分别从公共利益目标、行政操作过程、土地补偿3个方面出发,发现目前我国土地征收存在着公共利益范围不明确、土地征收行政操作过程不规范、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较低等问题,进而导致征地冲突等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出了今后我国土地征收改革方向:完善土地征收内涵,明确公共利益范围;规范土地征收操作过程;适当提高现有土地征收补偿价格;充分做好市民化后失地农民的生活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圈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对武汉城市圈典型城市的"1+4"城市的征地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征地补偿偏低,失地农民普遍不愿意土地被征收,并且多数希望征地后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此,政府应该继续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合理安置失地农民,严格限制征地用途。  相似文献   

16.
刘敏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1):165-167,172
耕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耕地行政法律制度实质是土地的行政管理制度。我国现行的土地行政法制度存在一系列问题:基本农田保护法律制度难以有效执行;征收和补偿制度显失公平;占补平衡制度在实际操作与立法目的相距甚远。从行政法律视角,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建议完善现行相关法律规定,构建科学合理的耕地行政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王桂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80-5381,5384
从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和博弈主体地位不平等两方面探讨了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农民博弈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资料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土地征收现状凸显的问题,指出修改现行滞后的《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征用》的必要性,合理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完善拆迁程序,尤其是要按照《物权法》征收征用的相关规定,对被征收人依法进行充分的补偿和合理安置,切实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真正使广大失地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征地现象频发,征地补偿安置方式也日趋多样化。通过发放问卷和走访的方式,充分调查了河北省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式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旨在为政府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收农村土地成为新增建设用地、扩大城市规模的主要途径。作为土地征收中的核心问题,土地征收中的补偿问题也随之成为社会热点,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已成为我国法制建设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在分析我国土地征用补偿现状及我国现行的征地方法制度及缺陷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农村征地补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