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牛、猪的寄生部位分布及其形态鉴别虫种。方法 取贵州从江县及都匀市牛带绦虫病人虫体的3节孕节(约30000~40000虫卵)直接喂养14日龄约克种乳猪2头和17日龄荷兰乳牛犊2头,于62日龄、67日龄剖杀,观察囊尾蚴分布、形态、测量大小.观察成熟情况。结果 都匀牛带绦虫试验感染猪、牛,其囊尾蚴寄生在肝脏。从江牛带绦虫试验感染牛,其囊尾蚴寄生在全身肌肉,感染猪则仅寄生在肝脏。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猪牛后,两者囊尾蚴寄生部位不同。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的猪囊尾蚴原头节有两圈类似小钩的点状结构,而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猪后原头节无小钩。结论 根据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牛、猪后囊尾蚴的寄生部位及其原头节小钩的差异,可以证实都匀牛带绦虫是亚洲牛带绦虫。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亚洲带绦虫和牛带绦虫在家猪体内的发育规律及致病性,试验用两种带绦虫卵分别灌胃感染家猪,于不同时间剖检,观察两种带绦虫在家猪体内的发育情况,并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家猪对两种带绦虫卵均易感,是亚洲带绦虫的适宜中间宿主,牛带绦虫的非适宜中间宿主;亚洲带绦虫囊尾蚴寄生数量多,各期发育良好;而牛带绦虫囊尾蚴寄...  相似文献   

3.
亚洲带绦虫是以猪为中间宿主的人体带绦虫,为了研究其幼虫的肝趋向性和组织选择性,试验分别用亚洲带绦虫虫卵灌胃和酶法孵化出六钩蚴后以静脉注射方式感染幼猪,35d后剖检,观察六钩蚴在猪体内的分布、发育和引起病变的特征。结果表明:两种途径入侵家猪的亚洲带绦虫六钩蚴都仅在肝脏发育成囊尾蚴;经静脉感染的幼猪肝脏、肺脏、肾脏、肌肉和皮下组织可检出以嗜酸性肉芽肿为主要特征的病变;经灌胃感染的幼猪则仅见肝脏出现病变,其他组织器官未见明显病变。  相似文献   

4.
牛囊尾蚴病也称牛囊虫病,是由牛带绦虫(属于圆叶目、带科、带属)的幼虫--牛囊尾蚴的侵害而引起的.牛吃了含有绦虫虫卵的人粪便或被虫卵污染的饲草,而被感染.虫卵在牛消化道内孵出六钩蚴钻人肠壁的小血管及淋巴管,随血液带到身体各部,但只有在骨骼肌和心肌里才能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牛囊尾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牛带绦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不但给人的健康带来危害,而且对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囊虫病在动物卫生检疫中是必检的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5.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泡状带绦虫(Taeniahydatigena)的幼虫阶段细颈囊尾蚴(Cystieercustenuicollis)所引起的,主要寄生在猪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严重时可进入胸腔,寄生于肺脏,还可以感染黄牛、绵羊、山羊等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也有鸡感染细颈囊尾坳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猪带绦虫成熟虫卵、孵化激活的六钩蚴以及人工感染的囊尾蚴为原始材料,采用Promega试剂盒法分别分离提取总RNA和mRNA,反转录合成cDNA,并用a-^32P CTP掺入法放射测定其含量。实验表明:合成的猪带绦虫虫卵、六钩蚴和囊尾蚴的cDNA含量高,均可达2500ng,片段大小在300bp以上,可满足构建不同发育阶段cDNA基因文库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绦虫感染在经济、公共卫生上的重要性,促进了寄生虫免疫学的广泛研究。六钩蚴体外短期培养所产生的代谢物,免疫牛、羊等带科绦虫病国外已进入实用阶段。但猪囊尾蚴匀浆直接免疫猪囊虫病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囊尾蚴(A)、囊液(B)、六钩蚴(C)为免疫原,处理各试验动物组,结合  相似文献   

8.
牛带绦虫囊尾蚴头节翻出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在不同浓度猪胆汁、生理盐水中牛带绦虫囊尾蚴头节翻出情况。方法 用牛带绦虫虫卵感染乳牛66d后剖检收集的囊尾蚴,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胆汁、生理盐水中,37℃恒温箱培养,计算头节翻出率。结果 在100%和50%胆汁中于10min和20min头节翻出率为100%,而在浓度为25%、12%、6%胆汁、生理盐水中30min,头节翻出率分别是100%、70%、50%和10%。结论 在不同浓度胆汁、生理盐水中头节翻出率各不相同,最快1min,且随时间增加,头节翻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猪带绦虫六钩蚴45W-4B抗原对仔猪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用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45W-4B。用GST柱进行纯化,以Montanide ISA 206为佐剂制成疫苗免疫仔猪。间接ELISA检测仔猪血清抗45W-4B IgG抗体水平,MTT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殖试验。免疫1个月后全部实验组经口攻击感染25000彬头猪带绦虫虫卵,攻虫3个月后剖检,计算减虫率及保护率。结果免疫组注射疫苗的第2周起,抗体为阳性,45W-4B组持续升高至第8周,淋巴细胞增殖明显高于未免疫感染组。用该抗原制备的疫苗获得了95%的减虫率和33%的保护率。结论该抗原对猪囊尾蚴病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将无猪囊尾蚴感染的仔猪经人工感染猪带绦虫卵后,确认猪囊尾蚴成熟率达到80%以上后,分为三组,除一组不用任何药物作为对照外,其余两组分别采用囊效0号、囊效1号两种药物,通过检测囊尾蚴囊壁的HK、PK、LDH、MDH、G6PDH活性变化及GLc、LAC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药物通过抑制猪囊尾蚴虫体的延胡索酸还原酶复合体,使逆向三羧酸循环受阻,引起MDH、HK活性的抑制,进而干扰其他代谢途径,而宿主体内各系统的参与加速了虫体死亡的进程,应用的两种药物中NX1的药效优于NX0。  相似文献   

11.
细颈囊尾蚴病的病原体是泡状带绦虫的幼虫阶段——细颈囊尾蚴所引起的。成虫寄生在犬、狼等肉食兽的小肠,幼虫寄生在猪、牛、羊等多种动物的肝脏浆膜、网膜和肠系膜等处,也可寄生在肺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明确家兔感染豆状囊尾蚴后血液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人工感染豆状带绦虫犬排出的孕卵节片,虫卵计数并感染家兔,定期采血。利用动物血液分析仪测定其红细胞、白细胞等21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血红蛋白浓度差异不显著;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嗜碱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单核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差异显著;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差异极显著。结论:研究结果为本病的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试验猪用猪囊尾蚴细胞抗原免疫前、感染前、免疫后及用猪带绦虫卵感染后每隔10d经前腔静脉采血1次,分离血清,同时制备全血干血纸,分别用血清ELISA和干血纸ELISA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组猪均在免疫后12d检出抗体;攻击感染组猪在攻击虫卵20d检出抗体,21d抗体水平达高峰,并一直持续到32周;阴性对照组的OD值一直在0.24~0.65。2种样品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寄生于人小肠中的猪带绦虫与寄生于猪肌肉中的中绦期幼虫一囊尾蚴,是一种相互感染人猪共患寄生虫病.它不但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还给养猪生产及屠宰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其防治一向很受重视。齐齐哈尔地区和县级农商部门共同开展的驱绦灭囊工作已坚持多年,并且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将有关情况与妨治策略报告如下。(一)猪带绦(囊)由感染与防治现状据省内某医大曾在本区内一农业县的6个乡镇应用血清学方法(间接血凝试验阳性者,用ELISA复试,二者均阳性的定为病人)调查9832人,阳…  相似文献   

15.
1心肌炎心肌炎可能是由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或者邻近心包膜或心内膜炎性损伤累及引起的。猪心肌炎通常由致病性的细菌和病毒引起。虽然比较少见,刚第弓形虫、旋毛虫、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寄生阶段都有可能感染心肌并产生结节性或囊性病变。无论什么病因,心肌的炎症都可以通过诱导心肌变性和坏死、改变电传导和破坏心肌收缩来改变心血管功能。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与急性死亡有关的心律失常或者导致慢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6.
猪细颈囊尾蚴病,俗称“热食泡”。是一种寄生在狗小肠内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由于猪吃了含有泡状带绦虫卵孕节片的猪粪所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被感染,多寄生于猪的大网膜、肠系膜或肝、肺等脏器组织上,形成囊泡状,囊壁乳白色,内含透明液体,囊泡体由黄豆到苹果大或更大,肉眼可见囊泡内的头节。本病是猪的一种常见、多发的寄生虫病,我省流行普遍。据1979年县屠宰场调查统计,猪细颈囊尾蚴的侵袭率占屠宰总数69%以上;黄明公社张下山大队1980年屠宰300余头肥猪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细粒棘球蚴感染羊肝脏包囊纤维化形成的病理学过程,本研究通过病理组织学、细胞化学和超微形态学的诊断方法,对羊感染细粒棘球蚴后肝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肝组织纤维化和包囊形成过程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原头蚴感染肝组织后病变沿感染组织的血管周围产生,相继出现肝细胞萎缩、变性、坏死;同时病变组织血管壁出现纤维组织分解、血管管壁出芽,增生出的纤维组织伸向周围炎症区域,血管管腔及炎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生的胶原纤维沿残存的肝细胞周围围绕病变组织,最终形成包囊壁。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释细粒棘球蚴感染羊肝脏包囊纤维化形成的病理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带属的泡状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绵羊、山羊、牛、猪等多种家畜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病畜感染后的主要特征为消瘦、贫血、腹泻、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减轻,当大量感染时可因肝脏严重受损而导致死亡,尤其对犊牛、仔猪、羔羊危害严重,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14年5月,某羊场发生细颈囊尾蚴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猪弓形虫感染对猪器官组织学结构的影响,对信阳某猪场自然发病猪进行病理学诊断。处死病猪后采取肝脏组织用福尔马林固定,姬姆萨染色法进行染色。采集肺、肝、肾、淋巴结和心等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用姬姆萨染色的肝脏切片上能够观察到弓形虫的速殖子,分别在肺、肝、肾、脾脏、淋巴结和心脏等组织器官切片中发现弓形虫滋养体或假囊,表明该场疾病是由猪弓形虫引起的,各组织器官出现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0.
细颈囊尾糊病是猪及牛羊等家畜的一种由绦虫幼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病原体细颈囊尾蚴系泡状带绦虫的幼虫,主要寄生于猪、牛、羊等多种家畜腹内的大网膜、肠系膜等处,严重感染时,则能进入胸腔,寄生于肺部。本病流行甚广,危害严重。一、病原寄生虫及生活史纲颈囊尾蚴俗称“水铃铛”,是一种含有无色透明液体的囊泡。其大小随寄生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平均直径为70多毫米。囊壁有2层,外层厚而坚韧,内层薄且透明,透过囊壁可见正个具有细长颈部的乳白色结节。当终宿主犬等肉食动物吞食了含有细颈囊尾拗的牲畜脏器后,在其小肠内虫体的头节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