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饲用抗生素的使用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药物残留和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巨大隐患。文章从饲用抗生素促生长机制及替代饲用抗生素的选择依据出发,综述了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无抗饲料添加剂和无抗养殖综合技术,并对畜禽无抗养殖生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二甲酸钾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生素促生长剂替代产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由于其安全性强,促生长尤其对仔猪的促生长和防治下痢效果显著,并可提高奶牛的产奶率,因而深受畜禽养殖者的好评。二甲酸钾是非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但在养猪生产中却能起到抗生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添加黄霉素饲喂畜禽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霉素是抗生素促生长剂,它具有用量少、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污染、安全性高等优点.作为畜禽的优良添加剂,许多国家已广泛应用.我国一些地区也开始用黄霉素作为畜禽饲料的添加剂,并已显示其能促进畜禽生长,获得更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饲用抗生素促生长剂带来的药物残留和抗药性问题会给畜禽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也给人类食品安全及健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文章就目前抗生素的发展、存在的隐患以及替抗时代下的应对措施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畜禽养殖业寻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畜禽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研究替代饲用抗生素已成为畜禽健康养殖领域的热点问题。博落回及其提取物来源天然,具有抗菌、抗炎、抗疟、杀虫、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博落回及其提取物对畜禽生产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其在畜禽健康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饲用抗生素与动物免疫机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前言饲用抗生素以其防病促生长的功效辉煌地走过了50多年,为畜牧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广泛使用和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对饲用抗生素作用机理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基于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在动物幼龄阶段最明显,而这个阶段正是动物产生并建立免疫系统的时期,而且免疫功能是机体抗御微生物的固有机制,与抗生素理应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于是有人提出抗生素可能与动物的免疫系统有关。饲用抗生素是否影响动物免疫系统的生长发育?是否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饲用抗生素又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的意义与重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由于农牧分离和不合理的养分管理方式导致了农田硝酸盐淋失、水体富营养化、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研究中国“土壤-作物-畜牧业”生产系统(即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通过优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保持养分合理流动与循环,减少各个环节的养分环境排放,提高系统利用率是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可为“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面源污染阻控”等国家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中国农牧系统养分投入、利用率和环境排放等特征、国内外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重点。目前中国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是过渡依赖化肥养分投入提高粮食和饲料产量,进而支持集约化畜牧业发展;而农牧分离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农牧系统养分流动效率低,环境排放高;都市圈及其周边是排放的热点区域。国际研究经验表明,农牧结合是可持续集约化农业的必然出路,农牧结合的核心是通过改善畜禽粪尿管理,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提高养分在农田循环的比例和数量。兼顾提高农牧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的“土壤-作物-畜牧业”系统养分管理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未来,中国农牧系统养分管理研究应包括:(1)典型农作系统“土壤-作物-畜牧”系统养分流动规律和环境效应的定量研究;(2)有机肥替代化肥机理与调控途径研究;(3)畜禽粪尿养分循环利用机理和减排技术研究;(4)高产高效“土壤-作物-畜牧”系统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作为抗菌促生长剂添加到饲粮中,具有显著的防病、促生长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抗生素在饲料中长期使用的弊端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9.
瑞典的绿色养猪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瑞典的养猪业在其畜牧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居重要地位,是瑞典养殖业的主体,国内肉品的主要来源。尽管在全球及欧洲养猪业中所占比重甚微,产肉量只占欧盟猪肉总量的2%。但瑞典在全球率先禁止使用饲用抗生素促消化和促生长剂,发展绿色养猪业,并经多年实践应用形成了著名的“瑞典模式”,据此在欧盟及世界畜牧生产中名声大振,引人瞩目。一、绿色养猪业的兴起瑞典养猪业历史久远,是传统畜牧业的主体,猪的饲养量占畜禽总饲养量的68%,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存栏量始终保持在230万头以上,平均每4口人养1头猪;猪肉也是瑞典国内生产和消费的…  相似文献   

10.
对动物饲料中禁用抗菌促生长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国家对饲用抗菌促生长剂禁令的颁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文章综合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和风险评估结果,对饲料中禁用抗菌促生长剂进行了反思,结果发现:(1)某些饲用抗菌促生长剂(如大环内酯类促生长剂泰乐菌素和链阳性菌素类促生长剂维吉尼亚霉素等)对人类健康的耐药性风险似乎被人为夸大,系统的风险评估结论认为,养殖动物中泰乐菌素等大环内酯类促生长剂的使用对人类弯曲杆菌耐药性的风险是可以忽略的,维吉尼亚霉素促生长剂的应用也几乎不会对人类肠球菌耐药性造成很大的风险;(2)“病原菌耐药性从农场到餐桌转移”的命题似乎缺乏科学证据,目前虽然有证据显示动物体耐药菌会直接传播给那些与动物密切接触的人群,但动物体耐药菌通过食物链环节传播给人的证据尚不充分;(3)禁用抗菌促生长剂并没有改变耐药模式,特别是禁用糖肽类阿伏帕星、氟喹诺酮类恩诺沙星和四环素类金霉素等促生长剂后,动物体和人体耐药菌数量仍然有增无减、持续上升,其原因可能归咎于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较强的传播特性和氟喹诺酮类耐药弯曲杆菌较强的适应性,而四环素类治疗用药的增加也必然增加肠道细菌的耐药性;(4)禁用抗菌促生长剂对动物养殖业带了一定的损失,比如,使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升高,使养殖动物治疗性抗生素的使用量增加,使养殖原料和场地相应增加等;(5)禁用抗菌促生长剂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人类公共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影响动物体肠道菌群发酵从而增加了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细菌污染几率从而增加了人体食源性病原菌的发病率。总而言之,决策的制定需要权衡利弊、因地因时制宜,综合考虑禁用抗菌促生长剂对耐药性风险的控制作用以及对动物养殖业和人类公共健康的影响。结合中国动物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全球动物性产品需要程度,需要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寻找耐药性控制新措施;开展系统的风险评估,有的放矢地制定风险控制策略;加强政府监管力度,避免药物滥用,促进合理用药以延缓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