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栽培季节 根据杏鲍菇生长发育条件及市场价格变化情况,笔者认为,我省的出菇时间应安排在春秋两季:春季在3~4月份出菇;秋季10~12月份出菇。并根据其出菇时间来安排菌棒及菌种的制作。有的地方将出菇时间安排在12月至翌年2月,这个时期不但受南方产菇高峰的影响,而且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很不适合出菇,不生火加温,难以达到杏鲍菇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我市改变了以往代料香菇一统天下的格局。杏鲍菇栽培量在逐年增多 ,但因杏鲍菇出菇期的温度范围较窄 ,出口菇的质量要求较高 ,一般只采收 1~ 2潮菇 ,生物学效率只有 40 %。菇农将废菌棒晒干后当柴烧 ,或者就丢弃在菇棚边 ,不但浪费了资源 ,还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合理利用杏鲍菇废料 ,降低栽培成本 ,我们进行了利用杏鲍菇废料栽培姬松茸试验 ,共栽培了 15 0 ,0 0 0袋 ,每10 0kg干料平均产鲜菇 8~ 10kg。现将该项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季节 姬松茸栽培季节分春栽和秋栽 ,春栽一般安排在 3~ 5月份 ,秋…  相似文献   

3.
正1季即栽培季节。杏鲍菇出菇最适温度是15~l8℃,因而必须按照出菇温度的要求安排好季节。温度太高和太低难于形成子实体。而且与平菇栽培不同的是,杏鲍菇的第一批菇蕾若未能正常形成,将影响到第二潮的正常出菇。一般南方地区安排在10月下旬进行栽培更为适宜。北方地区可根据具体温度安排好季节。需要注意的是在风雪寒冷的冬季是难于出菇的。它以秋末冬初与春末夏初较适宜。2器  相似文献   

4.
梁爽  高继海 《蔬菜》2022,(10):59-62
摘要:工厂化白灵菇栽培中的菌棒出一次菇后,由于含水量过低不能二次出菇,一般就被废掉不再使 用,即使进行二次出菇,也表现产量较低,且造成其他资源浪费。通过多年试验与生产实践,探索出通 过覆土方式进行菌棒二次出菇的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使菌棒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关 键技术包括:栽培季节、栽培设施、覆土前准备工作、覆土方法、出菇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1磐安杏鲍菇的生长条件1.1营养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浙江省县杏鲍菇生产以木屑、棉籽壳作为栽培的主要原料,辅料选用麸皮、石膏粉、石灰,所用配料要求新鲜,未受潮。1.2温度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25℃,出菇最适温度是14~16℃。应考虑其生长适宜温度从高到低的特点,根据各地海拔高度安排生产季节(磐安县为8月下旬~10月中旬)。温度过低或过高都难以形成子实体。杏鲍菇不同于其它菌类的是,第一批菇蕾若未能正常形成,将影响到第二潮菇的正常出菇,且温度高易导致已成形的子实体萎缩死亡。1.3湿度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3%~65%,以手捏培养料有水渗出但不滴下为宜。菌丝培养时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左右;子实体的形成、发育和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各为95%和85%~90%。1.4光线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但子实体的形成、发育和生长阶段需要散射光,一般以在菇棚内可以看清5号字的报纸为准。1.5空气杏鲍菇各生长阶段均需要氧气,但是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室内积累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反而能促进菌丝的生长;而子实体的形成、发育和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否则菌盖难以形成,易出现畸形菇...  相似文献   

6.
侯祥保  魏峰  李凤玉 《食用菌》2008,30(6):38-39
试验以菌棒横卧阳畦覆土出菇的后期管理方式做对照,设计另外3种常见出菇方式。从子实体的生长状况、单袋出菇产量等因素分析了不同的出菇方式对杏鲍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得出墙式双垛覆土有利于提高单产及节约土地,提高空间利用率,是温室大棚高产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选择。阳畦覆土栽培技术简单,菇质优,适宜初学者选择,阳畦栽培中,菌棒截断立栽出菇式,质量、产量更佳。  相似文献   

7.
杨猛 《食用菌》2014,(4):35-35
<正>每年的6-9月由于气温偏高,秋季菇在这阶段已结束.一般的农户在高温季节不愿栽培平菇,因此市场供应量少,价格高。笔者采用50 min常压灭菌技术模式每年在6月中旬出菇,栽培平菇经济效益是秋季菇的两倍。1季节安排选择当地秋菇结束上市前20 d生产菌棒,一般安排在5月底进行。2菌株选择夏季栽培品种的选择很关键,700.39(天达研究所)以及何氏200等菌株产量较高比较稳定。3菌种制作以5月初制作生产为宜,最好使用小麦制作  相似文献   

8.
去年 ,我们首次试种杏鲍菇获得成功 ,现将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适时栽培 杏鲍菇出菇最适宜温度是 10~18℃ ,因而按照出菇温度要求安排好季节 ,温度太低或太高都难以形成子实体。而且与平菇栽培不同的是杏鲍菇的第一批菇蕾未能正常形成 ,将影响到第二潮的正常出菇。我县安排在 11月下旬进行栽培较适宜。2 适增氮源 在常规配方基础上 ,我们把麸皮的量提高到 2 0 %~ 2 5 % ,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特别是第二潮菇长势较以前旺盛 ,后劲足产量明显提高。3 充足水分 在配料时水分加得稍多些 ,一般以手握料水 ,手缝间有一滴水滴为度 ,…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袋栽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杏鲍茹是亚热带及草原地带典型菇类,侧耳属.杏鲍菇营养丰富,口感绝佳,有保健作用,适合保鲜、加工,极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在全世界商业性栽培较少,污染率高,生物转化率低.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次袋栽试验,现仅将杏鲍菇袋栽技术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 杏鲍菇出菇适宜温度在14—16℃,温度太低或太高都难于形成子实体,因而必须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和出菇温度要求安排好栽培季节,以秋末初冬与春末夏初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以"庆科212"香菇为试材,采用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生产方法,研究了菌棒含水量、菇房内外温差和通风频度对香菇菌棒结露作用及香菇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结露作用影响最大的是菌棒含水量,其次是菇房内外温差,最后是通风频度,结露控制能够显著缩短出菇周期、提高产量、提升品质,这一结果为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出菇过程中综合调控结露作用因子,缩短生产周期,提高香菇产量、提升成品菇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姬松茸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生长条件菌丝生长温度10~35℃。出菇温度16~28℃。培养料含水量60%~65%,空气湿度80%~95%,酸碱度最好为65~68。2菌种选择目前用于栽培生产的有两个品种:小脚品种和大脚品种。大脚品种出菇密产量高,菇质好,价格高,一般每平方收干...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美英 《食用菌》2006,28(5):66-68
杏鲍菇与金针菇一样,也是属于原基发生快的品种。在我国杏鲍菇的栽培方法有两种:一是自然季节栽培;二是与金针菇一样,利用周年工厂化的生产工艺栽培杏鲍菇。5.1自然季节栽培5.1.1栽培季节杏鲍菇出菇适宜温度为10~18℃,低于10℃和高于18℃都难于形成子实体。南方地区一般安排在9~10月份接种,11月份开始栽培;北方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温度安排好栽培季节,以秋末初冬与春末夏初栽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司海静 《食用菌》2016,(2):56-57
正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笔者试验总结出了一套杏鲍菇废料栽培姬松茸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选择适宜栽培季节北方冬季长,自然季节适合出菇只有当年8月初至10月初,及次年的4月初至5月末。因此在栽培季节上,一般7月初建堆,7月末播种,8月初-10月初出菇。或者3月初建堆,3月末播种,4月初至5月末出菇。如过早栽培因温度过高,病虫害严重,过晚栽培则有效出菇期短,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4.
钟世雄 《食用菌》2014,(1):56-57
<正>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以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和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肉肥厚,菌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大,营养丰富,口感绝佳,风味独特,是国内外市场较畅销的一种食用菌。1栽培季节根据杏鲍菇出菇的适宜温度来安排恰当的出菇期,在青海西宁地区栽培杏鲍菇,适宜出菇的季节春天为4-5月,秋  相似文献   

15.
北方香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南菇北移 ,主要栽培于南方的香菇 ,在许多北方省份也都开展了代料栽培。由于南北方的气候环境等条件差异很大 ,在栽培季节、品种选择、管理方面也应因地制宜 ,不能盲目生产。1 品种、季节 品种上如果以销售鲜菇为主 ,可选择菌丝发育时间短、出菇早、产量高、潮次整齐 ,适  相似文献   

16.
田发恩 《食用菌》2007,29(4):48-48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以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和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根据杏鲍菇出菇的适宜温度,在青海西宁地区栽培杏鲍菇,适宜出菇的季节春天为4—5月,秋天为9-10月,5—10月产品上市。青海省湟中地区具有生产反季节杏鲍菇的气候优势,年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同时杏鲍菇易栽培、产量高。笔者通过几年的栽培试验,现已总结出了一套适合高寒地区日光温室杏鲍菇反季节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将简单、实用的杏鲍菇反季节栽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朝江  池惠荣 《食用菌》2002,24(6):32-32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 ,菌肉肥厚 ,质地脆嫩 ,具杏仁香味 ,极受消费者欢迎。但由于杏鲍菇出菇适温窄 ,生物转化率低 ,故普及栽培缓慢。为此 ,我们在多家农户袋栽生产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以季节适宜、设施合理、配方优良、管理得当为主要内容的成功经验 ,现介绍如下。1 季节适宜 杏鲍菇出菇适宜温度 12~ 18℃ ,温度太低或太高都难以形成子实体 ,一般分为秋末初冬出菇与春末夏初出菇。石家庄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夏长秋春短 ,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气温陡降和陡升明显。因此 ,秋菇宜安排在 9月 2 0日开袋 ,前提 45天制栽培袋 ;春菇在 2月 2 0日开袋…  相似文献   

18.
根据杏鲍菇栽培生理特性,对杏鲍菇福禾1号出菇阶段的原基形成期、催蕾期、生长期、采收期4个阶段的温度、湿度、CO_2等最适参数进行试验,得出杏鲍菇福禾1号出菇工艺曲线,对杏鲍菇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普通冷库环境栽培杏鲍菇,对杏鲍菇进行品种筛选、后熟期培养和低温刺激3个方面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不同来源的菌株出菇表现差异大,引种时应引进适合冷库栽培的高产优质的杏鲍菇品种;杏鲍菇菌棒长满料袋后,经过10 d的后熟期培养,促使培养料充分分解和积累,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菌棒经过3 d,5~10℃的低温刺激后,有利于促进菌丝的新陈代谢和子实体原基的形成与分化,刺激后菌棒现营快,出菇多而整齐。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17,(6)
试验从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控温出菇对当潮袋均商品菇产量、以后潮次袋均商品菇产量、5潮总商品菇袋均产量及菌棒耗损率等方面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高温季节控温出菇的香菇菌棒5潮菇袋均商品菇总产量为715 g,生物转化率达81.8%;高温季节利用空调辅助降温催蕾出菇,对提高当潮商品菇的产量效果明显,对以后潮次的商品菇产量与菌棒的总耗损率没有明显影响;高温季节空调控温出菇,对部分菌棒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主要是因控温出菇期间相对较低的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