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获得优良的羊肚菌(Morchella sp.)菌种,对野生的羊肚菌子实体进行孢子分离和组织分离的研究。结果表明,孢子分离法优于组织分离法。对分离后的菌种进行纯化,由孢子分离得到的母种菌丝体生长茂密且旺盛。孢子分离法得到的羊肚菌菌种经过液体培养的菌丝球形态和菌丝的显微观察结果均与标准的羊肚菌菌丝球形态一致,说明由孢子分离得到的菌种纯度可靠。孢子分离法分离得到的菌种为今后羊肚菌液体培养活性物质的研究和栽培试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真姬菇风干子实体菌种分离与无性孢子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真姬菇风干子实体上分离到菌种,在普通培养基上(如PDA)均能生长,优良菌株用于生产。在菌丝体上大量产生无性孢子,本文报道了分生孢子和体眠孢子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取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单孢子菌种,利用经无菌处理的羊肚菌孢子悬液,经细胞计数板计数后稀释至每100微升含2个、1个、0.5个孢子,分别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培养孔中,镜检观察各孔中的孢子数并标记出含单个孢子的培养孔。室温下培养,待单孢子孔中孢子萌发的菌丝生长至培养孔底部边缘时,将菌丝转移至PDA平板中培养,对培养得到的菌丝进行ELISA鉴定,确定分离得到羊肚菌单孢子菌种,然后将菌种进行编号,扩大培养并保存。利用该方法分离得到3株羊肚菌单孢子菌种,分别编号为LG-01、LG-02、LG-03。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的单孢分离和单孢杂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种较为简单易行、高效、选择性强的单孢分离法,分离获得双孢蘑菇的单孢菌林158株,并对这些单孢菌株的培养性状、菌丝间融合和自发营养缺陷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同一子实体的许多单孢子在PDA培养基上其菌丝体形态、生长速度均有显著差异:单孢菌株之间的融合率为18.1%;单孢菌株中存在自发营养缺陷型,自然发生率为10.15%;活蘑菇菌丝体及高浓度孢子悬液对于单孢子萌发均具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羊肚菌菌种分离及母种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羊肚菌子实体不同组织部位、不同消毒方式进行菌种分离,通过7种培养基配方对菌丝生长情况(萌发时间、长满斜面、菌丝长势)的影响,选择出适宜羊肚菌菌丝生长的配方.结果表明:羊肚菌子实体在菌柄处分离易获得菌种,在用0.2%的升汞水溶液浸泡消毒污染率最小,并且筛选出最佳的母种培养基为F、E配方.  相似文献   

6.
羊肚菌深层发酵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适宜于深层发酵的羊肚菌菌株,是进行羊肚菌发酵生产的先期工作之一。本文报道以羊肚菌、尖顶羊肚菌和粗柄羊肚菌3个种的5个菌株为材料,经三次摇瓶对比试验的结果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405引自四川绵阳食用菌研究所。尖顶羊肚菌(M-conica)采自甘南迭部野生株,经组织分离获尖柄(柄部分离株)、尖核(菌核分离株)和尖孢(孢子分离株)3个菌株。粗柄羊肝菌(M-crassipes)引自迭部王法渠同志,为菌索分离株。1-2 母种培养 采用PDA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人工栽培小羊肚菌的可行性,以野生小羊肚菌为试料,设置3个母种培养基和3个原种培养基进行分离、发菌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M2和Y3在栽培小羊肚菌上显著优于其他培养基,在相对湿度85%和强光照(10 000 lx)刺激48 h条件下,Y3培养基能够形成子实体。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栽培普遍采用在段木上用锯木屑菌种接种法。这种接种方法工艺繁锁,费时费工,工效低,产量也不高,为改进这种局面,攻克难题,我们用木粒菌种取代了锯木屑菌种,并收到了较好的效益。现将栽培种的改进方法介绍如下。1 栽培种(木粒菌种)制作工序(1)母种培养:采用PDA培养,按常规法配制、灭菌、接种培养即可。(2)原种培养:用麦粒或锯木屑培养基按常规方法培养,用棉籽壳培养基也可以。(3)栽培种培养:为了淘汰锯木屑培养基,我们改用木粒菌种为栽培种。其具体作法是采用实验室现有的种木机制作(规格直径为1-3±…  相似文献   

9.
常规的组织分离,是先进行菇体表面消毒,即用01%的升汞溶液或75%的酒精溶液擦洗表面,再用无菌水冲洗,然后用无菌刀割取菇体内部组织,放入PDA培养基中。此法手续繁杂,所用药品较多,条件差的地方较难做到。用此方法分离金针菇菌种,成功率在50%左右,由...  相似文献   

10.
长根金钱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3种斜面培养基上组织分离长根金钱菌子实体的不同部位,结果表明: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比在牛粪玉米粉培养基和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快(平均6.907mm/d)。分离子实体的菌肉、菌柄内部组织块均能较好地获得纯菌丝,且以分离菌肉部位最佳,其菌丝浓白、长势旺盛。孢子、菌丝经湿微镜镜检和子实体形态观测,证明分离获得的菌株为长根金钱菌(Oudemansiella radicata)。  相似文献   

11.
尖顶羊肚菌人工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母种培养基和5种原种培养基对分离到的一株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进行人工栽培,并探讨了温度、光照和覆土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M1与原种培养基Y1最有利于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Y1培养基有利于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且在菌丝满袋后不覆土、强光刺激48h、室温(13~23℃)处理下实现出菇。  相似文献   

12.
王振河  王澄澈 《食用菌》2000,22(4):17-18
改善传统的平菇菌种生产工艺,可以明显提高菌种生产质量,缩短菌种培育时间,降低生产成本。现将十几年来从大量生产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总结如下,供生产者参考。1一级菌种生产工艺的改进1.1采用改良PDA培养基 平菇为木腐菌,阔叶树木屑浸出液中的某些成分能明显地促进平菇菌丝的生长,所以在制备PDA培养基时,添加5%的阔叶树木屑,可使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用这种改良PDA培养基培养的菌种抗老化能力较强。1.2增加斜面长度 标准的PDA培养基斜面长度一般不超过试管总长的1/2,但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适当增加斜面的…  相似文献   

13.
灵芝孢子一般是从成熟的灵芝子实体上收集,但由于收集方法的限制,灵芝孢子不能全部回收。笔者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多糖过程中发现灵芝子实体中孢子的残留量较高。为此,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灵芝孢子回收纯化方法,并介绍如下:将灵芝子实体浸提液用100目尼龙网滤去子...  相似文献   

14.
3.子实体采集和培养基的制备育种措施的起点应始于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生态条件采集和选择单个的子实体。在这些不同的地区和生态条件中,子实体生长在不同的寄主或不同的基质上。采集这些不同子实体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广泛的遗传学基础和重要的农学特征的多样性。从这些子实体得到的纯培养物必须要在营养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些培养物可能取自食用菌的不同部位:取自子实体的菌柄或菌盖组织;作为多孢子培养(散布在一起的许多孢子萌发而来的菌丝体并使其在琼脂平板上荫发);和作为单孢子培养(通过切下单个孢子或芽管并将这些单孢子转移到营养培养基的各个平板上)。多孢子培养可能用来接种某些同宗结合的食用菌(如双孢蘑菇)的菌  相似文献   

15.
菌种保藏新法——致密培养基保藏菌种初探笔者在1989年~1994年承担了以食用菌的制种、栽培为项目的校办产业项目,发现以“致密培养基”制成的平菇、凤尾菇菌种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多仍保持原菌种特性,仍能形成子实体。致密培养基保藏法比其他保藏法简便易行。1材...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担子上一般仅着生两个担孢子,而不是通常的4个,因此,不易得到单核体。研究双孢蘑菇的遗传学或进行杂交育种工作,不但需将大量的孢子在无菌条件下分别萌发,而且需使一个担子上的所有孢子萌发,还要得到其减数分裂的全部产物。用通常的孢子悬液法在平板上分离很难得到单孢子分离物,因为成团的孢子会产生多孢子培养物。用显微技术进行单孢子分离费时费力,成功率也很低,分离到斜面上的单孢子萌发率一般仅1%。  相似文献   

17.
羊肚菌根际根外微生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羊肚菌的根际、根外微生物区系分析说明,羊肚菌子实体的产生可能与一些土壤中的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王永斌 《北方园艺》2017,(8):150-151
羊肚菌菌种极易退化,人工栽培羊肚菌每年都需要进行菌种分离,而组织分离法是制作羊肚菌母种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制作过程中污染率高,成为制约羊肚菌生产的两大因素之一。要提高组织分离法制作羊肚菌母种的成功率必须从培养基制作、制种工具选用、种菇选择、无菌分离、适温培养、检查筛选、培养纯化、菌丝镜检等环节抓起,只有保证了这些关键环节才能获得羊肚菌的纯母种。  相似文献   

19.
取松茸子实体的子实层制成粗松茸担孢子悬液,采用脱脂棉过滤粗松茸担孢子悬液,经4000r/min3次离心沉淀微生物菌体、80μg/mL链霉素对细菌的杀菌作用,10000r/min离心,收集得到纯松茸担孢子.此方法简单、杂菌污染率低、担孢子收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杨辉德 《食用菌》2001,23(4):15-15
食用菌菌种分母种、原种、栽培种,传统制作工艺包括;配制培养基→装管(瓶)→封口→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新产品不断问世,菌种制工艺日新月异,其更能适应城乡不同专业层面的需求。1 母种制作改革1.1 改PDA、SPDA为木粒-SPDA培养墓 传统PDA、SPDA培养基,营养不丰富、复杂,生产母种极易干缩老化,保藏期短。木粒-S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KH_2PO_42g.MgSO_4·H_2O_2g琼脂20g.木粒(5mm±)一定量.水 1000ml。由于营养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