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前言 乌金猪是分布在云、贵、川3省接壤地区的放牧型山地猪。据调查:乌金猪具有抗寒耐粗、适应性强、肉质好等优良特性。是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对乌金猪抗寒耐粗性能以往未进行过试验研究,特拟定与外来长白猪的抗寒耐粗性能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试验比较了低能量低蛋白和高能量高蛋白2种不同营养水平对乌金猪生产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对60头乌金猪繁殖母猪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2种营养水平对乌金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适度的低能量、低蛋白能满足乌金猪繁殖的营养需要,并且能显著提高饲养繁殖母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明云南高原乌金猪与约大乌猪低氧适应差异。采集60日龄乌金猪与约大乌猪各30头(公母各半)血样,检测乌金猪和约大乌猪血液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数目(RBC)、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氧饱和度生理表征参数。屠宰60日龄乌金猪与约大乌猪各12头(公母各半),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心、肝、肺、肾、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皮肤、肌肉、胰腺、睾丸或卵巢12种组织中HIF-1α、VEGF、EPO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乌金猪HGB和RBC极显著(P0.01)高于约大乌猪,而HCT和MCH低于约大乌猪,乌金猪氧饱和度高于约大乌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乌金猪与约大乌猪的各个组织中均检测到HIF-1α、VEGF、EPO基因mRNA的表达;在低氧适应基因中,HIF-1α基因在肝、肺、胰腺、肾和皮肤组织表达量最高,VEGF基因在肝、肺和胰腺表达量最高,EPO基因在肾和肝表达量最高;HIF-1α、VEGF、EPO基因在两猪种中的表达量趋势一致,约大乌猪组织中的总体表达量高于乌金猪的表达量;母猪低氧适应基因的总体表达量显著高于公猪。乌金猪低氧适应生理表征参数明显高于约大乌猪,在多数组织约大乌猪低氧适应基因的表达高于乌金猪。但对其高原低氧适应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乌金猪是中国优良的地方猪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性能好,脂肪沉积能力强,肉质细嫩等优点,作者就乌金猪的种质特性和日粮适宜营养水平研究进行综述,并从营养学角度对乌金猪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不同营养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比较了低能量、低蛋白和高能量、高蛋白两种不同营养水平对乌金猪繁殖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对 30头乌金猪繁殖母猪的饲喂试验 ,结果表明 :两种营养水平对乌金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本试验条件下得出 ,适度的低能量、低蛋白能满足乌金猪繁殖的营养需要 ,并且能显著提高饲养繁殖母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中国特有地方猪种丫杈猪、青裕猪和乌金猪盲肠微生物菌落的组成,揭示地方猪种耐粗饲特性的机理,本试验采用16S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体重90kg左右的丫杈猪、青裕猪和乌金猪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3个品种猪的核心菌群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属的水平上均为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在3个猪种的盲肠中均发现了与降解纤维素相关的细菌,其中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和梭菌属(Clostridium)在丫杈猪盲肠中的数量显著高于青裕猪和乌金猪(P0.05),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在丫杈猪盲肠内的数量显著高于乌金猪(P0.05),拟杆菌属(Bacteroides)在青裕猪盲肠内的数量显著高于丫杈猪(P0.05),螺旋体门(Spirochaetes)在青裕猪盲肠内的数量显著高于乌金猪(P0.05)。结果表明,3个品种猪盲肠内微生物菌群分布的种类相似度高,但分布规律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对与纤维素消化相关菌群的分析表明,丫杈猪对纤维消化的能力是3个品种中最强的,其次是青裕猪,乌金猪最弱。  相似文献   

7.
试验为探究昭通乌金猪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试验选取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地区养殖条件一致的火毛乌金猪3头和盐津县地区养殖条件一致的黑毛乌金猪3头进行屠宰试验。结果显示,昭通火毛乌金猪和黑毛乌金猪屠宰率、瘦肉率、熟肉率、眼肌面积、肉色评分、大理石纹评分和失水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总胴体重、中驱重、后驱重、三驱重、头中、胃重、直长和斜长指标差异显著(P0.05),心、肝、肺等器官占身体比重较大。结果表明,昭通火毛、黑毛乌金猪瘦肉率低,产肉性能和肉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血液中的含量及其与胴体和肉质表型指标的相关性,采用ELISA技术检测了丫杈猪、乌金猪、成华猪、雅南猪和藏猪血液中IGF-1和IGFBP-3的含量,同时测定了肌纤维直径和眼肌面积。结果显示:藏猪肌纤维直径最小,且显著低于丫杈猪、乌金猪、成华猪和雅南猪(P<0.05);丫杈猪和乌金猪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藏猪(P<0.01),显著高于成华猪(P<0.05);血液中丫杈猪的IGF-1含量极显著地低于乌金猪、雅南猪和藏猪(P<0.01),乌金猪、成华猪和雅南猪的IGF-1含量极显著地低于藏猪(P<0.01);丫杈猪的IGFBP-3含量极显著地高于雅南猪和藏猪(P<0.01),乌金猪的IGFBP-3在血液中的含量显著地高于雅南猪和藏猪(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肌纤维直径与IGF-1呈显著负相关(r=-0.51,P<0.05),眼肌面积与IGFBP-3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5)。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控IGF-1和IGFBP-3含量来调控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  相似文献   

9.
旨在通过猪体细胞克隆技术,生产乌金猪火毛系,并分析生长发育能力及繁殖性能,为该技术在地方优良猪种保种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集了符合乌金猪种质特征的3头公猪和12头母猪的耳组织样品。公猪年龄分别为3、6、11月龄,母猪年龄差距较大,最小的2月龄,最大的10岁。其中3头母猪和1头3月龄公猪已被去势,10岁母猪已无繁殖能力。结果,成功建立了15头乌金猪的耳组织成纤维细胞系,分别选择1头3月龄乌金猪()和10岁乌金猪(♀)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体细胞核移植,经胚胎移植入16头代孕母猪,共获得25头克隆猪,克隆猪生长发育正常,性成熟后进行自然交配共获得39头F1代活仔。本研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乌金猪,具备正常的生长发育性能和繁殖性能,为地方猪种的保护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凉山乌金猪是四川凉山州传统的地方优良猪种,目前,在州内各山区有较多分布。据资料显示,全州全年存栏在50万头。该品种主要特点是全身纯黑、繁殖性能强、饲养期长、极耐粗饲,对日粮营养要求低,通常以牧草和青粗饲料为主,少量补充能量饲料便可满足其正常的生长繁殖需要。肉质品味高,风味接近野猪。这些在山区通过传统放牧饲养方式生产的乌金猪实际上已成为理想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猪肉源。凉山乌金猪及其生活的环境有以下优点,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1品种优势乌金猪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方面坚持自繁自养,利用地方品种的…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9,(5)
为了解四川地方猪种质特性,试验测定了6个地方猪种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乌金猪2个体重梯度共360头商品猪的胴体性能。结果表明:在75 kg和90 kg两个体重梯度中,丫杈猪的屠宰率、肋骨数和瘦肉率均为最高,皮最薄,青峪猪瘦肉率最低;丫杈猪的屠宰率随体重增加显著提高(P0.05),雅南猪和丫杈猪6~7肋背膘厚随体重增加而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除乌金猪外,各猪种瘦肉率随体重增加而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6,(2)
正凉山黑猪(图1—图7),因其生活在乌蒙山和金沙江流域的山地区域,又名乌金猪,其与云南的大河猪、贵州的可乐猪及威宁猪均是乌金猪的同种异名。1961年乌金猪就以国家级优良猪种被列入《国家猪种资源志》,也是《中国地方猪种资源保护》品种目录中的34个地方品种之一。凉山黑猪属于我国西南型山地猪种,脂肪型猪,其体型小、产仔数少、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鲜美,是地方特产"冕宁火腿"的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抗氧化基因谷氧还蛋白1(GRX1)、硫氧还蛋白1(TRX1)在云南乌金猪脑垂体、下丘脑、甲状腺、胸腺、胰腺、生殖腺、肝脏、皮肤、十二指肠、空肠、回肠11种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探讨L-组氨酸对乌金猪氧化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乌金猪组织中GRX1、TRX1基因表达;以过氧化氢(H2O2)为氧化应激源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探讨L-组氨酸对GRX1、TRX1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GRX1、TRX1基因在乌金猪被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肝脏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皮肤、空肠,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2)乌金猪组织中TRX1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G RX1基因表达量;3)细胞培养结果表明,受到H2O2刺激时,氧化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产生过表达,L-组氨酸对氧化应激细胞或非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表达具有调节作用,其适宜浓度约为280μg/mL。乌金猪GRX1、TRX1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H2O2可诱导氧化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产生过表达,添加适宜浓度的L-组氨酸可以调节氧化应激细胞或非应激细胞中GRX1、TRX1基因表达。结果提示,通过营养途径可诱导乌金猪体内G RX1、TRX1基因的表达,这是缓解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和增强抗氧化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日粮对乌金猪不同生长阶段脂类分解代谢的差异。选用乌金猪为研究对象,以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确定的乌金猪适宜能量与蛋白水平的日粮和美国NRC(1998)推荐的猪营养需要量为依据,设计和配制乌金猪WJ和NRC日粮。选取体重约23kg的乌金猪36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下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分别于30kg、60kg和100kg体重时屠宰,通过real-time PCR比较了4个脂肪分解代谢相关基因在脂肪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各个屠宰体重,WJ日粮组HSL基因相对表达量均高于NRC日粮组(P>0.05);在各个屠宰体重,WJ日粮组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NRC日粮组(P<0.05);在30kg和60kg屠宰体重,WJ日粮组C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NRC日粮组(P<0.05),但在100kg屠宰体重水平时,WJ日粮组CP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低于NRC日粮组(P>0.05);在各个屠宰体重,WJ日粮组PPAR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NRC日粮组,在30kg屠宰体重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提示:WJ日粮通过上调脂肪分解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了脂肪组织脂肪的分解,减少了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5.
<正> 著名特产——“云腿”,历来是选用当地猪种乌金猪作原料。乌金猪与瘦肉型猪种进行经济杂交所获得的商品瘦肉猪,加工腌制成火腿后能否保持“云腿”的色、香、味特点?这是养猪科技工作者多年的疑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云南省科委的支持下,1986年在云南省会泽县种猪场选用该场饲养的杜乌、杜新、杜乌新和长乌新4种杂交商品瘦肉猪及乌金猪的鲜腿为原料,进行了腌制云腿的比较试验。经过对火腿剖解和感官鉴定,皆保持了乌金猪火腿的色、香、味特点,评分结果差异不显著。昆明德和罐头厂用以加工云腿罐头,每吨罐头比用传统火腿少耗料420公斤。  相似文献   

16.
乌金猪产于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接壤的乌蒙山、大小凉山地区,原称柯乐猪、威宁猪、大河猪、凉山猪,现统称乌金猪。其被毛多为黑色,部分为棕褐色,俗称"红毛"、"火毛"或"黄毛"。体质粗壮结实,头长,嘴筒粗直,额部多有旋毛,耳中等大小、下垂,体躯较窄,背腰平直,后躯较前躯略高,后躯较发达,大腿下部皮肤常有皱招,四肢粗壮,蹄质坚实,乳头数为5~6对。乌金猪6月龄公猪作重为37千克,体长92厘米;母猪体重48千克,体长97厘米。成年公猪平均体重48千克,体长95厘米;成年母猪体重69千克,体长109厘米。乌金猪以产于贵州、云南的体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巴克夏猪与地方猪种的杂交效果,试验将巴克夏猪分别与6个地方猪种(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乌金猪)杂交,测定了360头杂交猪的肥育性能和180头杂交猪的胴体性能、肉质常规理化性能、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巴克夏猪×丫杈猪的料重比和瘦肉率均极显著优于巴克夏猪×成华猪和巴克夏猪×青峪猪(P0.01),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巴克夏猪×成华猪(P0.05)、极显著高于巴克夏猪×青峪猪(P0.01);巴克夏猪×雅南猪的肉色评分极显著低于巴克夏猪×丫杈猪、巴克夏猪×乌金猪和巴克夏猪×成华猪(P0.01),硬脂酸含量显著高于巴克夏猪×丫杈猪和巴克夏猪×乌金猪(P0.05)。说明巴克夏猪×成华猪和巴克夏猪×青峪猪杂交后代的胴体性能较差,巴克夏猪×雅南猪杂交的肉质风味较差,巴克夏猪×丫杈猪杂交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对乌金猪、宣和猪、杜宣猪、约宣猪进行肉质性状及火腿品质测定。通过分析,表明宣和猪、杜宣猪、约宣猪基本上保持了乌金猪肉质鲜美的优良品质,宣和猪新品种的培育,解决了宣威火腿产业优质原料腿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选取体重约15 kg的乌金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在15~30 kg体重阶段饲喂18%(高蛋白质组)、16%(中蛋白质组)和14%(低蛋白质组)蛋白质水平的日粮,30~60 kg体重阶段饲喂16%(高蛋白质组)、14%(中蛋白质组)和12%(低蛋白质组)蛋白质水平的日粮, 60~100 kg体重阶段饲喂14%(高蛋白质组)、12%(中蛋白质组)和10%(低蛋白质组)蛋白质水平日粮,在体重30、60和100 kg体重时分批屠宰,取肝脏及背部皮下脂肪组织测定脂肪酶(LPS)、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结果表明,在30 kg体重时,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乌金猪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差异不显着(P>0.05),在60和100 kg体重时,高蛋白质日粮组乌金猪肝脏和脂肪组织LPS的活性明显高于低蛋白质日粮组(P<0.05),G-6-PDH和MDH活性则明显低于低蛋白质日粮组(P<0.05)。因此,高蛋白质日粮增加了生长中后期乌金猪的内源性能量释放,可能影响了体脂沉积比例。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阐明乌金猪、青峪猪和成华猪这些地方猪种繁殖力高、抗病耐逆性强等分子免疫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乌金猪、青峪猪、成华猪与约克夏猪的胸腺、脾脏、扁桃体、肠系膜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中的选择素-L(CD62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7、IL-12、IL-15)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成华猪胸腺IL-2、IL-12、IL-6、IL-7、CD62L,脾脏IL-15,扁桃体CD62L,肠系膜淋巴结IL-2,肺门淋巴结TGF-β1 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猪种(P0.05);乌金猪胸腺TGF-β1,脾脏CD62L,扁桃体IL-6、IL-7,肠系膜淋巴结IL-4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猪种(P0.05);青峪猪肺门淋巴结IL-4、CD62L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猪种(P0.05)。研究结果为培育抗病力强的动物新品种和筛选抗病分子标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