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乳链球菌是奶牛乳房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其所致感染率高,给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疫苗是预防无乳链球菌感染的有效手段,但是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比较多,给疫苗设计带来非常大的困难。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表达来获取高纯度保护性抗原重组蛋白作为疫苗,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文中对近年来关于无乳链球菌在此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无乳链球菌是人和动物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该菌可引起人和动物的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疾病。目前已发现的无乳链球菌主要致病因子包括荚膜多糖、溶血素、透明质酸酶、环磷酸腺苷(CAMP)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等。作者就上述几类致病因子进行综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无乳链球菌的致病性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乳腺炎是造成奶牛淘汰,给牧场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的一种常见疾病。无乳链球菌是引发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奶牛较高的乳腺炎发病率。因此了解无乳链球菌生物学性状及毒力作用机制十分重要。本文对无乳链球菌的特性和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进行了介绍,对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进行了阐述,对无乳链球菌的黏附因子、侵袭因子和免疫逃避因子等毒力因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以上概述能够促进无乳链球菌的防治工作,降低奶牛乳腺炎发病率,促进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会造成奶牛乳腺发炎肿胀,使产奶量大幅下降。作为一种多因素性疾病,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复杂,饲料污染、病原菌感染以及环境因素均可以导致乳房炎的发生。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常会造成乳腺组织的局部炎症,随着无乳链球菌分离率的增加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步攀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无乳链球菌能够定植于宿主体内,破坏宿主的免疫系统,而其自身毒力因子会引起宿主机体疾病的产生。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毒力与耐药性本身互为关联,耐药性的增强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毒力,表明了耐药性与毒力因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笔者主要回顾了国内外链球菌以及其他细菌毒力基因与耐药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从无乳链球菌毒力因子及耐药性等多种角度入手,分析了无乳链球菌的毒力机制以及毒力基因,并对近5年国内不同地区无乳链球菌耐药性进行统计,从细菌种类、环境和相关机制对链球菌的毒力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以期为无乳链球菌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筛选出合理的抗菌药物并对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无乳链球菌检测及其奶牛乳腺炎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无乳链球菌的鉴定、检测方法、防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为控制该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蔓延和由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奶牛乳腺炎的防治提供参考。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属于B群链球菌,是影响人畜健康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之一。它可以引起新生儿脑膜炎、肺炎、败血病等,又是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停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由其引发的奶牛乳房炎占总发病率的10%~50%。由于该菌具有传染性病原体和环境性病原体的双重特性,因此,该菌在奶牛乳房炎感染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牛源停乳链球菌的检测技术包括传统的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技术、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基因芯片、环介导恒温扩增法等,不同的检测方法均有其优缺点。牛源停乳链球菌致病性及致病机制与毒力基因相关,如黏附性基因、酶相关基因、生物膜相关基因等。停乳链球菌对常见的抗菌药耐药严重,且出现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主要是停乳链球菌携带耐药基因所致。停乳链球菌疫苗有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蛋白疫苗等,但仍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对牛源停乳链球菌分离鉴定技术、致病性及致病机制、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疫苗研发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控停乳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无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最主要病原菌之一。多年来,无乳链球菌一直被认为是奶牛乳房内专性寄生的、严格传染性的病原菌,然而现在有学者发现无乳链球菌可以在环境中存活,并通过口-粪途径进行传播,本文就无乳链球菌传播途径进行阐述,为调整对无乳链球菌的监测和防控建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南宁市某淡水罗非鱼养殖场的濒死罗非鱼分离获得7株优势菌株,经人工腹腔注射感染罗非鱼,仅发现菌株LFY-5注射后的罗非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罗非鱼相似的症状,死亡率高达60%。经检测,LFY-5菌株为链状或成对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单个球形菌体直径为1.0~1.2jxm,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呈13一溶血;对阳性克隆进行DNA检测得到长度为1510bp的16SrRNA基因片段,即分离菌株为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LFY-5对头孢氨苄、万古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哌酮、新生霉素等18种药物高度敏感,但对菌必治、复达欣、替卡西林、头孢噻肟等8种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agalactiae)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给奶牛养殖行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国内外无乳链球菌耐药性的变迁规律并为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治疗提供参考,笔者对国内外2009~2018年无乳链球菌的耐药率进行了分析,对无乳链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扼要综述,以期为奶牛乳房炎临床合理用药及有效防治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3大病原菌,在链球菌属中无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由无乳链球菌导致的乳腺炎约占隐性乳腺炎发病率的56.25%。无乳链球菌入侵奶牛乳腺的过程主要包括感染、黏附上皮细胞、侵入上皮细胞、损伤机体和免疫逃避等过程。无乳链球菌的毒力因子具有附着和侵袭机体细胞的作用,使菌体在奶牛乳腺表面形成生物被膜,进而干扰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并引起疾病。本文主要阐述了无乳链球菌在入侵乳腺组织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毒力因子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调控过程,旨在通过抑制其相关毒力因子的活性,从而阻断无乳链球菌在乳腺中感染和传播,进而为预防和治疗链球菌型乳腺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乳链球菌是比较常见的导致奶牛乳腺炎的病原菌,该菌也是山羊、绵羊慢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之一,也能引起婴儿败血症、脑膜炎和肺炎等。人医临床上对该菌以B群链球菌相称。试验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周边5个牛场中患有乳房炎的病牛中采集120份乳样,通过分菌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出14株无乳链球菌,同时对这14株菌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试验结果发现,所分离到的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敏感,对磺胺类、氟哌酸、喹诺酮类药物中度敏感。动物致病性试验对小鼠的致死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用分离到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GBS)及标准菌株侵袭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建立体外感染细胞模型,并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同时,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细胞受到侵袭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炎性因子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标准菌株组(WL组)与空白组相比凋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分离菌株组(FL组)与空白组相比凋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分离菌株组与其标准菌株组的凋亡率差异也极显著(P<0.01)。qRT-PCR结果分析显示,标准株组TNF-α、IL-6及IL-8 mRNA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分离菌株组TNF-αmRNA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IL-6及IL-8 mRNA转录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与标准菌株相比,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侵袭和损伤能力较低,乳腺细胞的凋亡率也较低,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受到细菌侵袭的时候,细胞中IL-6、IL-8及TNF-α等炎性因子mRNA的转录水平都显著性提高,但在相同浓度下GBS标准株诱导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量显著高于GBS分离株。本试验结果为以后预防和控制GBS引起的隐性乳房炎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昆明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采集昆明某地区隐性乳房炎患牛乳样71份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到的15株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林可胺类等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多重耐药现象也比较严重,分离菌共出现10种耐药谱,其中7耐和8耐的占有60%。对青霉素严重耐药,其耐药率达到了100%。其中,PCR扩增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结果显示,15株无乳链球菌均含有pbp1a、pbp2b、erm B基因,表明,本地区不能继续使用青霉素等药物来治疗奶牛乳房炎,应选择敏感性的药物,如头孢类抗生素等。同时应合理交叉用药,以防细菌产生耐药性。本试验为昆明地区无乳链球菌引起的隐性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Ⅶ型分泌系统(T7SS)是近年来发现的分泌系统,分泌两种胞外蛋白,EsxA基因编码的ESAT6蛋白和EsxB基因编码的CFP-10蛋白。分泌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促进细菌从巨噬细胞吞噬体逃逸、影响巨噬细胞凋亡及裂解细胞等生物学功能,与致病性密切相关。以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为模板,克隆到294bp的EsxA基因,将目的序列克隆到pMD18-T载体,经测序,目的序列与无乳链球菌EsxA基因同源率在99%以上。EsxA基因克隆到pET32a载体中,重组载体在28℃、0.5mmol/L IPTG诱导条件下表达量最大,可溶性表达。将纯化的ESAT6蛋白免疫Balb/c鼠,成功制备ESAT6蛋白鼠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ESAT6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进行无乳链球菌ESAT6蛋白的免疫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青海地区奶牛无乳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乳链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为了掌握青海地区无乳链球菌的流行情况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本地区更好的预防与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保障。本试验在青海地区16个奶牛场共采集258份乳房炎乳样,经革兰氏染色与绵羊鲜血琼脂培养基培养纯化,获得疑似链球菌137株;随后经玻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CAMP试验、生化试验与动物致病性试验对无乳链球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37株链球菌中含有无乳链球菌42株,分离率为30.7%;经K-B纸片扩散法对无乳链球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无乳链球菌主要对头孢类高度敏感,对氧氟沙星、磺胺类、氨苄青霉素与阿米卡星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及时准确鉴定出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试验对规模化牛场的奶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从细菌的形态、生化特性、PCR扩增、动物回归试验等方面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在形态、生化特性等方面疑似为无乳链球菌(GBS),PCR扩增及基因比对与GBS的同源性高达97%~98%,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可引起动物乳房炎。说明分离的菌株为GBS。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一直困扰着兽医临床诊治工作。引起乳房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无乳链球菌只是引起乳房炎发生的其中1种病原菌。1病因无乳链球菌是牛群中乳腺炎的高度传染性病原菌,对规模饲养的奶牛,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不规范的榨乳程序会  相似文献   

18.
在引起牛乳腺炎的病原菌中,牛无乳链球菌(多为Ⅲ型无乳链球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该病原菌的传染性高、扩散性强.实验室鉴别牛无乳链球菌主要采用血平板培养和各种细菌学检测方法.近年来,国内外都较普遍地采用易操作、快速的PCR病原菌培养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无乳链球菌16S rRNA亚基的DNA序列的特异性,探索PCR扩增直接检测奶样无乳链球菌方法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由细菌引起,在牛群中广泛存在,其中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和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uberis)是奶牛乳房炎主要的致病性链球菌.试验采用THB(Todd-Hewitt Broth)固体选择性培养基和色素试验培养基快速分离无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并结合生物梅里埃开发的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准确鉴定,从而建立一种从奶样中快速分离无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柳州地区罗非鱼链球菌的耐药性情况,本研究对从柳州地区分离得到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与海豚链球菌之间的药敏结果有较大差异,而同一种细菌的不同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却较为一致。总体来说,两种菌对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不高;无乳链球菌对多粘菌素B、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磺胺异噁唑4种药物完全耐药,但海豚链球菌却对这些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