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甘肃省麻黄属植物野生种质资源现状,并提出保护利用建议,为麻黄属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查阅文献和标本馆标本记录的基础上,采用重点区域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麻黄属植物的种质资源进行整理分析,就麻黄属植物的资源现状和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查实甘肃产麻黄属植物7种,订正了文献中常出现的异名,并绘制了甘肃省麻黄属植物分布图;市售本地麻黄多为中麻黄,偶见收购膜果麻黄,民间使用各种均有。结论:应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执行力度,规范野生麻黄采收方法,积极开展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加强种质收集和筛选,做好麻黄种植的技术支持和市场引导。  相似文献   

2.
调研甘肃省永靖县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以及开发利用现状,为该地区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参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对该地区野生中药资源、栽培中药资源、传统知识以及中药材市场进行实地调查并对调查采集到的标本、信息等进行鉴定和文献资料考证。结果发现,甘肃省永靖县药用维管植物共计65科187属275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3科3属5种,被子植物59科181属267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种75种;药用部位主要为全草类和根及根茎类;药性以清热药居多;栽培种7种;无大型药材市场;中医药人才紧缺。说明永靖县野生药用植物物种多样,常用中药资源丰富,但其利用率较低,建议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以推动当地中医药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调查研究,新疆巴州草地共有盐生植物34科92属189种14变种及8类地理成分,植物生活、生态类型及资源植物20类,具有新疆盐生植物区域性组成与分布的相对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城口县辖7镇17乡的蜜源植物进行调查,摸清了该地区蜜源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并分析了现有蜜源植物的开发和利用现状,为开发和利用城口县宝贵植物基因库,制定该县蜜粉源植物保护与开发方案奠定基础。调查发现该县蜜、粉源植物共有78科、173属、228种,可以作为主要蜜源植物的达24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赤水市柃木资源分布现状,便于科学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初步调查赤水市柃属植物18种,其中6种柃木分布集中,泌蜜量大,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分析其开发利用前景,提出保护与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年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分类研究,结合文献资料,对甘肃风毛菊属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综述甘肃风毛菊属30种药用植物及其分布、生境、药用价值,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为该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甘肃风毛菊属植物资源较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具有较高的药用资源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样方法对甘肃省庄浪县全境唇形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合资料查阅和标本鉴定,共发现庄浪县唇形科药用植物19属29种(含1变种)。庄浪县唇形科药用植物主要为寒凉性,辛味,具有清热解毒、化湿及解表等功效。对比发现,庄浪县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主要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并结合唇形科植物在庄浪的分布特征,对该县唇形科植物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和政县中药资源(2012~2015)的普查和研究发现,和政县中药资源本底有188种野生植物、50种栽培药材;和政有3个药材市场,主要交易品种10种;有民族医生8位,民间医生12位,中医药书籍101册,其中有清代吴谦编著的《医学金鉴》、清代王元清编著的《寿世保元》,其中民族医师杨国良(东乡族)有藏书14部,传统知识调查获得单方验方共计10条。根据甘肃省中药产业发展规划,认为该县中药资源可以分为3个发展区域。本次调查有助于该县野生药用资源开发以及保护和政县生态环境,促进和政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稗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稗属(Echinochloa)植物是一种繁殖力强、生态适应性广的草本植物,在全世界均有大面积分布,因其危害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过去多把稗属植物看作恶性杂草来研究。稗属植物除作为杂草外,还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其营养丰富,草质柔嫩,适口性好,是发展绿色畜产品的新型优质牧草。本文综述了稗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布和系统进化的研究概况,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上总结了稗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稗属植物的经济价值和优良基因的利用。分析了我国稗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指出今后应加强对稗属植物种质资源搜集、分类、遗传多样性、基因组学的研究和饲用稗草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了解及有效保存内蒙古地区的牧草种质遗传资源,对大兴安岭南段东南麓低山丘陵各类天然草场资源的分布及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采集植物标本的鉴定结果统计,该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774种,属88科329属,饲用植物占植物总数的82.17%.同时调查还发现,该区草地资源存在过度放牧、良种未得到充分保护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该地区牧草育种和良种繁殖体系及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牧草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石羊河流域菊科牧草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共有菊科植物52属180种,其中野生牧草162种,栽培饲用植物11种,有毒植物7种。同时对其分布、营养价值和饲用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苜蓿属植物种和品种具有丰富的形态和遗传变异,在分类上亦分歧很大。论述了我国苜蓿属植物的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不同的分类系统、遗传资源保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由此强调指出加强对苜蓿属植物资源的研究、防止种质资源丧失和保护苜蓿遗传资源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保护古树名木和提升兰州市城市文化,采用传统方法分析了兰州市1990年与2018年两次古树名木调查数据,探究了兰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990年兰州市共登记造册古树名木265株,分属11科13属18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5种,双子叶植物8科10属13种;2018年有古树名木447株,分属18科25属31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7属9种,双子叶植物14科18属22种;兰州市古树名木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温带性质和温带向亚热带、热带过渡的特点;1990年古树名木资源仅在兰州市城关、安宁、七里河、西固、红古5区和皋兰县分布,而2018年在兰州市5区3县均有分布,城关区分布最多,这是由于古树名木调查范围扩大和掌握古树名木信息增加.兰州市主要适宜生长北温带型和北温带南北温带间断分布类型(全温型)的种子植物,且其乡土树种大部分来自这类种子植物;兰州市古树名木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这与兰州历史风俗文化和自然地域气候有关,并且兰州市古树名木资源主要分布在城关区和七里河区.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青藏高原东缘唐松草属藏药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文章采用实地取样调查、相关文献资料查阅、植物标本采集等研究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唐松草属藏药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唐松草属藏药植物共有12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植物进行实地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并参考有关资料对植物区系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确定本地区种子植物73科292属651种。优势科、属现象明显,含20种以上的科和8种以上的属分别占总科的13.70%和总属数3.08%,它们构成了达赉湖种子植物区系主体。保护区种子植物292属分为11个分布类型和10个亚型,以温带分布型占绝对优势。反映了该保护区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性和区系成分的复杂程度。达赉湖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以保护珍禽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保护区内的湖泊、河流湿地和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以及达赉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依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通过套样方踏查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宕昌县野生湿生扁蕾资源全面调查,旨在揭示其资源现状及蕴藏量,为其动态监测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该县7个生态区,53个样地,265个套方,1060个样方中,发现分布有野生湿生扁蕾居群的生态区有3个,占调查总生态区的42.86%;样地有3个,占调查总样地的5.66%;套方有11个,占调查总套方的4.15%;样方有26个,占调查总样方的2.45%。分布面积约1.27 km2,药材蕴藏量3474.36 kg,经济量2605.77 kg,年允收量912.02 kg。植株性状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2.11~2.86,农艺性状差异大,10个性状变异系数变幅23.08%~61.83%,侧根数变异最大,叶对数变异最小,单株鲜重和干重、花朵数、基部节间长等性状变异程度也均高于平均值。在海拔2234~2699 m范围内,随海拔升高,株高、茎粗、花朵数、单株重均呈增大趋势。湿生扁蕾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综合评价级别系数为0.60,受威胁级别为二级,保护等级为II级。以上说明宕昌县域内野生湿生扁蕾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丰富,但资源分布稀少,分布区域狭窄,需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古浪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古浪县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为古浪县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通过野外样地调查、走访调查等方法,拍摄影像资料,采集药用植物标本并分类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到古浪县药用植物共44科152属233种,其中涉及到国家野生重点品种19种,优势科有菊科、豆科、毛茛科、蔷薇科、唇形科、伞形科。结论:此次普查摸清了古浪县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利用现状,建议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古浪县药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8.
石羊河流域共有维管束植物94科496属1546种,其中种子植物1541种,隶属于90科492属,占全国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6.26%。资源植物丰富,饲用植物1361种、药用植物547种、观赏植物148种、蔬菜植物138种、纤维植物62种、蜜源植物60种、芳香植物42种、淀粉植物40种、油料植物37种、农药植物26种、沙生植物115种、盐生植物172种、旱生和超旱生植物269种、寒生植物340种。通过研究,客观反映了石羊河流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提出了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主要饲用植物及其营养成分该县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经调查,高等植物有47科,340余属,计429种以上。其中可利用植物有35科250属300余种,适口性较好的饲用植物约20科150属200种。天然草原常见牧草以禾本科、莎草科、豆科、蓼科、菊科为主。主要牧草的营养成分见附表。一般禾本科牧  相似文献   

20.
以青海湖环湖流域重要荒漠草原植物圆头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为研究对象,探讨圆头蒿群落特征、圆头蒿种群特征。结果表明,圆头蒿群落由7科11属12种物种组成,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2.14,均匀度指数为0.89,群落地上生物量为196.37 g/m~2,地下生物量为319.51 g/m~2;按方差均值比法和4种聚集度指标测定群落组成物种,8种植物物种分布为聚集分布,占74%,2种植物物种为均匀分布,1种植物物种为随机分布,说明群落中多数物种为聚集分布,物种的分布格局对群落多样性维持起重要作用。圆头蒿群落优势种圆头蒿种群年龄分布中,随着年龄的增大,数量明显减少。其中,幼龄级个体数占总数的72.39%,表明圆头蒿植物群落受年龄自然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青海湖流域圆头蒿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对进一步阐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荒漠草原植物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