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SIF)对缓解猪肠道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使用过氧化氢(H_2O_2)将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诱导为氧化应激状态后,分别用10、50、100μmol/L大豆异黄酮和100μmol/L乙氧基喹啉(EMQ)处理16 h。结果表明,经H_2O_2诱导的氧化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SIF 10组、SIF 50组和SIF 100组(P﹤0.05),细胞内ROS和MDA水平,SIF 10组、SIF 50组和SIF 100组均极显著低于氧化模型组(P﹤0.01),而细胞内SOD水平均高于氧化模型组,且SIF 100组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乙氧基喹啉(EMQ)组与氧化模型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和ROS显著降低(P﹤0.05),但细胞内MDA和SOD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大豆异黄酮具有缓解细胞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究大麻二酚(CBD)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以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HC11作为培养细胞。利用MTT法筛选CBD的最佳作用浓度,最终选择2、4、6μmol/L CBD作为后续试验的作用浓度。分别用1μg/mL LPS单独处理,2、4、6μmol/L CBD与1μg/mL LPS共处理HC11细胞,并设不进行药物处理的对照组,处理24 h后分别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抗氧化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1μg/mL LPS处理后HC11细胞内活性氧(ROS)大量生成,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2、4、6μmol/L CBD预处理后HC11细胞内ROS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6μmol/L CBD的效果最为显著。2)与对照组相比,1μg/mL LPS处理后HC11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LPS组相比,2μmol/L ...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矢车菊素(CY)对发生脂肪变性的L02肝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各组首先以30mg/mL软脂酸在体外处理24 h使L02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各组分别添加0、0.01、0.1、1 mg/mL的矢车菊素,连续处理8h后,检测各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在体外CY可以使发生脂肪变性的L02肝细胞内SOD、GSH-Px活性及T-AOC升高,并降低MDA含量.其中,培养体系中添加0.1 mg/mL CY能显著提高细胞内GSH-Px活性和T-AOC(P<0.05)并降低细胞内MDA含量(P<0.05);培养体系内添加1 mg/mL CY能够极显著提高细胞内SOD、GSH-Px和T-AOC活性(P<0.01);并极显著降低细胞内MDA含量(P<0.01).上述结果可知,在体外CY能有效增强脂肪变形时L02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缓解脂肪变性时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马尾藻多糖(SP)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无菌分离鸡脾脏淋巴细胞,采用终浓度为12.5、25、50、100、200μg/mL的马尾藻多糖分别刺激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4、8、12、24h,测定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结果表明,各浓度SP与鸡脾脏淋巴细胞共同培养4、8、12h均能不同程度地升高细胞内GSH水平,降低鸡脾脏淋巴细胞内GSSG水平,升高鸡脾脏淋巴细胞内GSH/GSSG比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说明SP可以通过调节鸡脾脏淋巴细胞内GSH和GSSG的水平来调节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发挥其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究蓝刺头多糖B(ETPB)对H_2O_2造成的INS-1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培养INS-1细胞,通过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出50μmol/L H_2O_2作用24 h可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并确定ETPB的最大安全浓度为250μg/mL;ETPB(15.6、31.2、62.5μg/mL)作用48 h后加入H_2O_2作用24 h,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结果显示,ETPB对由H_2O_2引起的INS-1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T-2毒素对猪肾细胞(PK15)的毒性作用及其氧化应激反应。用不同浓度的T-2毒素处理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评估T-2毒素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评估不同剂量T-2毒素对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检测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rf2、Keap1、GPx-1、Nqo1及Hmox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T-2毒素对该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PK15细胞活性呈毒素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LDH释放率呈毒素剂量依赖性上调(P<0.05);随T-2毒素剂量升高,细胞间隙逐渐增加,细胞固缩,细胞数量也随之减少。细胞内ROS阳性细胞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且T-2毒素为100 nmol/L时,ROS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细胞内MDA含量与GPx活性呈毒素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而GSH含量呈毒素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20、50及100 nmol/L的T-2毒素可显著上调Keap1、Gpx-1及Nqo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且50 nmol/L的相对表达量最高。T-2毒素对K15细胞有毒性作用,可诱导其氧化损伤,且该氧化应激过程受Nrf2-AER信号通路调控。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抵抗体外培养猪脂肪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大豆异黄酮对猪脂肪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试验分别用含0、10、20、40μmol/L和80μmol/L异黄酮S(一种合成的大豆异黄酮)或三羟基异黄酮(GEN)的完全培养液培养猪脂肪细胞48h,用终浓度为100μmol/L的FeSO4和H2O2溶液进行氧化处理1 h。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氧化对照组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分别升高了1.61倍和2.74倍(P<0.01);与氧化对照组相比,添加10、20、40μmol/L和80μmol/L异黄酮S使细胞内ROS水平分别下降了24.62%(P<0.05)、20.03%(P<0.05)、37.88%(P<0.01)和41.20%(P<0.01);添加10、20、40μmol/L和80μmol/L GEN均显著降低了细胞内ROS水平(P<0.01)和MDA含量(P<0.05)。试验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异黄酮S和GEN能通过抑制猪脂肪细胞的脂质过氧化、降低ROS产生,抵抗羟自由基对猪脂肪细胞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构建奶牛小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为研究氧化应激状态下的肠道养分吸收机制提供平台和基础。采用不同浓度的H_2O_2(0、50、100、200、400、800μmol/L)处理奶牛小肠上皮细胞不同时间(2、4、6 h),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0μmol/L H_2O_2作用奶牛小肠上皮细胞2 h的细胞存活率(64.03%)显著降低(P0.05),细胞内ROS含量和培养液中LDH活性显著上升(P0.05),细胞内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200μmol/L H_2O_2作用奶牛小肠上皮细胞2 h,可构建奶牛小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研究在体外培养(in vitro culture,IVC)中添加芝麻素(sesamin,SES)对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采集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受精卵,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10、50、100μmol/L) SES组。采用Fluorescein-dUTP和Hoechst 33342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囊胚内细胞凋亡率和总细胞数;采用DCFH-DA检测早期胚胎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采用CMF_2HC检测早期胚胎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采用JC-1检测早期胚胎线粒体膜电位强度。结果显示,不同浓度SES组分裂率和囊胚率较对照组均有提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50μmol/L SES组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50μmol/L SES组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GSH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在IVC中添加SES可提高囊胚内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提高细胞内GSH水平,改善早期胚胎线粒体功能,减少胚胎氧化应激的损伤,提高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筛选建立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最佳条件,并探究竹叶黄酮(BLF)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将维持培养基中处理的MAC-T设为对照组,在维持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200~1 000μmol/L) H2O2处理的MAC-T设为氧化损伤组,在维持培养基中添加80μg/mL BLF和800μmol/L H2O2处理的MAC-T设为BLF预处理组。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每次试验平行孔6个,重复试验3次。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利用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内抗氧化指标的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线粒体损伤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结果显示:1)600和800μmol/L H2O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桦木酸体外拮抗T-2毒素、减少T-2毒素对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选用人肝脏细胞L02作为研究对象,将含0.2、2.0、20.0μmol/L的桦木酸和5 nmol/L T-2毒素共同暴露在L02中12h,后测定细胞中SOD、MDA、GSH、GSH-Px、CAT、ALT和AST水平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LDH活性,检测细胞氧化损伤情况。结果:随着浓度的提高,桦木酸能剂量依赖地改善由T-2毒素引起的氧化损伤。结论:桦木酸能拮抗T-2毒素,从而改善由T-2毒素引起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猪圆环病毒2型(PCV2)对体外感染3D4/2细胞产生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来确定建立PCV2体外诱导3D4/2细胞氧化胁迫模型的条件。以5个不同浓度PCV2感染组(100、10-1、10-2、10-3、10-4)作用于3D4/2细胞2h,弃去病毒液,加入含100mL/L胎牛血清1640培养液后继续培养,于4、8、12、24、48h分别收集细胞上清液或细胞,测定NO、ROS、GSH、GSSG、XOD、MPO和iNOS等指标。10-1PCV2感染3D4/2细胞24h、48h后显著升高细胞NO水平,感染4h~24h显著升高细胞ROS水平,降低细胞GSH水平和GSH/GSSG比值;10-1 PCV2感染3D4/2细胞4h、8h显著升高细胞GSSG水平;10-1PCV2感染3D4/2细胞4、8、12、24h均能显著升高细胞XOD、MPO、iNOS活力,提示10-1PCV2感染3D4/2细胞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细胞氧化还原状态,诱导了细胞产生氧化应激,而病毒感染后48h未检测到PCV2核酸。表明PCV2感染后4h~24h能诱发3D4/2细胞氧化应激,选择10-1PCV2作为氧化应激模型的感染剂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玉米赤霉烯酮(ZEA)雄性生殖毒性的机理及建立相应的防控措施,研究ZEA对大鼠原代培养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C)的氧化损伤作用以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其的保护作用,试验用不同浓度ZEA[0(对照组),5,10,20μmol/L]处理大鼠原代SC 24 h,用试剂盒法检测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用JC-1免疫荧光探针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ΔΨm)等的变化;添加NAC[设0(对照组)、20μmol/L ZEA、100μmol/L NAC、20μmol/L ZEA+100μmol/L NAC等4组]保护后,检测其对以上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10μmol/L ZEA染毒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20μmol/L ZEA染毒组极显著升高(P0.01);10,20μmol/L ZEA染毒组MDA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5μmol/L ZEA染毒组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10,20μmol/L ZEA染毒组ROS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5μmol/L ZEA染毒组ΔΨm显著下降(P0.05),10,20μmol/L ZEA染毒组ΔΨm均极显著下降(P0.01)。与20μmol/L ZEA染毒组相比,20μmol/L ZEA+100μmol/L NAC联合处理组睾丸支持细胞胞内S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ROS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ΔΨm极显著增高(P0.01)。说明ZEA可以造成睾丸支持细胞氧化毒性损伤,且一定浓度的NAC对这一过程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L-肉碱对乙醇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vero)的保护作用。以vero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不同体积浓度乙醇(0、2.5%、5%、10%、20%)处理vero细胞3 h、L-肉碱(0、0.01、0.1、1、10 mmol/L)作用vero细胞12 h及L-肉碱预处理乙醇诱导氧化损伤的vero细胞12 h后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乙醇浓度为5%、10%、20%时,细胞中SOD和GPx活性显著降低(P0.05),且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L-肉碱单独作用细胞时,浓度为1、10 mmol/L组SOD和G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乙醇处理组相比,1、10 mmol/L的L-肉碱预处理能显著提高乙醇诱导损伤的细胞内SOD和GPx活性及T-AOC水平(P0.05),同时使细胞内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本试验表明,乙醇能够诱导细胞产生氧化应激,而适宜浓度的L-肉碱可以提高细胞的抗氧化功能;同时验证了1~10 mmol/L L-肉碱对氧化应激所致的vero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活性氧(ROS)与脂多糖(LPS)诱导后巨噬细胞活化诱导凋亡的关系。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不同浓度LPS诱导细胞,添加100μmol/L H2O2增加细胞内ROS,或用姜黄素(7.5μmol/L)降低细胞内ROS;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MMP)和ROS。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凋亡和细胞内ROS水平均随LPS浓度增加而增加,高浓度的LPS导致MMP下降;与LPS(8μg/m L)单独作用组比,H2O2增加ROS,并导致凋亡细胞百分率增加;姜黄素降低LPS诱导的细胞凋亡,同时减少细胞内ROS。表明活性氧参与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活化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RES)对氧化损伤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首先,用不同浓度(0、150、200、250、300μmol/L)的过氧化氢(H2O2)处理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 8 h,确定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的适宜H2O2浓度;然后,用不同浓度(0、2.5、5.0和10.0μmol/L)的RES分别处理正常细胞24 h,确定RES安全浓度;最后,用安全浓度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24 h。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采用i CELLigence实时无标记细胞功能分析仪监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待安全浓度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结束后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解偶联蛋白2(UCP2)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SIRT1和UCP2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用浓度为150μmol/L及以上的H2O2处理细胞8 h后,极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1),因此确定150μmol/L为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的适宜H2O2浓度。2)用10.0μmol/L及以下浓度的RES处理正常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用2.5、5.0和10.0μmol/L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各浓度RES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选用5.0μmol/L为RES的安全浓度。3)用5.0μmol/L的RES处理氧化损伤细胞24 h后,细胞中ROS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细胞中SIRT1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UCP2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则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1或P0.05)。由此可见,适宜浓度的RES可激活SIRT1同时抑制UCP2的表达,UCP2通过负反馈调节方式减少细胞内ROS的生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M 3细胞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利巴韦林对感染猫细小病毒(FPV)细胞的作用,试验采用F81猫肾细胞,在猫细小病毒感染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利用利巴韦林毒性试验,摸索出药物对细胞的安全浓度;利用不同浓度利巴韦林处理已攻毒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酶标法检测细胞氧化损伤情况。结果表明:利巴韦林能明显抑制FPV引起的细胞死亡率,病毒组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各个采样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显示细胞氧化损伤严重,致使LDH从细胞内渗出。病毒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揭示病毒所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进一步激发了细胞自体保护性ROS清除机制,最终导致了细胞内SOD活性和GSH含量的下降。利巴韦林药物组LDH活性和H2O2含量都呈现升高趋势,但其增长幅度明显低于病毒组;在各采样时间点,药物组细胞内SOD活性和GSH含量均明显(P0.05)高于病毒组,低于对照组。说明利巴韦林对感染猫细小病毒细胞具有一定的修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鸡血藤黄酮乙酸乙酯部位(the ethyl acetate fraction of spatholobus suberectdunn flavonoid,EFSF)的抗氧化应激作用,试验采用双氧水(H_2O_2)处理RAW264.7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EFSF处理氧化应激细胞后,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一氧化氮(NO)分泌水平和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200μg/m L及以下浓度的EFSF对RAW264.7细胞无毒性作用;25,50,100μg/m L的EFSF均能明显降低H_2O_2诱导氧化应激细胞的NO分泌水平及细胞内ROS的含量。说明EFSF对H_2O_2处理RAW264.7细胞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D可影响动物脂肪形成,然而其对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仍有争议。本研究分离培养3日龄仔猪皮下前体脂肪细胞,成脂诱导后,分别以0 nmol/L(对照)、0.1 nmol/L和100 nmol/L1,25(OH)2D3处理,通过分析其对细胞分化、氧化还原指标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维生素D调控猪脂肪细胞分化的机制。结果表明,0.1 nmol/L 1,25(OH)2D3显著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P<0.05),极显著提高细胞ROS和GSSG水平(P<0.01),降低GSH及GSH/GSSG比值(P<0.01);100 nmol/L 1,25(OH)2D3显著促进细胞分化(P<0.05),降低ROS和GSSG水平(P<0.01),提高GSH及GSH/GSSG比值(P<0.01)。此外,100 nmol/L 1,25(OH)2D3显著上调SOD2和Prx3 mRNA表达,但0.1 nmo...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西番莲多糖提取物(Passiflora edulis polysaccharide extract,PEPE)对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感染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影响,本试验探讨了PEPE对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100 μL浓度为1×106个/mL的RAW264.7细胞,分别设细胞对照组、PEPE组(25、50、100、200、400、800和1 600 μg/mL),分别于培养箱培养24和48 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PEPE的药物安全浓度范围。试验分为以下6个组:细胞对照组、病毒组、PEPE高(400 μg/mL)、中(200 μg/mL)、低(100 μg/mL)剂量组及维生素C组,其中细胞对照组加入含10% FBS的DMEM培养液,其余组加入PCV2病毒液,孵育2 h后在PEPE组加入对应浓度的PEPE溶液,VC组加入配制好的VC溶液,细胞对照组和病毒组加入含10% 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48 h,同样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以研究PEPE对PCV2感染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按照上述6个试验组分组,处理同上,将细胞培养12 h,收集样品用于检测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用Griess法和DCFH-DA荧光探针分别检测RAW264.7细胞上清中NO含量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OPT荧光法检测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内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结果显示,PEPE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为25~400 μg/mL。PCV2感染RAW264.7细胞后,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不同浓度PEPE处理组均能提高细胞活性。RAW264.7细胞被PCV2感染后,细胞分泌NO、ROS水平,GSSG含量及XOD、MPO和iNOS活性显著升高(P<0.05),感染细胞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PEPE作用于PCV2感染的RAW264.7细胞,显著降低感染细胞NO、ROS水平、GSSG含量及XOD、MPO和iNOS活性(P<0.05),100 μg/mL PEPE处理组细胞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PEPE能提高PCV2感染RAW264.7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缓解病毒感染所致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