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调查广东省内部分地区马匹寄生虫感染情况,探索区域内马匹寄生虫感染优势虫种、感染情况和耐药情况,为区域内马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饱和食盐溶液漂浮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广东省内7个城市24个马术俱乐部375份新鲜马粪样品进行处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虫卵/卵囊的形态结构特征并进行分类,并根据麦氏计数法计算每克粪便中虫卵/卵囊数(EPG),统计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对EPG>500的阳性样本进行粪便虫卵减少量计数试验(FECRT),以评估各马术俱乐部流行寄生虫耐药情况。提取5份<1岁幼驹的粪便样本DNA,利用巢式PCR检测样品是否存在隐孢子虫感染。【结果】375份样品中有120份样品呈寄生虫虫卵/卵囊阳性,总感染率为32.00%。共检出4种肠道寄生虫,分别为圆线虫、马副蛔虫、类圆线虫和马蛲虫,总感染率分别为30.40%、3.70%、0.80%和0.30%。1~4岁马匹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但不同性别马匹寄生虫感染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受调查马匹感染强度以低排卵(EPG<200)为主,占马匹总数83.47%。FEC...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新疆普氏野马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内外通灭(伊维菌素预混剂)对普氏野马消化道寄生虫的驱虫情况,试验于2018年1月份对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的65匹野马进行了冬季驱虫试验;试验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65匹普氏野马进行了驱虫前后检查,分析其感染率以及跟踪检查给药后的驱虫率,并通过虫卵计数法(麦克马斯特氏法)分析其感染强度。结果表明:在采集的65份新鲜粪样中,含有消化道线虫虫卵的样品共54份,感染率为83%(54/65);初步检查出的虫卵包括马圆线虫、马副蛔虫、细颈三齿线虫和毛细线虫4种。其中马副蛔虫的感染率最高,为71%(46/65),两种虫种(马副蛔虫、毛细线虫)混合感染率达到43%,每克粪便虫卵数(EPG)为800~2 300个,三种虫种(毛细线虫、马副蛔虫、马圆线虫)混合感染率为17%,EPG为400~1 200个。驱虫后的65份样品,虫卵转阴率达到77%(50/65);虫卵减少率达到95%。说明内外通灭对普氏野马消化道寄生虫具有较好的驱虫作用。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8):88-90
为了评价昭苏马秋季驱虫效果,采用病原学常规检测方法对294匹马粪样进行了驱虫前后对比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马匹驱虫前感染的优势虫种为马圆线虫、无齿圆线虫、普通圆线虫、马副蛔虫、马尖尾线虫和球虫;线虫感染率为73.5%(216/294),球虫感染率为2.7%(8/294),混合感染率为64%;虫卵计数显示,每克粪便感染虫卵为200~600个。本试验使用的内外净(碘醚柳胺悬浮)药物组虫卵转阴率达87%,虫卵减少率达90%,驱虫效果明显,为今后马匹驱虫药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昭苏马夏秋季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研究采用寄生虫病原学常规检查方法对昭苏县军马场、马繁育中心及部分牧户的70匹马进行了消化道寄生虫感染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昭苏马夏秋季感染消化道寄生虫有7种,包括马圆形线虫、马副蛔虫、毛线虫、三齿线虫、马尖尾线虫、韦氏类圆线虫、球虫等,感染率分别为83.17%、74.87%、25.63%、7.48%、5.78%、5.12%、4.02%,且多为混合感染;虫卵感染强度(EPG)在8月份达到最高,每克粪便含虫卵数高达394个,说明8月份为驱虫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5.
伊犁河谷马匹感染消化道寄生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放牧式饲养条件下的马匹感染消化道寄生虫种类、感染率、感染强度及其流行病学因素,通过病原学常规检查方法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伊犁河谷区域放牧马匹进行1年的定点观察、调查试验。结果显示:在采集的534份样品中476份为阳性,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9.1%,其主要病原种类为马圆线虫,毛线虫,马副蛔虫,球虫,细颈三齿线虫等。阳性病例的感染强度(EPG)为400~1 700个/g不等,尤其是马圆线虫和毛线虫感染率较高;以上消化道寄生虫在春、夏、秋、冬四季均能感染马匹,其四季平均感染率分别为84.8%、96.6%、95.0%和74.7%,其中马副蛔虫在5月份感染率最高为74.0%(37/50),而在10月份其感染率略低0.61%(4/66);毛线虫在10月份感染达高峰为98.48%(65/66),而在4月份其感染率略低46%(23/50)。该地区各虫体感染率与季节有显著关系,细颈线虫在夏季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马圆线虫和毛线虫在夏秋与春冬两季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马副蛔虫春季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三季(P0.05);球虫在各季节感染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建议:每年2次对马匹进行驱虫并在6—7月进行针对性驱虫。  相似文献   

6.
寄生在马消化道的寄生虫种类很多,各种消化道线虫往往混合感染对马匹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是每年春、夏、秋季造成马发病或死亡的原因之一。为了了解昭苏县舍饲马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笔者进行了4个多月的定点观察、调查试验。经常规寄生虫病病原学(粪便)检查,发现马体内有圆线虫、马副蛔虫、侏儒副裸头绦虫、球虫,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4.8%(106/125),且大多为混合感染。经EPG调查,每克马粪便平均感染587个虫卵,且在3月份驱虫前感染率最高。通过本次观察试验,对新疆马体内寄生虫有了初步了解,对以后长年考察该地区马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及促进马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南疆地区规模化全舍饲养殖模式下驴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并评价目前规模化全舍饲驴养殖场所采用驱虫方案的效果,本试验采集阿克陶县和泽普县4个规模化全舍饲养驴场917头驴(n=917)的粪样共1 834份,运用虫卵形态观察法检测消化道寄生虫,对优势虫种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PCR方法鉴定体内排出的主要成虫;同时,根据养殖场现行驱虫方案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对驴群进行2次伊维菌素驱虫试验,连续观察5 d,记录排虫情况并计算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结果显示:镜检观察到6种消化道寄生虫;经PCR鉴定体内主要排出马副蛔虫。4个规模化养殖场中,马圆线虫、毛细线虫、马副蛔虫和细颈线虫为驴消化道优势虫种,其冬春(夏秋)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7.5%(79.6%)、52.9%(71.3%)、40.9%(45.3%)和14.5%(15.7%),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夏秋季节毛细线虫、马圆线虫、马副蛔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显著高于冬春季节(P<0.01);寄生虫感染率与驴年龄存在相关性,夏秋季节驴驹马圆线虫、马副蛔虫感染率均极显著高于成年驴(P<0.001),冬春季节驴驹马圆线虫、毛细线虫和马副蛔虫感染率均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库车市某规模化场驴蠕虫感染情况,笔者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测该场171份驴新鲜粪便,检出3种蠕虫虫卵,总感染率为18.7%(32/171)。以马副蛔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为14.6%(25/171);圆线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4.1%(7/171)和0.5%(1/171);仅发现1份圆线虫和马副蛔虫混合感染。小于6月龄,7~12月龄和大于1岁的驴蠕虫感染率分别为26.1%(6/23)、33.3%(14/42)和11.3%(12/106),均以马副蛔虫为主要感染虫种。调查结果表明,该场幼龄驴蠕虫感染率较高,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幼龄驴的饲养管理和驱虫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扬马文化的深刻内涵,是极有潜力的。马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强国仍然是养马业发达的国家,马匹质量、赛马规模、马术水平是国力强盛的标志[1]。而肠道寄生虫是各类马发病和致死的重要因素,寄生在马消化道的寄生虫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圆线虫、马副蛔虫、韦氏类圆线虫、裸头绦虫。其中圆线虫的马副蛔虫不仅影响动物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寄生于马小肠的幼虫在肝、肺中移行  相似文献   

10.
新动物园圈养蛇类寄生虫病感染情况备受关注。本试验旨在了解福州动物园圈养蛇类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寄生虫感染的种类和程度,为建立科学的防治方法和驱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水洗沉淀法收集虫卵,运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方法对9种蛇类14条蛇共计20份粪便样本进行调查。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00%(9/9),寄生虫种类为蛔虫、鞭虫、球虫、类圆线虫,其中以蛔虫的感染最为严重,此外,还从红尾蟒粪便中检查到螨虫幼虫。感染寄生虫的蛇类中,花岗岩蟒感染强度最高,蛔虫卵EPG为7650个/g;其次是黄金蟒蛔虫卵EPG为7500个/g;第三王锦蛇蛔虫卵EPG为3000个/g,鞭虫卵EPG为600个/g;其它虫卵EPG大多分布在25-1500个/g。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温宿县山区散养驴感染寄生虫种类和感染强度,笔者对采集的175份抗凝血和100份驴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抗凝血样品检出马属动物泰勒虫,阳性率为10.3%;驴粪便样品中检出马圆线虫、毛细线虫、细颈线虫、马副蛔虫、球虫5种虫卵,感染率分别为78%、65%、23%、15%和7%,说明该区域散养驴感染寄生虫情况普遍,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普氏野马体外和消化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以及其驱虫的效果,应用常规寄生虫卵检查方法、成虫形态鉴定方法及PCR方法,对随机采集的驱虫前后共180份粪样、其体表吸血的58只硬蜱进行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测序分析,并观察及分析野马繁育中心使用阿维菌素药物的驱虫效果。根据驱虫结果初步确定普氏野马感染马副蛔虫、毛细线虫、细颈三齿线虫、马圆线虫4种消化道寄生虫,其中马副蛔虫的感染率最高,为75%;驱虫前马圆线虫的感染率为56.7%,总感染率为86.7%。驱虫7d后,总感染率降为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调查福州动物园10种24头(只)肉食动物寄生虫感染情况,运用麦克马斯特法获得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利用驱虫前后感染强度对比获得驱虫效果。数据结果显示:(1)10种肉食动物中感染寄生虫6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0%(6/10)。(2)6种动物共感染寄生虫14种,每种动物均混合感染。(3)感染强度以猞猁曼氏迭宫绦虫EPG为45710个/g最高,其次猞猁吸虫EPG为26740个/g,猞猁犬弓蛔虫EPG为450个/g。选取驱虫药进行驱虫效果观察结果显示:甲苯咪唑和丙硫苯咪唑线虫驱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碘醚柳胺对6月龄伊犁马驹驱虫的效果。选取体重(117.60±15.84)kg、出生日期相近、在同一放牧草场放牧的6月龄伊犁马公马驹10匹,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匹。两组马驹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试验组马匹用碘醚柳胺混悬液驱虫剂驱虫,对照组不进行驱虫。驱虫后,进行为期18 d的饲养试验,统计各组马驹粪便中虫卵排出的种类及数量并计算驱虫效果。结果表明,6月龄马驹粪便中共鉴别出9种虫卵,包括马副蛔虫、毛圆线虫、盅口线虫、细颈三齿线虫、埃及腹盘吸虫、韦氏类圆线虫、安氏网尾线虫、马蛲虫、侏儒副裸头绦虫;碘醚柳胺驱虫后第3天每克粪便的虫卵数(EPG)达到最高(13 500个/g);驱虫后第6天,马驹寄生虫感染率降为6.37%,虫卵减少率为90.59%,转阴率为93.63%;驱虫后第18天,感染率降为13.33%,虫卵减少率为71.91%,转阴率为86.67%。结果表明,新疆昭苏马场6月龄马驹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种类较多,碘醚柳胺的驱虫效果在用药后的前6 d内最明显,用药后第18天药效减弱。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段伊犁马消化道主要寄生虫感染情况。在新疆昭苏县选取体重及健康状况相近的1岁(106匹)、2岁(116匹)及3岁(110匹)伊犁马,共计332匹,公母各半。分别于春季(4月)和秋季(10月)采集3个年龄的马匹粪便样品664份,每匹马2份(早、晚各1份),用于寄生虫卵的鉴定和计数。结果表明,在不同年龄段春、秋两季伊犁马粪便中共鉴别出6种虫卵,分别是马圆线虫、毛圆线虫、细颈三齿线虫、马副蛔虫、马尖尾线虫、球虫,其中马圆线虫、毛圆线虫、细颈三齿线虫、马副蛔虫感染率较高。春季1岁、2岁、3岁伊犁马,马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98.11%、90.52%、88.18%;毛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95.28%、89.66%、97.27%;细颈三齿线虫感染率分别为85.85%、78.45%、87.27%;马副蛔虫感染率分别为46.23%、35.34%、29.09%。秋季1岁、2岁、3岁伊犁马,马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87.74%、69.83%、78.18%;毛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74.53%、79.31%、86.36%;细颈三齿线虫感染率分别为65.09%、68.10%、76.36%;马副蛔虫感染率分别为46.23%、35.34%、24.55%。由该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新疆昭苏县伊犁马感染率较高的寄生虫有马圆线虫、毛圆线虫、细颈三齿线虫及马副蛔虫;1岁马驹寄生虫感染率及虫卵数量普遍高于2岁和3岁马;春季寄生虫感染率普遍高于秋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新疆昭苏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纯血马在不同月份的寄生虫感染情况,为纯血马的健康养殖以及科学驱虫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不同年龄段纯血马122匹,分为5组,哺乳马驹30匹,青年母马25匹,青年公马20匹,繁殖母马35匹,种公马12匹。采用马场分栏群体舍饲和单厩饲养模式,保证不同年龄段纯血马饲料和饮水充足,分别在5月和10月采集粪便样品。使用虫卵计数法检测马匹粪便中的寄生虫,计算不同年龄纯血马在不同时间段的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结果 5月纯血马马蛲虫以及马球虫感染率较高,除种公马外,感染率均在94.00%以上,其中,哺乳马驹马蛲虫的感染率高达98.89%,哺乳马驹马球虫的感染率高达98.33%。10月纯血马马副蛔虫以及马球虫的感染率均在93.00%以上,其中,繁殖母马马副蛔虫感染率高达99.52%,哺乳马驹马球虫感染率高达98.33%。5月哺乳马驹的马副蛔虫、毛圆线虫、盅口线虫与细颈三齿线虫感染强度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纯血马;马蛲虫、马球虫和埃氏腹盘吸虫的感染强度显著(P<0.05)高于种公马,与其他阶段纯血马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10月哺乳马驹马副蛔虫、毛圆线虫、裸头绦虫感染强度显著(P<0.05)高于除繁殖母马以外的其他年龄段纯血马,细颈三齿线虫感染强度显著(P<0.05)高于其他年龄段纯血马,马球虫和埃氏腹盘吸虫的感染强度显著(P<0.05)高于种公马。种公马马副蛔虫与细颈三齿线虫感染强度显著(P<0.05)低于其他阶段的纯血马。不同年龄段纯血马马蛲虫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纯血马感染的肠道寄生虫主要有马蛲虫、马球虫、毛圆线虫、细颈三齿线虫、盅口线虫、马副蛔虫、裸头绦虫以及埃氏腹盘吸虫,不同年龄段、不同月份均有感染,且混合感染较为严重。哺乳马驹感染强度及感染率普遍高于其他年龄段纯血马。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马匹在舍饲和放牧2种饲养条件下感染的消化道线虫情况,随机采集样品74份,采用常规寄生虫病原学检查方法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地马总感染率为94.59%,主要感染的虫种为马圆线虫、毛线虫、细颈三齿线虫、马副蛔虫,感染率分别为83.78%、83.78%、24.32%、4.05%。本次调查数据可为当地马寄生虫病的计划性驱虫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伊维菌素对不同品种赛马体内寄生虫的驱虫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内蒙古马术队123匹马体内寄生虫检查,发现共有6种寄生虫。分别是马副蛔虫、马尖尾线虫、圆线虫、毛线虫、马网尾线虫、马胃蝇寄生于体内,它们的感染率分别为51.22%、27.64%、86.18%、87.80%、70.70%、65.85%。敌百虫按0.05g/kg的剂量给马匹投药驱虫和伊维菌素按0.2mg/kg的剂量给马匹混饲给药驱虫2次,其用敌百虫驱虫后的虫卵减少率仅达到了46%,而用伊维菌素驱虫后的虫卵减少率可达到99%以上,即伊维菌素驱虫效果明显要优于敌百虫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昌鸡生态放养过程中驱虫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虫卵漂浮法、麦克马斯特氏虫卵计数法对文昌鸡生态放养期间感染寄生虫的种类与粪便中虫卵数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文昌鸡生态放养感染的寄生线虫主要为鸡蛔虫和几种异刺线虫。自然条件下生态放养35 d后,每克粪便中寄生虫虫卵数(eggs per gram, EPG)达到了700,呈显著增长趋势。抽样宰杀30只鸡,检出18只感染鸡蛔虫成虫,感染率为60%,平均感染强度为8条/只。因此,建议整个生态放养期间驱虫3~4次为宜,首次驱虫时间为放养后25~30 d。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乌恰县驴消化道寄生虫种类、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对随机采集的100头驴粪,采用寄生虫病病原常规检查方法进行体内寄生虫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乌恰县驴体内寄生虫感染较严重,其中马圆线虫感染率最高(52%,52/100),毛细线虫(46%,46/100)和球虫(32%,32/100)感染率次之,马副蛔虫最低(22%,22/100),且大多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