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试验以芬苯达唑(FBZ)原料药为对照,考察芬苯达唑微晶体对猪口服给药后FBZ的药动学特征。在0.02~2μg/m L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0。FBZ在猪血浆中的回收率均在70%以上,日内变异系数小于5%,日间变异系数小于10%。芬苯达唑原料组和芬苯达唑微晶体组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α)分别为1.65 h和1.07 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28.28 h和33.9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9.09μg·h/m L和41.12μg·h/m L。经统计学分析得知,T1/2α、Tp、T1/2β、AUC差异显著(P0.05)。表明芬苯达唑微晶体能够改变芬苯达唑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提高芬苯达唑的吸收速度,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有效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药物对猪囊尾蚴体外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芬苯达唑、奥芬达唑、氟苯达唑和伊维菌素体外作用猪囊尾蚴,并与吡喹酮和阿苯达唑比较。于用药后6,12,24,36h进行光镜观察。结果表明:芬苯达唑,奥芬达唑和氟苯达只均能体外杀灭猪囊尾蚴,强烈程度顺序为吡喹酮、芬苯达只,阿苯达唑,奥芬达唑,氟苯达唑,发挥作用的时间顺序为吡喹酮,奥芬达唑,芬苯达唑,阿苯达唑,氟苯达唑。伊维菌素无杀灭猪囊尾病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芬苯达唑为主药,选择合适的助悬剂、润湿剂等辅料制备混悬剂,并建立该混悬剂中芬苯达唑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217nm为测定波长,测定芬苯达唑混悬剂中芬苯达唑的含量。在1.08μg/mL~10.80μg/mL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y=0.099 2x-0.033 6,线性回归相关性好(R2=0.995 3,n=5)。芬苯达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8.60%,变异系数为0.48%,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好,测定结果稳定可靠。此方法可以用于芬苯达唑混悬剂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联合应用阿苯达唑(ABZ)和伊维菌素(IVM)在胃肠道线虫感染鄂尔多斯细毛羊体内的药动学互作关系,以感染胃肠道线虫的鄂尔多斯细毛羊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单独或联合应用阿苯达唑和伊维菌素后的药物动力学特征。通过粪便虫卵检查法,选取感染胃肠道线虫的鄂尔多斯细毛羊1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第1组口服给予阿苯达唑(15mg/kg),第2组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2mg/kg),第3组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2mg/kg)的同时口服阿苯达唑(15mg/kg)。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由颈静脉采集血样,分离血浆,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阿苯达唑、阿苯达唑亚砜、阿苯达唑砜和伊维菌素浓度,并用PK Solution 2.0药物动力学软件计算出各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组绵羊血浆伊维菌素峰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为44.80ng/mL±6.12ng/mL、5 007.46ng.h/mL±1 301.42ng.h/mL和85.47h±5.03h,均显著(P<0.05)小于单独用药组的对应参数值67.62ng/mL±9.06ng/mL、7 125.08ng.h/mL±908.52ng.h/mL和113.39h±9.00h。口服阿苯达唑组绵羊血浆中仅检测到了阿苯达唑砜和阿苯达唑亚砜,而未检测到阿苯达唑母药。联合用药后,除阿苯达唑砜的达峰时间(T max)显著推迟外,阿苯达唑砜和阿苯达唑亚砜的其他各参数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联合应用IVM和ABZ可影响它们在胃肠道线虫感染鄂尔多斯细毛羊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且对伊维菌素药动学特征的影响尤为明显,在临床联合用药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建立芬苯达唑粉中芬苯达唑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采用Agilent 5 HC-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实验结果表明,芬苯达唑在1.096~43.84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8),添加平均回收率为100.9%(n=6),RSD为0.27%.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够满足实际样品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家兔为试验动物,观察芬苯达唑微晶体对动物肠道寄生虫的影响。50只人工感染猪蛔虫的家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第Ⅰ组、Ⅱ组按体重5 mg/kg、10mg/kg不同剂量的芬苯达唑微晶体对家兔口服饲喂驱虫,同时第Ⅲ组、Ⅳ组按体重10mg/kg芬苯达唑及0.2 mg/kg伊维菌素口服给药作药效对照,并设空白组,分别于用药前3d和用药后5d取粪便进行虫卵计数。结果表明,各剂量组药物对肠道蛔虫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9.6%,100%,98.8%,99.7%,虫卵转阴率分别为100%、100%、90%、90%,芬苯达唑微晶体组对兔肠道寄生虫驱除作用要优于其他用药各组,10 mg/kg体重最佳,表明芬苯达唑微晶体能提高芬苯达唑的驱虫效果,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羊组织(肌肉、肝脏、肾脏、脂肪)、鸡组织(肌肉、肝脏)中氟苯达唑及代谢物2-氨基氟苯达唑、噻苯达唑及代谢物5-羟基噻苯达唑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氟苯达唑及代谢物2-氨基氟苯达唑、噻苯达唑及代谢物5-羟基噻苯达唑在0.02~1.5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9。方法的定量限为20μg/kg。在鸡组织(肌肉、肝脏)中,两种药物及其代谢物在20~800μg/kg的添加浓度范围内,其回收率范围在60%~100%之间;在羊组织(肌肉、肝脏、肾脏、脂肪)中,两种药物及其代谢物在20~200μg/kg的添加浓度范围内,其回收率范围在60%~100%之间;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5%、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0%。  相似文献   

8.
牛肉中阿苯达唑及其代谢产物残留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苯达唑是一种广谱抗蠕虫药,但是由于用药不当等原因,其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的残留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触发过敏反应甚至出现肝功能异常。本试验基于5μg/kg的检验限建立牛肉中的阿苯达唑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中残留的阿苯达唑及其主要代谢产物阿苯达唑砜和阿苯达唑亚砜,经乙醚提取,乙腈和己烷萃取,由高效液相色谱(配紫外检测器)测定得到阿苯达唑及其亚砜与砜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1.8%~88.6%、78.1%~85.6%和83.1%~91.9%,变异系数分别为2.8%~9.2%、0.9%~4.9%和1.4%~4.8%。  相似文献   

9.
以阿苯达唑、伊维菌素为主原料,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润湿剂,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6000为助溶剂,主原料与辅料经过混合、研磨粉碎制得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配方组合为质量比M(阿苯达唑):M(伊维菌素):M(十二烷基硫酸钠):M(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6000=10:0.2:8:20:61.8。考察制得的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水中分散性良好,符合干混悬剂的沉降体积比要求,按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的质量标准检测为合格,低含量的伊维菌素含量均匀度符合要求,可以实现难溶性药物阿苯达唑的拌料和饮水给药。密闭保存,长期试验24个月,性状、外观几乎无改变;干燥失重由2.4%升高至2.6%;阿苯达唑含量由99.2%下降至97.3%;伊维菌素含量由100.2%下降至97.0%,含量下降不超过药物标示量百分含量的10%,符合规定。该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配方组成合理,工艺简单科学、操作简便,产品质量合格且稳定,有效期暂定为2年。  相似文献   

10.
应用芬苯达唑干混悬剂按5、10、15 mg/kg体重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并设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粪检结果表明,芬苯达唑干混悬剂3个试验剂量组对绵羊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75.0%、85.0%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95.4%、98.9%和100.0%。剖检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总驱虫率分别为95.4%、98.4%和99.7%。芬苯达唑干混悬剂10 mg/kg剂量与同一剂量的芬苯达唑原料药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证明芬苯达唑干混悬剂的驱虫活性与芬苯达唑原料药、片剂等无明显差异,有良好的驱虫效果,使用方法简便,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猪、牛组织(肌肉、肝脏、肾脏、脂肪、牛奶)中氟苯达唑及代谢物2-氨基氟苯达唑、噻苯达唑及代谢物5-羟基噻苯达唑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猪、牛组织样品经乙腈提取,加入Na_2SO_4盐析去杂质,异辛烷去脂肪,MCX柱净化。以0.02 mol/L乙酸铵溶液和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06 nm。结果表明,氟苯达唑及代谢物2-氨基氟苯达唑、噻苯达唑及代谢物5-羟基噻苯达唑在0.01~2.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猪、牛组织中方法的最低定量限分别为5、20μg/kg。猪、牛组织中氟苯达唑及代谢物2-氨基氟苯达唑、噻苯达唑及代谢物5-羟基噻苯达唑分别在5~200、20~200μg/kg的浓度添加水平上,其回收率范围在60%~100%之间,批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  相似文献   

12.
奥芬达唑和阿苯达唑对猪囊尾蚴作用形态学比较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奥芬达唑和阿苯达唑对猪体内及体外培养的不同发育阶段囊尾蚴作用的形态学效果.结果表明奥芬达唑具有显著的疗效,优于阿苯达唑,且对未成熟期猪囊尾蚴的杀灭作用优于成熟期.提示奥芬达唑可能成为抗未成熟期猪囊尾蚴及治疗脑囊虫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难溶性兽药芬苯达唑(fenbendazole, FBZ)的水溶性和溶出度,提高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恒温磁力搅拌法,配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芬苯达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FBZ-Me-β-CD)。通过设计单因素正交试验,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和产率为指标,研究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相溶解度试验,根据5种不同环糊精对药物的增溶效果,确定最佳包合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包合物的溶解度、包合率及体外溶出度进行检测;最后,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镜(SEM)对包合物的物相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搅拌时间3 h、转速600 r/min、主客摩尔比1∶3,温度50℃,最佳包合材料为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02 mg/mL,是芬苯达唑原药(0.3μg/mL)的4万倍。包合物的体外溶出度是芬苯达唑原药的7倍。包合物的平均产率、包合率分别为89.50%和29.20%,经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鉴定,芬苯达唑和环糊精处于非晶体结构的包合状态。【结论】本研究通过制备芬苯达唑环糊精包合物,提高了难溶性药物芬...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阿苯达唑亚砜盐酸盐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通过系统适用性、专属性、检测限等试验,确定了阿苯达唑亚砜盐酸盐中有关物质的HPLC检测方法。色谱条件: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蒸馏水(40∶60),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显示:阿苯达唑亚砜盐酸盐在1.25~4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032μg/mL。在此条件下阿苯达唑亚砜盐酸盐与其合成原料阿苯达唑、合成中可能产生的阿苯达唑砜、降解产物分离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的有关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自身对照法计算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有关物质的量。选用Thermo 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以0.1%磷酸-10 mmol/L磷酸二氢铵水溶液为A相,以甲醇为B相,31∶69(V/V);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5μL;柱温30℃;检测波长295 nm。结果显示,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中的主成分峰与杂质峰均能基线分离。3,5,6-三氯水杨酸、2-氨基-4,6-二氯苯酚盐酸盐、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在5~100μg/mL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定量限分别为5μg/mL及750、500、225 ng/mL,检测限分别为1μg/mL及500、250、100 ng/mL,杂质3,5,6-三氯水杨酸、2-氨基-4,6-二氯苯酚盐酸盐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5%、100.35%,总平均回收率RSD均为0.71%(n=9)。经方法学验证,建立的HPLC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五氯柳胺阿苯达唑复方混悬液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了解常用驱虫药的驱虫效果,选择陕北白绒山羊开展驱虫研究。试验选取3种市场常用驱虫药(伊维菌素注射液、芬苯达唑粉、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应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虫卵计数法对陕北白绒山羊的消化道线虫驱虫前后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伊维菌素注射液组驱虫后虫卵转阴率为6.25%,感染强度由766.7降低至233.3;芬苯达唑组驱虫后虫卵转阴率为31.25%,感染强度由766.7降低至100;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组驱虫后虫卵转阴率为50%,感染强度由766.7降低至167.0。建议在陕北白绒山羊生产中将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预混剂作为消化道线虫的首选驱虫药。  相似文献   

17.
芬苯达唑干混悬剂对绵羊裸头科绦虫的驱除效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芬苯达唑干混悬剂,分别按5,10,20mg/kg体重剂量驱除绵羊裸头科绦虫,并设吡喹酮片剂20mg/kg体重剂量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粪检结果:芬苯达唑干混悬剂5,10,20mg/kg剂量对裸头科绦虫的粪便虫卵(节片)转阴率分别为70.0%、100.0%和100.0%。用药后14d剖检结果:芬苯达唑干混悬剂5mg/kg体重剂量对莫尼茨绦虫、无卵黄腺绦虫的驱虫率分别为70.7%、63.0%;10、20mg/kg体重剂量的驱虫率均达100.0%。结果表明10mg/kg和20mg/kg体重芬苯达唑干混悬剂试验剂量对绵羊裸头科2属绦虫均有效,其中10mg/kg以上剂量驱除绵羊裸头科绦虫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8.
芬苯哒唑长效控释丸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试验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芬苯哒唑长效控释丸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在血浆中测到芬苯哒唑代谢产物亚砜和砜,其平均浓度分别为7.17±1.54mg/ml和3.86±1.03ng/ml,但未测出原药浓度。在瘤胃液中测出的芬苯哒唑平均浓度为219.00±130.83ng/ml。结果表明芬苯哒唑长效控释九可以在山羊体内恒定释放药物11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9.
芬苯达唑(Febendazole)是一种苯骈咪唑类广谱抗蠕虫药。国外报道,芬苯达唑一般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驱虫促生长,但在我国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饲料企业都在直接使用芬苯达唑原料药,根本未考虑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芬苯达唑固体分散体是芬苯达唑的最新剂型,利用经典的制剂学及固体分散体的最新原理,在完全不改变有效成分的情况下,最终实现了芬苯达唑有效释放度的大幅度提高。试验以芬苯达唑原料作为对照药物,对芬苯达唑固体分散体的驱虫促生长效果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阿苯达唑的溶解性和口服吸收难题,借助高分子活性剂的稳定作用,利用反溶剂法-高压匀质法制备阿苯达唑纳米混悬剂,并考察该制剂的药学特征及稳定性;研究该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创制的纳米混悬液在电镜下药物形状大小均一,中位粒径为358.1nm。其药学特征符合《兽药质量标准》(2017版)中对混悬液的质量要求。6个月加速试验表明,该制剂外观色泽、含量、pH值、沉降体积比、重分散性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且放置6个月后粒径没有显著变化。该阿苯达唑纳米混悬液的Cmax为5.895μg/mL,显著高于参比制剂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佛山正典阿苯达唑混悬液的2.804和2.053μg/mL。与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佛山正典阿苯达唑混悬液相比,该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14% 和299.74% ,表明该阿苯达唑纳米混悬液能显著提高阿苯达唑的吸收,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