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试验根据多菌蚊成虫对光线、颜色、性激素的不同趋性,采用黄板、蓝板、杀虫灯和性诱剂四种不同的物理方法,来筛选出经济有效的诱杀方式。两个栽培大棚的物理诱杀结果表明,佳多频振式诱杀灯的诱杀效果最显著,黄板、蓝板效果其次,性诱剂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
桔小实蝇黄色粘虫伞是一种利用普通双面黄板和引诱剂制作的诱捕装置,双面黄板制作成特殊锥状结构,可遮雨和防晒,适用于桔小实蝇雌雄成虫的物理诱杀,也可用于桔小实蝇测报.为了验证桔小实蝇黄色粘虫伞的诱捕效果,以常用诱捕装置和普通黄板等为对照,进行了田间诱捕试验.结果 表明,桔小实蝇黄色粘虫伞诱捕效果最佳,与Steiner诱捕器...  相似文献   

3.
粘虫板在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对温室蓟马诱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蓟马为试材,采用黄色和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的方法,研究黄板、蓝板在一天不同时段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对蓟马诱杀作用和黄板、蓝板悬挂高度在20、0、-20、-40、-60cm对蓟马诱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悬挂时间,黄板和蓝板均在一天的16:00时对蓟马有最好的诱杀效果。诱杀比例分析结果表明,蓝板诱杀蓟马高于黄板的诱杀,说明蓟马对蓝板的趋性高于黄板。不同悬挂高度,黄板和蓝板悬挂高度均在20cm处诱杀蓟马的效果最好,越往下诱杀蓟马的效果越低,这可能与蓟马的取食习性有关。在生产中,科学地选择粘虫板类型和粘虫板的悬挂高度可有效控制蓟马成虫的数量,为蓟马的非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温室蓟马发生初期悬挂粘虫板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达到控制蓟马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3种粘虫板对春季平菇、鸡腿菇生产中的害虫进行了诱杀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蓝色粘虫板、黄色粘虫板对平菇、鸡腿菇栽培中的嗜菇瘿蚊诱杀效果显著;蓝色粘虫板、绿色粘虫板对黑腹果蝇的诱杀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对香菇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的有效性、悬挂高度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黄色粘虫板诱杀的主要害虫为菇蚊、菇蝇类,悬挂高度在菌棒上方20 cm处防治效果最好,规格为15 cm×20 cm悬挂密度为7~8 m2一张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6.
梨园内全园套种三叶草,分别在离地1.5m、1.0m和0.2m(三叶草高度)处悬挂黄色和蓝色粘虫板,研究其对害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的粘虫板对害虫的诱杀效果不同。黄板诱杀梨树害虫的效果明显好于蓝板。0.2m高的黄板诱杀蚜虫、梨茎蜂、蛾蚋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高度黄板诱杀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瓜类实蝇是当前危害葫芦科作物最主要的害虫之一。通过对普通黄板(CK)、实蝇诱杀饵剂黄板(T1)、性信息素黄板(T2)、性信息素诱捕瓶(T3)4种应用较多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进行比较,以期为有效控制瓜类实蝇,保障丝瓜品质和产量提供依据。结果发现,南亚实蝇占诱捕总虫量的98.96%,4种不同诱集方式诱捕到的南亚实蝇均占各自诱捕总虫量98%以上,表明南亚实蝇为当地优势种群,约20 d完成一个世代。结果表明,在4种处理中,诱虫总量T2> CK> T1> T3,表明性信息素黄板诱杀效果最稳定,总体效果最好,在生产实践中推荐应用性信息素黄板诱杀瓜类实蝇。  相似文献   

8.
1农业防治即通过创造适宜的栽培和生长条件,提高植株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拔除病株,并带出地块深埋或销毁。2物理防治通过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色性,运用黄板诱杀蚜虫和白粉虱。在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给其涂上一层机油,每亩悬挂30~40块,在植株上方20cm处悬挂。运用杀虫灯诱杀鳞翅目成虫。3生物防治一是利用天敌,如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控制蚜虫数量,达到防治病虫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桃小食心虫几乎没有趋光性,因而杀虫灯对其也几乎没有作用。通常利用性诱剂和水碗进行诱杀。但如果成虫体格健壮,不能掉入碗中,就达不到诱杀的效果。为此我们研制用雌性桃小诱芯和粘虫胶结合制成性诱捕器——粘虫小屋,对桃小雄性成虫进行诱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利用粘虫胶与性诱剂结合制  相似文献   

10.
闽菇迟眼蕈蚊、毛蠓、广粪蚊等是北海地区常见的食用菌主要害虫,为了探索它们的发生和危害规律,利用在菇棚悬挂黄板诱杀的手段进行观测,通过一年的试验观测,初步掌握了它们的消长规律,为生产上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广普及无公害苹果害虫物理防治技术,针对苹果园中的有翅型绣线菊蚜,进行了2种颜色粘虫板在不同挂板方式下诱杀绣线菊蚜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黄色粘虫板对绣线菊蚜的诱捕效果显著好于蓝色粘虫板;粘虫板的悬挂方向对绣线菊蚜的诱捕效果影响不大,对于黄色粘虫板来说,平行于栽植行挂板方向的诱捕效果略好于垂直于栽植行挂板方向;不同挂板高度对绣线菊蚜的诱捕效果存在较大影响,黄色粘虫板与蓝色粘虫板均在挂板高度达到150 cm时诱捕效果最佳;不同挂板密度对绣线菊蚜的诱捕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2种颜色粘虫板均表现出每667 m~2中高密度挂板处理相对于低密度处理诱捕的绣线菊蚜成虫数量更多,而在挂板后期当每667 m~2挂板密度为40张时,平均每板诱杀绣线菊蚜成虫数量最多。综上,针对高纺锤形苹果园中绣线菊蚜的粘虫板诱杀防治,选择黄色粘虫板,并设置平行于栽植行的挂板方向、150 cm的挂板高度以及每667 m~2挂板密度40张时,能够取得最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板是设施蔬菜害虫绿色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生产上因黄板使用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常常影响黄板诱杀和预警的效果。本文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为害严重的烟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3种小型害虫的发生特点以及黄板在3种害虫的预警和诱杀中的使用技术,介绍了针对不同害虫的黄板悬挂位置、悬挂高度、悬挂方位、悬挂时间等关键技术,提出了黄板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大棚番茄烟粉虱为研究对象,采用黄板诱捕和药剂防治的方法,研究了黄板悬挂高度、黄板成分以及黄板与啶虫脒配合使用对烟粉虱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黄板悬挂在番茄上部(黄板底部与番茄顶部持平),对烟粉虱引诱捕获效果最佳;添加烟粉虱性引诱成分的黄板(黄板)对烟粉虱的诱捕效果最好;啶虫脒和添加烟粉虱性引诱成分的黄板同时使用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添加烟粉虱性引诱成分的黄板或啶虫脒单剂。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毛木耳生产中菇蚊的发生与为害情况,提出了菇蚊的绿色防控技术.一要保持耳棚内外环境卫生,二要选好菌包进棚摆袋出耳,三要新菌包与黄板同时进棚,四要耳棚门口遮阴,五要通风口用纱网遮挡,六要耳棚内悬挂食用菌专用杀虫灯,七要及时摘除被害耳片、耳芽,八要及时采耳.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不同颜色LED杀虫灯诱集鸡腿菇害虫,调查危害鸡腿菇的害虫种类,研究不同颜色杀虫灯对害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食用菌主要害虫为双翅目害虫,眼蕈蚊科是优势害虫,占70.66%,其次为瘿蚊科和蚤蝇,分别占17.50%、5.18%。绿色、白色、黄色杀虫灯对害虫总量的诱集效果远高于蓝色和粉色杀虫灯,而且前三种杀虫灯对鸡腿菇眼蕈蚊科的诱集效果好于后两种;绿色杀虫灯对瘿蚊科的诱集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灯具;蓝色杀虫灯对蝇科有更好的诱集效果。在五个杀虫灯中,绿色对许多重要的害虫显示出良好的诱捕效果,包括眼蕈蚊科,瘿蚊科,和蚤蝇科。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14个省的食用菌产区发生的双翅目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危害食用菌主栽品种的双翅目害虫以多菌蚊、眼蕈蚊、瘿蚊和蚤蝇为主,在不同的品种、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所表现出的危害各有不同。根据南北方菇房的种类,提出了"小环境控制+成虫诱杀"、"黄板监测+成虫诱杀+生物制剂"和"黄板监测+生物制剂+安全性药剂"三种途径来综合控制双翅目害虫对食用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以梨小食心虫性诱芯、粘虫板、三角形诱捕器、下冲式诱捕器Ⅱ型为试材,在桃园研究了3种诱捕器与性诱芯组合后对梨小食心虫和非靶标昆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颜色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的引诱作用影响较小;下冲式诱捕器Ⅱ型在空瓶口向上挂放方式上诱虫量最大;白色塑料三角形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显著高于白色粘虫板和下冲式诱捕器Ⅱ型,且对非靶标昆虫的误伤量显著低于粘虫板;三角形诱捕器制作简便、诱虫效果好、成本低,适合与梨小食心虫性诱芯组合用于果园诱杀和监测其成虫。  相似文献   

18.
粘虫黄板对多种害虫有强烈的诱捕作用,但由于其自身不发光,到了夜晚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在每块粘虫黄板上装2~4只发光二极管,用2节5号电池(可用半年以上),单面由原来的诱捕362只增加到1168只,诱捕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利用黄板诱杀烟粉虱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黄板不同悬挂高度、不同布置密度诱杀大棚番茄烟粉虱的效果,我们开展了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67 m2布置黄板25块、悬挂高度距地面60 cm,诱杀烟粉虱效果最好;悬挂黄板后6 d平均每天的诱虫数量最多,9 d以后诱虫效果明显下降,建议9 d更换1次黄板。  相似文献   

20.
2015年8月上旬开展了悬挂性诱捕器诱杀美国白蛾成虫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悬挂性诱捕器区域第3代美国白蛾幼虫平均虫口密度比未悬挂区减少了83.8%。说明用美国白蛾性诱捕器诱杀可以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