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裂褶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论述了裂褶菌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化学成分、食药用价值以及人工驯化栽培、深层发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裂褶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食品标准,通过测定人工栽培的裂褶菌菌株(LZJ-1、LZJ-5)子实体与野生裂褶菌(SM-1)子实体的蛋白质、灰分、粗脂肪、矿物质、氨基酸等的含量及组成,评价其营养效价。结果表明:3种裂褶菌子实体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脂肪含量低,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类食品;氨基酸配比最为合理的是人工栽培菌株LZJ-5(34.2%、55.7%),比较接近FAO/WHO规定值,为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比值系数LZJ-1的SRC值为77.7%,明显高于SM-1(75.5%)和LZJ-5(75.3%);鲜味氨基酸中特征氨基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的为LZJ-1,分别达到1.36%、2.14%,明显高于野生种SM-1(0.72、0.97)。综合结果,LZJ-1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又称白参、树花、白花、八担柴等,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裂褶菌科,裂褶菌属(Schizophyllum)[1]。裂褶菌食用价值高,质嫩味美,具有特殊浓郁香味,中医理论认为,其性平,具有滋补、镇静作用[2]。裂褶菌在食品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化学等方面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4.
裂褶菌的驯化栽培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勇 《食用菌》2004,26(5):10-10
本文对采集的野生裂褶菌进行菇木菌丝分离,选育出试管种,然后采用不同培养基配方进行母种、原种的培养观察。并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和不同的栽培方式进行栽培出菇试验。试验结果,选育出的裂褶菌1号,适应性广,抗逆能力强,容易人工栽培,效益好。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渣培养裂褶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英 《食用菌》2007,29(1):29-29
目的:对中药药渣的生物转化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分别以加味藿香正气丸、葛根药渣作为培养基,考察裂褶菌在其上生长情况。结果:裂褶菌在两种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但子实体较小。中药药渣生物转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芦笋秸秆替代玉米芯栽培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分别记录和统计各配方的菌丝满袋时间、鲜菇袋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培养料中芦笋秸秆比例的增加,裂褶菌菌丝生长速度不断加快,配方79%芦笋秸秆、18%麸皮、1%CaH_2PO_4、1%石膏和1%钙镁磷肥的生长速度最快;随培养料中芦笋秸秆比例的增加,生物学效率先增加后降低,配方60%芦笋秸秆、19%玉米芯、18%麸皮、1%CaH2PO4、1%石膏和1%钙镁磷肥的生物学效率最高,为(67.6±4.3)%。  相似文献   

7.
对裂褶菌驯化栽培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病虫害一绿色木霉和眼菌蚊进行危害调查及防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在裂褶菌的一、二级种和出菇前的栽培袋中的污染率分别为5.0%、9.4%、26.7%;眼菌蚊在袋栽裂褶菌中的危害随菇棚内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对湿度90%以上时可达59.4%;筛选出的防治绿色木霉的方法是在裂褶菌培养基中加入0.5‰的杀菌剂施保功Wp;防治眼菌蚊虫害的方法是用防虫网覆盖和用32.5%乐农Ec或0.8%阿巴丁Ec的500~1000倍液在裂褶菌菇棚内喷雾。  相似文献   

8.
对已驯化的的6个裂褶菌菌株进行栽培比较,以菌丝生长速度以及子实体的菇形、产量、生长周期为考察指标。试验结果表明:LZJ-4的朵型类似菊花,菌丝长速4.68 mm/d,生物学转化率10.8%,生长周期20 d。LZJ-4符合规模化生产要求,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裂褶菌母种培养基筛选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裂褶菌 (SchizophyllumcommuneFr.)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选出了裂褶菌母种的最适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利用甘蔗渣、辣木枝条作为主料栽培裂褶菌的优化配方和技术要点。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培养料中添加20%的辣木枝条,生物转化率最高,可达52.2%。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采用菊花杆为主料种植白参菌的可行性,设置了3个配方和1个对照进行栽培试验,并采取两头开口和脱袋周身出菇2种出菇方式,结果表明配方1采取脱袋出菇方式的白参菌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最高,生物学效率高达41%,仅次于CK的42%,与其余各配方相比,配方1为较好的白参菌栽培料配方。  相似文献   

12.
裂褶菌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裂褶菌子实体干粉(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和裂褶菌发酵液(试验Ⅲ组)饲喂小鼠,检测裂褶菌子实体干粉和发酵液对小鼠肝糖原含量、肌糖原含量、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力、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活力、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及血乳酸(lactic acid,L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小鼠的肝糖原含量、SDH活力及LDH活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饲喂100%基础饲料)(p〈0.0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肌糖原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运动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小鼠的BUN增量和LD的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裂褶菌具有明显解除运动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几种营养条件对裂褶菌生长及产L—苹果酸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裂褶菌在发酵培养基中振荡培养产生苹果酸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每毫升发酵液产苹果酸10.48mg,果糖和麦芽糖次之,苹果酸产量分别为6.28mg/ml、5.05mg/m1.最佳氮源是牛肉浸膏、草酸铵和硝酸铵,苹果酸产量分别为6.65mg/ml。6.05mg/ml、5.98mg/ml,苹果酸产率分别是16.5%、13.3%、12.5%.在自来水配制的发酵培养基中,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钾对裂褶菌产酸影响不大,而培养基中添加硫酸镁后苹果酸产量下降。碳酸钙浓度与苹果酸产量成正比,碳酸钙浓度从1%增加到5%,苹果酸产量从1.55mg/ml提高到11.38mg/ml,产率可提高约7倍。  相似文献   

14.
碳源和氮源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影响裂褶菌丝生长的碳源、氮源和碳氮比。结果表明 ,裂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 ,最适氮源是蛋白胨 ,最适碳氮比是 4 0∶1。  相似文献   

15.
祁金玉  高国平  张伟 《北方园艺》2010,(24):103-105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单剂及复配对林木病原腐朽菌—裂褶菌的抑菌毒力。结果表明:药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毒力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都在0.94以上;不同杀菌剂对裂褶菌的菌丝生长都表现出抑制作用,代森锰锌、退菌特、可杀得、多菌灵、石硫合剂和百菌清的EC50分别为33.79、41.20、441.93、475.231、430.34和4 117.42 mg/L;退菌特和代森锰锌按1∶3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明显,按1∶1比例复配略有增效,按3∶1比例复配表现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备赛过程中运动员饮用灵芝(Ganoderma lucidum)多糖口服液对运动成效、免疫功能的影响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多糖极大提升了试验组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成分水平,减小体脂率(P<0.05),显著提升运动员的肌肉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运动员的运动成效显著提升,总作功、运动心率、负荷时间显著提升(P<0.05);运动员在锻炼过程中的心率显著减缓(P<0.05),运动能力显著强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红细胞体积比明显得到提升(P<0.05),但是血乳酸水平显著减小(P<0.05)。借助免疫花环与ELISA法进行免疫功能的检测,试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的Et、Ea花环检测水平都相对于试验前明显减小,但是试验组运动员减小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员(P<0.05)。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试验组运动员的IgA、IgG、IgM明显提升。由此可知,服用灵芝多糖之后,运动员的免疫力以及大负荷运动成效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