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八角茴香精油和百里香精油)对58周龄海兰褐壳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产蛋率和体重相近的58周龄海兰褐壳蛋鸡3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复合植物精油。试验期49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的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料蛋比和破蛋率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死淘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的蛋黄色泽、蛋白重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蛋品质指标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Chao1指数、ACE指数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4)在门水平上,2组盲肠菌群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和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unidentified_Ruminococc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梭形杆菌属(Fusobacterium)、瘤胃球菌科_UCG-005属(Ruminococcaceae_UCG-005)、厌氧球菌属(Anaerotruncu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瘤胃球菌科_UCG-014属(Ruminococcaceae_UCG-014)和克里斯滕森菌科_R-7族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的相对丰度有降低趋势(P=0. 060)。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50 mg/kg复合植物精油能够改善58周龄海兰褐蛋鸡的生产性能,加深蛋黄颜色,提高盲肠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盲肠厚壁菌门和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改善盲肠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石榴皮瓤提取物中的鞣花酸对小鼠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为深层次研究鞣花酸调控肠道菌群的生物学作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平均日龄50 d、体重相近(37.31±5.57)g、健康良好的SPF级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相同基础日粮条件下试验组小鼠灌喂1.5 g/(d·只)石榴皮瓤粗提物,对照组小鼠灌喂相应体积的蒸馏水,进行为期21 d的灌喂试验。试验结束当天,屠宰全部试验小鼠,采集盲肠内容物并检测相关指标。试验结果显示:①在门水平菌群变化中,试验组小鼠肠道中拟杆菌门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对照组提高了65.00%(P0.05),且降低了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显著降低了放线菌门的丰度(P0.05)。②在科水平菌群变化中,显著增加了理研菌科的丰度(P0.05);减少了毛螺菌科的丰度,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了41.65%(P0.05)。③在属水平菌群变化中,显著增加了拟杆菌属,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了96.84%(P0.05);且肠杆菌属试验组比对照组有所减少(P0.05)。④试验组小鼠Shannon、chao1和ACE指数都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LEfSe分析有差异细菌物种10种,对照组3种。因此,给小鼠灌喂石榴皮瓤提取物能够显著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种类和丰度,并提高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形态结构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选取产蛋率相近的60周龄海兰褐蛋鸡2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3%的枯草芽孢杆菌(2×106CFU/g)。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2组之间产蛋率、平均日产蛋重、料蛋比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盲肠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迷踪菌门(Elusimicrobi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盲肠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0.03%的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肠道形态结构和蛋品质,影响盲肠微生物的组成,但对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鸭疫里默氏菌的可能致病机制,本试验采用显微镜观察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后鸭盲肠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并对肠黏膜厚度、肠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进行测量和统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后盲肠组织中TLR4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后肠道结构有明显的损伤,表现为肠绒毛脱落、淤血、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和淋巴细胞增生;统计结果表明,2 d时,鸭疫里默氏菌感染组的肠黏膜厚度(383.58μm)显著低于对照组(643.39μm)(P0.05);2和5 d时,感染组的肠绒毛高度(173.04和168.68μ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55.79和276.54μm)(P0.05);9 d时,鸭疫里默氏菌感染组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3.42)显著低于对照组(5.34)(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后2和5 d,TLR4信号通路相关基因TLR4、MD2、MyD88、TRAF6、NF-κB、IL-4和IL-8 mRNA的表达量上调。说明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可导致盲肠的肠黏膜组织物理损伤和炎性病变,且TLR4信号通路参与了该炎性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凹凸棒石负载植物精油复合物(EO-PGS)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480只65周龄健康的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蛋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0、0.75和1.00 g/kg EO-PGS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75和1.00 g/kg EO-PGS组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2)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75和1.00 g/kg EO-PGS组盲肠菌群结构分布相对零散,相似度较低。3)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盲肠软壁菌门相对丰度有提高的趋势(P=0.071),0.50和0.75 g/kg EO-PGS组盲肠迷踪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0.50和0.75 g/kg EO-PGS组盲肠Elusimicrobium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0.50 g/kg EO-PGS组盲肠优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盲肠双歧杆菌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盲肠沙门氏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0.50和1.00 g/kg EO-PGS组盲肠大肠杆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0.50 g/kg EO-PGS组十二指肠和盲肠乳酸杆菌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 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0.50和1.00 g/kg EO-PGS能够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微生物多样性,优化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解青蒿联合地衣芽孢杆菌饲喂肉仔鸡对其生长性能和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1日龄科宝(Cobb)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抗生素(主要成分为维吉尼霉素)、1 g/kg酶解青蒿以及1 g/kg酶解青蒿+2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抗生素组和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5.18%和7.49%(P0.05);试验Ⅱ组肉仔鸡终末体重显著提高(P0.05),抗生素组和试验Ⅰ组分别提高6.94%和6.94%(P0.05)。各组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对肉仔鸡盲肠菌群进行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抗生素组和各试验组盲肠菌群多样性均有所提高(P0.05)。对4组肉仔鸡盲肠菌群组成进行分析显示,在门水平上,优势菌门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各试验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各试验组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粪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瘤胃球菌科UCG-014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由此得出,酶解青蒿用于肉仔鸡饲粮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质。饲粮单独添加酶解青蒿具有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的趋势,酶解青蒿和地衣芽孢杆菌联用可通过改善盲肠菌群结构,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以及提高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的比例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对黄麻肉鸡生产性能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为复合益生菌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200只1日龄雄性黄麻肉鸡随机分为2组, 每组5个重复, 每个重复20只。复合菌制剂(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1∶1∶2)按1%比例补充于益生菌组肉鸡的饮用水中, 以正常饮水的肉鸡为对照。在42 d时以重复为单位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指标, 并进行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益生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 平均日采食量、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增加, 料重比降低, 但差异不显著(P>0.05);益生菌组肠道菌群的OTU总数及回肠的Sob、Chao、Pd、Shannon、Shannoneven指数均降低, Simpson指数升高, 差异均不显著(P>0.05);厚壁菌门在肉鸡肠道中丰度最高, 具主体地位。较对照组而言, 益生菌组回肠中未见梭菌属, 厚壁菌门和乳球菌属的丰度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 < 0.05; P < 0.01), 放线菌门和葡葡萄球菌属的丰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 < 0.05; P < 0.01), 盲肠中毛螺菌科的丰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 复合益生菌可通过增加肉鸡回肠乳杆菌属丰度、降低病原菌丰度来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功能和多样性; 同时通过增加盲肠毛螺菌科丰度来提高肠道发酵降解非淀粉多糖的能力, 进而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促进肉鸡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钠对蛋雏鸡盲肠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罗曼褐蛋公雏12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0.1%丁酸钠的饲粮,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后,每处理组随机选取6只鸡,测定其生长性能,再从中选出体重相近且状态良好的3只作为测序样本,收集盲肠食糜样,并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盲肠微生物。结果表明:(1)丁酸钠组雏鸡体重、平均日增重(ADG)、料肉比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丁酸钠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52%(P 0.05);(2)两组间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丁酸钠组变形菌门含量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44.8%(P 0.01);(3)与对照组相比,丁酸钠组拟杆菌属、梭菌XⅣa类群、梭菌XⅧa类群等含量显著提高(P 0.05);丁酸钠组乳酸杆菌属含量显著提高38.6%(P 0.05),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含量极显著降低71.4%(P 0.01);(4)丁酸钠组盲肠菌群丰度,Shannon和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 0.05)。综上说明,饲粮中添加丁酸钠有利于促进雏鸡生长,且能平衡肠道菌群,提高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使微生物种类更多,均匀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芦花雏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芦花鸡60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复合中草药添加剂,预饲期7 d,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试验组血清IgA和IgM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IL-2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3)试验组14、28、42 d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提高(P>0.05);(4)试验组变形菌门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软壁菌门丰度均提高(P>0.05);试验组拟杆菌属和别样杆菌属丰度提高,Butyricimonas属和螺旋杆菌属丰度降低(P>0.05);(5)脾脏IL-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可见,该复合中草药添加剂不仅促进了芦花雏鸡免疫器官发育,改善了肠道菌群组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提高了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枸芪多糖对育肥猪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选用180头80日龄的健康育肥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的枸芪多糖,试验期为3个月。采集育肥猪盲肠内容物,提取样本中细菌基因组DNA,进行16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1)试验组肠道菌群的Ace指数、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在门水平上2组的两大优势菌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对照组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及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及互养菌属(Synergistes)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3) 2组在属水平上的优势菌均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试验组巨单胞菌属(Megamonas)和螺杆菌属(Helic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枸芪多糖可提高育肥猪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通过促进有益菌厚壁菌门、互养菌门与抑制有害菌变形菌门、梭杆菌属和螺杆菌属的增殖优化肠道菌群平衡,建立更健康的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细鳞鲑生长及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106CFU/g植物乳杆菌为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平均体重5~8 g的细鳞鲑,在室内养殖56 d后,取中后肠段内容物及其黏膜,提取微生物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可显著增加细鳞鲑的特定生长率(P0.05)。α多样性分析显示试验组肠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丰富度(Ace指数、Chao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β多样性分析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分群明显。在门水平上,试验组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达96.03%,而对照组主要由几个丰度较大的菌门组成,分别为厚壁菌门(23. 79%)、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23. 3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8.95%)、螺旋菌门(Spirochaetae)(6.67%)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5.35%)。在属水平上,试验组肠道菌群中丰度大于1%的菌属仅有3个,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58.94%)、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26.00%)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10.62%),总丰度达95.66%,而对照组丰度大于1%的菌属达11个,但总丰度仅为58.24%,主要有未命名_蓝细菌门(unclassified_Cyanobacteria)(23.30%)、劳尔氏菌属(Ralstonia)(11.70%)、短螺旋体属(Brevinema)(6.67%)和普氏菌属(Prevotella)(3.90%)。综上,饲料中添加植物乳杆菌能促进细鳞鲑的生长,提高其肠道中乳酸菌的比例,抑制其他菌群的生长,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白术茯苓多糖复方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150头体重接近的23日龄断奶仔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将仔猪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6个处理组分别饲喂添加抗生素的饲粮(硫酸黏杆菌素20 mg/kg+杆菌肽锌40 mg/kg+喹乙醇100 mg/kg),空白组饲粮(既不添加任何抗生素也不添加白术茯苓多糖复方),分别添加0.02%、0.04%、0.06%和0.08%白术茯苓多糖复方的试验组饲粮,试验期27 d。结果表明,白术茯苓多糖复方各添加量组和抗生素组仔猪盲肠微生物中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和Firmicutes(厚壁菌门)为优势菌门;与空白组相比,0.02%、0.04%、0.06%和0.08%白术茯苓多糖复方组及抗生素组盲肠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组和空白组相比,添加0.02%和0.06%白术茯苓多糖复方能显著增加盲肠蓝藻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而添加0.04%、0.06%和0.08%白术茯苓多糖复方能显著增加盲肠螺旋体门的相对丰度(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添加0.04%、0.06%和0.08%白术茯苓多糖复方能显著增加软壁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仔猪盲肠主要优势菌属是普氏菌属,饲料中添加0.02%白术茯苓多糖复方时,盲肠普雷沃氏菌属NK3B31、普氏菌属-1显著高于空白组和抗生素组(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02%、0.04%、0.06%和0.08%白术茯苓多糖复方后,盲肠巨型球菌属和黑草属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白术茯苓多糖复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对蛋鸡早期生长、饲粮养分利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540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的1日龄罗曼褐壳蛋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添加0.1 g/kg杆菌肽锌预混剂的基础饲粮,益生菌组饲喂添加1 g/kg益生菌制剂的基础饲粮。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和抗生素组70日龄体重均显著提高(P0.05),且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饲粮粗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提高了8.7%(P=0.054),钙的表观利用率提高了22.96%(P0.05);抗生素组饲粮能量的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试验鸡盲肠中微生物菌群的种类数和有益菌丰度均有提高,有害菌丰度有所降低;抗生素组试验鸡的盲肠有害菌丰度降低,但盲肠微生物的丰富度和有益菌丰度也同时降低。由此看出,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可促进蛋鸡早期的生长,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机体生理健康状况,而且益生菌比抗生素更有益于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苹果渣对伊拉肉兔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取32日龄断奶肉兔100只,按照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兔。各组分别饲喂含0、6%、12%、18%和24%苹果渣的饲粮。试验期为30 d。饲养试验结束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盲肠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苹果渣对门、科水平上菌群相对丰度影响不显著(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Ⅳ组UCG-010属的比例极显著增加(P0.01);厚壁菌门一种未定义菌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添加苹果渣对其他菌属相对丰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苹果渣可以改变生长肉兔盲肠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Toll样受体(TLRs)介导的信号通路在马链球菌马亚种(S.equi)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的作用,收集S.equi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RAW264.7细胞,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Toll样受体1、2、6(TLR1、TLR2、TLR6)、接头蛋白骨髓分化蛋白88(MyD88)及细胞因子IL-1、IL-6、IL-10、IL-12、TNF-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equi感染RAW264.7细胞后6h时,TLR1、TLR2、TLR6与MyD88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感染后12h时,TLR1、TLR2和TLR6mRNA表达量未出现明显上升(P0.05),而MyD88mRNA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感染后24h时,TLR1、TLR2和TLR6mRNA表达水平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MyD88 mRNA表达没有显著变化(P0.05),且IL-10和IL-12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IL-1、IL-6和TNF-αmRNA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TLRs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S.equi感染RAW264.7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纤维对竹鼠生长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选取健康状态良好、体重相近的6只竹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3只。试验组添加含0%竹茎,对照组投喂40%竹茎,试验期为4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门水平上,试验组竹鼠肠道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而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丰度极显著升高(P0.01);在属水平上,试验组的norank_f_Muribaculaceae丰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Cloacibacillus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优势菌属发生明显的改变。研究表明,日粮中缺乏竹茎成分使竹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破坏竹鼠肠道菌群的平衡,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鸡盲肠菌群的影响,采集对照组和球虫感染组雏鸡盲肠内容物,提取DNA,16S rDNA测序分析鸡盲肠菌群丰度、多样性的变化,采用粪菌移植验证正常鸡肠道菌群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保护作用。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盲肠内菌群丰度、多样性显著降低。在门水平上,感染前,两组雏鸡盲肠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变形菌、放线菌;感染后厚壁菌门丰度下降,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的丰度上升,差异显著(P<0.05),感染组出现了拟杆菌门。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鸡盲肠微生物菌群中乳杆菌属、埃希菌-志贺菌属、拟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棒状杆菌属、肠球菌属、变形杆菌属丰度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毛螺菌科未定属、瘤胃球菌属、梭菌UCG-014、瘤胃球菌科未定属丰度显著下降(P<0.05),GCA-900066575丰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粪菌移植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移植组相比,盲肠内容物移植组和粪便菌移植组能显著减轻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鸡增重降低的影响,减轻盲肠损伤,卵囊产量显著下降(P<0.05)。盲肠内容物...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参金止痢口服液对腹泻哺乳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同等饲养条件下7~15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共计9头,其中有腹泻症状的6头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腹泻空白组(FXK)和腹泻中药组(FZ),正常的3头为健康空白组(JK),中药组灌服参金止痢口服液,空白组灌服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d,在给药后的第8天对仔猪采血进行抗体及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并采集结肠内容物提取样本中菌群总DNA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FXK组相比,FZ组血清中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IgM含量显著降低(P<0.05),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下调(P<0.01)。α、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组结肠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显著。在门分类水平上,FZ组仔猪肠道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XK组(P<0.05),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FXK组(P<0.05),而FZ与JK组之间两个菌门差异不显著。属水平上,FZ组韦荣球菌属和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FXK组(P<0.05),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XK组(P<0.05),FZ组与JK组之间这三个菌属差异不显著。综上结果表明,参金止痢口服液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及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发挥治疗哺乳仔猪腹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撒坝猪源大肠埃希氏菌(E.coli)的耶尔森强毒力岛(HPI)对泛素蛋白酶体(UPS)介导的TLR4/NF-κ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影响,将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HPI阳性株感染组、HPI阴性株感染组、HPI阳性株+MG-132组、HPI阴性株+MG-132组。于试验后的第4、6、12、24 h收集各组细胞,用试剂盒检测泛素蛋白酶体活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LR4、MyD88、NF-κB和IκB-α的mRNA水平,ELISA法检测NF-κB、IκB-α及炎性因子IL-1和TNF-α含量。结果显示,IPEC-J2细胞感染E.coli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感染组中泛素蛋白酶体活性水平、TLR4、MyD88、NF-κB和IκB-α的mRNA水平及细胞炎性因子IL-1和TNF-α的蛋白含量总体上调,且HPI阳性株感染组均高于HPI阴性株感染组;用E.coli HPI感染经MG-132处理后的IPEC-J2细胞,泛素蛋白酶体活性下降,TLR4/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转录水平及炎性因子的蛋白含量下降,且低于空白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撒坝猪源E.coli HPI能激活泛素蛋白酶体介导的TLR4/NF-κB信号通路,可通过上调TLR4、MyD88、NF-κB和IκB-α的mRNA水平,促进炎性因子IL-1和TNF-α的释放,诱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索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和苜蓿草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144只1日龄青脚麻鸡分为3组,即对照组、益生菌组和苜蓿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益生菌组肉鸡于2日龄以每天60 mg/只的剂量饮水饲喂益生菌;苜蓿组肉鸡于22日龄在饲料中添加4%苜蓿,饲喂3周。试验期间记录肉鸡采食量,并分别于第8、15、22、35、44日龄时称重;于44日龄时屠宰采集肠内容物和黏膜上皮组织,观察十二指肠上皮形态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紧密连接、营养素转运等相关基因的表达,16S高通量测序法检测盲肠内容物微生物的组成。生产性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和苜蓿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升高,36~44日龄时,料重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早期益生菌处理显著升高肉鸡十二指肠Occludin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P0.05);高通量测序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益生菌和苜蓿处理提高了肉鸡盲肠细菌多样性和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细菌丰度比值,益生菌组肉鸡盲肠狄氏副拟杆菌属的丰度相比对照组和苜蓿组显著升高(P0.05),乳酸杆菌属等有益菌的丰度也有一定程度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早期益生菌处理和苜蓿处理均可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肉鸡生长性能的提高可能与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提高以及拟杆菌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在肠道的定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