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犊牛产气荚膜梭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某牛场临床表现为腹泻、高热、猝死的新生犊牛进行诊断,通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等技术,分离得到1株革兰氏阳性细菌和1株革兰氏阴性细菌,对分离菌进行纯化培养、生化鉴定、PCR毒力因子测定以及动物感染等试验,确定两分离菌株分别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和含有irp2、fyua病因子的大肠杆菌。结果表明,该疫情为牛产气荚膜梭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利用红霉素和壮观霉素进行了针对性地防治,迅速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2.
2009年9月.信阳市某山羊养殖场7日龄本地淮山羊先后发生腹泻、腹胀。严重的拉水样黑色稀粪后死亡.个别羔羊还出现腿部无力、后肢瘫痪的现象,发病率30%,死亡率80%,病程1周左右。  相似文献   

3.
1995年在河南滑县、修武等县连续发生数起小尾寒羊急性死亡事件,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细菌形态字检查、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及肠毒素检查等,确定为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梭菌)与腐败梭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正>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致病菌,可分为A、B、C、D、E型,在猪群中主要流行A、C型,A型主要产生α-毒素,产生肠毒血症,导致中、大猪的突然死亡;C型主要产生α、β-毒素,是造成仔猪红痢的主要病因。其普遍存在于人畜粪便、土壤、水、尘埃中,加之夏季高温高湿气候、雨水多等因素,加快了细菌、病毒繁殖扩散和传播速度,极易造成产气荚膜梭菌等一些自然疫源性疫病的流行。产气荚膜梭菌常与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5.
绵羊产气荚膜杆菌与腐败梭菌混合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在河南滑县,修武等县连续发生数起小尾寒羊急性死亡事件,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细菌形态学检查,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及肠毒素检查等,确定为产所荚膜杆菌(魏氏梭菌)与腐败梭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绵羊产气荚膜杆菌与腐败梭菌混合感染卢中华,侯安祖,王自振,崔保安,魏永顺,刘香仁,张红英,王亚宾(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河南省畜牧兽医站)1995年3、4月份与9、10月份河南省滑县、修武县连续发生数起小尾寒羊急性死亡事件,安徽阜阳地区也有类似...  相似文献   

7.
2013年6月12日巴州某马鹿养殖场饲养的一批马鹿中出现有死在圈内或卧地不起、昏睡不到1h内死亡的疫情。病程短促,大多数发病马鹿表现为突然死亡,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病例可拖延1~2d,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反刍停止,呼吸急促,体温41.5℃,膨气死亡。虽然该场兽医人员对未死病马鹿采取了抗菌消炎治疗,但都不能治愈,因疫情不能控制,送病料至本实验室,实验室开展紧急药敏试验,提供治疗方案,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对发病马鹿群进行防疫性治疗控制,实验室从送检的病料中,经实验室分离培养,鉴定出产气荚膜梭菌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本文主要介绍了天山马鹿产气荚膜梭菌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步骤及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1发病情况及症状2007年3月下旬,青海省海晏县三个行政村在注射羊四联灭活疫苗后的第2天,羊只陆续出现死亡。三村共注射绵羊1 838只,死亡92只(其中母羊58只,羔羊34只),平均致死率为5.0%。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病,急性死亡,大多看不到明显的临床症状。畜主反映:头天晚上还正常,第2天早上却死在圈里。病程稍长一些的,卧地,四肢伸开,体温稍高,见腹泻、腹痛症状,排出黑绿色稀便,后变成血便。在出现症状后的七八个小时内死亡,死后腹部鼓胀,口  相似文献   

9.
2019年12月,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某牛场发生一起以犊牛精神沉郁、厌食、腹泻排血便及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为30%,病死率为50%,结合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轮状病毒和产气荚膜梭菌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链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对轮状病毒和产气荚膜梭菌高度敏感,可用于该病治疗。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对宁夏一绵羊场疑似大肠杆菌与A型产气荚膜梭菌混合感染的死亡病例进行确诊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采用产气荚膜梭菌显色培养基及伊红美蓝固体培养基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PCR检测,依据16S rRNA序列构建分离株分子进化树;之后对大肠杆菌分离株毒素因子进行PCR检测,对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进行毒素分型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PCR检测获得了16S rRNA特异性条带;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分离菌株NXDC001与大肠杆菌在同一分支,产气荚膜梭菌分离菌株NXSJ001与产气荚膜梭菌在同一分支。大肠杆菌分离株检测出毒素因子HPI (irp2)及LEE (eae);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携带毒素因子cpa,证明分离株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研究表明,试验成功分离鉴定大肠杆菌及A型产气荚膜梭菌各一株,证明病死羊为大肠杆菌及A型产气荚膜梭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站门诊收治大量患病雏鸡,其发病特点为大群鸡精神状态尚可,但出现水样腹泻及饲料样便,病鸡精神沉郁,排西红柿样粪便,有的病鸡表现尖叫、乱窜、后退的神经症状.发病鸡群死亡率一般不高,耐过鸡生长缓慢,严重影响生产性能.现将一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18年5月份,青岛地区某规模化蛋鸡场蛋鸡发生产蛋量下降、死淘率增加的情况,鸡群主要出现消化道症状。为了确诊该病,笔者结合临床发病情况、病理剖检及触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测序、病毒检测等实验室诊断方法对该病进行诊断。结果表明:分离菌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阴性杆菌、成链分布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16S rRNA 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分析,确诊感染细菌分别是大肠杆菌、粪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病料中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禽腺病毒均为阴性。通过调整鸡群的肠道菌群、改善饲养管理等措施,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某养犬场在一周半时间内连续死亡6只犬,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等,确诊该犬场暴发犬细小病毒病继发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该病得到有效控制,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波尔山羊是近年来各地广泛引种,进行繁殖育种和杂交的优质肉羊品种。波尔山羊与当地山羊杂交,杂种羊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生长快、抗病力强、饲料转化率高,成为养羊户的热门首选羊,给波尔山羊种羊饲养者带来了极高的利润,普通肉羊饲养户也从中获得了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贵州省某羊场发病山羊进行诊治,采用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PCR技术确诊,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羊场发病羊只为链球菌、魏氏梭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分离菌对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高度敏感。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哺乳仔猪暴发坏死性肠炎渡边一夫etal1前言猪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C型)所致的坏死性肠炎,是哺乳仔猪,尤其是新生猪发生血便,取急性经过而死亡的疾病。我国自1972年新泻县报道此病发生以来...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6,(7):137-138
正2015年8月1日,贵州省某羊场山羊不断出现消瘦、咳嗽、发热、关节肿大和死亡的现象,于是送检发病山羊到我院临床实验室进行诊断检测,通过对该羊场送检的发病羊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诊断、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支原体PCR技术诊断,确诊发病羊为支原体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断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2月份,扬州大学动物医院接收到某动物园送检的一份马鹿病料,根据发病情况及剖检变化怀疑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对其肠道、肝脏、肾脏、脾脏病料进行厌氧分离培养,分离到了粗大杆菌,对分离菌进行了纯化、革兰氏染色、生化反应、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为产气荚膜梭菌。采取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痢特灵、氯霉素、氟苯尼考敏感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产气荚膜梭菌可以通过消化道、外伤等多种途径感染犊牛,导致犊牛腹泻、猝死等。[方法]本试验采用现场调查、病理剖检和病料组织的涂片染色镜检等方法,对疑似梭菌感染导致犊牛死亡的病例进行确诊,然后采取了相应的综合防控方案。[结果]现场调查表明,该病的发病率为16.35%(34/208),病死率为11.76%(4/34),最后淘汰无治疗价值犊牛30 头;病死牛的肝脏、肠道内容物及肠系膜淋巴结等组织的涂片、瑞氏染色镜检结果表明,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具有明显的荚膜的粗大杆菌。[结论]综合现场调查、病史分析和细菌的形态学观察等,判定导致本次犊牛发病死亡的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感染途径主要为采食成母牛剩草剩料、未发酵完全的裹包青贮的消化道传播,通过紧急免疫接种、停止饲喂污染的饲草料和饮水消毒等措施,有力地控制了该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