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20,(1):147-152
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高发并导致严重的繁殖机能障碍使该病防治成为当前研究重点。胆碱能抗炎症通路为新药开发提供新的靶点,主要通过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发挥抗炎作用,但α7-nAChR能否成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潜在药物靶点尚无数据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奶牛子宫内膜组织α7-nAChR是否参与抗炎效应。结果表明,LPS刺激子宫内膜组织8和12 h il-6 mRNA表达量最高,因此选择8和12 h作为本研究炎症模型最佳LPS作用时间;α7-nAChR特异性激动剂PNU-282987在5,10和15mmol/L浓度下可显著下调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及炎症趋化因子il-8 mRNA表达,同时环氧合酶-2(cox-2)和微粒体前列腺素E合成酶-1(mpges-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这种效应可被α7-nAChR特异性拮抗剂甲基牛扁碱(MLA)逆转。上述结果初步表明激动子宫内膜α7-nAChR具有抑制炎症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TLR4与大肠杆菌感染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E_2(PGE_2)蓄积的相关性,试验分别用1×10-5mol/L和1×10-6mol/L的TLR4抑制剂处理体外培养的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和大肠杆菌突变株JE5505(脂蛋白缺失菌)感染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组织中COX-2和mPGES-1 mRNA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组织上清液中PGE_2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和大肠杆菌突变株JE5505感染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和mPGES-1 mRNA的表达量及组织上清液中PGE_2的分泌量明显升高,而TLR4抑制剂能明显降低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和大肠杆菌突变株JE5505感染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和mPGES-1 mRNA的表达量及组织上清液中PGE_2的分泌量。说明TLR4可调控大肠杆菌感染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炎症介质PGE_2的分泌。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β-防御素、TNF-α和TLR4mRNA表达与炎症发生的关系。取奶牛子宫内膜组织,根据病理切片结果分成子宫内膜炎组和对照组,用RT-PCR分别测定各组的β-防御素、TNF-α和TLR4的mRNA。结果发现,子宫内膜炎组的LAP、BNBD5的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NBD4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不表达TAP;且子宫内膜炎组的TNF-α和TLR4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与β-防御素、TNF-α和TLR4都具有密切相关性,其中LAP、BNBD4和BNBD5这3种β-防御素参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TNF-α和TLR4可以作为炎症发生的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阐明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和F_(2α)(prostaglandin F_(2α),PGF_(2α))对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环氧合酶-1(cyclooxygenase-1,COX-1))与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第4代细胞以1×106个/孔接种于6孔板,以10-7 mol/L PGE_2和PGF_(2α)分别预处理细胞24h,以100ng/mL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细胞4、8和12h后分别提取RNA和总蛋白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ting等技术检测COX-1与COX-2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OX-1 mRNA表达量在PGE_2单独作用4、8和12h后显著上调(P0.05);COX-2mRNA表达量在PGE_2单独作用4和12h后显著上调(P0.05),PGE_2单独处理使COX-1、COX-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8和12h时COX-1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LPS刺激后COX-1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LPS刺激后4、8和12h时COX-2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LPS刺激后COX-2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LPS单独处理组相比,LPS+PGE_2处理组在8和12h时COX-1和COX-2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同时COX-1和COX-2蛋白表达量也显著上调(P0.05)。PGF_(2α)在LPS未刺激和刺激后对COX-1和COX-2m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仅在PGF_(2α)单独处理8和12h后COX-1mRNA表达量上调(P0.05)。两种激素联合处理与各自单独处理及LPS单独刺激相比,对COX-1和COX-2mRNA表达具有一定的协同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构建子宫内膜炎体外感染模型,研究子宫内膜炎对奶牛子宫容受性因子大分子转膜黏蛋白-糖蛋白1(MUC-1)、高度保守的分泌型WNT家族亚型糖蛋白(Wnt-7a)、β受体1(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进而阐明子宫内膜炎引起奶牛屡配不孕和繁殖率低下的机制。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细胞纯度,不同浓度LPS刺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的分泌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子宫内膜感染模型中子宫容受性因子MUC-1、Wnt-7a、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通过组织块法纯化获得的奶牛子宫上皮细胞数量较多,经免疫荧光角蛋白染色证实纯度较高。采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0、5、10、50μg/mL的LPS作用6、12、24、48 h后,细胞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浓度为100μg/mL的LPS作用24 h时,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β、TNF-α、IL-6、IL-8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低浓度组(P0.05),引起细胞的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UC-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Wnt-7a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Integrinαvβ3、IFNAR1和IFNAR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浓度为100μg/mL的LPS作用24 h可成功构建子宫内膜炎体外感染模型,子宫内膜炎对奶牛子宫容受性因子MUC-1、Wnt-7a、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引起奶牛屡配不孕和繁殖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200-2206
为了研究前列腺素E2(PGE_2)受体-EP2受体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本试验分别用1×10~(-8)~1×10~(-5 )mol/L的EP2受体激动剂(Butaprost)处理大肠杆菌感染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培养12 h,并选取Butaprost的有效作用浓度处理大肠杆菌感染的子宫内膜组织8,12和24 h,用RT-qPCR法检测IL-1β和IL-6 mRNA的表达,同时用HE染色技术观察组织形态结构。最后,在大肠杆菌感染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加入1×10~(-5 )mol/L的EP2受体阻断剂(AH6809),以验证EP2受体对IL-1β和IL-6 mRNA表达的特异性作用。结果显示:当10~(-7)mol/L的Butaprost处理大肠杆菌感染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12 h时,对IL-1β和IL-6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并且能够加剧大肠杆菌引起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的病理性损伤;AH6809能够有效阻断Butaprost对IL-1β和IL-6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EP2在调控大肠杆菌引起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的炎性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更加高效地治疗细菌性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索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的高亲和力激动剂烟碱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兔子宫内膜上皮炎症的作用机制。分离发情后期兔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用100 ng/mL LPS对细胞进行炎性刺激12 h。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烟碱(5、10和20 μg/mL)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筛选合适浓度的烟碱进行后续试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LPS、LPS+烟碱、LPS+烟碱+甲基牛扁碱(MLA)(α7nAChR的特异性颉颃剂)组,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含量。试验成功分离兔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且传至第5代仍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CCK8检测结果显示,20 μg/mL烟碱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10 μg/mL烟碱对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所以选择10 μg/mL烟碱进行后续试验。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IL-1β、IL-6、IL-8、TNF-α、PGE2和PGF2α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LPS+烟碱组显著降低IL-1β、IL-6、IL-8、TNF-α、PGE2和PGF2α的含量(P<0.05),LPS+烟碱+MLA组炎性因子和前列腺素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烟碱对LPS诱导的兔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分泌IL-1β、IL-6、IL-8、TNF-α、PGE2和PGF2α具有下调作用,推测烟碱通过α7nAChR介导炎性因子和前列腺素分泌下调而发挥抗炎作用,该结果可为研究α7nAChR作为子宫内膜炎治疗靶点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9,(6):1208-1213
基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体外培养方法,分别采用浓度为1×10~5,1×10~6 CFU/mL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处理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组织12,24 h后用HE染色方法评价组织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组织培养液上清中IL-1β,IL-6和PGE_2的分泌变化,RT-qPCR法检测IL-1β和IL-6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分别处理12,24 h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崩解,并且显著提高奶牛子宫内膜组织IL-1β,IL-6和PGE_2的分泌及IL-1β和IL-6的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体外大肠杆菌型奶牛子宫内膜炎模型,且IL-1β,IL-6和PGE_2在大肠杆菌引起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荷斯坦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的方法及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E_2和前列腺素F_(2α)受体的分布情况。[方法]挑选新鲜、健康的发情前期奶牛子宫内膜组织,采集双侧子宫角部位内膜组织,体外悬浮培养组织小块并通过组织学形态鉴定培养效果。通过RT-qPCR方法检测PGE_2受体EP1、EP2、EP3(EP3A、EP3B、EP3C、EP3D)、EP4和PGF_(2α)受体FP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表明,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完整,细胞和腺体形态完好,细胞核完好;发情前期奶牛子宫角部位内膜组织中PGE_2和PGF_(2α)受体均有表达,且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PGE_2受体EP4相对表达量最高,而EP1、EP3B及PGF_(2α)受体FP的相对表达量较低。[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的体外培养方法;PGE_2和PGF_(2α)的受体在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不同受体的表达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肝脏X受体(LXR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研究采用小鼠体内试验及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试验,用LXRα激动剂T0901317激活LXRα,子宫灌注0.2 mg/mL LPS 50μL,检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亚硝酸盐、前列腺素E2(PGE2)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对核因子κB(NF-κ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重组与合成蛋白(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40μmol/L的T0901317对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没有毒性作用,对TNF-α、IL-1β、亚硝酸盐、PGE2的表达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可降低磷酸化蛋白65(p-p65)、磷酸化蛋白ⅠκB(p-ⅠκB)的磷酰化水平,提高磷酸化葡萄糖合成激酶3β(p-GSK3β)、Nrf2及Nrf2调控的抗氧化因子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表达。说明LXRα可以通过调节GSK3β-Nrf2信号通路抑...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脂多糖(LPS)对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TLR4和BNBD4 m RNA表达的影响及川芎嗪的调控作用,体外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分为对照组、LPS组、川芎嗪组(高、中、低浓度),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各组细胞TLR4和BNBD4 m RNA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LPS可显著刺激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TLR4及BNBD4 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川芎嗪可抑制LPS诱导子宫内膜上皮细胞TLR4升高作用,并能促进BNBD4 m RNA表达。提示川芎嗪可干预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并促进其分泌β-防御素起到改善子宫内膜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构建子宫内膜炎体外感染模型,研究子宫内膜炎对奶牛子宫容受性因子大分子转膜黏蛋白-糖蛋白1(MUC-1)、高度保守的分泌型WNT家族亚型糖蛋白(Wnt-7a)、β受体1(IFNAR1)、IFNAR2、Integrin αvβ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进而阐明子宫内膜炎引起奶牛屡配不孕和繁殖率低下的机制。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细胞纯度,不同浓度LPS刺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的分泌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子宫内膜感染模型中子宫容受性因子MUC-1、Wnt-7a、IFNAR1、IFNAR2、Integrin αvβ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通过组织块法纯化获得的奶牛子宫上皮细胞数量较多,经免疫荧光角蛋白染色证实纯度较高。采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0、5、10、50μg/mL的LPS作用6、12、24、48 h后,细胞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浓度为100μg/mL的LPS作用24 h时,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β、TNF-α、IL-6、IL-8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低浓度组(P<0.05),引起细胞的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UC-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Wnt-7a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Integrin αvβ3、IFNAR1和IFNAR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浓度为100μg/mL的LPS作用24 h可成功构建子宫内膜炎体外感染模型,子宫内膜炎对奶牛子宫容受性因子MUC-1、Wnt-7a、IFNAR1、IFNAR2、Integrin αvβ3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引起奶牛屡配不孕和繁殖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血浆和子宫分泌物中NO浓度及奶牛子宫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来探讨NO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在子宫内膜炎惠牛早期诊断中的作用.选用产后健康荷斯坦奶牛5例(N)为对照组,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奶牛(SE)和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奶牛(CE)各10例,经颈静脉、子宫腔内分别获取血液样本及子宫分泌物;应用子宫内膜取样器获得每组奶牛子宫内膜样本,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子宫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SE组和CE组血浆和子宫分泌物中NO浓度均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光镜和电镜下,SE及CE组奶牛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细胞膜的完整性、细胞结构等均发生相应的变化.说明NO浓度随着炎症的发展而改变,炎症越明显,子宫内膜的变化越明显,NO浓度和牛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变化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炎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正常及患病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采集正常及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内膜组织,半定量PCR法检测其中MMP-2、MMP-9 mRNA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MMP-9的酶活性。结果显示,患病组织中明胶酶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酶活性显著提高,说明在炎症发生时,明胶酶增多以降解被破坏的细胞外基质,从而修复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233-2237
子宫内膜炎是影响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的有效防控至关重要。本试验探讨了约氏乳杆菌对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预防作用。约氏乳杆菌悬浮至10~4,10~5,10~6 CFU/mL后,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共同培养3 h,添加1 mg/L LPS处理3 h,检测趋化因子IL-8和促炎因子TNF-αmRNA、蛋白分泌量和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LPS处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3 h后,IL-8和TNF-αmRNA和蛋白分泌量均显著上升(P0.05), 10~4 CFU/mL约氏乳杆菌预处理后IL-8、TNF-α表达和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而10~5或10~6 CFU/mL约氏乳杆菌预处理并未影响IL-8和TNF-α表达。结果提示,约氏乳杆菌具有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作用,且10~4 CFU/mL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效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黏蛋白-1(MUC-1)的表达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关系,本试验在屠宰场采集奶牛子宫样本12个,通过形态学和制作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变化,将子宫样本分成健康组和炎症组,分别提取各组子宫组织中的总RNA,扩增MUC-1基因,采用凝胶电泳和灰度扫描的方法,计算MUC-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子宫内膜炎患牛子宫组织中MUC-1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可以推测,MUC-1参与了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的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2009-2013
为了明确LPS对奶牛子宫内膜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建立基于组织块培养法的奶牛子宫内膜细胞培养体系,利用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角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鉴定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LPS处理细胞24h后,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和IL-8的分泌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1α、PDE4B、Nur77、P38α、COX2和FLT1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24h可显著提高细胞IL-6和IL-8的分泌量及IL-1α、PDE4B、Nur77、P38α、COX2和FLT1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IL-6、IL-8、IL-1α、PDE4B、Nur77、P38α、COX2和FLT1基因可能在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细胞炎症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细菌感染子宫而引起的产科疾病,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健康发展。革兰阴性细菌中的大肠埃希菌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近年研究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机制的重要诱导物。论文综述了LPS、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及炎性因子,初步剖析了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信号传导通路TLR4信号通路,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革兰阴性菌感染可引起子宫内膜炎,机体的Toll样受体4(TLR4)可接受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脂多糖(LPS)的刺激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为了研究LPS对TLR4介导的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本试验以小鼠为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LPS对小鼠进行在体子宫灌注和处理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组织学观察显示,灌注不同浓度LPS后子宫内膜组织中炎性细胞增多。通过RT-PCR对各组中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IL-6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发现LPS刺激能够增强TLR4和NF-κB、IL-6 mRNA表达,影响TLR4介导的炎性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丹参水提物(SME)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利用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细胞增殖和产生TNF-α,建立EEC炎症模型。然后给予高、中、低不同剂量SME干预。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试剂盒检测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MMP-2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5μg/mL LPS作用EEC 12h时促增殖作用显著(P0.01);SME可显著促进EEC炎症模型中MMP-2的表达,以中、高浓度组的作用较为明显。说明SME对LPS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反应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