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研究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内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对其中蕴含的生态文化现象进行了初步挖掘,介绍了藏族、回族、蒙古族文学作品、叙事诗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思想,发现少数民族在文化、宗教和生活习惯方面,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影响较深,有着较强的生态文化自信,具有敬畏天地、崇尚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态情结.区...  相似文献   

2.
国家公园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旅游、开展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加强国家公园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进行科学规范的监测与评价,以反映国家公园的保护成效和促进对生态体系完整性的保护.文中综述了国家公园的概...  相似文献   

3.
陈丹  彭蓉 《林产工业》2019,(5):62-64
简述了台湾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的构成:环境教育设施和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以金门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体系为例,从游客中心、战役遗迹及设施、传统聚落及建筑三方面介绍了环境教育设施,从教育培训、节事体验、生态旅游、座谈辅导和评价奖励五方面介绍了环境教育宣传活动,总结了台湾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形成的基础及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保护自然的全新旅游方式,在国家公园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祁连山国家公园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为推进其生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修复任务和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持续,实现生态严格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文章结合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SWOT方法分析其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具有显著的自身优势与良好的外部发展机遇,也存在不少亟待补足的短板, 同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提出在坚持保护优先、限制性及全民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以国家公园试点区建设为契机,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注重社区参与,创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等构想。  相似文献   

5.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我国自然保护地经过60余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类自然保护地已逾12 000个,覆盖陆域面积约18%。但因体制机制等原因,自然保护地间交叉、重叠、管理目标冲突越来越严重,没有形成真正的保护地体系。通过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与规律,首次以保护管理效能为划分标准,提出了新的保护地分类体系构建方案,即以管理目标为主线、保护管理效能为导向,可将自然保护地划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自然遗迹景观保护区、自然资源保育区和自然保护小区等6类。国家公园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为首要目标,能够涵盖最广泛的管理目标,将成为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样地调查等方法,监测调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及林地草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保护区内违建项目已全部退出,设施设备和垃圾全面清理,退出场地通过平整覆土、植树种草进行了植被恢复,开发建设活动干扰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整治。开展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国家主导区域联动的生态保护管理新体制初步建立。分析了生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祁连山生态治理和国家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国内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和美国等国家公园规划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借鉴国内自然保护地既有规划基础与国外国家公园先进规划模式,构建中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中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层次划分为系统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分析认为,国家公园规划对象是复杂多变的,因此规划过程应采用适应性管理;规划应重视对原住民历史文化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国家公园的综合科学考察是规划的基础,需要高度重视;规划过程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促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国外国家公园监测经验和我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大熊猫调查技术规程、网络采集平台在线调查和实地调研、座谈咨询结果,探索构建适用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监测指标体系,以期指导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科学规范监测工作,并为其他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地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是开展自然环境教育的主要场所,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自然环境教育认知度比较高,偏好以自然环境背景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环境解说知识展示区,喜欢指标牌讲解和讲解员讲解2种环境解说方式,导赏图和宣传册是公众普遍接受和喜欢的解说读物.公众对公园所具有的自然环境科普价值的评...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自然教育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主体功能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建设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剖析了自然教育的意义和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由运营管理、场地设施、产品服务和组织保障为构建要素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并结合新冠疫情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家公园作为国民游憩与教育的生态场所,可以满足人民深度旅游需要.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从内容、手段和形式三方面分析国家公园科普需求,依据体验、知识、技能、价值观和管理的科普解说目标,依据大众传播系统的要素构建了由解说供给、解说内容、解说媒介和解说受众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国家公园科普解说系统,并设计了科普解说系统运作模型,实...  相似文献   

12.
关于国家公园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岩 《林产工业》2019,56(10):59-62
通过分析不同保护地形式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国家公园基础设施体系构成的异同,结合我国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的现状及国情,从国家公园发挥的基本功能出发,充分体现保护和利用两方面,对我国国家公园基础设施体系构建进行思考,提出我国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公共服务、休憩住宿、道路交通、公用基础、急难救助、宣教标志、科研监测、防治灾害等9大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为国家公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明确自然保护地类型和特征是国家公园总体功能区划和制定保护政策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草原、冰川、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状态特征进行调查分析,认为野生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是祁连山国家公园的主要保护对象,具体包括:公园内的野生动植物、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冰川资源等,为研究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法、保护措施和保护策略,并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实施方案和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林业实用技术》2021,(1):85-87
根据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自然教育资源分布特点,按东、中、西三段地形规划自然教育线路,东段自然教育线路:天祝三峡线路、马牙雪山线路、祁连冰沟线路,中段自然教育线路:山丹马场一场-平羌口线路和马蹄寺线路,西段自然教育线路:康乐草原-孔岗木线路和祁青南锅龙-洪水坝河线路。规划自然教育线路解说系统分为自然教育中心、步道导览解说、特色观赏台解说。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对本国珍贵、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的一种保护地模式——国家公园,已被国际社会广泛采用和推广。目前,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也已步入正轨。文中基于前人研究,从明确建立主体、完善法律系统、创新管理体制、拓宽资金渠道、严定准入标准、规范规划体系、平衡保护与开发、维护社区利益和推动公众参与等9个层面回顾并探讨了构建中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后期我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提供综合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内少数民族生活领域的生态文化实例进行描述,介绍了其住宅、饮食、丧葬、服饰等方面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探讨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生态保护作用。指出了深入挖掘和发扬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必要性和对建设青海"生态文化高地"的重要性。提出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发展中需要在充分探究和继承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转换,实现人与自然的新平衡,充分发挥其在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2017年的林地变更数据,乔木林和疏林地采用IPCC法,灌木林采用缺省值法,研究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森林植被的生物量、碳储量和碳汇价值.结果表明:①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为339.71万t,总碳储量为170.23万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9.73 t·hm-2,碳密度为9.8...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德国国家公园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分析,介绍了德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概况,并以科勒瓦爱德森国家公园为例,详细描述了德国国家公园的建立过程、管理工作特点和资金来源,从中得出几点启示供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分析青海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及其基本特征,对自然保护地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青海省自然保护地以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主,包含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沙漠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类型;管理体制存在生态保护多头管理、政出多门问题严重,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庞杂交叉甚至矛盾,土地权属复杂混乱等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地体系由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向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转变;服从大局,整合资源,统一规划管理;尊重自然法则,实现严格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统一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地和“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针对人为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旅游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于2010年通过设置固定样地及样线方式对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认为,公园内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植物群落垂直带谱明显,种类繁多,鸟类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公园内人为干扰、火灾隐患随进入人数的增长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