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目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奶牛隐性乳腺炎常见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评价头孢洛宁和利福昔明对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采用兰州隐性乳腺炎诊断液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某奶牛养殖场的干乳期奶牛进行诊断;利用平板划线法及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采集的74份乳样进行细菌分离及种属鉴定;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头孢洛宁和利福昔明对致病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从74份乳样中共分离、鉴定致病菌9种、103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5株,占总菌株数量的33.98%;大肠杆菌24株,占总菌株数量的23.30%;产色葡萄球菌15株,占总菌株数量的14.56%;模仿葡萄球菌(10株)、表皮葡萄球菌(6株)、屎肠球菌(5株)、溶血性葡萄球菌(4株)、地衣芽孢杆菌(3株)和腐生葡萄球菌(1株)的数量分别占总菌株数量的9.70%、5.83%、4.85%、3.88%、2.91%、0.97%。体外抗菌试验结果显示,头孢洛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模仿葡萄球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M...  相似文献   

2.
从福建省几个大肠杆菌病较严重的大型养鸡场分离到的85株大肠埃希氏菌,从致病性试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及生物学我试验结果表明,其中有52株为致病菌,致病菌分离率61.1%;分离菌株的生化特性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的生化特性;所有菌株均能凝集鸡的红细胞,并能被D-甘露糖所抑制;对人、猪、山羊、乳牛、兔、犬、豚鼠、鸽和鱼的红的细胞表现为不同的血凝(HA)和D-甘露糖血凝抑制特性;24株强致病菌中有79.2%的表现为盐凝集试验(SAT)阳性:所有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AKN)和菌必治敏感,对氯霉素(CMP)、先锋霉素(CTN)、卡那霉素(KAN)、呋喃妥因(NI)、氟嗪酸(OFL)、壮观霉素(SPT)、妥布霉素(TOB)、新霉素(NEO)、氟哌酸(NOR)、复合磺胺(SXT)和强力毒素(DOX)有较高敏感性,而对红霉素(ERY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在1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病牛鼻液中分离出1株革兰阳性杆菌。对其进行分离纯化、16S rRNA的PCR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细菌生化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系统进化树分析及毒力基因鉴定。结果表明:16S rRNA测序分离菌株基因序列与幼驹肺脏分离所得马红球菌(OM060449.1)基因相似度为98%;对苯唑西林、环丙沙星等具有高度敏感性;毒力基因检测可以检出该分离菌株含有VapA、VapC、VapD、VapE、VapF、VapG及VapH 7种高毒性毒力基因,具有强致病性。由此可见,该分离菌株是导致本次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4.
鳖致病性蕈状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眼球溃疡"病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眼玻璃体、心血分离到菌株B1014,经人工感染确定其为致病菌。采用形态特征观察、细菌生化鉴定、16SrDNA序列分析首次证实该致病菌株B1014是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寻益生特性优良、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羊源乳酸菌,为后续饲用益生菌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以育肥羊不同肠段和瘤胃内容物为菌株分离的来源,采用碳酸钙-MRS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乳酸菌,通过初筛、溶血试验复筛获取安全菌株,对安全菌株进行形态学、生化鉴定和16S rRNA测序鉴定,并评价其抑菌能力、抗生素敏感性和耐受性。结果显示:共获取12株同型乳酸菌——海氏肠球菌的安全菌株,分别来源于空肠(K1、K2、K3、K4)、回肠(H1、H2、H3、H4、H5、H6)、直肠(Z1)和瘤胃(L1)。在抑菌能力方面,12株海氏肠球菌对2种典型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极大于大肠杆菌,对这2种指示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7.30~12.30 mm(平均为9.90 mm)和6.90~9.47 mm(平均为8.43 mm),尤其是来自空肠的K2菌株对这2种指示菌的抑菌圈最大;从抗生素敏感性分析,K2和H5菌株具广泛的抗生素敏感性,对6种抗生素敏感,其余菌株(L1除外)对5种抗生素敏感;从耐受性上看,这12株海氏肠球菌对胃肠液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L1和K2...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索了丁酸梭菌分离株的益生特性,旨在为其在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常规方法分离丁酸梭菌并进行纯培养,经生化检测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活菌计数法和牛津杯法研究分离株培养上清对3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分离株黏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的特性及其对致病菌黏附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细胞计数法研究分离株对IPEC-J2生长的影响;采用ELISA检测分离株处理细胞后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丁酸梭菌。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培养上清对3种致病菌生长抑制效果均显著(P<0.05);丁酸梭菌可黏附于IPEC-J2,并且黏附效果最佳的感染复数(MOI)为50,最适处理时长为3 h;丁酸梭菌对3种致病菌黏附IPEC-J2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丁酸梭菌MOI为1、10和50时细胞生长正常、形态完好,MOI为100时IPEC-J2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同时出现部分细胞死亡;MOI为1时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异,MOI为10、50和100时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分离的一株丁酸梭菌具有较好的益生特性,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我省滇中地区11个县区所送检的66份可疑猪大肠杆菌病病料中分离到35株致病菌株。采用24种主要引起致病性大肠杆菌因子血清作平板凝集试验后鉴定出29株,其中O107 19株(1株含K88抗原)、O149 9株(4株含K88抗原)、O2 1株,占所分离致病菌株数百分比分别为54.0%(19/35)、25.7%(9/35)、2.9%(1/35)。从中挑战出含K88抗原菌株O107:K88、O149:K88与标准菌株K88、K99、F41、987P混合制备多价油苗,在以上分离地区应用1万头份,效果显著,平均保护率达70%以上,且免疫后猪只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本研究于2018年8月在四川省南充市采集山黧豆根腐病病样,经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和翻译延伸因子(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gene,EF-1α)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致病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采集的山黧豆根腐病病样上共分离获得39株分离物,其中3株分离物Shan-27,Shan-28和Shan-29对山黧豆具有强致病性,分离频率为7.69%;这3株致病菌在形态学上均接近于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而对其翻译延伸因子(EF-1α)序列分析发现,其均与亚洲镰孢菌聚在同一分支上,同源性达99%以上。因此,根据菌株形态学特征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引致山黧豆根腐病的病原菌确定为亚洲镰孢菌(Fusarium asiaticum)。  相似文献   

9.
《动物检疫》2008,(2):37-37
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于2008年1月10日证实。英国南部滨海地区的天鹅栖息地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了三只死亡野生疣鼻天鹅。经过检测发现了H5N1禽流感病毒。名为”阿博兹伯里天鹅饲养地”的湿地位于英国西南沿海的多赛特郡,从中世纪开始就是疣鼻天鹅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0.
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菌是环境中的致病菌。为了明确引起昌吉周边地区规模化牛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本实验对昌吉地区不同规模的奶牛养殖企业和养殖场无菌采集的15份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分泌物进行实验室诊断、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同时使用琼脂扩散法(K—B法)测定了8种单味中草药水煎剂对分离菌株的抑制作用(抑菌圈大小判定):筛选出适合于本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的2个口服中草药复方A和复方B,为该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子宫蓄脓是一种常见的犬生殖系统疾病,通常由内分泌紊乱和细菌感染共同引起。为了解兽医临床子宫蓄脓病例中的常见病原菌类型,对江苏省扬州市动物医院接诊的7例子宫蓄脓病例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经实验室检测,分离出10株菌株;经序列分析,鉴定出5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杆菌(3株)、粪肠球菌(1株)、产气肠杆菌(2株)、产酸克雷伯氏菌(1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结果表明,该地区犬子宫蓄脓病例感染的致病菌种类较多,但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本研究为临床犬子宫蓄脓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环境常在菌,是人和动物的重要致病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从患乳腺炎的奶牛乳汁中分离到的致病菌近一半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分离菌株中94%~100%含有荚膜多糖(Cp)[1]。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共有11种血清型,其中5型和8型荚膜多糖约占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秀山琯溪蜜柚枝干上发生一种病害,导致植株大量枯死。对琯溪蜜柚枯枝进行组织分离,对获得的菌株进行致病性、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琯溪蜜柚枯枝上分离到5株真菌,分别刺伤接种琯溪蜜柚叶片、嫩梢和果实,仅zt3菌株致病。琯溪蜜柚幼苗盆钵接种zt3菌株,发病症状与田间受害症状相同。zt3菌株形态学观察和ITS及beta-tublin序列分析可将其鉴定为茎点霉属(Phoma sp)。此致病菌的确定将为琯溪蜜柚枝枯病发生规律的研究和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复合溶菌酶制剂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抑菌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有不同程度乳房炎临床症状的8头奶牛中采集奶样12个,经病原菌分离共分离出7个菌株.对其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特性等认定葡萄球菌5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表皮葡萄球菌1株),大肠杆菌2株.本试验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用复合溶菌酶制剂和抗生素对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溶菌酶制剂与抗生素比较表现出理想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系统进化群和耐药性分析,了解鸡源大肠杆菌致病菌株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为有效控制鸡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耐药表型(MIC),采用PCR法检测耐药基因和系统进化群分群试验,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低致病群B1(38.1%)和非致病群A(34.0%)菌株分布相对较多,其次是高致病群D(21.2%)和B2(6.2%);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87.2%)、四环素(87.0%)、复方新诺明(87.0%)和磺胺异噁唑(80.0%)耐药严重,多重耐药率高达98.86%,但对多粘菌素E敏感;耐药基因sul1(71.0%)、sul2(44.8%)、sul3(18.7%)、tetA(42.2%)、tetB(15.8%)、tetM(7.3%)均有检出,tetC、tetO、tetK、tetL、tetW均未检出,9.13%菌株同时携带3种sul基因,仅有一株菌同时携带3种tet基因。表型耐药菌株携带耐药基因的能力明显高于非耐药菌株(P<0.05)。高致病群B2、D群耐药程度较B1和A群严重,对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头孢噻呋、磺胺异噁唑、复方新诺明、奥格门丁等7种药物差异显著(P<0.05)。[结论]我国鸡源大肠杆菌高致病菌株检出率高,且耐药程度相对严重,在适宜条件下更易导致鸡群发病且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16.
2021年1月12—19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出现35只死亡的野生疣鼻天鹅.经现场调查,市级和省级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疑似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最终确定为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疫情发生后,通过现场调查、座谈及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对此次疫情开展了...  相似文献   

17.
赵清梅  余永涛  贝盏临 《草业科学》2012,29(12):1821-1826
为研究苦马豆(Swainsona salsula)中内生真菌的种属分类,对采自宁夏的苦马豆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形态观察,对分离菌株的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从宁夏苦马豆植株的叶和茎中共分离出4个真菌菌株,编号分别为SS_NXB1、SS_NXF1、SS_NXG2、SS_NXA1,因植株未表现出任何病害症状,故确定其为内生真菌。根据形态特征和ITS序列,确定前3株真菌为枝顶孢属(Acremonium)真菌。因菌株SS_NXA1未产生分生孢子及GenBank数据库中缺少同源菌株的分类信息而未确定其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初步摸清青藏高原主要养殖动物巴氏杆菌病的发病情况,采取常规的病原分离与鉴定技术对青藏高原牦牛、藏羊、猪、兔、禽等进行巴氏杆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同时以C47-8为质控菌株对分离获得的野生菌株进行生化特性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菌株与质控菌株有一定的生化差异,野生菌株耐药率较高,而质控菌株无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对送检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分离得到1株致病菌,经过生化实验、动物致死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PCR扩增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致死性;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四环素、头孢吡肟和诺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对氯霉素、卡那霉素和青霉素中敏;对强力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表明本次引起该地区牦牛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奇异变形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20.
为了查明造成贵州某竹鼠养殖场竹鼠死亡病因,本研究从送检竹鼠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GZ-S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细菌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该分离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在鲜血琼脂平板上长出凸起、表面光滑、白色、呈α-溶血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生化试验显示该分离菌对蔗糖、果糖、葡萄糖、硝酸盐还原试验、靛基质试验、枸橼酸盐试验等均为阳性,半乳糖、甘露糖、硫化氢试验、VP试验、MR试验、赖氨酸脱羧酶接触试验等均为阴性;经16S rRNA基因测序及BLAST比对、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分离菌株GZ-S1与气球菌菌株201707CJKOP-Y31(MG593595.1)、绿色气球菌菌株Mnlv2(GQ246745.1)等12株参考菌株在同一分支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苯唑西林、羧苄西林、头孢曲松3种药物敏感;对阿莫西林、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磺胺异噁唑、多黏菌素B、氟苯尼考、头孢拉定7种药物中敏;对恩诺沙星、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6种药物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携带5种耐药基因:tetA(1 031 bp)、tetB(513 bp)、tetD(326 bp)、aadd(146 bp)、aac(6')Ⅰb(655 bp),与药敏表现型相符。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有致病力。本研究对某竹鼠养殖场竹鼠发病的原因作出了准确诊断,为该养殖场细菌性竹鼠病的预防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