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猪群中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情况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2019年采集存栏生猪肛拭子样品125份、宰后生猪肉类样品50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以及PCR扩增16S rRNA、khe基因、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等方法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25份肛棉拭子样品、50份宰后生猪肉类样品中各分离得到32、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四环素耐药性最高(83.3%),其次是氯霉素(63.9%)。对36株分离菌进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发现携带耐药基因tet(A)的达30株、携带floR、mcr-1的分别为23、10株,且有23株菌同时携带tet(A)和floR基因,少部份菌株携带aadA1、blaTEM、blaCTX-M-1、blaOXA、qnrB、aac(6')-Ib-cr;携带毒力基因wabG的达26株、携带uge和fimH的25株、携带kfu的23株、携带aereobactin的7株,且有20株菌同时携带wabG、uge、fimH和kfu基因。结果表明,我国猪群中肺炎克雷伯氏菌检出率可能较高,菌株携带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较为集中,对部分抗生素耐药性较强。本研究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测、诊断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同时也为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大肠杆菌基因突变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取临床分离的 4株耐药菌、实验室诱导培养获得的 3株耐药菌和 1株敏感菌 ,提取其染色体 DNA,PCR扩增 gy-r A和 par C基因片段 ,并将其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 ,无论是临床分离的还是实验室诱导的耐药菌 ,gyr A基因在其编码第 83位或第 87位氨基酸处均发生突变 ,par C基因在其编码第 80位或第 84位氨基酸处发生突变 ,而敏感菌 ES在2个基因位点上均未发生突变。其中 2株低度耐药菌株的 gyr A基因出现单一突变 ,使其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分别为 Ser83→ L eu或 Asp87→ Asn,但在 par C基因上却未发生突变 ;其余 5株高度耐药菌 gyr A基因突变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 :Ser83→ L eu(n=5 ) ,Asp87→ Asn(n=4 )和 Tyr(n=1) ,par C基因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 :Ser80→ Ile(n=4 )和Glu84→ L ys(n=1)。这 2个基因的突变均与文献报道的突变相同 ,表明 gyr A基因 Ser83和 Asp87突变以及 par C基因 Ser80和 Glu84突变可能与大肠杆菌的喹诺酮类药耐药机制有关 ,且低度耐药只在 gyr A基因上出现单一位点突变 ,当高度耐药时 ,才同时在 par C基因上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牛场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病死犊牛的细菌性病原,本研究采用常规细菌分离、PCR及生化鉴定方法从采集的病牛组织中分离并鉴定病原菌,采用PCR方法对其系统进化分群、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的药物敏感性、采用PCR方法分别检测细菌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经腹腔注射菌液进行小鼠的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分离及鉴定结果显示,从病死犊牛的肺脏分离鉴定出的2株大肠杆菌(E1和E2)分属于A群和B1群;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株分离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哌酮、美罗培南、链霉素、妥布霉素、多西环素、麦迪霉素、阿奇霉素、氟苯尼考、替考拉宁、克林霉素耐药;且2株分离菌均检测到β-内酰胺类的blaTEM、喹诺酮类的aac(6’)-Ib、gyr A共3种耐药基因以及crl、csgA、fimH、pap、motA、hlyE、iucD、omp A、espA、Lux S、fyu A、pta共12种毒力基因;分离菌株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结果表明分离菌株表现较强的多重耐药现象;小鼠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E1菌株感染小鼠在32 h...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四川省成都市及周边区域鸽源沙门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通过常规细菌分离鉴定并结合PCR方法,获得42株鸽源沙门菌,采用K-B纸片法,选取20种抗生素,对42株鸽源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结合PCR方法对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受检菌对链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耐药率为88. 1%;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为83. 3%;对头孢拉定、氨苄西林、萘啶酸的耐药率为81. 0%。42株沙门菌皆有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其中33株同时耐4种以上抗生素,占检测菌株的78. 6%(33/42),主要的耐药谱为CTX-CRO-FLO-CPIOFL-AKN。42株沙门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aac (6')-Ib-cr检出率最高,为88. 09%(37/32);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A1、aph (3)Ⅱ、aac(3)Ⅱ检出率分别为80. 95%(34/42)、76. 19%(32/42)、16. 67%(7/42);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1、bla CMY-2检出率分别为42. 86%(18/42)、19. 04%(8/42);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 M、tet A、tet B检出率分别为40. 4%(17/42)、38. 09%(16/42)、9. 52%(4/42);磺胺类耐药基因sul2检出率为80. 95%(34/42);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检出率为38. 09%(16/42)。结果表明:四川省成都市及周边区域鸽源沙门菌存在普遍耐药,且多重耐药较为严重,耐药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了解禽源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从不同来源的家禽样品中分离沙门菌,调查其对四环素的耐药性以及耐药菌株中8种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W)、tet(M)、tet(D)、tet(K)和tet(L)]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18.8%的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耐药,健康成鸡分离株对四环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雏鸡、死胚或病禽分离株;四环素耐药株中tet(A)、tet(B)和tet(M)基因的携带比例分别为73.1%、11.5%和3.8%,说明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机制以tet(A)和tet(B)基因介导的主动外排为主.本研究首次在对四环素耐药的沙门菌中检测到tet(M)基因,说明tet(M)基因在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方面也具有潜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黑龙江地区牛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及主要治疗药物耐药基因的分布,试验采用KB(Kirby-Bauer)法和PCR方法检测了2011—2013年从黑龙江地区各规模化养牛场分离的66株大肠杆菌的毒力和耐药基因。结果表明:66株大肠杆菌中有33株带有毒力基因,检出率达到50.0%,携带1种及其以上的毒力基因分别为30株和3株,占阳性菌株总数的91.0%和9.1%;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32.1%)、Sul3(9.4%),氯霉素类耐药基因Cat1(15.1%)、Cml A(13.2%)、Flor(15.1%),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 A3(1.9%)、aad A(22.6%)、aac C2(22.6%)、aac C4(20.8%)。  相似文献   

7.
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与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PS)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本研究从临床疑似患多发浆膜炎和关节炎猪的病料样品中分离到30株致病菌,对其采用16S r RNA菌株鉴定方法和KRG琼脂扩散血清分型方法进行鉴定,并利用琼脂稀释法和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和相应耐药基因或突变位点的检测。鉴定结果显示,30株分离株均为HPS,其血清型主要为5型(26.7%)、13型(26.7%)和不可分型(26.7%)。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30株HPS对氨苄西林、泰妙菌素、恩诺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0%、50%、46.7%和100%。利用PCR重点检测了介导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基因和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显示qnr A的检出率高达98.7%。根据MIC试验结果从中选出14株耐药性比较强的菌株,检测其gyr A/gyr B/par C/par E 4种基因的突变位点,结果显示gyr A基因突变位点主要为S83F和D87N,gyr B的突变位点均为P472G,par C的突变位点主要为L73S和A77E,par E基因的突变位点主要为R254H和A227T。本研究结果为临床选用合理抗菌药物防治HPS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孔雀源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流行特征,从昆明动物园采集孔雀粪样,从中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并对12种毒力基因及22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孔雀粪样中共分离鉴定出38株大肠埃希菌,分离菌traT基因携带率为100%;tsh基因携带率最低,为2.63%。未检出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基因aac(3)-Ia、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基因OXA、SHV,其余耐药基因均呈阳性,其中磺胺类耐药基因阳性率为7.89%~34.21%,四环素耐药基因阳性率为50%~57.89%,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阳性率为10.53%~50%,氯霉素类耐药基因阳性率为42.11%~71.05%,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阳性率为42.11%~63.16%,喹诺酮类耐药基因阳性率为13.16%~68.42%。研究结果可为孔雀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肉牛溶血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从河北省围场县采集的健康肉牛鼻腔棉拭子中分离鉴定溶血性大肠埃希菌,采用PCR检测大肠埃希菌的4个毒力基因和12个耐药基因,并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116份健康的肉牛鼻腔中分离鉴定出23株溶血性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19.8%;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6株菌同时携带LEE(Ler、eaeA)毒力基因,携带率26.1%,18株同时携带高致病性毒力基因HPIirp2、fyuA,携带率78.3%,6株同时携带LEE和HPI毒力基因,携带率为26.1%;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blaTEM、aadA1耐药基因的携带率最高,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3株溶血性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氨苄、复方新诺明、磺胺间甲氧嘧啶耐药。结果表明,溶血性大肠埃希菌普遍存在于健康肉牛鼻腔中,HPI毒力基因和β-内酰胺类和耐链霉素类耐药基因携带率高。对河北省围场县肉牛溶血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了研究,并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溶血性大肠埃希菌对肉牛养殖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泰州地区某规模化孵化场鸡胚源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征,试验对临床疑似沙门氏菌感染的死亡鸡胚中的沙门氏菌进行选择性增菌和分离,并对分离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鉴定、特异性基因扩增、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共分离到6株细菌,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上均呈现紫色小菌落,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特异性基因扩增鉴定为鸡伤寒沙门氏菌;从6株菌中共检测出15种毒力基因,除均不携带sopE基因外,sipA、sopA、sopB、ssaB、mgtC、misL、siiE、pipC、stn、fimA基因携带率为100%(6/6),sipC、sseL基因携带率为83.3%(5/6),ssaR、spvB基因携带率为66.7%(4/6);6株菌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仅对多西环素(66.7%,4/6)、林可霉素(100%,6/6)、阿奇霉素(83.3%,5/6)和多黏菌素B(83.3%,5/6)的耐药率高于50.00%,3重耐药率为83.3%(5/6),4重耐药率为66.7%(4/6),5重耐药率为16.7%(1/6),6重耐药率为0(0/6);从6株菌中共检测出5种耐药基因,其中tet(A)、tet(B)...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鸡白痢沙门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及其与药敏性的相关性,研究采用PCR方法对已确定耐药谱的207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的6类药物的10种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2株(5.80%)未检出耐药基因,11株(5.31%)可携带多达7种耐药基因,携带3种耐药基因的菌株数量最多,占38.16%。10种耐药基因均可检出,tet C基因检出率最高(54.11%),其次为tet A(50.24%)和blaCMY-2(49.76%)。与菌株药敏性总符合率较高的基因依次为cat I(90.82%)、add A1(87.76%)、tet A(86.36%)、blaTEM-1(79.31%),但cat I的耐药符合率及add A1的敏感符合率均为0。blaCMY-2与tet C虽然基因检出率较高,但与药敏性的符合率均较低。研究表明: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但耐药基因与药敏性并不完全相符,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可能并不一定能反映分离菌株的实际耐药状况。  相似文献   

12.
检测分析珠三角地区69株鸡白痢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及5种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M)和tet(X)]在分离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43株(62.7%)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产生耐药性,耐药基因tet(A)的检出率为75.4%,未能检测到耐药基因tet(B)、tet(C)、tet(M)和tet(X),表明鸡白痢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机制以tet(A)基因介导的主动外排为主。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对吉林省某水貂养殖场送检的3只具有典型腹泻症状的病死水貂的小肠和肠内容物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情况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和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对BALB/c小鼠进行菌液注射来检测菌株的致病性。采用K-B药敏法检测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其耐药基因和Ⅰ类整合子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分离得到3株志贺氏菌,致病性检测试验显示分离菌可引起小鼠腹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志贺氏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头孢类药物、氟苯尼考和多黏菌素较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株志贺氏菌共检测出7种耐药基因blaTEM-1、aadA1、aac(3')-Ⅱc、aac(6')-Ⅰb、aph(3')-Ⅶ、tet(M)、cat2及携带aadA1基因盒的Ⅰ类整合子。结果表明,分离的3株志贺氏菌均具有致病性,可引起小鼠腹泻,主要表现为多重耐药现象,携带的耐药基因呈多样性,为临床治疗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沙门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为了解江苏地区猪源沙门菌的带菌情况,本研究对猪场采集的200份肛门拭子和屠宰场不同地点采集的186份样品进行了沙门菌的鉴别培养,共分离到91株沙门菌;血清凝集试验和PCR鉴定出19株鼠伤寒沙门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K-B)法和耐药基因的PCR检测,对46株沙门菌分离株进行了耐药分析。药敏试验发现每株菌至少对一种抗生素耐药,其中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为82.6%,对氯霉素、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也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78.26%、78.26%、69.56%;未有菌株对多黏菌素B和丁胺卡那耐药。同时,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几类抗生素耐药基因进行了扩增,46株菌至少有一种耐药基因,其中耐药基因par C(46/46)、sulⅡ(36/46)、tet A(32/46)、flo R(32/46)检出普遍,tet C、cat A1未检出,2株沙门菌检出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研究结果为江苏地区沙门菌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鉴定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牛场表现呼吸道感染症状荷斯坦病牛的细菌性病原及其分离株的血清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本研究无菌采集病死牛病变组织,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及PCR方法鉴定细菌,采用PCR方法检测其血清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采用K-B纸片法检测其耐药表型。结果显示,从病变组织样品中分离了4株荚膜A1型的溶血性曼氏杆菌(Mh-1、Mh-2、Mh-3、Mh-4);耐药表型显示4株Mh对β-内酰胺类(青霉素)、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和糖肽类(替考拉宁)药物耐药;耐药基因仅检测到β-内酰胺类基因blaTEM;分离菌株Mh-1携带8类9种毒力基因中的5种(LKT-C、gs60、fbp A、gapA、ptfA),Mh-2携带其中的4种(LKT-C、plpB、dnaN、ptfA),Mh-3携带其中的7种(LKT-C、plpB、gs60、fbp A、gapA、dnaN、ptfA),Mh-4携带其中的6种(LKT-C、 plpB、 gs60、 fbp A、 gapA、 ptfA)。同时分离出1株荚膜A型,脂多糖L3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m-1);Pm-1仅对克林霉素耐药;Pm-1携...  相似文献   

16.
旨在了解陕西省部分地区腹泻羊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 coli)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本研究从10个养殖场采集54份腹泻羊拭子样品,经分离纯化、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共分离得到50株E. coli,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氨苄西林、氟苯尼考和磺胺异噁唑耐药率达90%以上,且98%(49/50)为多重耐药菌,对8~11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占68%(34/50),仅对美罗培南敏感。所有菌株均携带1~6种不同的耐药基因,其中,Sul1(64%)、TetA(34%)、blaCTX-M(32%)携带率较高,未检测到blaSHV。有5株产ESBLs的E. coli携带mcr-1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98%(49/50)的菌株携带毒力基因,其中,etrA检出率最高,为80%(40/50)。综上表明,陕西省羊源E. coli多重耐药情况严峻,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不符,提示可能存在其他耐药机制,同时,分离菌具有复杂的毒力谱。本研究为陕西省羊源致病性E. coli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了解山东地区乳房炎牛奶中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及耐药情况。选择山东省3个地区的规模化奶牛场共采集227份牛奶样品,采用细菌学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分离菌对11种常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对常见的13种耐药基因、8种毒力基因和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227份牛奶样品中共分离出71株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对1种及1种以上抗菌药耐药的菌株达到77.5%,多重耐药率为15.5%,其中对多黏菌素耐药率为52.2%,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39.4%,而所有菌株均对新霉素表现为敏感。PCR检测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Ⅰ类整合子结果显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中blaTEM基因携带率为100%,其中全部为blaTEM-1基因,blaCTX-M基因携带率为32.4%,其中主要为blaCTX-M-15基因,没有检测到blaSHV、blaOXA基因;多黏菌素的耐药基因mcr-1携带率为29.6%;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中aac(6’)-Ⅰb-cr基因携带率为29.6%,qnrB基因携带率为20.8%,没有检测到qnrA和qnrC耐药基因;对8种毒力基因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仅Hly毒力基因没有被检出,Ecs3703、Irp2基因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0.1%和63.4%,71株大肠杆菌中共有11株携带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15.5%,11株大肠杆菌携带6种耐药基因盒结构,最主要的耐药基因盒排列为dfr17-aadA5。本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地区乳房炎牛奶中大肠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携带毒力基因Ecs3703、Irp2的大肠杆菌可能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Ⅰ类整合子的检测在细菌耐药性与基因携带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7,(5):134-141
为了解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的情况,选取江苏、安徽等地分离的53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药敏纸片法对9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四环素类tet(A)、tet(B)、tet(C)、tet(W)、tet(M)、tet(O)、tet(K)、tet(L)耐药基因,喹诺酮类GryA、ParC耐药基因,磺胺类sulⅠ、sulⅡ、sulⅢ耐药基因,β-内酰胺类SHV、CTX-M、ompCA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aac(3)-Ⅰ、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armA、rmtA、rmtB、rmtC、rmtD、npmA耐药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53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磺胺异噁唑、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多西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8.68%(47/53)、71.71%(38/53)、86.79%(46/53)、75.47%(40/53)。其中50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表现为多重耐药,耐4、5、6种药物的现象最为普遍,且不同地区菌株存在差异。tet(A)是四环素耐药基因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耐药基因(52.83%,28/53),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主要由gryA(94.33%,50/53)、parC(94.33%,50/53)基因编码,耐磺胺类药物sulⅠ、sulⅡ、sulⅢ基因均有检出,分别为96.23%(52/53)、98.11%(48/53)、86.79%(46/53),耐β-内酰胺类药物中仅检出ompC A基因(30.19%,16/53),在检测的11种耐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中,最为流行为aac(3)-Ⅱ、aac(6')-Ⅰb、ant(3″)-Ⅰ基因,分别为92.59%(49/53)、98.11%(52/53)、100%(53/53)。耐药基因与相关耐药菌株检出率基本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53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高,耐药谱广,耐药基因流行现象十分普遍。本试验结果能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与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该试验通过PCR方法检测27株广西凡纳滨对虾源创伤弧菌中耐药基因ant(3”)-I、aac(3)-II、sul1、tet(A)、tet(C)和TEM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27株创伤弧菌中,ant(3”)-I、aac(3)-II、sul1、tet(A)、tet(C)和TEM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0%(0/27)、0%(0/27)、55.6%(15/27)、70.4%(19/27)、81.5%(22/27)和51.9%(14/27);共包含7种耐药基因型,其中优势耐药基因型为ant(3”)-I-aac(3)-II-sul1+tet(A)+tet(C)+TEM+。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基因qnrA、aac(6’)-Ib-cr在猪场环境大肠杆菌的流行分布及变异情况,从贵州省规模养猪场空气、污水、粪便和土壤样本中分离、鉴定大肠杆菌57株,PCR检测qnrA和aac(6’)-Ib基因,测序分析aac(6’)-Ib-cr基因变异体,并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其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结果表明:57株大肠杆菌均未携带qnrA基因;8株检出aac(6’)-Ib基因,分别来自污水、粪便和土壤样本,且介导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广泛耐药性。E.coli3和E.coli4在第75(A)、76(G)或488位(A)碱基缺失;E.coli5在第222位(A→T)变异,E.coli1、E.coli2、E.coli3、E.coli4、E.coli5、E.coli7和E.coli8在223位(T→C)和454位(G→T)变异;E.coli3、E.coli4在第492位有A、C碱基增添。说明贵州省规模养猪场肠杆菌科细菌qnrA基因携带率较低,但存在aac(6’)-Ib-cr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