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主要技术指标 产量目标-600kg/667m^2以上。产量构成:基本苗20万-25万株,667m^2。冬前总茎数60万~70万/667m^2,拔节前最高返青总茎数80万/667m^2。穗数达到45万~50万穗/667m^2,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0~45g。  相似文献   

2.
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优质高产栽培最佳群体结构为基本苗10万左右、穗数为38万/667m^2、穗粒数35粒、千粒重40g,在鲁南最佳播期10月1~10日,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施足基肥、特别应多施有机肥,追肥应在拔节始期,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姬虎太 《小麦研究》2009,30(2):29-29
临优7287是以济935031为母本,临优145为父本选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于2009年9月通过山西省审定。该品种冬性,幼苗半直立,苗色深绿,叶片较窄,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叶耳紫色,旗叶较窄,中长,挺直;株高75~85厘米,抗倒性好;抽穗后茎、叶、穗蜡质较重;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角质:产量结构好,亩成穗数40万左右,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38-42克。  相似文献   

4.
杨贵成 《耕作与栽培》2010,(3):37-38,33
通过稳产高产小麦品种连麦2号的试验,小面积、大面积高产栽培示范的技术分析,提出了技术特点和栽培要点,指出产量550~600kg/667m2的穗粒结构为40~45万穗/667m2,穗粒数35~40粒/穗,千粒重38~42g;基本苗15~20万/667m2,越冬前茎蘖数70~80万/667m2,返青期茎蘖数90~100万/667m2;最佳播期10月1~10日,播量8~10kg/667m2;肥水运筹,全生育期总施N量20~25kg/667m2,P2O5kg/667m2,K2Okg/667m2。  相似文献   

5.
六棱大麦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仁 《作物学报》1984,10(2):123-132
对六棱大麦杂种 F_120个组合及其9个亲本12个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表明:株粒重、单株草重、株粒数和每穗粒重的杂种优势达20~35%;主穗长、株高、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主穗粒数的杂种优势约为10~20%;主穗小穗数为5.49%,经济系数为负向优势-1.62%。由于各性状的遗传变异均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各性状的遗传力较高,故预  相似文献   

6.
《科学种养》2009,(11):50-50
西杂五号小麦新品种西杂五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改生教授采用杀雄剂途径从众多小麦良种中经过大量专一组培与严格测评筛选培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兼早熟的杂交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高80~85厘米,亩穗数40万~45万穗,穗粒数38~45粒,  相似文献   

7.
小麦新品种百农AK58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农AK58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植株矮,基部节问短粗,壁厚,抗倒能力极强,适宜的产量结构是:每公顷有效穗数645万穗,每穗粒数33粒左右,千粒重40g以上。高产栽培技术: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适宜播期为10月10-20日。适宜的播量,10月10日前后为112.5~120.Okg/hm^2。生育期间看苗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8.
顾尚敬 《种子》1994,(4):48-49
对1987~1992年贵州省常规粳稻良种区域适应性试验各年参试品系的产量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80年代末期(1987~1989年)产量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大致趋势为:亩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随着品种改良和育种目标的改变、近期内,即90年代初(1990~1992)育成的品种产量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性趋势则有所改变,大致趋势是:千粒重>穗实粒数>亩有效穗数。由此说明,亩有效穗数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对产量的增长作用不及提高千粒重和穗实粒数。近期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千粒重和实粒数的提高。同时产量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亩有效穗数与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受亩有效穗数的制约,只有适当控制亩有效穗数,才能相应提高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穗实粒数与千粒重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在育种中可以同时获得。因此,目前的选育目标,应是在一定的亩有效穗数的基础上,着重选择穗实粒数和千粒重较高的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依据1990-2006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结果,分析了17年来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对照种和区试中居前三位的品种(系)在产量、成产三因素方面的变化趋势,并主要依据所有参试品种(系)的平均值,分1990-1998、1999-2006两个阶段来分析育种目标的演变。结果表明,在1990-2006年17年中.成产三因素的变化趋势是:在争取提高产量的基础上,穗数比较稳定,穗粒数逐渐增加且趋于稳定,千粒重略微增加;两个阶段育成的品种(系)表现为:产量变化从每公顷4482kg增加到5192kg.每公顷穗数稳定在520万左右,穗粒数由28.4粒增加到31.1粒,千粒重稳定在39g左右。依此提出今后旱地小麦的育种目标为:产量达到每公顷6000kg,穗数稳定在520万-540万/hm^2,穗粒数达35粒左右,千粒重40g左右,同时应注重旱地优质小麦新品种(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洛旱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抗旱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7-2000的区试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品种洛旱2号丰产性好,稳产性突出,抗旱性明显优于对照豫一等奖号,是一个产量高而稳、抗旱性突出的旱地小麦新品种。通过对不同产量水平下的产量结构进行分析,得出洛旱2号的产量构成最佳模式为:公顷穗数525-600万/hm^2,穗粒数30-32粒,千粒重37-40克。对其产量构成要素与产量的通径分析表明:洛旱2号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是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基础上,提高小穗结实率,增加穗粒数,稳定千粒重,充分发挥其丰产性。  相似文献   

11.
豫麦67号(原名郑农8号)是郑州农科所以775-1(矮丰3号/孟201//牛株特)为母本,豫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0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豫麦67号。1生育特性1.1生物学及品质特性豫麦67号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种子萌发后芽鞘黄绿色,幼苗半匍匐,叶色黄绿,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茎秆较粗;成株期株型紧凑,茎叶蜡质重,叶片大小、宽窄适中。叶片上冲,旗叶较短,其叶尖缢痕明显。株高80cm左右。穗长方形,长芒,白壳,无茸毛,护颖椭圆型,背明显。穗长8~10cm左右,每穗小穗数20个左右,穗粒数32~35粒,千粒重35~40g。子粒卵圆形,腹沟浅…  相似文献   

12.
漯麦9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培育的半冬性高产抗倒小麦新品种,2006年和2007年参加国家黄淮区试,平均每h㎡产8127kg、8076kg,增产显著,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8007.漯麦9号品种的突出特点是矮秆(77cm)、中大穗(穗长9~13cm)、产量三要素协调(穗数480万-570万/h㎡、穗粒数35~40粒、干粒重42~55g),茎秆坚韧、高抗倒伏,子粒半硬质且硬质率较高,既高产又稳产,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高肥水地块早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13.
唐亮  徐正进  袁媛 《种子》2007,26(5):67-71
利用粳型的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对水稻主要的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穗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究水稻高产优质的产量结构和穗部构成。结果表明,在确保经济系数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生物产量,可使穗数达到14~16个,穗粒数150~170粒,千粒重为24g左右,结实率大于93%,穗长24cm左右,穗颈粗1.4~1.6mm,粒型为粒宽稍小的长粒米也有可能实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4.
1亲本特征特性 母本S6—05:河北春播生育期120d左右,幼苗绿色,基鞘紫色;全株叶片数17~18片,叶脉白色;株型紧凑,株高160cm左右,穗位35cm左右;雄穗分枝11~14个,护颖绿色,花药紫色,花粉量中等;花丝绿色,穗柄中等,苞叶长,果穗筒型,穗长19cm,穗粗4.4cm.秃尖小,穗行数14行,行粒数36个,百粒重38.4g,粒马齿型,黄色,穗轴白色。  相似文献   

15.
为丰富我国冬小麦遗传多样性,为其遗传改良提供物质保障,对引进的104份斯洛伐克冬小麦种质资源的株高、株穗数、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资源主要表现为株高偏高、穗子较大、千粒质量偏低的特点,且株高、穗长与千粒质量三性状均与对照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6个性状变异系数幅度为0.08~0.37,变异系数的顺序为株穗数>株高=主茎穗粒数>千粒质量>穗长>小穗数,表现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4份冬性种质与40份春性种质的千粒质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和主茎穗粒数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株穗数、穗长和小穗数差异不显著;株高与株穗数、株高与穗长、穗长与小穗数、穗长与穗粒数、小穗数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与千粒质量、穗粒数与千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104份种质分为4类;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种质3份,可直接作为亲本材料应用于黄淮冬麦区的小麦遗传改良研究。  相似文献   

16.
1亲本特征特性母本S6-05:河北春播生育期120d左右,幼苗绿色,基鞘紫色;全株叶片数17~18片,叶脉白色;株型紧凑,株高160cm左右,穗位35cm左右;雄穗分枝11~14个,护颖绿色,花药紫色,花粉量中等;花丝绿色,穗柄中等,苞叶长,果穗筒型,穗长19cm,穗粗4.4cm,秃尖小,穗行数14行,行粒数36个,百粒重38.4g,粒马齿型,黄色,穗轴白色。  相似文献   

17.
鹰丰6号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鹰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11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11002。1特征特性1.1农艺性状夏播生育期99d,株型半紧凑,叶片数20~21,株高250~260cm,穗位100cm。芽鞘紫色,叶片深绿,第1叶尖端圆到匙形;雄穗分枝密,雄穗颖片基部紫色,花药浅紫色,花丝紫色;果穗筒形,穗长16~20cm,穗粗4.9~5.5cm,穗行数14~18,行粒数35~40,  相似文献   

18.
杂交中籼高产育种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通过对1999-2000年安徽省中籼区试资料的相关及通径分析得出:每穗总粒数在两年的试验中与产量的直接相关系数均为正值。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两年均较高。选育穗型较大的重穗型结合有助于提高产量。但同时还应该注意穗、粒重之间的相互协调。其单产10.0t/hm^2的产量结构是:在栽插60-66万基本苗的条件下,控制最高苗数达360-400万,使有效穗达230-260万,每穗总粒数160-20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7-29g。  相似文献   

19.
1亲本特征特性 1.1母本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狭长、黄绿色,叶色淡。成株穗下叶片较长、平展,穗上叶上冲,全株呈半收敛型。株高175~180cm,穗位90cm左右,茎秆较坚韧。叶片数18~19片,雄穗分枝一般,花粉中等,花药黄色,花丝白色,单株散粉期7d左右。果穗为锥型,穗长14~16cm,穗行12~14行,行粒数为30粒左右,百粒重34~36g。半硬粒型。穗轴为粉红色。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在高产田条件下,选择了产量潜力高但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显著不同的少穗大穗型核生2号、多穗小穗型烟农15及中间类型的泰876161品系,进行了品种-空背宽度-边际效应相关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l)在间套行较窄的情况下,选择多穗小穗型品种有利于发挥边行增产作用,在间套行较宽的情况下,选择中穗或大穗型品种则更有利于发挥边行小麦的增产效果;(2)边行小麦增产,大穗型核生2号以增加穗数为主要特征,小穗型烟农15以增加穗数和穗粒数为主要特征,中间型的泰876161则是相对的穗数、粒数与粒重协调增加;(3)随空背宽度加宽,边行增产幅度提高,大穗型核生2号是增穗为主,穗粒数比重不变,粒重比重下降;小穗型烟农15是穗粒数比重提高,穗数比重持平,粒重比重下降,中间型泰87616正则是穗数、粒数比重协调增加,粒重比重下降;(4)边2行小麦的增产作用与品种和边1行的增产幅度相关,40cm空背下,少穗大穗型核生2号边2行增产幅度最高,其次是中间型泰876161,多穗小重型烟在15几乎无增产效果,空背加宽,边1行增产幅度提高,使边2行的增产幅度下降,甚至减产,100cm空背下,大穗型核生2号边2行较内行稍有增产,而小穗型烟农15和中间型泰876161则边2行出现减产,以边1行增产幅度最大的泰87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