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对利用基因芯片技术从抗、感黄曲霉花生品种中分离出的差异表达基因PnLOX2进行原核表达,得到分子量为121.5 kD的融合表达产物;构建了PnLOX2基因的3'端反向重复结构并转化花生,得到了转基因花生苗,为反向鉴定PnLOX2基因在花生抗黄曲霉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与花生黄曲霉抗性相关的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抗黄曲霉花生品种J11为试验材料,用黄曲霉毒素诱导的花生叶片和种子RNA为模板,经反转录及PCR反应得到几丁质酶的部分序列;以未做诱导处理的花生作为对照,经反转录及PCR反应未获得特异性的条带。将花生几丁质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与已报道的花生几丁质酶核苷酸相似性较低,推测该基因为一新基因。研究结果同时表明:该花生几丁质酶基因所表达的蛋白是一种诱导酶,与花生对黄曲霉毒素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花生种子的黄曲霉抗性物质成分和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花生黄曲霉的抗性研究和建立快速有效的鉴定方法提供参考,对花生种子的白藜露醇、脂肪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胰蛋白酶抑制剂、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等黄曲霉抗性物质、膜质过氧化反应、种皮超微结构和抗性成分及抗黄曲霉基因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花生抗黄曲霉成分和基因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抗感黄曲霉花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发掘优良抗性种质,本研究利用46对多态性SSR引物分析48份抗感黄曲霉或相关花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5.15个等位变异,平均PIC值为0.604;聚类分析将48份种质分为8组,其中抗性种质被分成5组;低产毒种质91048、抗侵染种质AR-3、PI337409F和GFA-2以及抗圆柱状黑腐病种质PERRY与其它种质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可作为理想的育种材料;抽取5个标记共35个多态位点建立了48份抗感黄曲霉或相关花生种质的"引物+0,1字符串"计算机化的DNA指纹图谱。筛选出的优异种质可在抗黄曲霉品种培育中作亲本利用,以拓宽其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原理,在生物体内表达双链RNA(ds RNA)可以高效沉默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在寄主中形成病原真菌和昆虫特异基因的小RNA会进入其体内从而产生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ost-induced gene silencing,HIGS)。病虫害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利用HIGS技术为提高农作物抗病虫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综述了HIGS技术在提高农作物抗病虫性中的应用,总结了沉默信号在寄主与病虫间的可能的传递方式以及提出该技术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最容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油作物之一,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防控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介绍了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现状与特点,分析了黄曲霉毒素侵染途径和影响因素,并从品种培育、土壤处理、田间管理、收获、干燥、贮藏以及产毒后去除等方面探讨了花生黄曲霉毒素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抗黄一号”系福建省农科院作所与福建省种子总站于1998年季以粤油169为母本,国际半干旱抗黄曲霉材料ICGV94449A为父,通过有性杂交,混合系谱法选成的我国第一代抗黄曲霉花生品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填补我国抗黄曲霉花生品种选育的白。漳浦县于2004年春季引进“抗一号”进行多  相似文献   

8.
以花生种子为试材,采用孢子浓度为1×106(个/ml)的黄曲霉菌接种花生种子,对抗产毒和易产毒品种间4种主要芪化物(resveratrol,ε-viniferin,δ-viniferin,pterostilbene)合成变化,相关抗性酶活性(PAL、POD、PPO)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不同品种间芪化物的合成与抗黄曲霉菌产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生种子芪化物的合成速度与抗产毒有关。在接种黄曲霉菌第3天时,抗产毒品种黔花生3号4种芪化物含量达到峰值,含量为47.37μg/g,为对照的54倍;易产毒品种花育22号芪化物含量仅5.5μg/g;抗产毒品种芪化物含量和相关抗性酶(PAL、POD、PPO)活性都高于易产毒品种;在16个考察的花生品种中,发现了4个芪化物含量较高,病情指数和黄曲霉毒素含量相对较低的花生品种;相关分析发现,不同花生品种芪化物含量与病情指数、黄曲霉毒素B_1和黄曲霉毒素总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89、-0.851、-0.850。因此,花生接种第3天时的芪化物含量可作为筛选和培育花生抗产毒品种的重要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Gateway技术构建稻瘟菌RHO1基因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IGS)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入水稻后,观察稻瘟菌对转基因水稻的致病力。【方法】利用PCR技术从稻瘟菌cDNA扩增RHO1基因,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pBDL03-RHO1载体,电转化进入农杆菌AGL1;以水稻日本晴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获得转基因水稻植株,并对其接种稻瘟菌,分析转基因水稻对稻瘟菌抗性。【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了RHO1基因片段,利用BP反应构建了入门载体pDONR 221-RHO1,采用LR反应构建了HIGS表达载体pBDL03-RHO1。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将HIGS载体转入了水稻中,并利用mCherry红色荧光观察和PCR扩增验证了转基因植株构建成功。接种试验结果表明,HIGS转基因植株对稻瘟菌的抗性提高。【结论】利用Gateway技术可以简单快速构建HIGS表达载体,表达RHO1的转基因水稻抗病性提高,表明RHO1介导的HIGS在水稻-稻瘟菌互作过程中可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黄曲霉花生品系选育与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抗黄曲霉花生品种为父本,杂交育成了5个花生新品系。以5个花生新品系为材料,进行室内黄曲霉菌接种和田间区域试验鉴定,结果表明,5个花生新品系均表现出对黄曲霉菌具有较强的抗侵染能力,田间区域试验产量也较高。通过试验,筛选出了9843—26—2和9817—36—2两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