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脑梗死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分别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观察组)和体检健康者10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分别比较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能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措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TOAST分型不同亚型脑梗死的关系及在诊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large artery arterioslerosis LAA)、心源性脑栓塞(cardiac embolismCE)、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mll artery occlusion SAO)3种不同亚型脑梗死患者共140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ADVIA Centaur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仪测定不同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不同型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结果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LAA)、心源性脑栓塞(CE)之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显著差异,3种亚型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CY在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HCY患者更易发生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眼底动脉改变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与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37例2型糖尿病伴眼底动脉硬化者血同型半胱氨酸、血脂、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并以45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眼底动脉硬化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载脂蛋白A、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比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伴眼底动脉硬化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等血液指标的水平与眼底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同型半胱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新明  王媚 《湛江医学院学报》1997,15(4):325-327,341
目的:建立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的新方法。方法:反应条件研究采用分子荧光光谱法,同型半胱氨酸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法,结果:使用邻苯二甲苯荧光衍生试剂,在温度为50℃,pH8.4反应4min时,衍生物相对荧光强度最大,在3×10^-7~1.6×10^-6mol/L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44×10^-8mol/L。结论:同型半胱氨酸经过氧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民族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椎动脉开口狭窄163例患者(狭窄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时期收治的脑血管造影正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4例(对照组)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既往卒中史、TIA史、冠心病史、心梗病史、房颤史、心瓣膜病变、外周动脉血管疾病、高LDL-C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与椎动脉开口狭窄相关性最高(P=0.000,OR=4.06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P=0.000,OR=2.682)、糖尿病(P=0.020,OR=2.476)及性别(P=0.027,OR=1.928)次之。结论: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及性别是椎动脉开口狭窄的重要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旨在鉴定影响布氏杆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denosylhomocysteine hydrolase,SahH)催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denosylhomocysteine,SAH)产生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催化活性位点。[方法]将表达载体pET28a-Bru-sahH转化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纯化布氏杆菌SahH(Bru-SahH)蛋白,分析辅酶NAD~+、磷酸化修饰及活性位点对Bru-SahH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添加NAD~+后,Bru-SahH的催化活性降低85.6%;对Bru-SahH质谱分析表明,其444位丝氨酸为可能的磷酸化位点,对该位点突变后Bru-SahH催化SAH形成HCY的活性降低85.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ru-SahH的337位和338位氨基酸为其活性位点,分别对上述2个位点进行单突变和双突变,突变后的Bru-SahH催化活性降低90.8%以上。[结论]Bru-SahH的337、338和444位氨基酸是其催化活性位点,添加外源性NAD~+可抑制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PDCI)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将86例帕金森病(PD)患者分为PDCI组和对照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CI危险因素.结果 PDCI发生率为5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3a、H-Y分级≥3级、焦虑、抑郁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PDCI显著相关(P<0.05).结论 PDCI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病程、H-Y分级、焦虑、抑郁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异常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甲功异常合并脑梗死住院患者133例,按甲功情况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简称甲亢组,8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简称甲减组,50例),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于清晨(甲亢、甲减组患者为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者为体检当日)行甲功、血脂、血糖和胰岛素、血同型半胱氨酸、心电图等检测。结果甲亢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均明显高于甲低组及对照组(P〈0.01)。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甲低组与对照组(P〈0.01)。而甲减组胆固醇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甲亢组和对照组(P〈0.01)。心电图示70%以上脑梗死患者并有心律失常,甲亢组以窦性心动过速及心房纤颤多见;甲减组以窦性动过缓及心力衰竭为主。结论甲功异常特别是甲亢患者空腹血糖增高、血脂代谢异常;而甲减者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导致的心律失常进一步加重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加速脑梗死的发生。甲功异常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血管疾病的一种标志性氨基酸,高Hcy血症可引起或影响多种疾病[1-2]。胱抑素C(Cys-C)是一种低分子量、碱性非糖蛋白质,是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血清中Cys-C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并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增高,是评估肾功能的一种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指标[3]。本研究主要探讨检测血清Hcy和Cys-C在肾病综合征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炎症反应参与不稳定型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到破裂全过程,炎症因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金属蛋白酶、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等与不稳定性斑块密切相关。该文对与不稳定型斑块相关的炎症标记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脑梗死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及血脂水平的关系,为临床防治进展型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型半胱氨酸循环酶法定量试剂盒测定血清Hcy水平,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FIB值,美国雅培AER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析比较7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进展型组)和70例完全型脑梗死患者(完全型组)的上述3项检查结果。结果进展型组患者血清Hcy水平、FIB、TC、TG、LDL水平明显高于完全型组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血脂水平和FIB升高可能是脑梗死患者发展为进展型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为临床及早预防进展型脑梗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体内甲硫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研究发现,Hcy主要通过改变细胞结构和功能、增强脂质过氧化、影响凝血系统和影响多种活性分子浓度等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Hcy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综述Hcy在As中的作用机制、降低Hcy浓度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细菌的sah H基因编码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h H),该酶参与细菌的甲硫氨酸循环(AMC),调控细菌的多种生理功能。[方法]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Bru-sah H和p ET28a-Pse-sah H,分别表达布鲁菌(Brucella abortus)S2308株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O1株的Sah H重组蛋白Bru-Sah H和Pse-Sah H。将纯化后的Bru-Sah H、Pse-Sah H以及我们前期表达纯化的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的Pfs和Lux S蛋白,分别在体外催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通过对产物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测定,评价不同重组蛋白的催化活性,并对催化底物时产生的自诱导分子2(AI-2)活性进行检测。[结果]Bru-Sah H和Pse-Sah H分别催化1 mmol·L-1SAH生成38和47μmol·L-1HCY,而APEC的Pfs和Lux S蛋白能催化相同浓度的SAH产生401μmol·L-1HCY。运用哈维弧菌BB170检测上述底物的AI-2活性,结果表明只有同时采用AEPC的Pfs和Lux S蛋白催化SAH,才能形成有活性的AI-2分子,而Bru-Sah H和Pce-Sah H均不能催化SAH形成活性AI-2分子。[结论]Bru-Sah H能催化SAH生成HCY,为进一步研究sah H在布鲁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脏器、多体系,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可以合并脑血管疾病。传统观点认为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但部分患者不存在上述高危因素,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内皮功能障碍、系统性炎症反应等一些非传统因素在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衰是指各种原发病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肾衰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其临床分期的关系。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150例,均符合慢性肾衰的诊断标准,其中肾功能代偿期25例,氮质血症期30例,肾功能衰竭期40例,尿毒症期55例;年龄20~80岁;均未行透析治疗,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验组)和74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cy以及CysC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Hcy、Cys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轻、中、重3组间的血清Hcy、CysC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Hcy及CysC水平明显升高。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脑梗死Hcy和CysC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cy、Cys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生与发展有密切关联,联合检测血清Hcy、CysC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和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及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CR)、尿酸(UA)在动脉硬化疾病中的含量,并比较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梗死、冠心病患者肾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842例脑梗死患者及96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Hcy、Cys-C、β2-MG、CR、UA检测,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和冠心病组Hcy、Cys-C、UA、β2-MG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Hcy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冠心病组UA显著高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CR、Cys-C、β2-MG与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Hcy水平与UA水平呈正相关(r=0.402,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Hcy水平与UA水平呈正相关(r=0.415,P0.05)。结论血清Cys-C、Hcy、UA等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在脑梗死和冠心病中Hcy水平与UA水平呈正相关,Hcy水平与肾功能衰退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系统发生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已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信号肽、结构域等进行分析。[方法]在NCBI中检索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下载相应的氨基酸序列。采用SMART软件预测结构域,用SingalP程序查找信号肽,用TMHMM程序搜寻预测跨膜区。多序列比对采用CLUSTALW程序。运用MEGA3.1软件,采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进化树。[结果]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A(Homo sapiens)、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M(H.sapiens)、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F(H.sapiens)、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Mus musculus)、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C(M.musculus)、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F(Rattus norvegicus)、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C(R.norvegicus)、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S(R.norvegicus)、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I(Zea mays)、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Brugia malayi)、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On-chocerca volvulus)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Acanthocheilonema viteae)有信号肽,其余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基因没有信号肽,TMHMM程序搜寻结果显示,这些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都没有跨膜区,均为胞外蛋白。SMART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含有1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结构域。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存在高度保守的QxVxG基序,意味着该基序可能对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活性具有重要意义。系统进化分析可预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在进化过程中可能也是保守的。[结论]该研究可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功能研究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温湿度对同型巴蜗牛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温湿度处理对同型巴蜗牛生存、活动和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 2 0~ 2 5℃和相对湿度90 %左右是同型巴蜗牛生存、活动和取食危害最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当温度高于 30℃、相对湿度低于 6 6 %时 ,同型巴蜗牛的取食量显著减少并大量死亡 ;当温度低于 15℃时 ,同型巴蜗牛的活动和取食量明显下降 ,但死亡率不高 ;在适温条件下 ,湿度越高 ,同型巴蜗牛的取食量越大。  相似文献   

20.
石斛产业是孟连县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绿色特色产业之一,同型巴蜗牛是石斛主要害虫之一。本文介绍了同型巴蜗牛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对石斛的危害特征,提出系统的防治技术,以指导防治石斛同型巴蜗牛,提高石斛的产量及品质,促进其产业健康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