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省扬州地区存在着一种类似徐淮地区“干热风”的“高温逼熟”天气.即在小麦接近成熟的时候,日最高气温(大于30℃)持续两天以上,相对湿度一天内可低至30—40%,风力达2—4级,逼迫小麦早熟,结果使小麦千粒重降低,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在农田林网的保护下夏熟作物就可以避免这种灾害的发生.据康立新等人报道,有林网防护的农田,小麦平均增产2.3—5.0%,元麦平均增产5.3%,油菜平均增产3.4—5.9%,并且小麦和油菜的品质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本文拟以1982年观测结果,对林网网格内影响夏熟作物产量的水热条件进行探讨.一、观测地的基本情况观测地设在江都县东汇乡鞠家村,位于北纬32.27,东经119°34′,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属稻、麦两熟地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昌吉州四县市农田林网化程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林网化程度100%、75%的林网分别比对照(10%)的小麦产量平均提高19.1%和10.3%;防护用材林的林网或林粮间作的间作区内的日平均气温均在小麦灌浆成熟期的最佳温度范围内,林网内或间作区内日平均气温降低1.1℃或1.3℃,林网或林粮间作可以使小麦增产10.6%或11.4%。防护用材林的群众杨、少先队杨、八厘庄杨、俄罗斯杨的直接(木材)经济效益比乡土树种箭杆杨分别提高了72.6%、39.0%、56.6%、30.9%。而小株距大行距则是林粮间作的最佳间作形式。  相似文献   

3.
本项研究表明,林网内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较旷野增加18.92%—50.78%,产量提高20—39%;影响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是作物层的CO_2浓度、光照强度、空气温度和叶面温度;林网内作物层的CO_2浓度较旷野平均增加17—72PPm,可以说林网对农作物具有一定的CO_2施肥作用,林网还有增加气温和叶面温度的作用。综合分析,进一步揭示了防护林体系内农作物的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廓灌区农田林网防风保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洲边缘地带复合林网的总体防风效能为19-54.6%,并可使网格内74.3%面积的土壤含水量高于无林网保护的单作小麦地,扣除林网树木耗水,灌水15天后,平均每公顷可节水150t,春小麦平均增产28.4%。  相似文献   

5.
农林复合系统的林网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樊巍 《林业科学》2000,36(4):16-20
本文研究了林网式农林复合系统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系统可以提高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其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了6.33%。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也存在着“午休”现象,林网可以有效的缓减这一现象,应用主成份分析证明林网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影响了空气温度、叶温、饱和差和光合强度。  相似文献   

6.
去冬今春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干旱天气,持续三个多月没有明显降雨,冬小麦遭受严重的旱灾,冬小麦大片枯黄,农民朋友纷纷浇地施肥,抗旱保苗一片忙碌.然而,在抗旱采访中,笔者惊奇地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在同等条件下,林网保护范围内的小麦与林网外小麦相比,叶片较青,生长态势较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7.
80年代末期,三江平原垦区防护林体系建成以来,比60年代平均年风速降低14.9396;年平均气温上升42.4%,平均增加0.9℃;年平均≥10℃积温上升2.1%,平均增加50.9℃;无霜期增加7.4%,延长9.5天;年平均蒸发量减少3.7%,绝对值减少45.3mm;年平均降水增加6.1%,绝对值增加32.9mm;空气湿度平均增加3.2%。林网内垂直高度1~5m范围内,水平20H范围内平均降低风速30.2%;当气温低时,林带能提高温度,当气温高时,林带又能降低温度,调温幅度大约可在2℃左右;林网内地温明显增高,比对照平均增高6%以上;空气湿度平均增加30%左右,蒸发量减少10%左右。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农田林网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林网可使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提高5.7%,赖氨酸含量提高11%,湿面筋含量提高2.5%,容重也提高了2克/升,并且使小麦种子的生活力提高了7.9%,发芽率提高了6%。主要原因是林网改善了小麦的水分和氮素供应。  相似文献   

9.
大袋蛾生物防治技术综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袋蛾是林业的一大害虫。在1998-1999年试验的基础上,2000-2002年在刺槐小片林和林网内对综合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和实践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Bt制剂的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寄生蝇的寄生率在片林中达到25%,在林网中达21%;而大山雀的招引率也很高,平均达70%。3种生物防治方法综合使用后,刺槐片林大袋蛾老熟幼虫平均虫口密度由防治前的47.4头/株下降到防治后的0.39头/株,林网内由46.9头/株下降到0.78头/株,而相似的对照区大袋蛾平均虫口密度刺槐片林为34.8头/株,林网37.6头/株。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经过两年多定点和非定点连续考察观测,取获60多万个数据资料。平均防风效应31%;林带内气温平均升高0.14℃;夏季最高气温降低0.3℃,冬季最低气温升高0.5℃;0~20厘米地温平均升高0.48℃。相对湿度林带内提高3—4%,蒸发量减少9.91%。农田林带使早稻秧苗叶龄增加4%,绿叶数增加18.8%,株高增加3.17厘米,叶面积增加7.9平方厘米;发育期提前2—4天。晚稻株高提高5.0厘米,叶面积增加8.5平方厘米,发育期提前3—5天。经测定,林带内水稻增产14.2%,直播稻增产9.91%,油菜增产6.0%,小麦增产18.3%;稻谷粗蛋白提高8.6%,粗脂肪减少4.8%,淀粉减少2.2%。同时林带对春寒、高温、寒露风、冻害等天气灾害具有明显的抗御能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金银花常见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花在怀远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常有虫害发生,对金银花的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现将金银花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一、叶蜂幼虫危害叶片。防治措施:①冬、春季在树下挖虫茧,减少越冬虫源;②幼虫发生期喷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速灭菊酯1000倍液。二、尺蠖危害叶片,严重时能把成片叶片吃光。防治措施:①冬季剪枝清墩,破坏害虫越冬环境,减少虫源;②入春后,在植株周围1m内挖土灭蛹;③幼虫发生初期,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相似文献   

12.
(强)热带风暴下海岸带梨园林网防护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海岸带梨园林网遭受11号强热带风侵害后果园内落果情况的调查资料,研究了梨园林网的防护效益。结果表明:(1主林带背风面不同距离处梨的落果、减产指标随着距离的增加呈低-高-较低的曲线, 梨的保护量和保护率则呈相反的变化规律。(2)梨园林网的有效防护范围为0.5H-16H和24H-28H(H为主林带平均树高);与无林网梨园相比,梨园林网内梨的产量增加了2194.42kg/hm^2,增产率为23.93%,经济损失量减轻1450元/hm^2。  相似文献   

13.
<正> 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林带使作物增产的报道;法国人Guyot指出,灌溉条件下,林带可使小麦增产21.8%,丹麦人研究认为,可以平均增产5%,据我们1985年研究认为,在100亩左右的长方形林网内平均增产5.5%。有关林网保护下的农作物质量及其增产机制的报导还不多见。为了系统的了解防护林体系保护下的农作物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几个造林树种耗水量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西部防护林建设的节水树种是小黑杨和樟子松;防护林可增加林网内土壤贮水量;片林在枯水季可平均增加林内贮水量16.5 mm;防护林可打破林内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分入渗和贮水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3 a对农田林网防护效应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对农田生态环境具有综合的改良作用:(1)可降低风速25.8%~39.7%;(2)可调节林网内气温;(3)可减少网内蒸发量达10.7%,提高网内相对湿度2.0%~5.8%;(4)可调节林网内地温;(5)可降盐改土,加快土壤脱盐进程。林网内0~5 cm土层内土壤含盐量为无林区的7.64%,5~10 cm土层内为无林区的11.50%,10~20 cm为无林区的21.13%。  相似文献   

16.
<正>榆绿叶甲以成虫在房檐、墙缝、坯垛及草堆中越冬,数量多,集结量大。据1988年4月2日调查,武邑县西小李村1200亩农田榆树林网内的4处井屋、园屋及场屋中,平均每立方米集结越冬榆绿叶甲成虫18062.头,其越冬存活率达72.8%以上,可见林网内的“三屋”是榆绿叶甲的主要越冬场所。因此,消灭这些害虫,压低榆绿叶甲越冬后  相似文献   

17.
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是棕榈植物重要食叶害虫,在湛江一年发生 4~5 代、以 4 代为 主,世代重叠,以高龄幼虫越冬。每年 7—8 月份林间种群数量最大,8—9 月份危害严重,幼虫主要在 植物中层和下层老叶叶片背面皱褶处危害,形成不规则蛀道。蛀道长 60~150 mm,蛀道内粪便与其吐的 丝交织,幼虫隐藏于蛀道内取食叶肉,严重时叶肉大部分被吃光,后期造成叶片卷曲、干枯,形似火烧。 害虫完成 1 世代历期 50~65 d,其中幼虫历期 30~35 d,蛹历期 10~14 d,成虫历期 5~10 d, 卵历期 4~6 d。 车载电动喷雾器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 好年冬乳油 1 200 倍液、44% 多虫清乳油 1 200 倍液和 50% 甲 刻水分散粒剂 800 倍液,喷药后第 5 天,3 种药剂对椰子织蛾幼虫防治效果达到 90.26%~93.38%;喷药后 第 10 天,防治效果达到 93.16%~95.24%;3 种药剂的防治效果不存在差异。推荐交替使用上述 3 种药剂, 相隔 10~15 d,连续防治 2~3 次,可以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8.
梨树县林业科技推广总站,为了解决农田防护林带的胁地减产问题。经过二年多的试验证明:林带胁地距离为树高的一倍多,若以林带平均高15米,375亩林网计算,其胁地面积为林网面积的11.76%,胁地段内的农作物,平均减产61.59%,折占林网面积的7.24%,占林网保田增产数量的65.16%。上述试验说明,虽然林带的防护效益是增产一大片,而减产只是一条线,但是这种影响农民积极性的现实问题,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毛虫在大兴安岭林区2年1代(跨3个年度),幼虫期经过两次越冬:第1年以2~5龄越冬,4龄占42.3%;第2年以6~8龄越冬,7龄占79%。幼虫危害时间约200天左右,发育至9龄结茧化蛹,卵期平均13天,蛹期平均17天,成虫寿命5~15天。于5月上旬及8月中下旬利用杀虫优、马拉硫磷22.5g/hm~2低量喷雾,防效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我们针对苗木越冬贮藏易失水、干梢等现象,在总结历年苗木窖藏方法的基础上对苗木越冬保护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1981年冬进行了苗木窖藏雪培的越冬方法试验。通过三年对比实验证明,该法可保持苗木新鲜,避免苗木失水(苗木干梢率平均降低7.9%),对提高更新造林成活率有极其明显的作用。1986年我局已经进行了全面推广和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一、窖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