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 邢台县历史上就有种藕养鱼的习惯,但由于污染的日益加剧,藕田遭受了污染,藕的有害残留物超标,使得产量和效益一年不如一年。面对着藕田种植业的严峻困境,县委、县政府本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思路组织了农、林、牧、水等涉农部门分赴山东、河南等地进行考察调研,经筛选认定“无公害藕鱼套作”项目比较适合我地的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邢台县历史上就有种藕养鱼的习惯,但由于污染的日益加剧,藕田遭受了污染,藕的有害残留物超标,使得产量和效益一年不如一年。面对着藕田种植业的严峻困境,县委、县政府本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思路组织了农、林、牧、水等涉农部门分赴山东、河南等地进行考察调研,经筛选认定“无公害藕鱼套作”项目比较适合我地的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17日和12月1日.由邢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持召开的标准评审专家组审核通过了《藕鱼套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泽畔藕栽培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泽畔藕》水产地方标准,将于近日向社会发布。这3项标准的发布,将会极大地规范和促进邢台市的藕鱼套作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泽畔藕的规范生产、品质提高和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以来 ,邢台县进行了“南藕北移”鱼种套养研究 ,并获得南京农大技术支持。该项目是通过对藕田的改造 ,科学放养和管理 ,充分提高藕田的利用率 ,以实现藕鱼双丰收。项目在邢台县实施 1 33.3hm2 水面 ,并获河北省水产局立项。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藕田改造面积以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藕鱼套作高产技术研究项目"是在稻田养鱼和稻田养蟹技术基础上的拓展和创新.本研究为了探索适合本市现状的节能、节水、低投入、高效益、无公害的新型莲藕种养渔业,经过三年的研究和一年的应用推广,圆满完成了项目的要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收益,近年来,我县城关镇腾桥村利用藕田发展乌鳢养殖,经济效益显著。2008-2009年我们在5口共24.5亩藕塘进行了无公害藕田养殖乌鳢试验,平均亩产菜藕2045.6千克、乌鳢成鱼421.3千克、纯收入8455元/亩,藕田的综合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天池牌莲藕”是2000年以来我县申请注册的无公害绿色系列蔬菜商标之一。它是以深井水和农家有机肥为基料栽种的莲藕,并套养一些名贵、名优水产品种,充分发挥藕鱼套养的生态效应,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我县在发展藕鱼套养方面的做法总结如下:一、基本条件藕鱼套养池面积以1~2亩为宜,一般深1~1.2米,池底平并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一般池底用水泥、石子、沙浆浇注(或用生石灰夯成三合土),池壁用石板(或预制的水泥板)拼砌。回填30~50厘米的沙壤土,同时每亩施经腐熟发酵的猪粪(或养鸡场的鸡粪、…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目的是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鱼回鱼种至成鱼无公害健康养殖模式 ,提高斑点叉尾鱼回鱼养殖效益 ,鱼回鱼产业化发展。本试验采用池塘 80 :2 0养殖技术模式 ,整个养殖过程不换水 ,只是适当补充被蒸发的池水 ,养殖密度合理 ,与其他养殖模式相比 ,养殖效益更高。养殖饲料选用美国大豆协会提供的豆粕型饲料配方 ,委托浙江嘉兴普瑞纳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浮性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9.
潘须林 《水产养殖》2004,25(3):20-20,16
为优化淡水渔业产业结构,提高养殖生产的效益和水平,增加渔民收入,2001年至2003年我们承担了“浅水藕栽培与藕鱼混作高产高效技术开发研究”试验课题,累计完成开发面积13500亩,藕鱼总产8.1134万吨,平均亩产6092.87kg,其中藕5625.55kg,革胡子鲶等鱼类467.32kg,实现利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临沂市莲藕种植发展迅速,在一些低涝洼地,低产田及一些村内老化鱼塘,都开发种植莲藕,效益较好。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藕池内的水资源、生物饵料资源,临沂市兰山区水务局积极探索了藕鱼混养技术,该技术采用担形硬化藕池混养鱼类,实现了藕鱼共生、层藕叠状、消除害虫、疏松土壤,达到每667 m~2产藕4000 kg、产鱼100 kg,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吕幸 《水产养殖》2017,(8):31-32
<正>藕鱼混作,以藕为主兼营养鱼,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藕鱼混作可起到除虫、除草、疏土、增肥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藕和莲子的产量;可节省除虫、除草、追肥等田作劳力和经济开支;提高土地、水源的利用率;消灭蚊虫,改善农村环境条件,保障人畜健康。目前,驻马店市藕鱼混作养殖已成为很多农民合作社、农业开发公司、经营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一些农户的一种经营方式。但最近,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大部分藕鱼混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目的是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鱼回)鱼种至成鱼无公害健康养殖模式,提高斑点叉尾(鱼回)鱼养殖效益,(鱼回)鱼产业化发展.本试验采用池塘80:20养殖技术模式,整个养殖过程不换水,只是适当补充被蒸发的池水,养殖密度合理,与其他养殖模式相比,养殖效益更高.养殖饲料选用美国大豆协会提供的豆粕型饲料配方,委托浙江嘉兴普瑞纳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浮性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13.
王树林 《水产科学》1995,14(6):42-43
1993年进行了苇藕鱼生态结合立体开发试验。试验面积60亩,共收获苇38800kg、亩产647kg;藕8250kg、亩产550kg;净产商品鱼2100kg、亩产350kg。苇藕鱼3项总收入131950元,总投资29920纯收102030元,比1992年只植苇纯收入提高8倍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李红顺 《河北渔业》2009,(11):63-64
邢台市作为一个内陆地区。为寻求突破,邢台的水产人转变观念,凋整思路,不在产量上与沿海县市争高低,而是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紧盯市场的风向标,积极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培育特色渔业.在冷水鱼、热带鱼养殖.藕鱼套作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等方面另辟蹊径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藕田开沟养鱼,鱼、藕互利。试验结果每亩藕田产鲜藕1956.7公斤,成鱼26.07公斤,鱼种28.1公斤,收入较一般藕田增加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李登周 《齐鲁渔业》2006,23(1):22-23
鱼藕混作就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充分利用藕鱼之间的共生关系,立体利用藕田,使藕、鱼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一种集约化经营的好形式。 1环境条件 1.1水源以无污染的黄河水为好,因为这些水的溶氧量高,水中养分较多,适宜养鱼种藕。井水作为水源,只  相似文献   

17.
正鱼藕综合养殖是科学利用藕池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环境资源来种藕及养鱼的种养模式,达到鱼、藕双丰收,提高藕池的经济效益。弥渡县有藕池两千多亩,每年从5月开始藕池里都会长出很多浮萍及其他水生生物,这些优质资源不但没有得到科学利用,而且还影响莲藕的生长。近年来,弥渡县水产工作站积极开展鱼藕综合种养试验示范,达到了预期效果。一、材料及方法1.池塘选择选择弥渡县水产试验基地池塘4个,1、2、3、4号池,1、4号池分别为5.4亩,2、3号池均为2.7亩,选择1、3号池为对照池,2、4号池为试验池(故意把试验池和对照池分开)。池深2米,塘埂是石头支砌挡墙,池底为黏性土,水源主要是地下碱性(pH 7.6)温泉水和少量雨水。  相似文献   

18.
2月28日,省水产局主持对《内陆生态藕鱼套养技术推广》项目在邢台县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委员会主任由省水产局高级工程师王玉枢担任,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研究员曹杰英任副主任。与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审查了有关资料并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质疑,经过认真讨论和评议,对课题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该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杨彦忠 《内陆水产》2003,28(9):24-24
藕池养鱼具有投资小、费工少、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同时,藕池养鱼还可以除野、杀灭害虫、松土。传统藕池养鱼是以养殖杂食性的鲤鲫为主,近两年我们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探索了藕池养殖胡子鲶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藕池选择池塘面积3468米2,地处水源、交通、排灌方便的沙南陶庄湖境内,土质为粘性。2002年3月20日整改池塘,翻土、整平、做畦。池塘内开挖鱼道和鱼槽,鱼道一般呈“井”状或“田字状,宽深均为50~80厘米;在池塘中间和四角挖鱼槽,宽、深各1米,与鱼道相通,以便排水、施药、施肥时,鱼躲避栖息。排水口要设有拦鱼设施。1.2施肥消毒…  相似文献   

20.
吴宗纯 《中国水产》2017,(2):113-115
正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云南省曲靖市陆良人民创造性的探索了一条秧藕鱼塘生态种养模式,从时间上的互补性,种养的互利性,种养品种的选择性,进一步优化秧藕鱼生态种养模式,获得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现将秧藕鱼塘生态种养模式技术进行总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云南省曲靖市陆良人民创造性的探索了一条秧藕鱼塘生态种养模式,从时间上的互补性,种养的互利性,种养品种的选择性,进一步优化秧藕鱼生态种养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