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原齐系来源于原武02×齐31杂交F1代种子,经250Gy60Co-γ射线处理选育而成的一批自交系,其中原齐123、原齐722已应用于生产,而以原齐系作育种素材,新近又育成了鲁原133、鲁原92等中早熟自交系。  相似文献   

2.
新疆发展特用玉米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 新疆特用玉米发展现状 1.1 高赖氨酸玉米 新疆高赖氨酸玉米育种从1979年开始。十几年来,先后育出新玉5号、新玉6号、新玉7号和新玉10号等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选育杂交种的同时,新疆农科院还选育出新自210/02—新自217/02等8个软质和半乳质02玉米自交系,并将新玉2号的亲本156A—4和新自系209,新玉6号的母本103A,新玉7号的父本202—1回交转育成了02同型系;新疆农垦科学院选育出石404/02、87石—116、矿石—139等自交系,并将Sc704的亲本ZP1773和ZPL717回交转育成了02同型系。 新玉6号是新疆农科院1990年育成的优良早熟02玉米杂交种,截至目前累计已推广20×104hm2,居全国早熟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之首,大面积平均单产6 000~7 500 kg/hm2,高产纪录为11 730 kg/hm2。新玉7号和新玉10号是新疆农科院1993年和1998年育成的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大田单产10 500~12 000 kg/hm2,产量与普通玉米相同。  相似文献   

3.
苏玉19(原代号J4142)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利用两个自选系为亲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大穗型玉米单交种,于2003年1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该品种的育成成功地解决了玉米育种上高产与早熟、早熟与大穗的矛盾.显著提高了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潜力和抗逆性,已被列为江苏省玉米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1957-2004年近50年对全国玉米自交系衍生系的种质变化材料进行广泛的收集、积累与整理研究,笔者将武105和原武02类群划分为玉米系谱十大种群之第二类。武105为优良自交系品种,在顶交种、双交种、三交种、早熟单交种方面得到了广泛利用,并进一步育成了陕单一号、黄白一号、陕单七号等,后又衍生了武109、天4等优良改良系,组配成了陕单号、户单号主要推广骨干杂交种; 山东农业科学院通过辐射处理育成原武02后,进而衍生改良了原齐号、鲁原133、鲁原92等后续系,形成了新的衍生分枝,也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后续又衍生成新的改良系,在江苏省苏玉系列品种中占有很大比重;另在吉林通化、福建一脉相承,得到应用。武105种质西种东移,南延北扩,丰富了我国玉米种质基因库。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鲁原92是由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所于1983年以原齐122×1137杂交种的二环系选育而成。该系经多年试验表现配合力高,综合性状好,抗病、抗倒、适应性广。以鲁原92自交系作亲本配育的鲁原单14号和鲁单50杂交种已通过山东、河北两省的认定和审定...  相似文献   

6.
用60Coγ射线100Gy剂量照射国外玉米杂交种干种子,再用早熟玉米自交系KL3杂交获得原始材料,用系谱法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性强、早熟质佳的玉米自交系辐3018,用其作亲本育成龙辐玉7号、龙辐玉8号、龙辐玉9号等玉米杂交种。辐3018在我国早熟玉米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烟鲜玉1号"系烟台市农科院于1993年育成的极早熟鲜食专用型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玉米基础材料,用60 Co-γ射线105Gy剂量照射国外杂交种干种子,用KL3回交后,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性强、早熟的玉米自交系辐3018,用其作亲本育成了龙辐玉7号、龙辐玉8号和龙辐玉9号等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9.
玉米属于异花授粉作物,易于进行杂交,生产上应用的玉米良种多为杂交种。玉米杂交种是由2个或2个以上相异类型的亲本杂交育成的。按其亲本类型、数量不同,可分为品种间杂交种、品种与自交系间杂交种、自交系间杂交种以及综合杂交种4种。  相似文献   

10.
强盛62是由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玉米育种部于2003年以自选系3412为母本,924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紧凑、中早熟玉米杂交种。经过2007~2008年山西省早熟玉米区试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高产、抗病抗倒、早熟等特点,在生产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黑龙江省1982~1994年主要推广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的分析表明,年种植面积在1.5万hm2以上的杂交种共计51个,涉及64个自交系。应用最多的为M017、甸骨11A、东46,分别组配了8,8,3个杂交种,面积约占自交系总面积的26.5%,说明黑龙江省杂交种的种质基础比较狭窄。选系的方式以二环系和改良系为主,外引系和一环系直接组配的杂交种逐渐减少。骨干系按其血缘关系大致可分为美国Lancaster血缘(约占23.42%);大黄血缘(约占10.99%);桦甸红骨子血缘(约占10.62%);铁岭黄马牙血缘(约占10.65%);美国M14血缘(约占13.06%);冬黄血缘(约占3.18%);前苏联血缘(约占7.12%)等7大基本种质类型。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亚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水稻中粳株系“02428”与籼型恢复系中间材料杂交,育成了几个含50%粳稻血缘的新恢复系。它们与籼型不育系配制的亚亚种间杂交稻,一般具有明显的大穗优势,每穗总粒数可达200粒以上,且结实率正常,生育期适中,只是分蘖力较弱。与显性早熟不育系“早显A”配制的杂交组合,穗粒数明显多于籼型迟熟组合汕优63和早熟组合汕窄8号;尽管生育期比汕窄8号短1.7-6.0天,但产量却高13.7-32.1%,且不低于汕优63。本文还考察了这些恢复系之F1代杂种优势的表现特点,粗略估计了其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讨论了亚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用二个水稻“野败”胞质不育系和四个恢复系,配制五个不育系杂种及其相应的保持系杂种,包括三对正反交;比较它们的株高、抽穗期、最高分蘖数、穗数、成穗率、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重。结果表明,不育系杂种比其相应的保持系杂种,除了抽穗期延迟和最高分蘖数增加外,其它性状的数值均下降,且都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准;即野败不育胞质表现杂种优势负效应。杂种的减产与千粒重的降低呈显著正相关,与每穗粒数的减少呈正相关。但是,通过选育高产、恢复力强的恢复系,选择最优的组合,可以达到基本消除不育胞质负效应的育种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不同来源的9个肉鸡品系按父、母系分成两组,进行了20个杂交组合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5个父系间56日龄体重一般配合力差异极显著,以A_1品系最高;4个母系间差异不显著;各杂交组合间特殊配合力差异极显著。该性状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分别为0.96和0.69。各父系、母系及20个杂交组合间56日龄存活率和饲料转化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棉花半配合材料VSg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VSg作母本与其它材料杂交可以培育父性单倍体,但不同材料作父本与VSg杂文F1所产生的父姓单倍体的比率不同.以海岛棉或海岛棉品种间杂交F1作父本时较高(2.5%),海陆种间杂交F1作父本时次之(1.3%),陆地棉或陆地棉品种间杂交F1作父本时较低(0.7%).用秋水仙素水溶液处理父性单倍体植株后获得13个加倍单倍体株系.以VSg单倍体植株作母本与正常异源四倍体棉花杂交可以获得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16.
利用携有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Xa-5,Xa-7的抗源 DV_(85)衍生而来、但经济性状明显改善的 TD-1、TD-2为抗病供体亲本,与对白叶枯病感染的杂交稻优良恢复系明恢63杂交,在对目标性状——抗白叶枯病持性的强烈选择压下,与轮回亲本回交2次。然后自交,以便于其它有利基因重组,通过按产量与抗性进行鉴定与选择,目前所选育的抗18、抗21、抗25用白叶枯病强菌株浙173接种为高抗(HR),且抗病性状在与感病不育系配组的杂种 F_1中呈完全显性表达。这此抗系与珍汕97A 杂交的 F_1杂种农艺性状都近似于汕优63——珍汕97A/明恢63,在江、皖、豫、鄂等白叶枯病病区的杂交稻生产上有应用前景。再继续回交1~2次,可望获得进行白叶枯病抗性研究的近等基因系遗材料。  相似文献   

17.
Physiological meturity stage,kernel water content in physiological maturity and natural drydown rate of 42 maize inbred lines and 8 hybrids were studied in field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te and mid-late and mid-early inbred lines and hybrids tested reached their physiological maturity stage at 50-60d and 45-50d after silking,respectively,and at this time the water content of kernel was 28%-42%and 26%-40,respectively,The drydown rate of the inbred lines and hybrids tested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nd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ear diameter and ear position.The late line Ji16,mid-late lines Ji846 and ZaC546,the mid-early line Longkang 11 and the early line Dong91 were moisture quick-loss inbred lines and cound be used in fast drydown maize hybrid breeding program.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三个快羽系A、B、C和三个慢羽系α、β、γ及它们的自别雌雄杂交鸡Cβ、Bβ、Aβ、Cα、Bα、Aα、Cγ、Bγ、Aγ的早期生长和产蛋性能,并探讨了C、α系和A、β系羽毛生长速度(快慢羽速)与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后代产蛋性能明显得到提高,并表现出明显的羽速效应,而且羽速效应因品种(系)的不同而异。九组杂交鸡产蛋性能均表现较好,具有较高的优势率,其体重均低于其双亲均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将抗除草剂的bar基因和抗二化螟的SCK(修饰后的CpTI)基因导入到优质粳稻恢复系超优一号中。经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经田间除草剂抗性检测和二化螟接种鉴定,表明转基因稳定株系直到T6仍表现高抗除草剂且没有分离,说明bar基因能稳定遗传并高效表达;转基因恢复系与非转基因恢复系相比,抗虫性有所提高,但提高程度在株系间有差异。经对转基因恢复系所配杂交组合进行除草剂检测和优势测定,表明转基因杂交稻也高抗除草剂,且F1全部正常结实,结实率达80%以上,并具很强的杂种优势,说明亲本抗性基因通过制种已转移到F1中并得到高效表达,同时说明外源基因的导入没有改变原受体的优良性状;经对部分转基因杂交稻进行纯度鉴定,表明秧田喷施除草剂后,本田的不育株率和杂株率明显降低,特别是两系杂交稻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