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氮消费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1981~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物氮年消费量的趋势变化,并进行ARIMA模型时间序列预测分析,以揭示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家庭食物氮消费的发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氮年消费量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处于轻微的上升趋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居民食物氮消费量仍然保持持续上升状态,并且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特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北京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粮食、蔬菜、肉禽蛋等传统食物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不会随着收入和价格产生太大的变化。居民对糖烟酒饮料、糕点、奶类和瓜果等休闲类副食品的需求有了较大增长,尤其以奶类和干鲜瓜果类最为突出。随着收入增长,未来北京城镇居民购买奶及奶制品的支出增幅最高,其次是在外饮食、干鲜瓜果及糖烟酒饮料类食品。针对北京城镇居民未来食物消费发展趋势,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农业生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1978—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数据整理,分析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模型对现阶段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价格和支出(收入)变化已经不再是影响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粮食、食用油消费份额趋于减少,鲜奶和水产品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升级落后于城市居民一个阶段,但总体表现为不断趋近的趋势。城乡居民当前食物消费结构均存在消费目标和营养目标不协调的问题,由消费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消费质量提升以及个性化消费比例的增长将成为食物消费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4.
运用N-Calculator模型,在1995-2016年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各类食物消费统计量的基础上估算乌鲁木齐市城镇居民氮足迹,并分析其氮足迹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1995-2016年,乌鲁木齐市区域总氮足迹和人均氮足迹均增长,其中,人均食物氮足迹占比大,能源氮足迹占比小但增长最快;(2)城镇人均食物生产氮足迹在人均食物氮足迹中占主导地位,畜肉类、粮食、蔬菜、水产品、蛋类和水果类生产氮足迹影响着食物氮足迹;(3)柴油和汽油对乌鲁木齐市人均能源氮足迹贡献最大,交通是能源氮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4)乌鲁木齐市氮足迹低于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5.
氮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元素。人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消费者,以食物氮的形式消费后大部分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泄到环境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食物消费逐渐丰富,对其氮足迹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遵义市近16年氮消费足迹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遵义市氮消费足迹中城镇居民人均食物氮消费量在2119.68-3132.67 g间波动,平均值2629.37 g;农村居民食物氮消费足迹在4654.12-2962.12 g间波动,平均值3847.20 g。(2)在近16年粮食、猪肉、家禽、蔬菜、蛋及蛋制品、水产品、奶制品、水果和牛羊肉对城镇居民食物氮的平均贡献分别为36.96%、28.90%、10.62%、6.69%、4.73%、4.46%、3.09%、2.31%和2.26%。农村居民食物氮消费足迹中粮食的贡献65.81%、猪肉的贡献为24.21%、蔬菜的平均贡献为6.70%;水果、水产品、家禽和蛋及蛋制品0.28%-1.32%间波动。(3)遵义市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与推荐的我国膳食结构有较大的差距。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消费食物氮可能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数据,分析了1961—2018年中国食物生产消费系统的变化情况,总结了生产消费系统的趋向规律,根据此变化特征探讨了当前中国食物供给安全情况和未来趋势。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年生产和消费食物量中植物性食物占比略微下降,但在2018年仍分别占食物生产量的88.33%、食物消费量的88.58%;动物性食物生产和消费量占比整体上升,生产量从1961年的3.19%上升到2018年的11.01%,消费量从1961年的3.19%上升到2018年的10.67%,饮食结构逐渐倾向于多样化。供给安全方面,粮食自给率超过95%,但食物种类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豆类及坚果、奶和水产品进口需求量较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膳食结构情境下,除了奶类,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食物生产量完全能满足所有的食物需求。最后,从生产技术、生产结构、农业政策和膳食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保障食物供给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作为全球氮热点区域,其中城市居民食物氮消费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研究其变化特征及趋势,对推动城市低氮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为例,分析1992年-2012年期间全市城市居民食物氮消费的动态变化,并结合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未来10年重庆市城市居民食物氮消费总量.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城市居民食物氮消费从1992年-2012年由22 130.348t增加到60 196.306t,各类食物氮消费结构中粮食消费呈不断下降趋势,蔬菜、乳制品、禽肉类的食物氮消费则呈现上升趋势.模型GM(1,1)预测显示,重庆市城市居民氮消费2022年可能超过90 000t,将进一步威胁城市环境安全,并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以及高等学历人数比重对其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广州食物氮足迹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估算广州城镇居民食物氮足迹,探讨城镇化与食物氮足迹之间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980—2009年广州市人均食物消费氮足迹随消费模式变化,2009年回归至较合理水平,为3.75 kg(N)/年;目前广州人均食物氮足迹下降至25.98 kg(N)/年,低于美国、德国和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广州人均食物氮足迹已越过拐点(PGDP 10 560元),但食物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仍然存在。氮足迹分析有助于评价食物消费对生态环境构成的压力,为指导转变人类不合理的、环境负荷过大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制定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恩格尔系数看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幸  文博 《四川农场》2004,(2):44-46
恩格尔系数由德国19世纪的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他在长期对无产家庭预算构成的研究中发现,食物支出占整个家庭全部收人的比重会随收人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这就是名的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也由此得出,即为家庭食物支出是家庭全部收入的比例。据恩格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闻  许世卫 《农业展望》2012,8(10):52-55
随着收入水平和价格的变化,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应用1995~2010年统计数据,描述性分析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变动的基本趋势;利用食物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以2009年为基期,对2012年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量进行预测,结果发现中国农村居民人均肉蛋奶的消费量将较2009年增长,粮食消费量将下降;在粮食产品中,除水稻和小麦的消费量没有下降外,其他粮食品种消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玉米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特征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消费经济理论,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变化的规律和特征、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收入,农民收入与消费呈高度相关性;农民的消费层次比较低,主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提出了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必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挥小城镇的聚集效应,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市场消费环境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669-3671
运用1983~2010年的有关数据,利用比较法,从总量消费和人均消费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对GDP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从总量消费来看,还是从人均消费来看,农村居民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均超过城镇居民。最后提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增强消费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农民消费预期;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于静  吴正朋  王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3051-13053
基于2011年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运用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安徽省16个市城镇居民消费状况及地区性差异程度进行分析,分别从结构和分布上探讨影响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提出平衡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改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为分析手段,利用9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及食用植物油消费数据,阐释了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的消费状况及消费结构,分品种计算了中国城乡居民年人均植物油消费量。进而在分析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三种需求弹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各品种植物油的消费特征与趋势,并着重对城乡消费做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抑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陕西省1978-2013年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陕西省农村人均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农村人均消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化率和受教育程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陕西省农村居民纯收入、城镇化率对农村人均消费增长具有长期正效应作用,而受教育程度则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此研究可为促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唐晓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41-10642
从线性扩展支出系统(ELES)入手,依据《新疆统计年鉴》数据,对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对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的结论,并为改善这些差异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Panel Data模型对四川省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城乡居民消费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和结构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状况。以天津市为例,根据2002—2012年天津市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两个角度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化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从消费水平上看,近10年天津市农村居民总体消费水平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0年间增长了2.85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4%以上;从消费结构上看,人均食品、衣着、居住的生存型消费支出都趋于下降或持平的状态,但三者之和所占支出比例超过了60%,而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享受型消费支出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19.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山西 省、中部省份和全国2010-2017 的数据为样本分析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找出制约山西省农 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因素,并从乡村振兴的视角提出山西省应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优化农村消 费环境、转变消费观念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农民的消费档 次,促进农村居民进一步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