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验通过对选育的屠宰型肉鸡专门化品系(A系和B系)早期(35日龄)大小鸡冠进行选择,比较饲养至性成熟(150日龄)时鸡冠大小和生产性能。结果表明:35和150日龄时A系鸡冠面积、鸡冠周长和鸡冠色度级别均显著高于B系(P0.05)。35日龄A、B系大鸡冠的鸡冠面积、鸡冠周长和鸡冠色度级别均大于小鸡冠(P0.05),而至性成熟(150日龄)时大小鸡冠间鸡冠大小、体重、体尺、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150日龄A系的活体重、屠体重、心脏重、肝脏重、单侧胸肌重、单侧腿肌重、单侧翅重、腹脂重、睾丸重、腺胃重、肌胃重、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均大于B系,但A系与B系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A、B大小冠公鸡屠宰性能较好,屠宰率均超过90%,全净膛率均超过71%,半净膛率在77%~84%之间。A、B专门化品系公鸡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优质鸡矮小型品系(S3)的杂交模式,以选育的S3、B、D、F、Y系5个品系为素材,组成5个纯系组合和F♂×S3♀(FS)、S3♂×F♀(SF)、Y♂×S3♀(YS)、S3♂×Y♀(SY)、D♂×S3♀(DS)、S3♂×D♀(SD)、B♂×S3♀(BS)、S3♂×B♀(SB)8组二元杂交组合,进行杂交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中D系的日增重最大,料肉比最低,S3系日增重显著小于其他品系(P0.05),Y系和F系的日增重显著低于D系和B系(P0.05)。杂交组合中BS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BS与YS的料肉比较低。生长性状存在较为明显的杂种优势率,屠宰性状除腿肌外,无一致性的杂种优势率,FS、SF、YS和BS,在体重、日增重和料肉比上的杂种优势率较高,FS和YS在屠体性能上占优,YS和SD组合在屠宰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上显著高于其他杂交组合(P0.05)。综合考量,YS为最佳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3.
本刊辑 《中国猪业》2013,8(9):64-64
据四川畜牧食品信息网报道,2013年9月10日-11日,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主持培育的川藏黑猪配套系猪种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的现场审定。川藏黑猪配套系是以藏猪、梅山猪等地方猪种为核心育种素材,聚合地方猪种和引进猪种两类遗传资源的优势特色性状基因,育成的具四川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系配套优质风味猪配套系。既具有肉质细嫩多汁、鲜香爽口、香味浓郁、回味悠长的突出特点,又兼备生长快、胴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主栽的32个鸭茅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DUS测试,并基于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以期筛选出适合我国南方及长江流域地区生长的优质鸭茅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供试鸭茅品种(系)可根据其物候期的差异,主要分为早、中、晚熟3种类型,生育期介于230~307d。各供试鸭茅品种(系)在抗锈病、越夏率、生长速度、草产量、茎叶比、鲜干比、分蘖数等均差异明显,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群体差异,以‘滇北’、‘01472’、‘Cristobal’、‘宝兴’、‘波特’等表现较为突出。供试14个DUS性状在各鸭茅间表达程度各不相同,可用于区分供试鸭茅品种(系),并得出关于鸭茅产量、抗性及品质的供试种质综合排序,最终筛选出17份表现较为优异的鸭茅资源。  相似文献   

5.
选取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保存的10个中系和10个日系家蚕品种进行了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选育试验,调查了各品种的24 h疏毛率、小蚕期眠蚕体质量以及茧质等多项指标,分析所选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6代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后,各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均有很大提高,日系品种比中系品种表现好。日系品种经过6代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后,24 h疏毛率均在90%以上,002B、J6、732这3个品种2龄和3龄起蚕率均能达到或接近100%;中系品种经过4代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后,整体上仍比较差,庭、豫1号、限1、苏蚕1号的24 h疏毛率能达到85%及以上,2龄、3龄起蚕率中系也比日系品种差,发育不齐。日系品种豫4优、002B、9406B、J6,中系品种庭、豫1号、限1、125M在人工饲料适应性选育中表现较好,可列为本单位的重点选育品种。探讨了人工饲料养蚕中遇到的3龄后期出现不眠或者对人工饲料食性减弱,以及人工饲料发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2年5月26日,冀合白猪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猪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审定,成为国内培育的第一个含地方猪血统的配套系。冀合白猪配套系的商品代与国外配套系相比,由于母系突出的繁殖性能和仔猪成活率高,每头母猪年产1146千克瘦肉的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冀合白猪配套系为三系配套。母本系列有A系和B系:A系由大约克、定县猪、深县猪杂交选育而成;B系由长白猪、太湖猪的二花脸品系和汉沽黑猪杂交选育而成。父本C系由纯种汉普夏猪通过继代选育而成。配套方式为A、B两系正反交产生的杂合母猪,再用C系公猪交配…  相似文献   

7.
采用广西三黄鸡BB系、XX系和矮小型黄羽鸡DD系为素材,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成包括纯系在内的9个组合,测定1~16周各个周龄的体重、16周龄成活率和饲料转化率的杂种优势率、后代羽色。结果表明,杂交组合B×X组合的1~16周龄体重、16周龄成活率、16周龄饲料转化率、后代羽色等各项指标均表现突出,为最佳配套组合,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节省家蚕品种资源保存成本 ,减缓世代演替进程 ,避免因饲养环境不当而造成基因漂失 ,研究了家蚕秋用品种资源不经春季饲养只作秋繁继代的可行性。以 4个中系品种和 4个日系品种为研究材料 ,以供试品种春制冷藏浸酸种为对照种做常规技术处理 ,以秋制越年种为试验种 ,经复式冷藏至次年 8月与对照种同时出库 ,常规饲养。经 7年连续 7个世代对虫蛹生命率、4龄结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健蛹率、制种率、产卵量、孵化率等指标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对照种和试验种无显著差异 ,家蚕秋用品种资源秋繁继代能够保持种性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胡长华 《四川蚕业》2012,40(4):19-22
通过对近十年来871×872的母种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全茧量871A、871B、872A、872B品种从2003-2012年十年间维持在1.62~1.68之间,有比较缓慢下行趋势,其变化不大;茧层量方面均有下降趋势;茧层率变化十年来互有高低,其变化区间在24%~26%,整体看变化不是很大;健蛹率871A、871B、872A、872B品种十年间除了2012年最低外,健蛹率华系均在95%以上,日系在94%以上。整体而言,除了特殊年份外,基本没有变化,个别性状略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家蚕限性黄茧华系品种933×夏FB和限性黄茧日系品种934姬×854B在自然破茧和人工削茧两种破茧型式下,对蚕蛾的破茧率、死蛹或死蛾率、羽化率及母蛾遗腹卵率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华系品种933×夏FB的羽化率人工削茧高于自然破茧,而母蛾遗腹卵率则相反,自然破茧高于人工削茧;日系品种934姬×854B的羽化率人工削茧略高于自然破茧,母蛾遗腹卵率则自然破茧的高于人工削茧。结论:自然破茧与人工削茧相比,存在诸多问题,目前仍不能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正确选择适合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家蚕新品种,以4龄万蚕产茧量、对4龄蚕健蛹率、解舒丝长、鲜茧出丝率、纤度均方差作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标准化值代数和指数评判法、排队记分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并结合专家经验分配指标权重系数,对7对家蚕品种的综合性状进行了评判比较。结果表明,标准化值代数和指数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适宜用于家蚕品种综合性状的评判,尤其是标准化值代数和指数评判法简单而实用。  相似文献   

12.
主成分分析法在柞蚕品种资源经济性状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柞蚕品种资源的性状进行评价和归类,有利于提高柞蚕品种资源鉴定的效率及育种亲本的合理、有效选择。对16份柞蚕品种资源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调查的16个主要经济性状选取出综合产量因子、茧丝效率因子、生命力因子和茧丝产量因子4个主成分,这4个主成分代表了16个主要经济性状信息总量的83.068%,其中包含有关茧丝性状的信息较多。基于4个主成分值的聚类分析,可将16份柞蚕品种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每个主成分在各类群的表现:综合产量因子为第1类群第2类群第3类群第4类群,茧丝效率因子为第4类群第2类群第1类群≈第3类群,生命力因子为第4类群第1类群第3类群第2类群,而茧丝产量因子在各类群的排列规律不明显。依据4个主成分对16份柞蚕品种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三里丝和定州1号排列前位。  相似文献   

13.
昆明地区草坪草栽培适应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3a对14个草坪草品种,从植物物候期,生态适应性及综合性状的详细观察,提出了适合昆明地区的草坪草品种。  相似文献   

14.
九个苜蓿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叶水势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旱作条件下,对9个苜蓿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水势及其日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的初始荧光(Fo)、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合性能指数(PI)波动趋势呈单峰曲线,均在中午出现峰值,方差分析得出Fm、Fv、Fv/Fm、Fv/Fo以及PSⅡ活性中心数(RC/ABS)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参试品种聚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准格尔苜蓿、草原2号、敖汉苜蓿、中苜1号和龙牧801,叶绿素荧光特性较优,第二类包括肇东苜蓿、甘农3号、公农1号和龙牧803,叶绿素荧光特性较差;9个苜蓿品种水势日变化较大,其中准格尔苜蓿和敖汉苜蓿叶片水势较高且较为稳定,而公农1号和肇东苜蓿叶水势较低。准格尔苜蓿、草原2号、敖汉苜蓿、中苜1号和龙牧801对环境耐受性较好,肇东苜蓿、甘农3号、公农1号和龙牧803对环境耐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外引高羊茅草种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39个美国高羊茅草坪草品种为供试材料,于1998年9月在福建农林大学试验教学农场进行试验。通过对景观品质、密度、质地、颜色、耐践踏性、弹性、日生长速度、覆盖率、成坪速度、叶面积指数和分蘖数等11个主要性状的观察表明,该种草坪具有景观品质优、耐践踏、弹性强、颜色大都较为浓绿等多种优点,是一个有极具开发潜力的草坪草种。以11个主要性状为依据,对39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定阈值为5.4为分类标准,初步将所有品种分为五大类。  相似文献   

16.
灰色系统理论在牧草引种上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简略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禾本科牧草引种试验的干草产量、抗病性和牧草粗蛋白质含量等9个主要性状的平均值为单位进行计算,探讨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在牧草引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好的禾本科牧草品种依次是罗托(r_1=0.8014)、费罗德(r_4=0.7789)。阿潘努衣(r_3=0.7758)、扁穗雀麦(r_8=0.7590)、和努伊(r_(12)=0.7540),综合性状最差的是巴莫特拉(r_(17)=0.5052)和织金鸭茅(r_6=0.5818)。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开始,从山东等温带地区引进了12个“甜樱桃”新品种,在汉中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种植,对其适应性、开花、着果、成熟期、口感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以适应性、早熟性等综合性状为目标,筛选出了在口感、抗逆性、着色、丰产等方面表现良好的早、中熟品种7个,可适宜于广泛种植的早熟、矮化品种3个,为汉中甜樱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欣  柴琦  刘照辉 《草业科学》2012,29(5):694-698
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质量分数0、0.2%、0.4%、0.6%、0.8%、1.0% 6个盐分梯度,对4个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在萌发期进行盐胁迫处理,分别观测盐溶液对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根/茎、根长相对降低率等萌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根/茎随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根长相对降低率随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综合评比表明,凌志耐盐性最强,爱瑞3耐盐性最弱。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评价及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高产且适宜西宁地区种植的全株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本研究以引进的1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通过对13个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及对16个品种进行含水量分析,并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得分在10分以上的品种高低排列顺序依次为:‘翔玉998’、‘优迪919’、‘五谷703’、‘翔玉198’、‘高玉2300’、‘铁研53’;在农艺性状方面,‘翔玉998’的株高312.30 cm,单株总重1.41 kg,单株叶数13.07片;‘优迪919’的株高332.00 cm,单株总重1.28 kg,单株叶数12.80片;‘五谷703’的株高265.83 cm,单株总重0.82 kg,单株叶数11.70片;‘翔玉198’的株高318.37 cm,单株总重1.34 kg,单株叶数12.97片;‘高玉2300’的株高312.47 cm,单株总重0.74 kg,单株叶数12.17片;‘铁研53’的株高321.17 cm,单株总重0.98 kg,单株叶数14.10片,这6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且‘铁研53’、‘翔玉998’、‘优迪919’、‘高玉2300’含水量分别为72.01%,67.75%,65.80%,60.49%,达到西宁市青贮玉米含水量收割的标准;因此,从农艺性状和含水量两方面综合考虑,‘翔玉998’、‘优迪919’、‘五谷703’、‘翔玉198’、‘高玉2300’、‘铁研53’在田间表现优良,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在西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