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汉阴县五坪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建设的进展情况,重点阐述了由于蚕桑生产技术的进步、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所带来的显著成效,总结了五坪蚕桑示范基地建设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2.
蚕桑生产是海安县农业支柱产业。优质桑园示范基地的建设可以引导、辐射、带动一个区域、地区蚕桑生产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和提升。该示范基地以提高单产、提高茧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加大蚕桑品种、知识、技术更新力度,加速推进蚕桑生产标准化进程为建设总任务;以建设外向型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为建设目标;以《江苏省蚕桑地方标准》为桑园建设标准。通过基地建设,带动了全县的蚕桑生产,把基地建设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蚕桑标准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勉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和示范基地建设情况,通过对生产情况的调查,总结提出蚕桑示范基地建设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汉中市蚕桑生产的现状,结合强村大户工程建设实际,分析了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以"轻简化"技术为依托,推广现代高效蚕桑生产技术,建设现代高效蚕桑生产基地、示范村,培育养蚕示范大户,提高蚕茧生产的规模和效益,推动蚕桑生产向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4月,中国蚕学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在凉山州举办了现代蚕桑生产模式现场会,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参观了凉山州蚕种场、德昌县永郎镇果桑生产合作社、元坤果业公司、宁南县华弹镇10万亩优质蚕桑基地、葫芦口镇"6215"桑园套种模式示范基地、茧丝绸工业集中发展区等,受益良多,感触颇深。1凉山州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情况凉山州是四川省优质蚕桑基地建设的核心区域,是四川省最大的蚕茧生产基地,占全省蚕茧  相似文献   

6.
海安县围绕蚕桑优质、高效、规模化生产的目标,建立组织体系和示范基地,强化扶持政策,创新培训形式,建立5级联动的蚕桑技术服务网络;大力推广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桑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优良蚕品种、蚕种催青自动控制技术、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等,通过示范带动、技术推动、政策拉动全面推行蚕桑标准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海安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实现蚕桑生产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促进了全县蚕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好、保护好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中央和全国人民赋予四川的历史重任。2014年以来,仪陇县蚕桑行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蚕桑绿色发展方式,为建设美丽四川交出了蚕桑产业的"仪陇答卷"。截至现在,已初步形成了有机蚕桑技术体系,在全国率先建成了有机蚕桑生产示范基地,并已顺利通过欧盟两年有机转换期认证。在构建蚕桑绿色生产技术体系上,仪陇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8.
海宁市面对严峻的蚕桑产业形势,以通过申报“商务部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建设”“浙江省蚕桑产业技术团队”“国家农业(蚕桑)产业强镇建设”等项目为契机,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发展为理念,以发展“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融合化”蚕桑产业为目标,积极探索产业振兴新模式,谋划蚕桑产业新突破,努力构建高质量、高水平蚕桑产业体系,不断建立完善产业链融合新模式,提升现代蚕桑示范基地功能,促进一二三产深入融合发展,积极提升蚕桑生产效率和产业综合竞争力,为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杨杰  黄景滩 《广西蚕业》2021,58(1):56-60
为了更好地推动蚕桑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以广西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为例,总结该基地发展成效,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促进广西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分析表明,广西蚕桑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对蚕桑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成效显著,但其基地建设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如科学种养水平不高,机械化水平低,蚕桑资源...  相似文献   

10.
张丘陵 《中国蚕业》2008,29(1):60-62,65
通过分析重庆市南川区在发展蚕桑生产中基地建设、基础设施、蚕桑生产技术、蚕桑产业优势和土地资源等现状和目前存在的思想认识不足、思想观念陈旧、劳动力不足、桑园管理不善等问题;提出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做好试点示范、普及养蚕技术、建立专业合作社、延长产业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姚县实施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楚雄综合试验站大姚县蚕桑生产高产高效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大姚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以来,大姚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团队成员从桑园管理、消毒防病、科学饲养、省力化养蚕器械推广应用到入户服务零距离指导蚕农,实现了示范园区蚕桑生产高产高效,带动了全县蚕桑产业快速发展,提高了科技人员和蚕农的蚕桑生产管理及生产技术水平。高产高效养蚕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大姚县蚕桑生产的发展,2010—2015年桑园面积以年均394.2 hm~2的速度递增,年均增幅为14.47%;蚕种饲养量以年均4 702.3盒的速度递增,年均增幅为25.55%;蚕茧产值以年均803.83万元的速度递增,年均增幅为50.94%。全县的桑、蚕良种推广率达95%以上,小蚕共育率达99%,统一消毒防病率达99%,纸板方格蔟普及率达74%。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以江苏鑫缘茧丝绸集团公司、四川绵阳天宏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代表,大力发展规模化蚕桑基地建设,受到了业内各界的高度关注。2017年5月,在四川绵阳召开的全国优质茧丝生产科技成果推广大会,300多位代表参观了万担精品蚕茧生产基地、千亩现代蚕桑产业示范村、蚕桑农场、天虹蚕工场等现场。《商务部关于开展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建设,推进茧丝绸产业提质增效的通知》(商运函[2017]944号)明确提出,建  相似文献   

13.
杨金旺  车廷宇  燕成梁 《中国蚕业》2010,31(3):54-55,59
在分析柳林县蚕桑产业的现状以及所具有的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推广优质桑蚕品种、应用实用新型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对策建议,加快柳林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实现将柳林县建设成为山西省新的蚕桑基地县和黄土高原优质蚕茧示范基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 叙永县今年的蚕桑生产主要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加强100个蚕桑生产基地村的工作。蚕桑基地村要继续搞好农业结构的调整,按规划逐步达到蚕桑生产50万株桑树,200亩小桑园,年产500担蚕茧的目标要求,实现蚕桑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搞好常规技术培训普及工作,为提高单产、质量提供技术保证。要求各乡镇都要有科技示范村、示范社、示范户;乡镇及基地村蚕桑员一定要由热爱蚕桑事业的人来担任,那种带头  相似文献   

15.
<正> 南充市高坪区针对过去蚕桑基地建设工作薄弱,基地镇乡蚕桑生产曾一度滑坡的情况,充分认识加强蚕桑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狠抓内涵,现已建设成发种猛增,单产猛上,效益翻番,技术力量雄厚的蚕桑基地镇乡十一个,占全区总镇乡的42%,开创了蚕桑基地建设新局面。 去年初至今年6月,全区先后拿出30多万元资金明确基地建设奖惩。该区青居、江陵、会龙、长乐、搽尔、石圭等十一个基地镇、乡,根据区委、政府的发展规划,狠挖蚕桑生产潜力,充分利用嘉陵江的沿岸  相似文献   

16.
蚕桑基地建设是一条稳定发展蚕桑生产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了在我省经济发达的老蚕区建立蚕桑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的经验与体会,示范基地的建立可促进蚕桑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对今后新技术推广基地的建设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蚕学通讯》2010,(1):7-7
2009年12月15~16日,向仲怀院士、夏庆友教授、重庆市科委古林处长等一行考察了开县星星门业有限公司、云阳县峻西实业有限公司、重庆三峡云海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参观了云阳县峻西实业有限公司蚕桑生产基地。向院士对上述企业提出了扩大基地示范规模,加强资源高效充分利用,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夏教授具体提出了落实高效生态蚕桑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蚕桑是浙江省的十一个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2003年浙江省实施"蚕桑西进"和"优化改造"工程以来,蚕桑生产又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态势.提高蚕茧质量,提高蚕桑效益,努力实现从蚕桑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建立优质蚕茧基地,已成为浙江省茧丝绸业内人士的共识.如何进一步提高蚕茧质量,建立优质蚕茧基地,过去多从蚕桑生产技术层面分析.笔者以淳安在建设优质茧基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例,认为建立优质蚕茧基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整个茧丝绸行业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配合支持等多个层面,蚕桑生产技术层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优质蚕茧基地(是由许多个蚕茧质量优良的规模农户组成的)的建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农民的技术培训等多个层面进行较大的投入,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海宁市蚕桑产业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二位.周王庙镇蚕茧产量占全市的40%以上,被列为浙江省蚕桑强镇,周王庙蚕桑产业示范区列入第六批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云龙村曾经是全国蚕桑生产先进典型,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国科学大会上授予先进集体,并获国务院嘉奖.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蚕桑比较效益下滑,生产风险增大,进入新世纪后全市蚕种饲养量大幅下降.为保护传承蚕桑文化,顺应蚕桑产业规模化的发展趋势,浙江米赛丝绸有限公司于2018年在周王庙镇云龙村成立全资子公司——浙江雅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集中连片流转土地24.50 hm2,建设高标准规模化蚕桑示范基地,在行业内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为进一步提升蚕桑基地科技示范作用、规范现代农业企业管理、拓展科普教育功能,2020年,浙江雅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申报创建"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并顺利通过省农业农村厅考核验收.  相似文献   

20.
建设蚕桑生产基地,是我市发展蚕桑生产的必经之路,是我市蚕桑生产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市政府从去年起,把建设蚕桑生产基地镇(乡)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作为我市今后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任务.市政府同意在去年建设六个蚕桑生产基地镇(乡),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今年新增加六个蚕桑生产基地镇(乡),扩大基地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