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茯苓多糖对2型糖尿病(NIDDM)小鼠淋巴细胞DNA损伤及肾组织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方式诱导NIDDM动物模型,然后将动物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茯苓多糖灌胃组、罗格列酮灌胃组,药物连续灌胃42 d后,检测小鼠淋巴细胞DNA损伤,肾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WRP对NIDDM小鼠淋巴细胞DNA损伤具有修复作用,能提高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降低MDA的含量。表明茯苓多糖能增强肾脏抗氧化性,保护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损伤,可以治疗或延缓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按照60mg/kg体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STZ),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n=15)。治疗组给予丹参水煎剂15mg/kg·d,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蒸馏水,试验期为28d。给药后7、14、21、28d分别空腹取大鼠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变化,研究丹参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的影响。结果:用药28d后,丹参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血糖水平差异不显著,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丹参治疗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较模型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丹参对链脲佐菌糖尿病大鼠脂代谢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滋阴益气活血组方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用STZ尾静脉注射45 mg/kg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5)和组方治疗组(n=15)。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20)。组方治疗组灌胃滋阴益气活血组方水煎液10 mL/kg.d,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相当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期为56 d。灌胃第14、28、42、56天眶后静脉丛采血,离心制备血清以测血糖(GLU),第56天测血清糖化血清蛋白(GSP),处死大鼠取肝脏测肝糖原的含量。用组方治疗组水煎液连续灌胃8周后,该组大鼠的体重相对于模型对照组处于上升趋势;第56天时,血糖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基本接近正常水平;糖化血清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肝糖原含量极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滋阴益气活血组方能够改善和纠正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异常,对临床研究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参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按照60mg/kg体重腹腔注射链脲佐茵(STZ),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n=15)。治疗组给予丹参水煎剂15mg/kg·d,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蒸馏水,试验期为28d。给药后7、14、21、28d分别空腹取大鼠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变化,研究丹参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的影响。结果:用药28d后,丹参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血糖水平差异不显著,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丹参治疗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较模型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丹参对链脲佐茵糖尿病大鼠脂代谢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80只SPF级SD系大鼠随机分成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感染组和对照组(n=40),免疫抑制感染组大鼠一次性接种1×106/L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液1 mL,对照组接种1 mL生理盐水.于感染前(0 d)和感染后2,7,13,19 d分别宰杀10只大鼠,采集心脏、大脑,检测其GSH-Px、CuZn-SOD、Mn-SOD、总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大鼠感染微小隐孢子虫后,心脏组织的GSH-Px、总SOD、CuZn-SOD、Mn-SOD和CAT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D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的GSH-Px、总SOD活性在感染后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下降(P<0.01);DA含量在感染后极显著升高(P<0.01),而脑组织CAT活性在感染后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滋阴益气活血组方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免疫器官影响。方法:用STZ尾静脉注射45mg/kg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15)和组方治疗组(n=15),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20)。组方治疗组灌胃滋阴益气活血组方水煎液10mL/kg.d,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6d。灌胃第14、28、42、56天眶后静脉丛采血,制备血清以测定血糖(GLU)水平。第56天剖杀大鼠,取脾脏、胸腺组织,制作切片,观察组织结构。结果:第56天时,组方治疗组的血糖水平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基本接近正常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组方治疗组可显著提高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模型对照组脾小结数量较少,生发中心不够明显;组方治疗组脾小结数量体积较正常,可以见到生发中心;模型对照组胸腺组织结构变化明显,胸腺小体数量较少;治疗组胸腺小叶较大,胸腺小体较多。结论:自拟滋阴益气活血组方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对STZ糖尿病大鼠的脾脏、胸腺及其组织结构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丹参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脾、肾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讨丹参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及脾、肾组织结构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提供参考。60mg·kg-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丹参治疗组,各15只。另外以20只正常大鼠设立正常对照组。丹参治疗组灌胃丹参水煎液5g·kg-1·d-1,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相当剂量的蒸馏水,试验期为28d。给药后的第7、14、21、28天眶后静脉丛采血,离心制备血清测血糖。试验结束后剖杀大鼠,取脾、肾组织,Bouin′s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切片的组织结构。试验第28天,丹参治疗组的血糖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对照组脾小结数量较少,较难见到生发中心,动脉周围淋巴鞘较薄;肾小球体积增大,血管球扩张,肾小囊囊腔变小,肾小管腔里充有不等量蛋白渗出物,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而丹参治疗组脾小结界限较清晰,可以见到生发中心,动脉周围淋巴鞘较薄,淋巴细胞排列相对较紧密;肾小球、肾小管排列规则,囊腔隙较正常,肾小管结构清晰、上皮细胞结构较正常,但管腔里内还有少量均质红染的蛋白渗出物。丹参在一定程度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异常,丹参对模型大鼠脾、肾组织结构病变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8.
党参总皂苷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党参总皂苷(TSC)抗氧化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辐射模型组、3个不同剂量(100、200、400 mg/kg)党参总皂苷给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15Gy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辐射后,各剂量组每天灌胃给予不同剂量TSC 0.2 mL;辐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生理盐水0.2 mL。连续灌胃2周后,将小鼠处死,测定心脏、肝脏组织匀浆和血清MDA含量、SOD活性和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MDA含量极显著增高(P0.01),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TSC各剂量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和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且以TSC高剂量组的效果最佳。结论:TSC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低氧环境下不同浓度菊苣酸(chicoric acid, CA)对SD大鼠心肌组织低氧适应性的影响。选取60只6~8周龄、体质量为(192.00±7.35)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P<0.05),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CA组(10,20,40 mg/kg),每组15只,连续灌胃49 d。灌胃50 d时采集SD大鼠心脏,并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活性氧(ROS)含量,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CAT)活性,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活性,能量代谢相关指标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及低氧适应基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CA组显著降低ROS活性(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SOD、GSH-Px、CAT活性(P<0.05);显著提高线粒体呼...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葛根素对镉致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和皮质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镉组、葛根素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葛根素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每天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的葛根素按照200 mg/kg体重进行灌胃;对照组、镉组每天灌胃相同剂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14 d后,在所有组继续灌胃的同时,镉组、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用50 mg/L镉自由饮水。90 d后,剖检采集肾脏,制作肾脏病理切片并镜检观察;分离肾脏皮质,测定肾脏皮质的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镉组肾脏出现一定的病理损伤,肾皮质MDA和GSH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SOD、CAT和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镉组相比,镉与葛根素共处理组肾脏病理损伤有所减轻,肾皮质MDA、GSH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SOD、CAT和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研究表明,葛根素在镉致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和皮质氧化损伤中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