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优质茶园是基础,而茶苗成活率是建成优质茶园的关键。茶苗成活率关系到茶树生长整齐度、建园成本、管理成本、封园投产时间和初投产产量高低等。茶园移植茶苗的成活率高(90%以上)的好处在生产中较为明显:一是可减少补苗的苗木款、运输费、人工植苗费等费用;二是可避免移栽苗和补植苗在生长时间和高度等方面的差距,提高茶树长势整齐度,便于管理,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管理时间和成本等;三是可减少茶园建设成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宁强县春旱现象比较突出,对茶树生长影响较大,尤其是对采用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新建的茶园影响更大,荼苗成活是宁强县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制约的瓶颈。分析了宁强县茶园春旱发生的成因,以及对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的影响,提出了采取的技术措施,确保移栽成活率,促进无性系良种茶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烟台市自2003年在茶树种植方面获得技术性突破实现南茶北引之后,茶树种植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当前烟台市茶树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4万亩,茶树种植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随着烟台市茶树种植面积的扩大,茶农对茶苗的需求量也不断上升,由于繁育技术尚不成熟,茶苗繁育常伴随根结线虫病发生,主要表现为茶根部长出肿瘤,根系畸变,茶苗死亡等。笔者经过多年茶园管理和茶苗繁育经验,总结出烟台地区茶苗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对茶农茶园管理、茶苗繁育提出了合理性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广西山地茶园土壤改良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初生 《现代农业科技》2010,(20):295-296,299
介绍了广西山地茶园土壤改良关键技术,包括科学施肥、规范耕作方式、茶园铺草、砌坎保土及抽槽换土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山地茶园的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扦插的无性系茶苗移栽建园,与直播建园相比,具有性状整齐一致,投产快、产量高、品质好等突出优势,是提高茶园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但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较低,一般在70%~80%,需要多次补苗;低的不足60%,只有毁掉重建。因此,提高移栽茶苗成活率,力争一栽全苗、一建成园,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正土壤是茶园的立地之本,肥料是茶树的粮食,茶园土壤改良和施肥是低产茶园改造的重要技术环节,也是茶树树冠改造和换种改植,以及提高茶叶品质的基础。一、全园深翻、抽槽换土茶树系深根作物,正常生长的茶树根系可伸展到1~2米,因此,茶园土壤必须有深厚的土体结构,有效土层一般不得少于80厘米,茶树高幅度70厘米内的有效土层厚度成正比,高产茶园有  相似文献   

7.
正安县无性系良种茶园建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  周文利 《农技服务》2009,26(6):130-130
从茶园地选择与规划,新建茶园土地的准备,茶苗移栽和移栽后管理方面介绍了正安县无性系良种茶园建园技术。  相似文献   

8.
茶树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的生态环境、生长季节、新梢叶位、肥培管理以及品种间等方面进行茶树化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茶园生态环境、季节变化、光照、温度是影响茶树化感物质产生的主要环境因子;化感物质有向新梢顶端富积的特点;茶园土壤中积累的化感物质对茶苗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茶树品种间不同的遗传基因,导致化感物质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官乃阳 《农技服务》2009,26(7):119-119,134
从茶园基地建设、茶苗定植和幼树护理、茶园耕作制度、茶树剪采、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永春佛手茶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无性系良种茶园是当前茶叶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北缘茶区自然气候条件与南方茶区有较大差异,保证新建园安全越冬、确保栽植成活率是北缘茶区建园的重点。通过分析无性系茶苗自身特点及北缘茶区的自然气候特点,提出了北缘茶区无性系良种茶园建园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吴燕 《农家参谋》2014,(12):14-14
一、茶云纹叶枯病 茶云纹叶枯病是茶树常见而严重的叶部病害.该病害的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培育健壮茶株.合理使用农药,避免产生药害;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做好茶园排水或抗旱、抗寒工作,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的环境,促进茶树健壮,提高抗病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山区茶园茶树种植技术,主要包括:茶树良种的选用和搭配、种植前准备、茶苗移栽等,以期为茶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生产春季名特茶的茶树年生长特性和需肥特点,从茶树生长、茶树需肥、土壤性质、施肥效益等方面对溧阳市以生产春季名特茶为主的茶园中一直并存的多种施肥模式的合理性作了分析,确定了较为合理的施肥模式,并提出了确定茶园施肥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江城县种茶历史悠久,自然环境条件优越,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茶叶是当地农业骨干支柱产业之一。为加快推进茶产业向良种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本文从茶树品种选择、园地选择开垦、无性系茶苗移栽、茶园施肥、茶树修剪和茶园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茶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希望能够对江城茶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促进江城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昌文 《农技服务》2014,(6):238-239
本文为生产优质无公害茶叶的过程中茶园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一份简要的指导。内容包括茶园的选择与规划、茶苗移栽补苗、茶田除草浇水施肥、茶树修剪、茶叶采摘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必要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皖西白茶栽培管理技术,包括茶园建设、茶苗移栽、茶园定植、土壤管理、茶树修剪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皖西白茶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光山县茶树良种化现状进行了调查。2007年,光山县茶园面积达8333.3hm2,无性系茶树品种有12个,面积2100.0hm2,占茶园总面积的25.2%;有性系茶树品种有7个,面积6233.3hm2,占茶园总面积的74.8%。说明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比例低,良种茶苗主要靠从外地引进。为此提出了今后发展茶树良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1.选址要测土凡有映山红(杜鹃)生长或松树生长的地方都适宜发展茶园。对初选建无性系茶园的地方要用精密pH试纸(4.0~7.0)快速测定土壤酸碱度,凡pH在4.0~5.5的地方非常适宜发展茶园,移栽茶苗成活率高、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pH在5.6~6.4的地方可以发展茶园,但pH在6.0以上的田块要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最好客土(pH在5.5以下的土)栽苗;pH超过6.5的地方不适宜发展茶园。水田发展茶园的,一般先改旱一年或最少种一季旱作物  相似文献   

19.
无性系良种茶园因适宜机械化生产、经济效益高而被广泛认同,2013年4月农业部《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15年全国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达到60%以上,湖北省宜都市也明确提出今后不再用种子直播方式发展茶园.但是茶苗移栽成活率低是无性系茶园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无性系茶园发展的瓶颈.宜都市茶叶技术推广工作者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探索出的无性系茶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显著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极大缩短缓苗期,一次移栽成活率达到100%,很好地破解了这个难题.该技术适合在秋冬干旱多的年份和冬季气温低于10℃的长江流域及江北茶区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茶树良种的种植和推广,主要采用无性繁育的方式。在茶园使用科学有效的穗扦插方法,主要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良种茶苗的繁育成活率,从而每平方米可以多产出良种茶苗。为进一步扩展良种茶苗的扦插繁育技术和无公害良种茶园的整体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针对良种茶苗的繁育技术展开探讨,以便于提高产量和种茶的经济效益。以期给有关良种茶苗繁育技术的改进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