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河蟹、鳜鱼生物学特性和相互一协同、促进作用。在河蟹池内套养鳜鱼。不但可以清除河蟹池内与河蟹争食、争氧、争空间的野杂鱼,促进河蟹生长,提高河蟹的规格和品质,还可增加鳜鱼产量,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提高池塘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池塘精养河蟹套养鳜鱼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精养河蟹的池塘套养鳜鱼的养殖模式,不仅有利于水质的净化和改良,而且能形成一种共生、竞争、发展的良好生态水体环境,对池塘河蟹和鳜鱼的生长均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介绍了精养河蟹池塘套养鳜鱼的养殖技术,具体包括清整池塘与消毒、培育基础饵料鱼、蟹种选择与投放、鳜鱼种选择与投放、水草培育与日常管理、病害预防与治疗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长江流域及其他地区广泛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池塘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建设、种苗放养、河蟹的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期指导这一水产养殖新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蟹池适量套养鳜鱼,可以解决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只需增加鳜鱼苗种的投入,而不需增加饵料及其他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净化水质,是一种很好的养殖模式。据初步测算,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667m2蟹池套养20尾鳜鱼,收入可增加300~350元左右,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生态养殖方式。1. 改善池塘生态条件。(1)套养塘口的准备。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选择面积在0.67hm2以上,进排水方便,溶氧丰富的塘口。池塘经过整修后,即进行消毒杀菌,采用生石灰加水稀释,全池泼洒,效果较好。每667m2用生石灰150~250kg。(2)种植…  相似文献   

5.
池塘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帮亚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32-332,335
介绍了池塘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建设、种苗放养、饵料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河蟹套养鳜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了河蟹池套养鳜鱼技术,包括池塘选择与处理、基础饵料培育、苗种选择与放养、日常管理和防治病害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河蟹池套养鳜鱼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今日农村》2002,(4):23-23
一、技术简介鳜鱼养殖方式较多,既可进行池塘、水库、湖泊、河道养殖,又可进行网箱养殖。既可单养也可混养或套养。池塘、网箱以单养为主,水库、湖泊、河道则以混养套养为好。混养或套养时应根据养殖水域中天然饵料鱼的多少决定放养量。鳜鱼池塘单养和网箱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养殖时必须配套养殖相应规格的饵料鱼,确保鳜鱼生产有充足的饵料。二、操作要点1.池塘单养鳜鱼。池塘以土池为宜,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米,池底淤泥较少、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每口池塘配备1.5千瓦增氧机一台,以保证容氧充足,并…  相似文献   

8.
蟹池适量套养鳜鱼,可以解决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只需增加鳜鱼苗种的投入,而不需增加饵料及其他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净化水质,是一种很好的养殖模式。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667平方米蟹池套养20克鳜鱼,收入可增加300-350元左右。  相似文献   

9.
卢忠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8):129-129,156
近几年来,随着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渔业池塘倍增计划的实施,安庆市迎江区河蟹生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尤其以稻田、池塘和小湖泊的种草移螺生态技术推广最快。介绍了河蟹稻田生态养殖技术,主要包括:稻田选择、田间工程的建设、清整消毒、水草栽种和培育、贝类投放、蟹种放养、青虾套养、鳜鱼套养、喂养管理、水质调节、病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河蟹养殖池塘混放套养青虾,可以在不影响河蟹规格、产量的情况下.增加效益。蟹池中套放青虾,是近年来成功推广应用的一种特种水产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培育栖息生物.而且也能获得较高的综合经济效益。养蟹池塘套养青虾生态养殖要把握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鳜鱼是肉食性鱼类,过去习惯认为鳜鱼与河蟹在一起养殖,鳜鱼会侵食河蟹,放在河蟹养殖池多加以清除。其实,鳜鱼只是捕食活的鱼类.河蟹无论是体形还是活动性都不是鳜鱼的捕食对象。河蟹的活动具有沿岸性.养蟹池大部分水体处于空置状态,因此在河蟹养殖池可以套养鳜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池塘大规格无公害河蟹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包括池塘条件、生态修复、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质量控制、病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供水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河蟹又名中华绒鳌蟹,是安徽省重要的养殖品种,由于近几年池塘养殖的河蟹规格偏小,严重影响了经济价值,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鳜鱼是一种名贵鱼类,因饲料问题难以解决,目前池塘养殖中以套养为主,不与主养品种在饵料、空间上有矛盾。又能捕食池塘中野杂鱼,提高池塘的养殖效益。笔者于2012年开展了池塘蟹鳜混养试验,并获得成功,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条件试验场地位于怀宁县腊树镇。共有16个长方形东西向的池  相似文献   

14.
市场前景 近年随着河蟹养殖面积扩大,市场价格下跌,单纯养殖河蟹,亩收益不高。而淡水小龙虾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味道鲜美、市场价格高的优点,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淡水养殖小品种,蟹池套养小龙虾能充分利用池塘空间,增加亩水面收入。2007年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试点发展300亩河蟹套养淡水小龙虾养殖水面,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加河蟹养殖效益,提高河蟹品质,开展了河蟹池塘种草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种植水草、套养青虾和鲢、鳙鱼,池塘养殖水体明显改善,河蟹规格大、品质好,增产增效明显。该技术投资成本少,操作简便,养殖户易接受,改善池塘水质效果明显,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河蟹养殖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总量的增加,河蟹供求关系从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成蟹价格不断下滑,逐步回落到理性价位,养殖效益逐年下降,甚至有少数养殖户出现亏损。如何提高河蟹池水体利用率和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已引起各级政府和水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蟹池大面积套养鳜鱼综合配套技术是江苏省水产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研究出来的高效套养模式,该技术已在江苏省范围内开展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安徽省芜湖县河蟹主养池塘多品种套养技术,于2013年利用河蟹主养池塘套养青虾、鳜鱼、细鳞斜颌鲴等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河蟹主养池塘实施多品种套养,可有效利用蟹池中残饵、水草、腐殖质、底栖动物等丰富的天然饵料,且河蟹主养池塘增产达45%左右。经过近1年的套养试验,面积13.3 hm2的河蟹主养塘捕获河蟹、青虾等水产品总产量24 020 kg,平均产量1 806kg/hm2,总销售收入193.3万元,总利润103.4万元。  相似文献   

18.
河蟹是我国淡水蟹养殖的重要品种,因其营养含量丰富、味道鲜美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从而也极大的刺激了养殖规模的扩大,随着国内河蟹养殖市场的饱和,对河蟹养殖的经济价值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波动,所以养殖者为了充分利用池塘,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开创了河蟹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既不会对河蟹养殖造成影响,也能有效获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效益。为此,文章对河蟹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便为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河蟹是我国淡水蟹养殖的重要品种,因其营养含量丰富、味道鲜美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从而也极大的刺激了养殖规模的扩大,随着国内河蟹养殖市场的饱和,对河蟹养殖的经济价值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波动,所以养殖者为了充分利用池塘,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开创了河蟹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既不会对河蟹养殖造成影响,也能有效获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效益。为此,文章对河蟹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便为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新的水产养殖模式,提高池塘综合养殖经济效益。去年我镇养殖三场进行了池塘青虾、河蟹、鳖鱼、鳜鱼综合养殖项目的试验,获得了667平方米(1亩)产青虾11公斤、河蟹39公斤、鳜鱼3.6公斤、鳖3.1公斤的养殖效益。一、基础设施1.塘口安排。利用本镇养殖三场提水养殖塘口,面积1.9公顷,塘口水源丰富,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堤圩高1米,淤道河深0.8米,池塘四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