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于1994—1995年对参加共同鉴定的4对新蚕品种即春秋用品种“夏协一号”、“57限×782”和夏用高温造品种“东43C×7.2”、“21·伦×65·苏”进行了两年的实验室和农村鉴定工作。1996年4月29日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在广州东方丝绸大夏召开了桑蚕新品种审定会议,审定结果:由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育成的夏用品种“东43C×7·2”获得了审定通过,另外,其他3对蚕品种有待一年后再行缓审。  相似文献   

2.
“东_(43)”及“东_(43)×7532·湘晖”组合是广东省丝绸公司蚕种繁殖试验所选配出来的夏秋用新蚕品种。1988年到1991年,在翁源县由少到多、逐步扩大饲养。几年来,共饲养原种1871张,制得普通种95716张,大田饲养杂种91792张。无论是原种还是普通种都普遍受到欢迎。省蚕桑品种鉴定网点于1990年至1991年,以现行蚕品种“新九×7532”为对照,对“东_(43)×7532·湘晖”组合进行了两年实验室,一年农村的品比鉴定。1992年1月27日,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举行二届二次会议,按《广东省桑蚕品种审定条例(草案)》对两年来的饲养鉴定成绩与丝质鉴定  相似文献   

3.
家蚕新品种粤枫一号是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育成的适用于华南蚕区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高温造饲养的夏用四元杂交种,其杂交型式为“东43C·芙蓉×7532·2065”(即“C·芙×7·2”),于1997~1998年参加我省新蚕品种共同鉴定,1999年4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组织的审定,并可  相似文献   

4.
采用杂交育种,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了体质强健好养、茧丝质优良、稳产丰产的中系蚕品种“东43C”和日系蚕品种“2065”,并组配成一代三元杂交种“东43C×7532·2065”。经二年省品审共同鉴定,其生命力、茧丝质性状、经济性状等各项鉴定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审定标准,并于1996年4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的审定。  相似文献   

5.
1992年4月7日在省丝绸公司七楼会议室由省公司主持组织进行了“桑蚕新品种‘东_(43)’的育成与‘东_(43)×7532·湘晖’杂交组合的选配”专家鉴定会,会议由罗玉先副总经理主持,有来自生产、教育、科研以及科技管理部门的专家等共38人参加了鉴定会。“东_(43)”原种和“东_(43)×7532·湘晖”杂交组合的选育任务由省公司蚕桑生产部下达,由省蚕种繁殖试验所蚕品种选育试验室承担完成。根据我省养蚕季节高温多湿威胁较大的气候特点,新品种的选育主要着重注  相似文献   

6.
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充分利用广东一年多次养蚕、高温多湿的恶劣气候环境条件,经严格的后代选择,育成了抗逆性较强、各方面性状表现优良的中系蚕品种“东43C”和日系蚕品种“2065”,并与生产品种中系的“芙蓉”和日系的“7532”组配成四元杂交新组合粤枫一号蚕品种(即“东43C·芙蓉×7532·2065”,简称“C·芙×7·2”)。经过多次实验室饲养鉴定,农村生产试养试繁,该品种强健好养,产茧量高,茧形大而匀整,壳身厚,茧丝质优良,特别是解舒性能良好,制种性能好,蚕种产附优良,是一个理想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7.
粤枫二号(杂交型式为“38·东43C×5457·7玉”,简称“金·丰×玉·龙”)是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承担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第二、三批项目育  相似文献   

8.
“21·伦×65·苏”是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耐氟蚕品种。1995年底已通过“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验收,1997年2月26日经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委员会审定通过。经多年农  相似文献   

9.
黄统思 《广东蚕业》2000,34(4):15-15
东43×7·湘一代三元杂交种是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培育的夏秋用蚕品种。化州市于1992年开始引进试养东43×7·湘,随后逐年扩大试养直至大面积推广应用。据统计,从1992-1999年的7年中,累计试养和推广了33.9万张,其中1995-1997年适逢砖厂废气(氟化物)污染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解放后经过三次大规模的蚕品种更换,把蚕茧出丝率由8%提高到13%左右,近年推广的菁松×皓月等品种更提高了一步。我省的家蚕品种亦经三次换代,每一次的品种更换,均取得了产茧量、茧质,丝质上的提高,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国外,日本历来就很重视蚕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目前一代杂交种普及率最高的是朝·日×东·海、芙·蓉×东·海、春岭×钟月等,其中,朝·日×东·海的中系原种“东”和“海”是限性斑纹品种,其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茧丝质量,克服我省蚕品种单一,提高蚕种场制种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1992年5~8月在化州、遂溪蚕区饲养了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所选育的夏用高温造饲养的三元杂交种“东34×7·湘”8714张,总产茧257063kg,总产值2512508元,平均单张产茧29.5kg,平均单张产值288.33元,分别比同期饲养的桂夏二号增长11%和15%。据5个乡村定点调查98户饲养“东43×7·湘”正反交蚕种358张,平均茧层量为0.288g,比桂夏二号0.26g增长10.77%,单张产茧、单张  相似文献   

12.
夏秋用蚕品种“东43×湘晖”经省新蚕品种鉴定工作小组两年来室内和农村鉴定结果基本上一致,从农村鉴定成绩看,克蚁产茧、产值分别比对照(新九×7532)增产4.26%和7.03%。五龄50kg桑产茧亦增8.54%,蚕儿孵化、眠起、上簇均齐一,食桑快,体质强健,好养,抗逆性能较强,是一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品种,于1994年3月17日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召开桑蚕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宣布“东43×湘晖”作为合格种可在我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东43×湘晖”是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所选育的夏秋用新蚕品种。翁源县丝绸公司引进该新蚕品种饲养已有三年的历史,1992年该品种参加了全省农村品比。以“新九×7532”为对照种,品比点安排在曲江、罗定、遂溪三个县,品比饲养分5月15号、 6月15号、7月15号三个水期,在三个品比点同时饲养。采用品比种和对照种同一天收蚁,准确秤取蚁量,等量同人同室饲养,做到两对品种的饲养管理条件尽量一致,五龄期每天秤桑调查用桑量,做到上簇采茧和售茧严格分开,统一在茧站作茧质调查。  相似文献   

14.
“云·山×东·海”(即苏·中×8B·日)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承担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重点课题,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该种经1997~199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安徽、广东蚕业研究所及广西蚕业指导所三年“九五”期间五个攻关点联合鉴定,结果表  相似文献   

15.
我区春秋兼养的二化性品种“东34×苏12”推广以来,曾经对稳定春秋蚕生产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苏12原种比较难养,秋季繁种比较困难,而且其茧层率、茧丝量、出丝率与“桂夏二号”相仿,再提高有一定局限了.一九七七年我区通过鉴定试行推广的秋蚕新品种“两广一号”(新九×7532)虽然体质比较强健,茧质、丝质比“东34×苏12”高,但因出现再出卵,在未解决前一些蚕种场怕制种没有把握,不愿扩大繁育,因而扩大生产也受限制.为了解决适应我区饲养的秋蚕品种,我所于1978年又育成了九白和539两个品种,配成九白×7532、539×7532并进行了试养鉴定.  相似文献   

16.
从国外或省外引进经济性状优良的蚕品种,经适应性试养鉴定,可直接应用于生产,是推产优良蚕品种的有效途径。我国省区问相互引种,无论是夏秋用品种或者是春用品种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我省育成的抗高温强健性品种“东34”与“苏12”配成的一代杂交种“东34×苏12”,曾先后引入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省,作为夏秋蚕当家品种而大面积推广。在春用品种方面,江苏、浙江、河北、湖北等省从安徽省引入“华合×东肥”,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为加快我省蚕品种改良步伐,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我们于1991年结合桑蚕新品种品比鉴定工作,从外省引入优良蚕品种在曲  相似文献   

17.
“932·芙蓉×7532·湘晖”简称“9·芙×7·湘”,是广东省农科院蚕研所于1988年开始选择组配试验,1989年开始与广西蚕业指导所协作,共同研究攻关的夏秋用“中·中×日·日”四元杂交种。广东所主攻生命力,广西所主攻丝质,定期交换品系,异地杂交、复壮。1990年开始纳入广东省农科院重点课题,1990年至1992年期间,分别参加广西和广东的省级品审鉴定,参加广东省农科院中试。1992年广西通过品审鉴定在生产上大量推广。目前已发展到邻近几省。至今共发放蚕种约120万张。几年来的  相似文献   

18.
本品种是农业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经组织专家验收;参加广东省抗青枯病桑树一代杂交组合品比试验,于1994年3月17日通过广东省桑、蚕品种审定小组审定,认定桑抗一号在参审组合中抗青枯病力最强,叶质较好,但产桑量稍低,建议可在青枯病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新蚕品种引进与推广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良蚕品种是蚕茧生产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基础,为适应市场要求,近年来,启东市积极引进试养了十多对蚕品种,本着对春用品种产质量优于原当家品种,秋用品种抗性强于原当家品种、产量稳定、茧丝质优于原当家品种的目标,对各对引进新品种进行了适应性筛选。通过引进、试验、示范,筛选推广了“菁松×皓月”、“锡芳×春蕾”、“苏菊×明虎”、“黄海×苏春”等适宜品种,共推广新品种蚕种246089张,增产蚕茧901·39吨,2004年已全面推广饲养新蚕品种,促进了全市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1品种引进筛选1·1筛选方法引进的新蚕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1997-1999年三年桑蚕品种“九五”攻关南方蚕区联网鉴定广东点的试验成绩。以“苏3·秋×苏4”为对照种,参加鉴定的品种有“953×954”、“317×854BP”、“芙·10×7·11”、“781·881×782·882”、“云·山×东·海”、“501·502×116”等6对早秋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