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芝属于多孔菌科赤芝或紫芝全株,又被称为神芝、芝草、灵芝草、瑞草、仙草,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药用历史,是我国珍贵的传统药材,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灵芝有抗血栓形成、改善高血脂、提高免疫力、防止老化等作用,为深入探讨灵芝的药用价值,本文将做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究两种灵芝粗多糖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比较。采用超声波提取,然后,选用苯酚——硫酸法检测两种灵芝粗多糖得率。其中紫芝为2.2%,赤芝为2.8%。另外,还选取了铁氰化钾还原法来检测比较两种灵芝粗多糖的自身还原能力,同时对二者清除羟基自由基(-OH)效果进行了比较,以及对清除DPPH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赤灵芝粗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还原能力均比紫灵芝粗多糖强,但是对于DPPH的清除能力比紫芝粗多糖稍弱,而且紫芝、赤芝的抗氧化活性均与其粗多糖含量的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2003年,刊登在原《南京农专学报)第一期的“南京紫金山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生态环境及其分类鉴定”一文中,曾就灵芝科的16个种做过报道,它们分别隶属于灵芝科的灵芝属,本文发表的图片仅是内中的14种。其中的灵芝、紫芝、树舌和松衫灵芝分别与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医药制剂和保健品生产的4个灵芝种相同;我国古代把灵芝等6种芝列为中药中的上品,用于治病和保健,已经延续了很多世纪;而且,灵芝在我国一直被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灵芝的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为多孔菌科植物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japonicum(Er.)Lloyd】的干燥子实体,别名赤芝、红芝、丹芝、紫芝、黑芝、水灵芝。分布于山东、山西、四川、安徽、河北、江苏、浙江、江西、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有2000年的用药历史,为我国珍贵中药材。  相似文献   

5.
灵芝与灵芝孢子的保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赤芝和紫芝的总称,具有扶正固本等功效,被<本经>称为上品.灵芝孢子是灵芝生长成熟期从菌盖弹射出来极其细小的孢子,为灵芝的生殖细胞,具有灵芝的全部遗传活性物质,其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也正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应用菌丝间拮抗反应对17个我国南方部分产区的灵芝栽培品种菌株进行分析,应用ITS-RFLP技术和ITS序列聚类进行分类鉴定,采用亲和试验进行鉴定结果验证。结果表明:收集到的17个栽培菌株可以分为3个聚类群,分别为赤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11个,紫芝Ganoderma sinense菌株1个,还有5个灵芝菌株属于无柄灵芝Ganoderma resinaceum;不同产区选用的栽培灵芝菌株不尽相同,收集的鹿角灵芝、松杉灵芝其实为赤芝,而开平灵芝、0057等则是无柄灵芝。本研究有助于纠正菌种使用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7.
灵芝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为灵芝科灵芝属大型真菌,其药用部位子实体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灵芝属中赤芝和紫芝收载于中国药典,但未纳入药食同源的目录。灵芝安全性是其能否纳入药食同源目录的关键问题,为此,笔者综述了灵芝安全性相关研究,包括急性毒性、长期毒性、遗传毒性以及灵芝化学成分的毒理研究,为灵芝资源纳入药食同源目录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灵芝的化学成分、功效及药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灵芝[Ganoderma lucidum(Fr.)Karst]为担子菌纲灵芝属真菌,自古就有“仙草”、“瑞草”之称.是中医扶正固本、滋补强壮的珍贵中药,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药用价值极高,被视为珍贵的中药材.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东汉《神农本草经》将灵芝列为上品,认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现代医学证明:灵芝台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能够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力。最新研究表明,灵芝还具有抗疲劳、美容养颜、延缓衰老和防治艾滋病等功效。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灵芝(赤芝、紫芝)子实体为法定中药材。目前国际医药学界也非常重视灵芝的研究与开发,2000年美国出版的《美国草药药典和治疗概要》收载了灵芝,该书迄今共收载10种中药或草药,灵芝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云芝的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芝(CoriolusuersicolorFr .)又称白芝、彩色蕈盖菌,是灵芝属中的一种真菌。云芝原产于我国,早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灵芝有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云芝。1 经济价值云芝为传统的药用真菌,具有特殊药理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云芝胞内多糖可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刊登在原《南京农专学报)第一期的"南京紫金山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生态环境及其分类鉴定"一文中,曾就灵芝科的16个种做过报道,它们分别隶属于灵芝科的灵芝属,本文发表的图片仅是内中的14种。其中的灵芝、紫芝、树舌和松衫灵芝分别与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医药制剂和保健品生产的4个灵芝种相同;我国古代把灵芝等6种芝列为中药中的上品,用于治病和保健,已经延续了很多世纪;而且,灵芝在我国一直被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灵芝又名灵芝菌、木灵芝、万年蕈、红芝、赤芝等。属于大型担子真菌。灵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名贵中药材,二千多年前勤劳智慧的古代人对灵芝就有所认识,并用来防治多种疾病。诞生于东汉末年的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气味“苦平无毒”,主治“胸中结、益...  相似文献   

12.
灵芝三萜酸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解毒、抗炎及保肝等多种药理活性。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灵芝子实体中11种三萜酸的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2.1 mm×50 mm,1.7 m)色谱柱,以乙腈0.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柱温35℃。赤芝酸C、赤芝酸N、灵芝酸G、灵芝烯酸B、灵芝酸B、脱乙酰灵芝酸F、灵芝酸A、赤芝酸A、灵芝酸D、赤芝酸D、灵芝酸F在0.004~0.06 mg/m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均高于95.0%,RSD均小于5.0%。本方法简便、稳定,可在16 min内完成11种三萜酸的定量分析,为灵芝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灵芝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仙草”“瑞草”,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紫芝和红芝不仅药用价值高,还是天然的滋补精品,对冠心病、高血压、肝炎、糖尿病、肿瘤等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最新研究表明,它还具有抗疲劳,美容养颜,延缓衰老,防治艾滋病等功效。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灵芝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选育高产多糖菌株,通过电融合方法对紫芝(Ganoderma sinese )和赤芝(Ganoderma lucidnm)原生质体电融合条件进行了研究,表明灵芝原生质体电融合的最佳条件为:脉冲强度10 kV,脉冲间隙24 μs,脉冲次数3次/s,最高融合率为0.038%.10 L罐发酵结果,选育的融合菌株GL-18的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为17.52 g/L和1.88 g/L,均高于亲本菌株.  相似文献   

15.
灵芝属菌株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灵芝属中3株菌株(灵芝、紫芝和黑芝)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三种灵芝的酯酶活性有较大差别,其中除了紫芝和黑芝在Rf=0.792处有一条共同的酶带外,三个菌株没有其它共同的酶带.  相似文献   

16.
灵芝俗称灵芝草,全世界已知的灵芝有100多种,以赤芝、紫芝较为常见,我国南北各地山区均有分布。灵芝是名贵的药用真菌,其药用成分具有镇定、安神、抗心肌缺血和降低血脂、抗缺氧、抗过敏、平喘、护肝、抗肿瘤、抗放射和增加免疫力、抗衰老等药理作用,能对多种疾病起到治疗作用。多年来在韩国、日本和香港地区,灵芝已成为人们健康和美容食品。市场上有各种灵芝包装商品,如酒类、茶类、饮料、冲剂、粉剂等,,出现了食用灵芝熟。栽培灵芝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灵芝的栽培季节灵芝属高温型菌类,一般北方地区栽培期4~5月份,出芝季节6~8月份,充分利用夏季高温。灵芝以一年栽培一次为宜。2、灵芝对生活条件的要求灵芝是木腐菌类,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能力很强,在椴木、木屑、麸皮、米糠、棉籽皮、玉米芯、甘蔗渣、淀粉等各种营养基中,灵芝的菌丝都能够旺盛生长,适当添加石膏、过磷酸钙、碳酸二氢钾、磷酸镁等,可显著提高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灵芝是高温型真菌,其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在3~40℃,最适温度26~28℃。  相似文献   

17.
灵芝是我国传统大型药用真菌之一,属无隔担子菌亚纲,无褶菌目,灵芝科,灵芝属,常见的有赤芝[Ganoderma lucidum(Curtis:Fr.)P.karst]、紫芝[Ganoderma sinense(Zhao,Xu et Zhang)][1]。从赤芝[Ganoderma lucidum(Curtis:Fr.)P.karst]多糖肽中分离纯化具有活性成分GL-PPS,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经分离纯化得GL-PPS,通过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gel-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气相色谱、甲基化分析和Smith降解等方法研究分析GL-PPS的结构。结果表明,GL-PPS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Rha)、甘露糖(Man)和葡萄糖(Glc),物质的量比为14.9∶9.7∶75.4,其Mw为3.4×104,Mn为2.6×104;Mw/Mn为1.30。Mp为3.8×104。GL-PPS的主链由1,3-与1,4-两者交替连接的葡萄糖构成,在部分主链葡萄糖的6位有分支,非还原末端均由葡萄糖构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陕南地区主栽灵芝的生产种名和亲缘关系,为建立栽培灵芝种质资源数据库提供技术支持,以陕南灵芝主要栽培种为试材,通过分析菌丝体生物学特征,结合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研究了陕南地区10种主栽灵芝(紫灵芝、平盖灵芝、泰芝2、灵芝1、松杉灵芝、灵芝2、灵芝、大灵芝、赤芝、鹿角灵芝)的生产种名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灵芝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到(10.56±0.042)mm/d,泰芝2生长速度最慢,仅为(4.35±0.016)mm/d;紫灵芝、泰芝2之间无明显拮抗反应,菌种赤芝分别与菌种紫灵芝、平盖灵芝、泰芝2、灵芝1、松杉灵芝、鹿角灵芝之间的拮抗反应极强,两者之间亲缘关系远;基于酯酶同工酶聚类图与ITS序列分析构建的进化树结果基本一致。平盖灵芝与Ganoderma sessile(MG773847)聚为一个分支,亲缘关系较近;紫灵芝、泰芝2、鹿角灵芝聚为一个分支;灵芝1与Ganoderma sinese(DQ424990)聚为一个分支;松杉灵芝、灵芝与Ganoderma tsugae(DQ425004)聚为一个分支;灵芝2与Ganoderma sichuanense(KC662402)聚为一个分支;赤芝与Ganoderma resinaceum(KX371964)聚为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灵芝富硒栽培中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1,0.4,0.8,1.2g·kg~(-1))对赤芝、紫芝、无柄紫芝、热带灵芝生长情况及富硒效应的影响程度,本试验分别采用平板培养基和木屑培养基对所选育的灵芝菌株进行培养试验,以菌丝体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及子实体硒含量等为指标,研究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灵芝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子实体硒富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1~0.8g·kg~(-1)亚硒酸钠对4种灵芝的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有所加强,在相同情况下,平板培养基上菌丝体的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在木屑培养基上强;木屑培养基中灵芝子实体生物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灵芝子实体硒含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大而升高;4种灵芝硒含量分别是对照的61,73,85.8,34.4倍;当亚硒酸钠浓度为1.2g·kg~(-1)时,灵芝的生长速度、生物量受抑制明显,子实体硒含量比浓度0.8g·kg~(-1)处理的低。综合认为,亚硒酸钠浓度为0.8g·kg~(-1)时,灵芝富硒能力最高,同时灵芝的生长速度、子实体生物量、子实体质量(菌盖的大小厚度等)受影响较小。栽培料中加入适量亚硒酸钠,对灵芝的生长及生物产量有较小的影响,灵芝子实体中硒含量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产孢量高的赤芝优良菌株G8、G9、韩国灵芝、日本灵芝、赤芝5个灵芝菌株的菌盖大小、厚度、分支数,子实层郁闭程度、子实体湿重、孢子粉重量等农艺性状的比较,筛选出适合市场不同需求的灵芝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