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10个枫香地理种源6 a生幼龄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以及物候节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且两两生长性状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在武汉市九峰试验林场生长的优势的种源有‘江苏南京’和‘云南富宁’,而生长最差的种源是‘河南南阳’和‘河南商城’。枫香树高分别与经度和年降水量呈现显著正相关,且胸径和材积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种源枫香的萌动期、绽叶期、展叶期和落叶期等存在显著差异,处于低纬度的‘广西岑溪’和‘云南富宁’种源的萌动期、绽叶期、展叶始期、展叶盛期、落叶始期均较其他高纬度种源早,而落叶盛期和落叶末期又较其滞后。  相似文献   

2.
大花序桉种源/家系试验的早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建立在广西玉林市林科所和广西钦廉林场2.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家系试验林的生长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2个试验点大花序桉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无论在种源间,还是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种源的树高生长与地点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而胸径、单株材积与地点的交互作用则不显著;家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与地点的交互作用显著;种源的生长表现与原产地地理位置无显著相关关系;同时初步选择了各自表现好的优良种源与家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加格达奇地区长白落叶松10个种源树高、胸径的调查,对10个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树高、胸径、材积在种源间均存在着一定的变异,且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均差异显著,多重比较后天桥岭和穆棱种源为加格达奇地区长白落叶松生长优良的种源。  相似文献   

4.
对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 11 个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种源 15.25 a 生林分的生长性状进行了 研究,结果表明:15.25 a 生红锥种源试验林平均保存率为49.61%,林分密度为825 株 ·hm-2,平均树高 12.03 m, 平均胸径 12.57 cm,平均单株材积 0.087 6 m3,平均枝下高 3.37 m, 通直度 2.96。保存率在种源间 差异不显著;种源间的树高存在显著差异,胸径、单株材积、枝下高、平均通直度差异不显著。以树高、 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4 个生长性状指标进行综合性状评定,云南种源综合性状表现最佳,树高、胸 径、单株材积、通直度性状指标分别超出总体平均值10.64%、5.01%、18.15%、22.64%,分别超出对照 19.05%、6.54%、31.18%、34.44%。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秃杉不同种源间的遗传变化,在秃杉适生区的屏边县大凹腰建立秃杉11个种源(含CK)试验林,3、6、9 a生时每木调查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地径)的生长量并计算出材积。结果显示:(1)不同林龄的秃杉各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9 a生时生长最快种源比生长最慢种源树高、胸径、材积分别高24.50%、32.45%、110.57%;(2)树高、胸径(地径)、材积等生长性状在种源水平上受较强的遗传控制,遗传力分别为0.780~0.786、0.712~0.815、0.754~0.815;(3)树高、胸径、材积在不同林龄间表型相关和秩相关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秃杉早期选择的年龄以6 a生为宜;(4)以9 a生秃杉树高、胸径、材积为选择指标选出适宜滇东南山区造林最好的种源是龙陵,其次是盈江、梁河、临翔、腾冲,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54.24%、38.43%、29.98%、28.08%、19.22%。  相似文献   

6.
南酸枣地理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来自8个省(区)的25个南酸枣种源在福建邵武进行了造林试验.4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南酸枣的树高、胸径、分叉高和分叉数4个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树高和胸径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树高、胸径和分叉高3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和分叉高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经度则未表现出显著负相关,而分叉数与种源地理经度、纬度间以及与树高、胸径和分叉高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根据树高和胸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贺州、容县、上犹和乐昌4个幼林期较速生的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初步将种源划分为2个大区:亚热带中南部速生种源区和亚热带中北部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相似文献   

7.
经过1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树高、胸径、材积生长与纬度呈紧密负相关,胸径早晚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参试的优树,优良林分及湿地松与马尾松种源之间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差异显著,根据试验结果:选出了适宜桂中及相应地区引用的广西宁明,广东高州和广西忻城三个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8.
研究枫香种源间性状差异及地理变异规律,并进行优良种源选择,为枫香良种选育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14个省份22个枫香种源为研究材料,选取生长性状指标和形质指标,进行种源间差异性分析,广义遗传力估算、地理变异规律研究,采用多目标决策法进行优良种源选择等。结果表明:枫香种源间在胸径、树高、材积、第一枝下高、冠幅和通直度6个性状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种源间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为10.21%~36.16%,广义遗传力为0.42~0.83,其中以树高的广义遗传力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枝下高越高,冠幅越大,树干越通直,其生长越优良;材积表现出显著的纬向变异趋势,呈负相关关系(P 0.01)。选出优良种源6个,入选的优良种源平均胸径、树高、材积、冠幅和通直度分别大于总体均值的5.25%、8.30%、16.51%、1.26%和2.11%。选出的优良种源对调种造林、杂交育种、"边选边育"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11年生短枝木麻黄41个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生长在种源间的差异极显著;这种变异与种源所在的地理位置关系不十分密切;仅分布在南半球的种源,其树高生长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种源高生长在苗期与11年生的生长关系不紧密,而树高、胸径在其他各生长期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之间呈高度正相关。采用综合权重分析法,初步筛选出8个优良种源:广东湛江、18154(菲律宾)、18014(印度)、18157(马来西亚)、18153(巴布亚新几内亚)、18158(马来西亚)、18298(泰国)、18118(越南),这些种源均好于本地种源,可在闽南地区推广应用,为生产提供良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广西3个不同的区域试验点进行种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均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地点间生长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及种源间显著,地点与种源的交互作用不明显;筛选出在各个区域点都表现优良的浦北和博白种源,与种源整体平均值比较,平均树高提高9.10%和12.24%,平均胸径提高13.49%,单株材积提高38.13%和44.68%,优良浦北种源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7.44%、11.33%、30.06%,优良博白种源遗传增益分别为10.02%、11.33%、35.23%;2个优良种源在形质指标上同样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与种源整体平均比较,通直度、圆满度、枝下高、分枝角度、最大分枝、冠幅分别提高6.71%和5.97%、6.31%和5.24%、6.64%和5.59%、2.97%和3.99%、3.03%和2.32%、3.92%和2.80%。  相似文献   

11.
通过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的结果,揭示了长白落叶松的地理变异规律与模式。主要特点是:呈现纬向为主,经向为辅,经纬双重正向的渐变模式。影响长白落叶松地理变异的主导气候因子是温度,其次为水份。利用长白落叶松种源生长与其环境因子线性相关显著的性状,采用主分量分析方法,将长白落叶松划分成四大种源区,即白刀山种源区(编号Ⅰ)、小北湖种源区(编号Ⅱ)大石头种源区编号(Ⅲ)、和白河种源区(编号Ⅳ)。  相似文献   

12.
福建滨海沙地山地木麻黄种源试验与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5月,从澳大利亚引进21个山地木麻黄地理种源,在东山赤山国有防护林场沿海沙地上开展了种源试验,结果表明:以各种源材积、树高和胸径为评判指标,筛选出4号、7号、11号和13号种源为山地木麻黄优良地理种源,其树高增益均在12%以上,胸径增益均在11%以上,材积增益在30%以上。另外,具有较高胸径增益和材积增益的15号和16号种源也入选为优良山地木麻黄种源。  相似文献   

13.
从1985年春起,在湘中、湘北和湘西北3类地貌生态区,进行了赤桉种源试验,供试种源38个,分4批分别在各试验点进行,除3个国内“地方种源”外,其余均为澳大利亚种源。通过对3年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第1批供试种源幼年期的高、径生长、抗寒性、开花和干形质量等进行了初步评定。结果表明,8929种源和渡口赤桉具有多种优良性状,是值得进行中试并渐步推广的种源;其他种源在某一方面具有优良特性,可供在今后的树种改良工作中加以有侧重地利用。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麻竹种源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选择福建省自然分布区的6个种源,以及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麻竹混合品种在永安、漳州进行种源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麻竹的种源有着一定的遗传基础和潜力。2个试验点各种源成活率及新竹生长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种源在试验点的生长每年速率不同,但生长趋于稳定。初步可筛选出宁德、永春、华安等种源的麻竹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5.
杉木造林区种源选择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杉木地理种源第一次试验21个试验点上19个种源的六年生幼林和第二次试验45个试验点上43个种源的三年生幼林的生长发育及适应性状进行分析,评定各种源的优劣以及与环境的互作。研究表明: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如六年生幼林材积的选择效果平均达20%,优劣种源间平均相差3.3倍。根据生长量、稳定性、开花结实和耐寒性等指标,综合评定选出南岭山地为我国杉木的优良种源区。同时,依据各造林区试验结果,初步确定能获得明显增产效益的优良种源,并提出了杉木种子的调拨意见,定出可作为我国杉木良种基地的最优种源区域。  相似文献   

16.
为扩大日本落叶松的遗传变异幅度,改善中国日本落叶松的育种状况,提高育种水平和林业生产力。对落叶松种和种源、原生种源试验林建成后10 a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次生种源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是原生种源的1.10,1.11,1.23倍;选育出了13个优良种源,为我省及辐射推广地区营造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找到了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引种原生种源和次生种源日本落叶松生长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湖北省从国内引种的日本落叶松次生种源和从日本引种的原生种源材料为对象,利用7a生生长数据对这两部分材料在湖北省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原生种源的胸径、树高生长分别是次生种源的1.8、1.6倍,次生种源和原生种源内各种源间胸径和树高的生长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原生种源比次生种源具有更高的遗传变异性,通过选择获得的遗传增益分别是次生种源的4.75和2.38倍。  相似文献   

18.
桉属树种/种源试验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省江门地区为调整人工林树种结构 ,提高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 ,发展以阔叶树种为主的人工林。现桉树 ( Eucalyptusspp.)已成为该市营造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的主要树种 [1]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从澳大利亚引进桉属树种 ,进行桉属树种 /种源试验 ,为江门市选出更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桉树树种和优良种源 ,促进该地区桉树人工林的发展。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 ,2 2°2 5′~ 2 2°40′N,112°15′~ 112°45′E。属南亚热带气候 ,年平均温度 2 2 .1℃ ,极端最高温度 38.3℃ ,极端最低温度 1℃ ,年平均降水量 182…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共收集马尾松分布区内126个种源的种子,在浙江省内五个具代表性的试验点采用统一设计营造试验林。经6年的观察和测定,取得种子、苗木和幼林期的表型资料。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性状单因素方差分析,性状与纬度、经度的相关分析,主要性状与产地气象因子的通径分析。结果认为,马尾松具有纬向倾群变异模式。对8—12项性状进行主分量分析,并运用类平均法作系统聚类,综合2个试验点的聚类结果,提出马尾松种源可划分为3个带4个区。选取生长、适应等五个性状作判别因子,结合高生长稳定性分析,为省内各试验点代表的不同生态区初步评选出适生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20.
水曲柳生长性状种源与地点互作及优良种源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选育适生于帽儿山、带岭、露水河试验地及毗邻地区的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水曲柳种源。【方法】以帽儿山、带岭与露水河等试点的20个水曲柳种源为材料,对其14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并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然后用 Eberhart & Russell联合回归分析法的回归系数 bi对20个水曲柳种源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用趋势面对水曲柳的地理变异进行分析。【结果】1)水曲柳树高、胸径和材积在种源间、地点间、种源和地点交互作用间差异均极显著;其中露水河试点树高较大的种源依次为海林(7.55 m )、带岭(7.34 m )、露水河(7.05 m),胸径较大的种源依次为海林(6.13 cm)、露水河(5.47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海林(14909 cm3);帽儿山试点树高最大的种源为五常(7.62 m),胸径最大的种源为五常(6.79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五常(16747 cm3);带岭试点树高较大的种源依次为兴隆(5.67 m)、临江(5.65 m)、东方红(5.61 m),胸径最大的种源为临江(5.07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临江(7984 cm3)。3个试点树高表现优良的种源为五常(6.35 m);胸径最大的种源为临江(5.35 cm);材积最大的种源为海林(10546 cm3)、材积排名第二的种源为五常(9857 cm3)、材积排名第三的种源为临江(9818 cm3)。2)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友好、临江、西丰、带岭、汪清、汤旺河6个种源具有平均稳定性,兴隆、露水河、恒仁、海林、弯甸子、绥棱、三岔子7个种源具有高稳定性,辉南、帽儿山、方正、东方红、沾河、桦南、五常7个种源稳定性较差,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才具有很大的丰产潜力。3)地理变异分析表明纬度对水曲柳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西北—东南这一条直线附近的种源材积较高,随着与西北—东南一线距离的增大而降低。【结论】通过比较2年、6年与14年林龄的种源选择结果,发现相对于2年林龄,6年林龄的选择结果与14年林龄的选择结果更为接近,表明种源选择时期不宜过早。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我国水曲柳的种质资源管理与持续改良提供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