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以河南省信阳市南湾实验林场不同演替阶段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了杉木人工林的林分蓄积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杉木人工林的蓄积量随林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然后林分密度逐渐下降。杉木林蓄积量的年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则在中龄林阶段最高,近熟林和成熟林时期的生长量逐渐下降。因此,杉木林经营应该在中龄林阶段加强间伐管理,从而提高林木生长量,缩短林分轮伐周期以恢复林地地力。 相似文献
3.
4.
以杉木人工林标准地优势木树高、直径及林分密度、郁闭度四因子及其不同组合为自变量,经多种形式变换后,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它们与林分蓄积的相关性以及数量关系,为估计林分蓄积提供依据及一些参数。结果表明,因子与林分蓄积的精度按下列顺序提高:单因子、双子及三因子。单因子以优势木树高;双因子以优势木树高与林分密度估计林分蓄积较好;三因子以优势木树高、直径与林分密度估计林分蓄积较佳。本文还研究了优势木直径与树高之相关性,亦为极高度相关,应用此数学关系式可导算出相应于各优势木直径之树高。这样,以优势木直径与林分密度,可估计出略低于三元、高于二元数学关系式精度的蓄积来,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5.
6.
7.
8.
9.
案情介绍:胡某申请办理了4份林木采伐许可证,共批准采伐马尾松118株,计立木蓄积17.7m。而胡某实际采伐430株,并且采伐的全部是离地面1.8m左右直径15cm以上的林木。由于当地村民有挖树根烧柴的习惯,现地只查到103个伐桩。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杉木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永新县不同立地条件杉木人工林中的1013株解析木和标准木资料,对江西省杉木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进行了检验,按径阶和树高阶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永新县杉木人工林的立木实际材积与江西省杉木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理论材积比较,其总体和各径阶的系统误差均超过部颁标准,总体偏差高达7.44%。 相似文献
11.
对杉木采穗圃中不同无性系和杉木林分中不同家系的树高生长、遗传力以及采穗母株不同栽培管理方法对采穗量的影响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采穗圃中各无性系的树高生长有极显著差异,林分中不同家系的树高生长无显著差异,不同栽培管理方法对采穗母株的采穗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14年生杉本林中进行间伐强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强度间伐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生氏效应最佳;弱度间伐后的蓄积量最大,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和林分总收获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杉木人工林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 1 3年生不同地位级杉木林间伐强度试验结果表明 ,间伐强度对不同地位级杉木林的单株生物量生长影响达到显著差异 ,单株生物量则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大 ,单位面积生物量则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减小。树干生物量随年龄加大比例上升 ,枝、叶生物量随年龄增加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14.
酸枣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解决目前南方林区人工林针叶化引起的系列生态问题,挖掘本地乡土树种,发展阔叶树种造林,通过营造不同混交模式的酸枣杉木混交林,进行不同混交模式酸枣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效应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比例的酸枣杉木混交林群落特征和林分生长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林分蓄积量大小排序为:酸枣纯林>酸枣×杉木(1∶3)混交林>酸枣×杉木(1∶2)混交林>酸枣×杉木(1∶1)混交林>杉木纯林,其中杉木×酸枣(3∶1)混交林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并具较高生产力的混交模式,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1992-1995年,对杉木幼林施用不同品种磷肥的肥效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磷肥施用第一年末,开始出现肥效,磷酸氢二铵、钙镁磷肥的肥效较高,过磷酸钙和磷矿粉肥效不明显;第二年末,肥效反应最大;施肥第3年末,不同磷肥品种肥效都开始下降;施肥后第四年磷肥肥效比前一年明显下降;(2)不同品种磷肥对杉木幼林地径、树高和冠幅影响很不一致,磷肥对地径、胸径的增长普遍有效;(3)在立地指数为18的肥沃土壤施用磷肥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育苗方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从生长量、生物量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1年生杉木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31.38 cm、4.51 mm,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25.69 cm、3.34 mm)。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杉木苗的根冠比分别为0.24、0.16;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分别为84.3、68.8条。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以及根冠比显著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说明沙床较托盘培育的苗木根系发达,更利于保持苗木水分的平衡。采用沙床培育的苗木出圃率为88.75%,显著高于托盘培育的苗木出圃率。 相似文献
17.
连栽杉木林不同生育阶段林下植被生物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生产者,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Chpin,1983;Chastain et al.,2006),如维持森林生物多样性(褚建民等,2007)、提高人工林的水土保持功能(袁正科等,2002)和保护环境(刘苑秋等,2004;Fabia et al.,2002;Kume et al.,2003;Taylor et al.,2006).对森林林下植被结构和生态功能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Taylor et al.,2006;吴鹏飞等,2008;李春义等,2007;段劼等,2010). 相似文献
18.
19.
试论杉木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传统林业经营措施 ,降低对林地干扰强度 ,增加杉木林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群落结构复杂性和物种多样性 ,杉阔轮栽 ,林地施肥 ,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 ,加大杉木良种选育和推广力度等 ,均是实现杉木林可持续经营的较有效措施。为了全面实现杉木林可持续经营 ,则应针对不同产区、立地 (母岩 )开展可持续经营相关试验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