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我省粮、油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规律与对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分析。今年我省3、4月份重点要抓好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玉米丝黑穗病;水稻种传病害和油菜菌核病等。现将主要综防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 1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 在我省小麦秋苗上感病带菌越冬。早春气温回升后,病菌复苏,逐渐扩散蔓延为害。因此,要在病害复苏期,提早调查,当病叶开始增加时,立即施药防治,早期施药,以条锈病为主,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是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的3种病害,分别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 iformis f.sp.tritici、小麦叶锈菌P.triticina、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侵染引起,均是传统的气传病害,在我国四川省能够常年发生危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3种病害最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及时总结交流今年小麦病虫测报和防治工作的经验与存在问题,研究今后防治对策,部署今年秋播种子药剂处理和明年上半年小麦病虫的防治工作,全国植保总站于8月13~15日在北京召开了小麦病虫防治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小麦主产区的13个省(市)植保站的代表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育种所及北京农大、西北农大植保系的专家与学者,农业部农业司有关处、及商业部农资公司的同志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首先汇报了今年各地小麦病虫的发生,从全国来看,今年小麦病虫是一个偏重发生年,特别是病害问题十分突出,局部地区大流行。据统计,今年小麦病虫发生超过7亿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 ,我县小麦病害发生面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是某些病害诸如小麦纹枯病、散黑穗病、锈病、白粉病等 ,仍为害相当严重 ,造成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极大损失 ,某些田块竟造成了高达 1 0 %的经济损失。为了确保小麦高产、稳产、优质发展 ,就应本着“以预防为主 ,防治为辅”的基本原则必须正确掌握上述病害的发生规律 ,及时搞好其防治工作。1 小麦纹枯病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和茎秆 ,小苗期即可染病 ,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周围褐色、中央淡褐色或灰白色梭形病斑 ,以后逐渐扩大延及茎部 ,形成褐色短条形、梭形成不规则形坏死斑 ,严重时…  相似文献   

5.
LY48是武汉绿鹰公司研制开发的新型杀菌剂,可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为了明确其对小麦锈病、赤霉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特进行本次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本市城区松鹤村荷背塘一农户小麦地进行。设每...  相似文献   

6.
何洋  彭红  蔡春木  彭昕华 《湖北植保》2024,(1):46-48+52
本文研究了5.0亿孢子/g多粘类芽孢杆菌对小麦土传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显示,生物菌肥+常规管理,对茎基腐病、纹枯病等真菌性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优于化学药剂常规管理,小麦出苗率高0.6~3.5个百分点,茎基腐病病指防效高4.20~30.78个百分点,纹枯病病指防效高8.30~29.98个百分点,增产率高7.31~11.5个百分点。建议在小麦生产中推广使用土益康1号生物菌肥。  相似文献   

7.
小麦根病主指发生在小麦根、茎基部的病害。此类病害为土壤带菌,复合侵染,全生育期危害,苗期造成死蘖,后期形成白穗或倒伏,高产麦田发病尤为严重。1990年以来,济宁地区年发病面积300万亩左右,占麦田总面积的50%,严重影响着小麦生产。现将近几年我们调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致病菌与为害特点据1990~1992年小麦不同生育期,多点  相似文献   

8.
1 褐稻虱防治:我省常年晚稻在9月中、下旬遭受第五代褐稻虱为害的损失最大,是防治重点。晚粳在9月中旬左右,褐稻虱为害后,不仅会直接影响产量,而且容易诱发小球菌核病的流行,加重稻谷损失。因此,进入9月中旬,要加强虫情调查,当每百蔸检查到有褐稻虱1500头(常规稻)和2000头(杂交稻)的田,要立即施药防治。每666.7m~2用扑虱灵30g进行喷雾防治。还可用蝉虱净50g,或虱纹灵(一包)兼治小球菌核病和纹枯病。 2 晚稻穗瘟防治:9月中旬后,晚稻破口期至抽穗  相似文献   

9.
李敬  陈信周 《植物医生》1997,(2):18-18,17
1、病虫种类;汝州地处河南中南部,小麦春季病虫化防对象主要有: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叶部真菌病害、麦蜘蛛、麦蚜等害虫,这些都是大面积常发性病虫。部份地段或部份年份发生危害较重的还有;纹枯病、赤霉病等茎叶部、穗部真菌病害:蚜虫、灰飞虱传毒感染的黄矮病,丛矮病等病毒病害;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造成的青干、青枯、缺素等生理性病害.吸浆虫、粘虫、金针虫等害虫。2、防治方法:小麦春季病虫化防主要采取多种药剂混配喷雾方法。根据目前市面供药情况,一般常用的混配配方是:杀虫剂40%氧化乐果乳剂50g+杀…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出了小麦病虫害绿色安全高效防控技术,即在选用抗性品种的基础上,结合药剂拌种、关键期的"一喷多防"等措施,可以减少施药次数,提高防控效果,减少农药残留。1市场把脉小麦是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四川气候生态条件复杂,小麦病虫害种类多,个体变异大,危害重。危害小麦的病虫害种类主要是三病(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两虫(蚜虫、红蜘蛛),传统的防治方法不但劳动强度大,还会增强病虫的抗药性,产  相似文献   

11.
核桃园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核桃举肢蛾、芳香木蠹蛾、刺蛾、核桃长足象等虫害和枝枯病、黑斑病、炭疽病、苗木菌核性根腐病等病害,应根据不同的危害规律,因害设防,抓住关键时期,及时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12.
1 病害 主要有炭疽病、根腐病、枯叶病、黑胫病、白粉病等,轻者影响烤烟色泽和香味,重者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3.
随州市中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州地处鄂北,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级市,所辖的曾都区是全省第1个单季中稻过吨粮的县市,主要的栽培模式是中稻小麦,无早稻和晚稻。全市常年中稻种植面积为11万hm2左右,产量达90余万t,中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70%。病虫危害是我市中稻生产中的重要障碍因素。受气候、作物品种布局和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稻病虫害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二化螟成为螟害之首;纹枯病成为病害之首;穗颈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曲病几乎是连年暴发。全市每年中稻病虫害发生面积在35~40万hm2,虽经广大干群的大力防治,实际损失仍可达4~6万t。在中稻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小麦纹枯病是近几年来在小麦生产上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已逐步上升为小麦上的主要病害,其为害同水稻纹枯病一样,具有发病快,为害重的特点,严重时中心病团出现死穗。从1996年开始,小麦纹枯病在我县小麦生产中逐步蔓延,1997年调查25块田,平均病株率为3...  相似文献   

15.
小麦雪腐(霉)病发生原因分析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雪腐(霉)病是新疆北部冬麦区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其发生频率和范围不断增加,给当地小麦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对此病害发生和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小麦根病又名抽死秧、白穗病,是由全蚀病菌、镰刀菌属真菌及离蠕孢属真菌混合侵染的土传病害。造成成片小麦死苗及后期白穗,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是防治难度较大,严重影响北方小麦产量的病害之一。一、田间症状小麦根病包括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苗期不明...  相似文献   

17.
硅肥对水稻病虫有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一个新线虫病害,一般使产量损失20%-30%,严重达50%。目前在调查该线虫发生危害区域时存在因调查时期和方法不当而引起一些误差。为了准确、快速查明其在我国麦区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为制定相应防治对策,作者在小麦不同生育期,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取样检测。 现已明确确定某地有无禾谷孢囊线虫发生、危害程度及田间群体密度的最佳调查时期为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此时罹病小麦地上  相似文献   

18.
小麦播期病虫防治技术问答1小麦播期病虫防治对象有哪些?答:主要是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秆黑粉病3种黑穗(秆)病和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地下害虫。对其压低前期病虫源,推迟或减轻其在小麦中后期发生为害有一定作用。2小麦播期病虫防治有什么重要性?答: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水平,对2001年以来湖北省审定的46个小麦品种和在湖北省进行区域试验的447份小麦品系进行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4种主要病害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1)参试品系中有1份材料对赤霉病表现高抗,未发现对纹枯病表现高抗或免疫的材料;对赤霉病和纹枯病的平均抗性评价分值分别为14.30和3.49,介于中感和高感之间;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平均抗性评价分值分别为13.43和8.34,介于中抗和中感之间。2)审定品种的综合抗性水平不高,对条锈病的抗性评价分值为12.47,介于中抗和中感之间,对其他3种病害的抗性介于中感和高感之间;审定品种的单产呈增加趋势,株高在不断降低,生育期相应延长,综合抗病性也在增强。3)审定品种的综合抗病性与对条锈病抗性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738;对纹枯病的抗性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单产呈显著负相关;对赤霉病的抗性与株高无显著相关。鉴于此,湖北省需加强抗病育种力度,同时应充分做好小麦病害的防控。  相似文献   

20.
由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 (TCK) 引起的小麦矮腥黑穗病是对小麦危害极大的一种病害。国际上有15个国家包括中国把其列为检疫对象。基于中美小麦贸易和检疫的需要,对小麦矮腥黑穗病在我国传入和定殖的风险研究一直是两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此病害在风险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