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果胶酶法提取叶下珠黄酮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峻峰  谢济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28-11129
[目的]优化果胶酶法提取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蒸馏水为提取剂,在提取过程中加入果胶酶,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pH值、料液比、果胶酶浓度和提取时间对叶下珠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采用果胶酶法提取叶下珠中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pH值为5的蒸馏水为提取剂,料液比1∶30(W/V),果胶酶浓度为2.0g/L,在温度为55℃条件下提取150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叶下珠中黄酮的提取率较高,为1.469%。[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叶下珠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茅苍术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徐秀泉  于荣敏  刘柯  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82-12085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茅苍术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三个因素为自变量,多糖的提取得率为响应值,设计了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来确定茅苍术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茅苍术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7℃,料液比1∶22,提取时间3.1 h。在此最佳条件下,茅苍术多糖的提取率为2.12%。[结论]该研究对大规模提取茅苍术多糖有一定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的工艺条件,为广西大果山楂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广西大果山楂叶为原料,以超纯水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叶黄酮工艺进行优化,探讨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响应面试验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Y=52.91+1.41A+1.08B+1.63C+0.51AB+0.89AC+0.052BC-4.53A2-0.97B2-1.36C2(Y为黄酮提取率,A为提取温度,B为提取时间,C为料液比).超声波辅助提取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40 W、提取温度59℃、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56(g/mL),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54.18 mg/g,与预测值53.86 mg/g的误差小.3个因素对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提取率影响主次排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与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山楂叶黄酮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响应面优化得到的超声波辅助水提广西大果山楂叶黄酮工艺具有提取率高、精度高、工艺稳定的优点,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蓝峻峰  廖政达  谢济运  玉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54-15255,15257
[目的]探索复合酶辅助提取叶下珠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为叶下珠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水为提取溶剂,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选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纤维素酶浓度和果胶酶浓度等5因素4水平,用正交试验优选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复合酶法提取叶下珠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40℃,纤维素酶浓度1.4 g/L,果胶酶2.0 g/L。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1.589%。试验所考察的5个因素中,对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果胶酶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纤维酶浓度。[结论]复合酶法提取省时、高效、低碳耗且提取率高,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剂,研究了在不同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温度和回流时间等单因素影响下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得率,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黄酮类化合物得率的单因素顺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g/ml)、回流温度85℃,回流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9.51%。[结论]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得率较高,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6.
陶跃中  姜辉  舒志愚  杨生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95-9097,9364
[目的]优化茯苓深层发酵菌丝体的多糖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水料比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水料比与茯苓多糖得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茯苓多糖水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3 h,提取温度73.8℃,水料比29.8∶1;多糖得率理论值达到2.45%,实际得率可达2.57%。[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得到的提取条件可信,具有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吴昊  宗志敏  张赣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85-13987,14036
[目的]研究有机溶剂法提取陈皮黄酮的工艺。[方法]在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陈皮黄酮提取条件,利用Box-Behnken设计模型,研究3个自变量对陈皮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陈皮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3.2℃,提取时间2.25 h,在此条件下陈皮黄酮得率实测值为2.02%(理论值为2.06%)。[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得到的提取陈皮中黄酮的工艺条件可靠,对陈皮黄酮的提取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山地五月茶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山地五月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软件分析,确定山地五月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山地五月茶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7%、料液比1:39、提取温度84℃、加热回流提取100 min,黄酮得率为(0....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核桃花粉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核桃花粉黄酮提取工艺。[方法]试验先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核桃花粉中的黄酮物质,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优化核桃花粉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响应面法得出的提取核桃花粉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如下:乙醇浓度64.7%,提取温度80℃,液料比为30∶1 ml/g,提取时间为102 min,该工艺条件可使总黄酮得率达4.17%。[结论]响应面法对黄酮提取的优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为工业化利用丰富的核桃花粉资源提取总黄酮提供生产依据。  相似文献   

10.
候深东  方毅承  王静  曲有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142-10145,10161
[目的]优化甘麦大枣汤的提取工艺。[方法]选择溶媒用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提取温度4个影响中药提取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3个主要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该研究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79∶1、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60℃,预测黄酮提取率最大,为0.108 5%。[结论]该研究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吻合,所确定的工艺条件可以指导甘麦大枣汤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魏红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77-13080
[目的]探讨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预浸泡时间、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山楂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预浸泡时间2 h,料液比1∶26 g/ml,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次数2次。[结论]该提取工艺能显著提高山楂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2.
芹菜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淑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09-13411
[目的]探讨从芹菜叶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芹菜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索式抽提法从芹菜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黄酮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芹菜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乙醇的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60。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得率为47.85mg/g。[结论]索式抽提法提取芹菜叶中的黄酮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熊昌云  彭远菊  王兴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83-13984,14131
[目的]为了提高普洱茶茶膏的得率。[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方法优化普洱茶的浸提工艺,采用BBD(Box-Be-hnken Design)法对普洱茶的浸提固液比、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浸提固液比对普洱茶膏得率有显著性影响,最佳的浸提工艺是固液比1∶12.2 g/ml,浸提时间15.6 min,浸提温度为92.5℃,此条件下普洱茶膏的得率达到22.44%。[结论]该研究为普洱茶膏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证明了响应面法对产品加工工艺的优化与改进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生姜中6-姜辣素醇提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锐  王建南  谢朝阳  郑群怡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32-3634,3636
[目的]优化生姜中提取姜辣素的醇提工艺。[方法]以生姜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自变量,6-姜辣素的收率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生姜中6-姜辣素醇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8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 g/ml,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次数2次,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姜辣素的提取率达92.55%。[结论]与传统工艺比较,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的6-姜辣素醇提工艺具有提取率高、能耗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资丘木瓜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AlCl3试剂测定资丘木瓜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水浴温度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影响资丘木瓜总黄酮的3个因素主次顺序为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其中温度和料液比对资丘木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影响较明显;最佳提取工艺为浓度50%乙醇为提取剂,水浴温度80℃,料液比1∶8(g/ml),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资丘木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348%。[结论]该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稳定性好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宁夏沙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43-8344,8347
[目的]优化宁夏沙枣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对沙枣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考察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h,提取剂为体积分数0.60的乙醇,料液比1∶18。在此条件下,宁夏沙枣中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3.070 mg/g。[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宁夏沙枣的药用功效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芹菜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芹菜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析因试验得出影响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最陡爬坡试验,然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芹菜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当乙醇浓度为80%,提取温度55℃时,芹菜黄酮的提取率接近最佳点;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乙醇浓度81%,提取时间3.0 h,提取温度57℃;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可达5.81%。[结论]该方法优选出了芹菜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芹菜资源的深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