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全面构建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全省乃至京津地区的农产品消费安全,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强化产地和投入品监管、推进标准化生产、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监管和监测、加快认证和品牌建设等全面构建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出入境农产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即检测标准普及率低,检测机构设置分散,信息沟通不畅,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提出了加强我国出入境农产品检测网络体系建设的建议:形成全方位的出入境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网络体系;实现快速收集、交换检测数据;建立出入境农产品检测的预警系统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完善质量检测检验报告评价制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出口农产品生产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姚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分析,从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监管队伍、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建立完善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提升大姚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处于主要矛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弘扬诚信文化,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调研分析认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面临的信用困境主要包括诚信意识缺失,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守信氛围不浓,相关制度标准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行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度下降等。基于诚信文化推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应构建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诚信文化体系,建议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制度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探索信息披露机制,构建市场准入机制和建立质量追溯机制,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人们健康生活、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政府履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保证食品安全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的含义、必要性及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建设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框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冬梅  雷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4013-4014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解决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上的制度设置,并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部分地区农产品备案制度的成功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不足,并对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备案信息系统建设展开论述,包括信息采集、入市流程设计和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最后提出做好农产品入市备案信息系统全程化监控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8.
杨林  吴俊  姚赛  刘路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5):201-203
结合毕节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针对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执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建立并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监管、检测队伍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警机制,加大执法力度、构筑打击高压态势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实施市场准入制度是现阶段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迫切需要。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特点,并对中美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进行了全面比较,进而提出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的基本模式和推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沧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是保证消费安全、提高全民健康指数的大问题,也影响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沧州在摸清农业生产环境底数,建立质量安全管理框架及强化质量安全基础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扎实工作,取得较显著成效.文章总结了沧州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方面的做法:(1)摸清底数,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数据;(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框榘;(3)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1)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2)建设资金投入不足;(3)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实施;(4)缺乏高标准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1)提高全民的认识;(2)强化各级监管力度;(3)加大资金支持;(4)完善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监管;(5)做好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建设;(6)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严雪晴 《安徽农业科学》2012,(2):1134-1135,1138
介绍了广东省连山县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广东连山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具有的竞争优势、劣势及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对策: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装备投资,加强物流标准化工作;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积极培育市场,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弘扬科技文化,强化农产品绿色物流意识。  相似文献   

12.
张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成效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张掖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提出的发展建议是: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应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控制农产品污染;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推进市场准入制度;加快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进程,培育农产品品牌;强化服务功能,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销售龙头企业,创建市场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结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进入了整顿和规范发展阶段,本文结合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实际,对批发市场统一电子结算系统的交易模式、电子结算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贾万军  王硕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409-3412
采用简单抽样方法调查吉、辽、蒙、鲁、苏、京等6省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运行情况,研究安华保险公司供应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市场失灵问题.辅以网上收集其他5家涉农保险公司(共保体)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资料,推断出农业保险市场失灵是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共性问题,其成因是:“私办公助、商业保险公司代行、窄范围、高保费、低标准、低理赔”等特征,“自上向下”供应的“准公共产品”难以满足广大农户的保险需求.提出了我国克服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对策: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法律;构建“以国家专营为主的金字塔型”农业保险组织体系;构建完善的财政支农体系;建立农业巨灾专项风险基金.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鲜活农产品物流实践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红莲  张红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285-4286,4318
介绍了美国和日本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实践模式,提出了其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启示,包括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建立现代化物流信息系统,推动市场管理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郭华  兰天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47-12448,12451
依据实地调查数据,选取经营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企业文化、成长能力、技术设备能力5个指标构建了农产品批发市场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基于组合加权算术平均(CWAA)算子,提出了一种由多人参与评价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通过聘请5位专家分别从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能力、领导层的组织管理能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企业文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未来成长能力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现有的技术设备能力5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单项百分制来进行评分,对某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表明,各专家对该农产品批发市场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值都比较高,评价结果是合理可信的,该模型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7.
加快湖南农产品市场改造升级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湖南省农产品市场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着市场覆盖面较小、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总量增长缓慢、市场软硬件环境较为落后、市场规模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等一些问题。因此,改造升级成为加快湖南省农产品市场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加强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管理、创新农产品市场的运作模式、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基金、培养流通人才是加快改造升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农产品品牌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剧烈。高品质的农产品已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品牌农产品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加快农产品品牌发展,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云南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云南省农产品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加快云南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