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刘大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46-10649
依据1992-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回归模型对我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城镇及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关系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四大区域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具有显著特征,从区域上看,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呈不规律波动,而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则遵守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从时间序列上看,我国四大区域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呈“多U型”变动趋势,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化有一定的差异,而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则呈小频率宽幅波动趋势;四大区域城镇和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均呈递减规律。为扩大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快速发展,针对城乡差异及不同地区的特点,提出采用有力措施提高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制定和实施刺激消费的区域性政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能否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已成为能否拉动内需保增长的瓶颈问题。在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与收入结构现状基础上,采用1978—2011年数据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考量。结果发现,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出"M"形波动轨迹;但不同的收入结构,其边际消费倾向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应根据农村居民不同的收入结构,从市场、社保、财政等方面多管齐下,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3.
制约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的因素很多,但最终都可归结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和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两个大的因素。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的对策是: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通过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模式、增加消费品有效供给、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等途径,提高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4.
应用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对广东省城镇居民2004—2013年信息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信息消费增长迅速,交通通讯类消费增长幅度最高;截面数据的拟合优度较高,信息消费的收入弹性良好,信息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当可支配收入增长率逐年递增时,信息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却出现下降的趋势,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增长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建议通过扩大需求、培育市场以及改善环境等措施推进广东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居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其消费需求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比重偏低,农村市场启而不发。本文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不同收入层次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倾向的差异.指出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农村居民内部消费差异扩大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西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勇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9):132-134
运用凯恩斯等西方消费经济理论,对江西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变动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比较,江西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较高,基本上保持稳定,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则呈现递减趋势,城镇化的消费效应是显著的。农村居民的双重身份,消费的示范作用以及政策、制度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亦很大。  相似文献   

7.
从江苏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和投向的研究表明:1989-2000年,江苏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ΔC)呈波浪式推进,1991年、1994年、1996年出现了三次增长峰值,1999年、2000年的消费倾向增长,而储蓄倾向下降。通过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S)的测定,发现在收入增长的构成中,消费与储蓄比为5.6:4.4,用于消费的比例下降,而用于储蓄的比例上升,1996-1999年,边际消费倾向大幅下降,边际储蓄倾向极度增长,消费、储蓄的均衡格局被打破。通过对消费倾向增长年段中相邻年份的消费支出项目的比较,所得的差距系数显示了长期消费增长的投向和走势,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农村居民消费投向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利用H-P滤波法来研究投资、消费、出口的周期变动与经济周期之间关系,研究表明在1978-2008年间我国经济周期大致分为3个阶段;然后分别以三个阶段为样本,将最终消费分解为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研究投资、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出口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投资、出口、农村居民消费的产出弹性有上升的趋势,城镇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产出弹性先上升后下降,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下降的趋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调整产业结构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首先描述了中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现状,然后以2005-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4-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需求与收入相关性强;自2004年以来城镇居民居住边际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增加的居住消费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城镇居民居住需求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且呈下降趋势,居住消费需求是城镇居民的刚性需求;城镇居民居住基本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不同收入户居住消费差距缩小;中国城镇居民对居住的消费需求已经由生存型转变为发展型和享受型,居住质量得到了提高。最后提出了缩小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确立科学合理的居住消费理念、加大调控力度,抑制住房投机行为、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ELES模型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红  赵玉阁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197-200,216
以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并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与纯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其中食品、居住分别稳居第1、2位,交通通讯与文教娱乐分别位居第3、4位;交通通讯收入弹性最高,其次是居住,文教娱乐的收入弹性在2009年跃居第2位,且呈增加趋势;农村低收入户尚未满足基本需求,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且农村居民在满足基本需求后,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比例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朱金鹤  崔登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73-18576
消费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该文从城镇居民消费率、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等层面分析了新疆城镇居民收支、消费结构的现状,然后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进行实证定量分析,旨在为优化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福建省呈现出消费需求不足的局面。收入是决定消费能力与消费倾向的要素之一。本文依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从收入和收入分配角度分析得出制约福建省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等。因此从收入因素探讨进一步扩大福建居民消费需求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加深,扩大内需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从恩格尔系数和边际消费倾向2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河南省农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变动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芸  金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104-15107
选取重庆市2000-2009年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有关数据指标,采用实证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从总体水平、消费结构、地域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水平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并最终决定着城乡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重庆市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状态,城乡差距明显;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农村居民;重庆市"一圈两翼"之间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差距都很明显。提出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9年《广西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截面数据,利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ELES),对2008年广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消费倾向和消费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城镇居民呈现出较低的消费倾向,而且大部分居民消费还集中在衣、食、住等生存性消费方面,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这3项的消费支出占据了其收入的大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广西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应建议:应加大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努力缩小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促进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培育广西居民消费热点,积极引导享受性消费。  相似文献   

16.
方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46-15048
以2008和2009年重庆市农村居民按收入分组和按商品类别分组的面板消费数据为基础,通过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需求、恩格尔系数及需求收入弹性的分析和对比,揭示了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及构成的变动,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卫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650-16651,16659
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别测算了农村和城市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从制度因素、基础设施、营销工作、信贷环境、群体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倾向较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研究选用《中国统计年鉴》中1994-2013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以及旅游消费的相关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定量分析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与出游率、人均花费之间的关系,探究收入因素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对比城乡差异,结果表明:收入高低是影响居民旅游消费最重要的因素;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总体水平高于乡村,但是边际旅游消费倾向低于乡村;乡村旅游消费受偶然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杨艳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911-18913
结合1997~2009年统计数据,对我国8个民族地区省份农民的收入情况、消费需求结构、边际消费倾向等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即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促进农村居民合理健康消费。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辉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76-15978,15981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依据1978~200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消费数据,选取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个指标,采用广义差分法,运用EVIEWS6.0对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居民消费与人均纯收入进行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并结合莫迪格利安尼消费理论、杜森贝里消费理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拟合湖南省农村消费函数模型,找出了适合湖南省农村消费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函数模型通过统计检验和计量检验,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生命周期消费函数模型未通过检,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比较适合描述湖南省农村消费与收入的相关关系。针对湖南省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现状,提出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建议:一是发展特色经济,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二是完善农村保障制度,稳定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三是改善农村流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