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熵值法的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构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研究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选取了黑龙江省12个市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5个方面14个指标,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环境较好的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在主要资源型城市出现最低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建立由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的17个指标组成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多指标综合模型法对中国1991-2013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部、中部、西部3大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步上升,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水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政府要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资源减量化投入水平、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贯彻4R原则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效益等。  相似文献   

3.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领域的体现,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全面、科学准确的指标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数量规范。文章在对渭源县农业与农村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本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加权求和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评价结果是渭源县总体上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其中资源环境方面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经济、社会方面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得出:渭源县应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孔梅  黄海军  马立杰  侯洪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84-10185
海岛具有丰富的资源,能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但是海岛对外界人类活动的影响十分敏感,因此海岛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指标体系模型,探讨了长岛县海岛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熵值法计算了海岛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用计算得到的综合指数对海岛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海岛资源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概括国内外现有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大兴县的区域特征,提出了由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指标所构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系统科学的原理构建了能力测度的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区域的发展水平、能力以及趋势进行了测度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张同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52-5955
基于层次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完备性原则,从小城镇产业发展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排放3个方面选取了10个指标,构建了小城镇产业"节能减排"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借鉴模糊数学方式,构建了2级层次结构的定量化计算模型。其中,1级模型着眼于每一个具体的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集合上计算各区域从属于"节能减排"的隶属度,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排序;2级模型则根据1级模型的排序计算结果,着眼于每个1级评价指标集合,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上计算各区域从属于"节能减排"的隶属度,最终以此计算结果进行排序。从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方法2个角度介绍了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小城镇产业"节能减排"程度的定量化、综合化测度;运用该模型有助于判断不同地区、行业的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排放的改善或恶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SARD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是可持续评价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在涵盖农业与农村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等子系统内容,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得性与甘肃省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特殊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三大部分的甘肃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设置过程中,尝试使指标体系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比性,以期能为定量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根本,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选取2004~2013年山东省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5个维度的24个指标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山东省2004~2013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各子系统得分及各年协调系数。结果表明:人口子系统权重为0.2026,经济子系统权重为0.3111,社会子系统权重为0.1728,资源子系统得分为0.1402,环境子系统得分为0.1732;2004~2013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经济、环境、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5个子系统发展协调度总体提升,但近年来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云南省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方法]从自然条件、地质环境安全、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6个方面出发,结合罗平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乡(镇)为评价单元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结果]罗平县各个乡(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自然条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大的相关性;综合来看,罗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罗平县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5个子系统、33个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了各子系统和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各子系统及农业综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各指标发展状况分析出安徽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REE系统模糊多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区域资源、环境、经济和谐发展为目标,从循环经济视角出发,建立区域资源、环境、经济(REE)循环复合系统。构建区域REE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和熵值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进行权重分析,构建模糊多级综合评价模型,为政府区域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取Delphi法构建了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分析法对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2002-2011年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2011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是2002年的1.87倍,年均提升速率为6.45%。其中,资源循环利用因素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的推动作用也较为明显,而资源减量投入因素和资源环境安全因素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成为制约湖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制约因素诊断结果表明:2011年影响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集中在资源减量投入因素,其障碍度为24.06%,其次为资源环境安全因素,障碍度为19.12%,接着为资源循环再利用因素(9.73%),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障碍度最小(5.79%)。依据分析结论,提出促进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梅县农业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的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约束,构建农业结构优化模型、购买能值节约估算模型、货币能值增益估算模型,对农业系统资源综合利用效果进行能值评价。结果表明:2004—2008年,种养间资源综合利用能明显改变梅县的农业结构,年均货币能值增加(2.15E+21)sej,年均能值交换率从2.57增为4.42,年均环境负载率由0.62降为0.17,年均可持续发展指数从9.27增为43.52。梅县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既能降低环境负载率,又能提高能值交换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土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水土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态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景有着深刻的影响.策勒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土地面积大,但水资源缺乏、季节分配不均匀,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往往出现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影响着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是该县面临严重的贫困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结合该区水土资源利用情况,经过分析,提出能够指导该地区水土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切实可行的措施,研究为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评价,应用农业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理论,将Delphi与AHP法相结合,构建了包括3层、18个指标的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隶属度为0.457 6,可持续隶属度最高的城市是沈阳,为0.742 3。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状况。  相似文献   

16.
从农业经济效益、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社会保障角度,分析了当前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现实中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综合经济发展、环境支撑、资源承载、科技提升和社会保障5方面,建立了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评价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全省及各地市近20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经历了较差、中等、较高3个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从1994年的0.3526增长至2012年的0.6616;2012年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各准则层障碍度降序依次为社会保障力、环境支撑力、科技提升力、经济发展力、资源承载力;2012年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水平最高的是唐山市,最差的是秦皇岛市.结合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并兼顾新农村建设提出促进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红塔区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环境条件、社会经济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因素选取指标,建立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综合红塔区实际情况确定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街道、乡为单位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结果表明: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因素、资源因素与承载能力相关性高,经济发达程度高、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大的地区承载力相对较高;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短缺是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8.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理论”为指导,建立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及其系统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力图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极其评价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方法与应用模型,促进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