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全封闭温室养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金兰  杨广 《淡水渔业》1999,29(5):30-31
近年来,中华鳖的人工养殖在我国日兴月异,在鳖的人工养殖中,人们为了缩短养殖周期,冬季采取加温养殖方式,全封闭温室以其高保温性曾一度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它又缺乏大棚温室所特有的透光性,水质不易控制,因而,对养殖技术的要求较高。寻找全封闭温室养鳖的合适技术...  相似文献   

2.
温室养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是快速、高效发展养鳖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探讨鳖在温室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不仅为完善温室养鳖的生产工艺,制定科学的管理技术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指导和促进养鳖业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生产起到推动作用。l试验条件与方法1.1试验条件各试验场的温室,是以塑料棚架保温,水泥砖砌池,锅炉加温供热等设施组成,是我国目前养鳖温室结构的主要形式。试验场的养殖规模,各场的生产能力一般年产稚幼鳖在3-5万只,成鳖10-20吨,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每平方米1.5-3公斤,投入产品比为1:1.5-2之间。…  相似文献   

3.
李明 《内陆水产》2008,33(1):40-41
近年我市的中华鳖养殖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全市的养殖数量已超过1500万只,产量6000多t,产值达到3亿多元。中华鳖养殖已成为我市渔业的特色支柱产业。虽然温室养鳖因产品品质较低、用药较为频繁,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诟病,但温室养殖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市场销路广,故而还是有其很强的生命力。温室养鳖现已占到我市中华鳖养殖总量的80%以上,而且还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华鳖疾病研究进展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中华鳖养殖尤其温室养鳖等工厂化养殖发展迅速,其疾病危害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作者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结合自己的实践,从传染性疾病,侵袭性疾病和其它疾病三方面概述了中华鳖疾病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使养鳖业在买方市场下仍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千方百计降低养鳖成本和养鳖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改造养鳖生态环境,采用无沙养鳖、用活性酵素、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和底质环境.并在饲料中添加保健促生长剂等、对鳖的养殖进行内外调控,包括环境、结构、生物三维生态调控。为进一步降低能耗和其它物化成本.一采用先进的节能方法,保温性能好的节能型全封闭温室,造价不超过200元/m2。采用节能加温装置代替锅炉.节能75%以上(见表)。一般节能装置的投资为注:计算方法。电费按0.5元/kwh;无烟煤按300元…  相似文献   

6.
章剑 《水产养殖》1997,(1):10-11
家庭工厂化养鳖,采用“养鳖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新专利、“无沙养鳖”新工艺和鳖病防治新技术,难鳖经12个月的饲养。平均规格即可达到500克的商品鳖。苏州市郊缀福生家庭,工厂化养鳖500只,1995年盈利44万元。其主要饲养技术总结如下。1温室控温培育推幼鳖及露天池养成1.1全封闭型温室保温系统温室内养殖水温应恒定在30℃,气温33C。全封闭温室保温性能好,热损失小,常采用钢架混凝土永久性结构,延长使用年限。屋顶用接板封顶,围护结构中屋顶、墙体和养殖池底与土层接触面,均选用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好的泡沫塑料作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7.
刘树君  陈朕 《河北渔业》2000,(6):15-15,24
<正> 针对目前集约化温室养鳖存在的投资大,成本高,病害多,品质下降和池塘养鳖生长期长,见效慢等问题,我们提出了温室养殖稚鳖,池塘养殖商品鳖的中华鳖二级养殖方法,使商品鳖既能从品味上保持野生鳖的特点,符合消费者需求,又能提高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经过两年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1 试验条件和设施1.1 温室 采用坐北朝南塑料大棚,棚内建面积80m~2,水深1.2m稚鳖池2个,加温方式为水下烟道直接加温方法,室内北侧设管理通道和吃食台。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鳖为水陆两栖爬行动物,因其营养成分丰富,且又是珍贵的药材,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沿海及内地均有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传统的全控温封闭式温室养殖虽然解除了鳖冬眠期停止生长的弊端,缩短了鳖的养成期,但由于高密度的养殖易使环境恶化,加之封闭式温室破坏了鳖的晒背等自然习性,鳖病频发,一些养殖单位滥用药物,使鳖产生抗药性,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养鳖业的效益。江苏宝应县发展的仿生态养鳖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首个中华鳖良种选育标准日前通过省质检、农业部门专家组评审。《中华鳖“天福1号”良种选育技术规程》的制订,结束了我国没有中华鳖良种养殖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历史。早在1995年,萧山从日本引进日本鳖原种及先进的养鳖设施及技术。通过近12年的选育、消化吸收、提纯复壮、选种育种及保种,成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华鳖“天福1号”良种。养殖中华鳖生长快、肉质鲜、存活率高。目前,萧山区“天福1号”良种的养殖面积已经超过4000亩,温室15万平方米,已成为浙江省淡水渔业养殖的六大品种之一。质监萧山分局标准化科负责人介绍说,《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节工厂化养鳖温室的保温设施、建筑构造和养殖机械。结合苏州市郊养鳖实践,介绍了处理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几种主要疾病的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时由于养殖池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很容易滋生病菌,引起疾病发生,因此要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和《NY5070-2002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执行,提倡生态综合防控病害。在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过程中,中华鳖会发生许多病害,现根据近几年在温室养鳖场的实践经验,对几种主要鳖疾病的控制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俗称鳖、甲鱼等)营养价值高,具有药食兼用的功效,是一种传统的营养滋补佳品,其产于我国各地,尤以湖北荆北地区、湖南汉寿、江苏扬州和镇江等地人工养殖较为兴盛。但随着工厂化养鳖技术的兴起与推广,中华鳖养殖产量迅速提高,但中华鳖的风味和品质却有所下降,因此除了需要进一步提高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外,更重要的是要生产出高品质的中华鳖。笔者认为,中华鳖生态健康养殖过程中的饵料投喂技术非常关键,只有选  相似文献   

13.
<正>温室大棚养殖是中华鳖养殖的主要方式之一,利用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可以打破鳖冬眠的习性,人为地给鳖创造一个最佳的生活和生长环境,使鳖始终处于快速生长状态。2013年我们利用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并进行科学管理,从投饵、抗应激、水质管理等方面实行可控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对温室养殖  相似文献   

14.
中华鳖养殖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鳖养殖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张廷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华鳖养殖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张廷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8001养殖水温的控制自然界的中华鳖受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摄食期较短,生长缓慢。人工养鳖多采用控温养殖,养殖水温既要满足中华鳖生长的要...  相似文献   

15.
在养鳖中为了提高幼鳖的成活率,防止越冬期间的大批死亡,一般规模较大的养鳖场,多采用稚鳖温室养殖越冬,采用地下热水,工厂余热水或锅炉管道循环热水,使推鳖在适温中平安地渡过寒冬,提高成活率。笔者曾对几个工厂化养殖推鳖的场家进行过考察,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其中一个共性的问题是室内空气污浊,气味难闻。在温室中持的时间稍长,人就感到胸闷不适。症结何在?一是由于人为调控不好,温室中平时空气不流通所致。由于室内温度较高,空气湿度较大,导致室内油漆的铁管、门窗、石灰粉刷的墙壁等等,在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养鳖经济效益,除了要抓好生产技术和销售外,如何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已成为提高养鳖效益的重要途径。现把通过多年实践的工厂化两年养三茬成鳖新技术介绍如下,供有条件的地方参考应用。一、两年养三连成鳖的基本条件1.温室要求保温好,有供热供水条件(水质要附合养殖标准)。2.鳖池不宜太大,一般在25平方米,池深50厘米,水深35厘米,他中设饲料台(饲料台可用优质水泥瓦,不能用石棉瓦向采用无涉或沙网结合养殖,可在池中挂几趟无结网片作隐蔽物。3往排水方便C二、两年养三茬成鳖的工艺流程所谓两年养王茬…  相似文献   

17.
鳖的种类、分布和食用营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国大陆的养鳖业正在兴盛之中。除养殖中华鳖、山瑞鳖外,还养殖从其他国家或地区引进的鳖,如郭廷平(1994年)报道了饲养自美国引进的鳖。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在多年养殖中华鳖的基础上,于2007年从广西陆续引进山瑞鳖商品鳖和稚鳖进行养殖与后续的繁育试验,其中2010-2011年进行了山瑞鳖与中华鳖"温室-外塘"二段式养殖对比试验。经过10个月的温室养殖与3个月的外塘养殖,山瑞鳖与中华  相似文献   

19.
中华鳖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鳖(Trionyxsinensis)在我国广泛分布,其养殖从80年代发展至今,已在特种水产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对其血液的生理和生物化学研究还不充分,主要集中在血细胞方面[1,2],未见有关生物化学参数的报道。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是物种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物质代谢特征的反应,在疾病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定了在养殖条件下健康中华鳖血液的主要生物化学指标,旨在为了解其生理特点和养殖中的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此外为研究鳖及鳖血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1 材料和方法实验用鳖19只,均购自保定养鳖场。其中1998年12月取温室养殖…  相似文献   

20.
养鳖模式与鳖鱼品质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是全国养鳖大省,亦是国内开展工厂化温室养鳖最早的省份之一,在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后,目前养鳖模式已从单纯的工厂化温室养殖向外塘养殖和无公害仿生态常温养殖方向发展,从单纯的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迈进。本文就当前浙江省主要养鳖模式和鳖品质的关系作一简介和探讨,供广大养鳖者和消费者参考。1养鳖模式当前我省养鳖生产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工厂化温室养鳖模式,包括标准温室养鳖模式和简易温室养鳖模式;二是外塘养鳖模式,包括温室养殖与池塘主养结合型和温室养殖与池塘套养结合型;三是仿生态常温养鳖模式,包括2年制养鳖、3年制养鳖和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