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9年 3月以来 ,巴中市乐丰乡、万安乡、龙背乡、水宁寺镇等 42个乡 (镇 )相继多次发出发现以吸取动物和人类血液为生的严重虫害紧急疫情报告 ,经我站会同四川省卫生防疫站共同鉴定 ,害虫为硬蜱科、血蜱属、嗜群血蜱 ( H aemaphysalisconcinna)。为了摸清虫情 ,划定疫区 ,制定  相似文献   

2.
嗜群血蜱属硬蜱科血蜱属嗜群血蜱 ( H .concin-na Koch) ,为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体外寄生虫 ,以吸血为生 ,因为该虫与病原微生物是共生关系 ,是森林脑炎、蜱媒斑点热、野兔热、布鲁氏菌病等多种人畜共患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同时可致蜱传蜱瘫症 ;据《兽医大学学报》1 990 ( 1 )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苍溪县暴发嗜群血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嗜群血蜱在苍溪县的分布与危害、宿主种类、季节活动规律、群体生态形成的原因及一些生物学特性,采用宿主体检蜱法、拖旗法、布旗覆盖法采集动物体表和野外环境的蜱,对其进行了形态鉴定和药物防制试验。结果显示,苍溪县嗜群血蜱的流行面达97.4%,人感染率53.8%,动物感染率7.7%~100%;嗜群血蜱的寄生宿主有15种,主要活动期为4~9月份;吸血后引起叮咬部位皮肤丘疹、红肿、瘙痒,甚至感染溃烂,伤口愈合后痒痛和色素斑可持续数月。依据上述结果提出了防控嗜群血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嗜群血蜱的野外用药选择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控制巴中市1999年3月至6月在42个乡(镇)、212个村、664个社的410 km2地域内暴发的嗜群血蜱疫情,找到一种速效性好、低毒、对人畜相对安全、成本低、适合人口密度较大的农区喷雾施药使用的野外灭蜱药物,编制出嗜群血蜱暴发性疫情的科学控制方案,特制定实施本试验.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巴中市嗜群血蜱的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3 ̄6月四川省巴中市的43个乡(镇)212个村严重暴发了侵袭人和畜禽的外寄生虫,经鉴定为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受虫害面积达410km^2,抽样调查牛感染率为100%,山羊100%,猪27.0%,鸡100%,鸭89.0%,感染强度1 ̄2241只,疫区灌木丛含蜱量以人工步旗500m为2635只。经用三氯杀螨醇,敌百虫喷雾灭蜱后,其灌木丛人工步旗500m含蜱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嗜群血蜱的生活史进行了观察.研究分为2组,试验组宿主为家兔,嗜群血蜱在兔体完成一个世代需要(120.6±14.5)d;幼蜱的吸血前期、吸血期、蜕皮前期和蜕皮期分别为(7.1±0.9)、(5.6±1.1)、(11.8±2.0)和(12.5±1.6)d;若蜱的吸血前期、吸血期、蜕皮前期和蜕皮期分别为(5.9±1.1)、(3.9±0.6)、(9.8±2.3)和(12.3±0.4)d;成蜱吸血前期、吸血期、产卵前期、产卵期和死亡期分别为(7.6±1.2)、(4.9±0.6)、(9.2±1.7)、(16.0±3.2)和(5.8±0.5)d;卵的孵化期为(24.2±0.9)d.而对照组以家兔、狗和牛分别作为嗜群血蜱幼蜱、若蜱和成蜱的宿主,完成其生活史需要(130.2±12.8)d,幼蜱的吸血前期、吸血期、蜕皮前期和蜕皮期分别为(7.1±1.2)、(5.8±0.8)、(12.1±2.5)和(12.3±1.7)d;若蜱的吸血前期、吸血期、蜕皮前期和蜕皮期分别为(6.2±0.7)、(4.6±0.3)、(12.4±2.1)和(12.9±0.3)d;成蜱吸血前期、吸血期、产卵前期、产卵期和死亡期分别为(7.6±1.1)、(6.1±0.4)、(10.7±0.8)、(15.7±2.4)和(8.1±0.7)d;卵的孵化期为(23.3±1.6)d.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嗜群血蜱幼蜱和若蜱饱血体质量差异显著(P<0.05),而成蜱的饱血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雌蜱产卵量与饱血体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12(P<0.01),试验组生殖效率指数REI为10.48,生殖适合度指数RFI为6.82,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兔是嗜群血蜱较适宜的宿主.  相似文献   

7.
1985年春天,我们从四川平武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采集到寄生于大熊猫体表的蜱近百个,经鉴定它们隶属于蜱科(Ixodidae)的2属5种,即:卵形硬蜱Ixodes ovatus、锐跗硬蜱 Ixodes acutitarsus、巨棘血蜱 Haemaphysalis megaspinosa、长须血蜱Haemaphysalis aponommoides和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其中巨棘血蜱为优势种。而长须血蜱和长角血蜱寄生于大熊猫体表,乃属首次发现。本文就这三种蜱的雄虫形态特征作一简单描述。 1.巨棘血蜱Haemaphysalis me gaspinosa 此蜱与褐色血蜱Haemaphysalis flava外观相近,但体带褐色且较深可资区别,雌雄两性的虫体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阐明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的亲缘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基因(ITS-2)片段、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I)片段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基因(COⅡ)片段,并进行测序,进而分析其基因变异与系统发育.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的ITS-2、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的大小存在差异,长角血蜱3种基因分别为361、479和647 bp,嗜群血蜱基因分别为354、474和661 bp.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ITS-2、COⅠ和CO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84.2%、89.0%和88.4%.以3种基因构建的NJ进化树中,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均聚类.因此,认为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间ITS-2、COⅠ和COⅡ基因间变异较小,它们是血蜱属中亲缘关系较近的2个有效种,支持传统形态学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阐明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的亲缘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基因(ITS-2)片段、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I基因(COⅡ)片段,并进行测序,进而分析其基因变异与系统发育。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的ITS-2、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的大小存在差异,长角血蜱3种基因分别为361、479和647bp,嗜群血蜱基因分别为354、474和661bp。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ITS-2、COⅠ和CO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84.2%、89.0%和88.4%。以3种基因构建的NJ进化树中,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均聚类。因此,认为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间ITS-2、COI和COII基因间变异较小,它们是血蜱属中亲缘关系较近的2个有效种,支持传统形态学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0.
外寄生虫波斯锐缘蜱和拉合尔钝缘蜱在甘肃省民勤县的首次发现,不仅加大了该地区蜱虫防制的难度,还增大了外来疫病的传入风险。本文对在民勤县首次发现的两种软蜱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对其流行和防控情况进行了简要阐述,旨在提高该地区养殖业对蜱及蜱媒病危害和防控的认识,为蜱的整体防制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金斑鸻(Pluvialis fulva)系鸻行目,鸻科小型水鸟,被列入《中国湿地行动计划》的主要水鸟名录之中,也是中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协议规定的保护候鸟之一.据《中国鸟类志》记载,金斑鸻每年迁徒期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过境记录,但湖北省都无野外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12.
辽宁首次发现灰鹤越冬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辽宁畜牧兽医》2010,(5):12-12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带领的研究团队近期从硬蜱唾液腺中分离和识别了两个家族的免疫抑制剂多肽,并对这些免疫抑制剂多肽的作用机制和相关的信号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蜱是畜牧传染病的最主要传播者,  相似文献   

14.
《现代畜牧兽医》2010,(5):12-12
4月8日,教育部组织以熊远著院士为首的鉴定委员会,对中国农业大学张沅教授课题组“中国荷斯坦牛分子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课题组发展了国际先进的奶牛基因组扫描、精细定位和单倍型推断统计分析方法;精细定位了6号和3号染色体上的影响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  相似文献   

15.
李振文 《野生动物》2007,28(5):54-54
金斑鸻(pluavialis fulva)系鸻行目,鸻科小型水鸟,被列入《中国湿地行动计划》的主要水鸟名录之中,也是中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协议规定的保护候鸟之一。据《中国鸟类志》记载,金斑鸻每年迁徙期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过境记录,但湖北省都无野外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16.
1989年9月,上海动物园职工在本市西郊野外捕获一只幼龄刺猬。作者从小刺猬体表共采集到外寄生虫—蜱10余个,雌雄皆有,全为成虫,经鉴定均是硬蜱科(Ixodidae)血蜱属(Haemaphysalis)的褐黄血蜱(Haemaphysalis flava)。据文献记载,褐黄血蜱主要分布于日本、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等国,我国江苏、湖北、台湾的猪、  相似文献   

17.
鸭绿江口湿地首次发现大型黑嘴鸥繁殖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嘴鸥(Larus saundersi) 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中国鸟类红皮书中将其定为易危物种,现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近两年,一直认为全球黑嘴鸥数量在4000-5000只。 现有资料认为辽宁丹东地区的黑嘴鸥为零星分布。为证此言,笔者于2002年5月末至6月初历时两个星期,在鸭  相似文献   

18.
19.
丹顶鹤又称仙鹤,是我国特产的珍贵鸟类,目前,世界已不足一千只,而绝大部分分布在我国,丹顶鹤在我国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过去,人们曾一直认为丹顶鹤夏季在黑龙江西北部繁殖。冬季迁到江西、山东、  相似文献   

20.
在本省畜禽外寄生虫区系调查中,东阳千祥乡山区捕捉一头野生动物,经初步鉴定为猪獾(Arctonyx collaris F.Cuvier),当地俗名獾猪。全身皮肤寄生大量硬蜱。将硬蜱采集放置小玻璃瓶内纱布封口,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