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对乳制品需求量的大幅增加。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业集约化、规范化饲养水平比传统养殖模式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在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人们只着眼于奶产量的高低。把高产奶量成为奶牛生产追求的首要指标;而很少注意奶牛自身的健康和福利,导致很多进口高产奶牛利用年限低,  相似文献   

2.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当中的散栏式饲养管理模式,在国外奶牛养殖产业发达的国家是一项普遍应用的技术,它为改善奶牛饲养环境,提高奶牛单产,实现奶牛产业的安全、健康、高效生产提供了可执行的途径,是奶牛饲养模式的发展方向.随着国内近年来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内专家和饲养者认可了散栏式的饲养管理模式,把国际先进的散栏式牛舍生产工艺和散栏牛舍建设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散栏式饲养管理技术引入了中国,一步步改善着国内传统的饲养管理模式.散栏式饲养管理模式也将是中国奶牛饲养行业的发展方向,将为中国奶牛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奶制品的数量、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我国乳制品、原料奶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出现,严重影响奶牛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对奶牛饲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可行的策略予以优化完善,确保奶牛饲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往奶牛粗放式饲养,大多都是半放牧、半舍饲饲养方式,不需要单独增加运动量。近年来,随着草原禁牧工作逐步推进到位,奶牛科学化、标准化饲养技术将贯彻到奶牛饲养管理全过程中。奶牛实行全舍饲饲养方式后,运动场空间相对较小,奶牛每天的运动量不足,会给奶牛生产带来诸多问题,造成奶牛生产力水平降低,相对效益下降。逍遥运动的主要作用加强血液循环,提高产奶量因此,预防蹄病的发生,强健四肢维持正常的繁殖能力,预防难产、胎衣不下,加强消化功能,降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舍饲奶牛进行逍遥运动是日常饲养管理中的一项必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农村奶牛高效饲养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农民饲养奶牛的水平、自然条件及畜牧兽医技术配套服务等情况,制定出了高效饲养奶牛的基本模式。该模式主要从奶牛群体优化、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将现有的各种畜牧兽医综合措施进行合理的组装配套、于农村奶牛养殖生产中,以有效地解决奶牛品种、中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科学饲养奶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导致奶牛生产中单产水平较低,牛奶的质量较差,奶牛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从奶牛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从而可提高奶牛的养殖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饲养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到位等,一直是制约我国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致使奶牛养殖业单产水平低、规范化饲养水平低、科技含量低、抵御市场冲击能力差,传统落后的饲养管理模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成母牛单产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十一五”期间,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实现奶牛业由数量增长型向数量质量并重型方向发展,提高综合效益将是奶牛业发展的重点。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保证奶牛业高质量运行的新体系、旨在使生产更规范、管理更科学、服务更完善、效益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随着奶牛业不断发展,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已被奶牛养殖者所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在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为奶牛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通过实践并据前人的研究及经验,总结了奶牛的选择及高产奶牛的阶段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提高中小型奶牛产奶量的综合性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奶牛饲养业在迅速发展,如何科学地运用先进的生产饲养技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中小型奶牛产奶量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必须多管齐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1科学选购良种奶牛,保证后代高产性能1.1奶牛的品种对于产奶水平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关系,不少中小型牛场在选购奶牛时,一是由于饲养奶牛发展的心理,一轰而上,求数量不求质量;二是贪图便宜而购买奶牛场的淘汰奶牛。而这种奶牛生产性能差,经济效益差,长期来说是得不偿失。所以选购时从牛群中选择优良家系和个体作种用,淘汰较…  相似文献   

10.
DHI体系在国外已经发展了60多年,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提高奶牛的育种水平、改善牛奶的品质、保证奶牛的健康以及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效果。现介绍DHI奶牛生产测定技术的开展意义,给奶牛养殖带来的好处,在奶牛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注意事项等,从而使我们认识到DHI体系是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有效的工具,可对奶牛的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管理等方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奶牛养殖小区需要标准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政府优惠产业政策的导向下,金华市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3年4月已建有35家乳制品企业,饲养2.6万头奶牛,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之一。金华各地纷纷建起了多种组织形式的奶牛养殖小区,引进现代奶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大大提高了原料奶质量和卫生安全,从而有效提高了乳制品质量和促进了乳业发展,为奶牛业向集约化饲养、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2.
奶牛福利及其安全性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奶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人们很少注意奶牛自身的健康和福利,这就导致在发展奶牛饲养业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奶牛福利和奶制品安全生产问题。为此,本文从我国奶业持续发展和奶制品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介绍有关奶牛福利及其产品安全性生产,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由于缺乏科学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导致奶牛生产中单产水平较低,牛奶的质量较差,奶牛发病率较高。文章从奶牛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发展奶牛生产是一条低成本、效益高的行业,已成为近年来国民经济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了解掌握奶牛的高产饲养管理技术与措施,方能赢得奶牛业高产发展的主动权。对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奶牛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户养奶牛发展更快。但是,随着分散的户养奶牛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庭院养殖模式已很难适应奶牛生产发展的需要:户养奶牛因饲养场地受限而影响了奶牛数量的增加;庭院养殖缺乏统一的科学饲养技术指导,奶牛饲养管理粗放、生产水平较低,发病率较高;庭院养殖产生的污水、粪便无处排放,造成庭院和村庄环境卫生差,而且牛奶的卫生质量难以保证。为此,我们从实际出发,提出“奶牛集中饲养、集中收奶、分户管理模式”的课题。1做法及措施2000年1月~2001年12月于莱西市夏格庄镇进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奶业正处在跨入新世纪的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即将加入WTO的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笔者对天津市农村奶牛饲养业的基本情况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天津农村现行的几种奶牛饲养管理经营形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及城市郊区在建设现代化奶源基地,增加牛奶产量,提高牛奶质量,提高“入世”后我国奶业整体水平及在国际乳品市场中竞争能力的几点建议。1几种不同的奶牛饲养管理经营形式  天津市农村奶牛业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发政策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据资料记载,19…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明养奶牛已成为广大农村及县市城郊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个体户养牛规模小,生产技术含量不足,管理粗放,问题较多,如何促进个体养牛业健康发展,笔者经过调研认为必须抓好以下经济、技术及管理措施。1适当规模、选购良种。考虑到抗风险能力、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个体养牛以3~5头为宜。特别应注意选购优良奶牛,打好高产基础。实践证明黑白花荷斯坦奶牛生产能力最高,适应能力最强,最宜各地饲养。购牛时要尽量到正规牛场,索要及查阅奶牛档案,了解牛的个性、生产性能及当地疫情。要逐头认真…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的奶牛生产是以户为单位分散饲养为主,这种生产方式规模化程度低.难以应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无法对奶源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剧了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也不利于优良奶牛遗传潜力的发挥。因此,应提倡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增加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建立标准化奶牛生产小区和分户饲养、集中管理的生产模式是黑龙江省发展奶牛业的必然趋势。但在加强奶源基地建设的同时,必须有健全  相似文献   

19.
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华是我国南方奶牛之乡,奶牛存栏已达二万多头,农民养牛规模也从几头发展到十几头、几十头甚至上百头。但由于饲养技术和繁殖技术没跟上,奶牛受胎率不理想,养奶牛的经济效益没能充分发挥。下面结合金华奶牛饲养实际,谈谈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发情鉴定1.1 供给奶牛全价营养的饲料,补充青绿多汁饲料,使奶牛达到中等或中等偏上膘情,要有足够的运动。但金华奶牛饲养中混合精料质量不高,稻草是唯一的粗饲料,没有青贮饲料,常年拴系在舍内,得不到运动,使奶牛的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受到影响,青年牛性成熟延…  相似文献   

20.
正确应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保证奶牛业健康发展、提高养殖效益的根本保证。2004年5—10月份,对海林市某奶牛小区某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该养殖户饲养澳大利亚进口奶牛160头,其中产奶奶牛129头、育成奶牛23头、犊牛8头,采用鱼骨式机械化榨奶厅进行挤奶。通过调查发现该饲养户由于在饲养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造成奶牛产奶量及健康状况日益下降,在近5个月的时间内死亡、淘汰产奶奶牛6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