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硒铜镁对黄牛地方性氟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2 头地方性氟病黄牛随机分为4 组, 每组8头。1 组为对照组, 饲喂基础日粮, 2~4 组为试验组, 每天饲料中分别添加0.25 m g/kg 硒; 15 m g/kg 铜和0.25 m g/kg 硒 15 m g/kg 铜 1 m g/kg 镁, 连续饲喂83 d, 观察硒铜镁对地方性高氟黄牛体氟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 地方性氟病黄牛血硒、血铜含量远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 血氟明显超标。加硒组 (2组) 和加硒铜镁组 (4组) 黄牛血清氟含量第83 天与第0 天以及同期对照组牛相比, 下降极显著 (P< 0.01), 血硒随饲料硒的添加量而上升, 并维持在正常水平, 血铜值反而下降。加铜组 (3 组) 黄牛血清氟含量明显降低 (P< 0.05), 血铜值也随之降低 (P< 0.05), 血硒变化不明显 (P> 0.05)。地方性氟病黄牛添加适量的硒铜镁, 能增加血氟的排出, 提高血硒含量, 但降低了机体的血铜值。揭示硒铜镁能防制动物地方性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某市磷肥厂附近11个生产队,共有水牛121头,其中88头发生以跛行、牙齿损坏,骨骼、蹄壳变形,进行性消瘦为主征的疾患。造成死亡33头,急宰3头,转移10头。经临床检查和化验室检验,确诊为“水牛慢性氟中毒”,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挑选中国地方犬30头,随机分成3组,各组氟的添加水平依次为0(对照)、335(低氟组)、760 mg/kg(高氟组),试验期为70 d,分别在15、30、60、70 d采血,测血中氟离子浓度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血氟浓度随摄氟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运城市家畜地方性氟病,主要分布在水氟含量在1.6毫克/升以上的16个乡189个村。病区牧草申氟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40毫克/公斤)4—8倍。病牛骨氟含量为2312.25ppm,超过正常牛骨氟值近两倍。尿氟超过正常值的1—4倍。调查结果表明,水氟含量越高,尿氟含量亦高,家畜年令越大,尿氟含量越高。运城市地方性氟病的发生主要由于家畜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草后,使畜体内氟逐渐蓄积而导致家畜慢性氟中毒。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氟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茭道—武义一线两侧,氟含量高值区呈北东风条带状展布,与萤石矿带吻合;各地层氟丰度不一,矿区附近较高;该地区降水量较大,酸性红壤土、重碳酸钙型为主的水化学类型限制了高氟地表环境的形成,而盆地结构、人为污染加剧了地表水氟丰度;高氟环境污染了水体、土壤及植物,并引起地方性氟病;地方性氟病等是由于饮用含氟水引起的,改水降氟是控制地氟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迪卡白种公猪肢蹄病的调查与蜂胶防治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某工厂化养猪场的迪卡白种公猪40头进行了肢蹄病的观察、诊治和预防,结果:(1)在40头种公猪中发现32头患有不同程度的肢蹄病变(占80%)。在32头患猪中严重和有跛行的9头(占28.13%),前肢肢跡病17头(占53.13%),后肢肢蹄病29头(占90.63%);(2)所检出的肢蹄病按其发生部位和病变不同,共有26种之多。其中在蹄趾(指)部位的病变有蹄壁磨损、蹄踵腐损、蹄踵青肿、趾(指)间腐烂、趾(指)间增殖、蹄裂、假性蹄裂、趾(指)底腐损、蹄冠脓肿、白绒病等20种。在肢体关节部位的病变有腕关节皮肤磨损、感染化脓与关节炎、附关节皮肤磨损、化脓与关节炎等6种;(3)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猪栏环境与地面的质地不良直接引起患部的磨损。继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坏死梭状杆菌和化脓棒状杆菌;(4)在防治方面采取以蜂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2001-2002年贵州省遵义市地方性氟中毒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遵义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对遵义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8个县(区、市)内的中心区和边缘区儿童氟斑牙、尿氟和成人氟中毒临床症状体症、生活习性、环境介质氟含量进行调查。结果: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中毒阳性检出率为22.54%,检出率以习水县最高,为80.12%;遵义县最低,临床氟中毒检出率为0;女性发病高于男性。16岁以上成人氟斑牙检出率为56.64%,缺损型检出率为18.49%,氟斑牙指数1.51,边缘区高于中心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37.50%,缺损型检出率为4.34%,氟斑牙指数为0.78,边缘区高于中心区,尿氟均值0.91m g/L,标准差1.62m g/L。环境介质调查,室内存放辣椒、玉米含量均值分别为160.57、19.67m g/L。结论:遵义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以轻度为主,但部分病区县流行强度较显著,主要通过室内敞炉灶燃煤导致煤烟氟污染室内空气和烘炕的辣椒而摄入大量氟所致。  相似文献   

8.
金华地区氟污染成因危害及对策(Ⅱ)———区域氟污染与地方性氟病申秀英许晓路章子贵(浙江师范大学,金华321004):自来水:井水:见本刊1998年第1期第11页,该文续前文,其中的图表序号及文内层次接前文。收稿日期1997-08-08表3若...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氟中毒(以下简称地氟病)是全球性疾病,全国均有本病报道,为了查清我县地氟病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85年开展了全县性的调查。根据历史水质(531份)资料确定病区和粗查结果(调查78,903名8~15岁学生氟班牙患病情况)把水氟超过1mg/L 或发现有氟斑牙的村庄定为可疑病区,复查水氟含量和在人群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人群调查:普查病区内8~15岁青少年有氟斑牙的人数和分型、分度;16岁以上成年人有氟骨症的人数和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氟硅产业园区植物及土壤对氟污染物的富集能力。[方法]采用连续浸提法对氟硅产业园区82个采样点的土壤及植物叶片中不同形态氟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吸收氟污染物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产业园区植物叶片总氟平均含量为(943.45±23.43)mg/kg;土壤总氟平均含量为(865.07±19.25)mg/kg。植物叶片中可还原态氟与离子交换态氟呈显著正相关(r=0.680 5),土壤中水溶态氟、铁锰结合态氟与其他形态氟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而植物叶片总氟含量与土壤总氟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超累积氟的植物有山茶树、枫杨、香樟等,对土壤氟富集能力较强的植物有苎麻、小叶樟、夹竹桃等。  相似文献   

11.
氟中毒(Fluorinc poiSoning)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据有关资料报导,本病分布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我国人的氟中毒包括河南省在内已知有廿多个省发生,我省人的地方性氟中毒经卫生防疫部门于1979年调查证实,病区涉及全省10个地区,75个县,检出氟中毒患者100余万人,分布的特点基本为两个类型,即盐碱地病区、荧石矿病区。目前我省人的工业性氟中毒的危害也不小,目前正在调查中。  相似文献   

12.
氟中毒(Fluorine poisoning)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患氟病的人已知遍及廿余省。据我省1979年经卫生防疫部门调查所证实,患氟病的达10个地区,75个县,共有130余万人。家畜氟中毒病亦较普遍,据1974-1975年对青、陇、川、滇、湘、晋、赣、苏、浙等九省调查资料,家畜氟中毒病因,可分为以下两类:一为由自然条件致病(地方性氟中毒),见于部分盆地、盐碱地、戈壁凹地、沙漠和盐湖周围以及有关矿区(氟石矿、磷灰石矿、铝矶石矿区等);另一为工业污染致病,主要发生于炼铝厂、磷肥厂、炼钢  相似文献   

13.
慢性氟中毒又称氟病,是由于从饲料或饮水中连续摄入少量但可引起中毒的氟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以正在发育中的牙齿出现斑纹和过度磨损以及骨质疏松为特征。常呈地方性群发,世界各国及我国大多数地区均有此病,各种家畜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地方性氟病是由于长期饮用当地的高氟水或摄入含氟量较高的食物及落后的生活习惯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氟中毒病。通过对各种病源的实际调查和实验分析得知,发病地区的饮用水和粮食中氟的含量均与土壤中的电化学性质有关。本文以四川开县和大庆地区的地理环境为例,探讨了了土壤中氟元素迁移致病的途径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魏世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018-3019
调查了恩施山区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现状、特征,分析了造成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氟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水平氮肥对茶园土壤氟赋存形态及转化的影响,以皖南十字铺茶场红黄壤茶园0~15 cm土壤为对象,设置N0P0K0(CK)、N0P1K1(N0)、N1P1K1(N1)、N2P1K1(N2)、N3P1K1(N3) 5个处理,进行了室内盆钵培养试验,通过分析施肥10、20、30、50、70、90 d后土壤水溶态氟、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结合态氟含量、铵态氮含量、土壤pH值,研究施肥对茶园土壤氟赋存形态及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氮肥与磷钾混施(N1、N2、N3)在短期内(10 d或20 d)使土壤水溶态氟含量降低,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结合态氟含量增加,20 d之后土壤水溶态氟增加,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结合态氟含量降低,对水溶态氟、交换态氟的影响效果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一般施氮量越大影响效果越明显;土壤水溶态氟含量与氮肥施用量成中度正相关,交换态氟与氮肥施用量成中、高度负相关;土壤水溶态氟含量与pH值成极显著高度负相关,交换态氟含量与pH值成极显著高、中度正相关。因此,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改变了土壤环境pH值,从而影响土壤氟的形态转化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奶牛体内矿物元素含量与蹄病的关系。[方法]从某大型集约化奶牛场随机抽取8头患蹄病的奶牛和8头健康奶牛,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患蹄病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清中一些矿物元素(K、Fe、Cu、Mg、Mn、Na、Zn、Ca)的含量,分析了矿物元素的代谢与奶牛蹄病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血清中Zn和Mn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Ca和Mg含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K、Fe、Cu和N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患蹄病奶牛内矿物元素代谢异常,特别是与骨骼生长发育有关的元素代谢紊乱,容易导致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笔者研究了贵州省安龙县5种蝙蝠:蹄蝠科蹄蝠属的大蹄蝠、黄大蹄蝠、中蹄蝠和三叶蹄蝠属的三叶蹄蝠,以及菊头蝠科菊头蝠属的皮氏菊头蝠的生态形态特征与猎物选择的关系。通过对5种食虫蝙蝠的生态形态特征参数的测量,发现体型较大、飞行较快的大蹄蝠、黄大蹄蝠主要捕食体型较大的鞘翅目、鳞翅目昆虫;体型较小、飞行较慢的三叶蹄蝠则以小型鳞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为食;体型居中的中蹄蝠和皮氏菊头蝠不仅选择中等体型昆虫,而且与其余3种蹄蝠的食性部分重叠,这与捕食者体型与猎物体型相一致的生态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湖北宜昌黑茶氟含量,估算宜昌居民的氟离子摄入量。[方法]利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湖北宜昌自来水氟含量及供试5个批次宜昌黑茶的氟含量,分析冲泡过程中氟离子溶解特性。[结果]2014年1月6日湖北宜昌自来水的氟含量为(0.112±0.009)mg/L,为氟含量偏低的自来水。供试5个批次宜昌黑茶氟含量分别为(113±6)、(170±7)、(190±7)、(255±8)和(246±8)mg/kg,加标回收率在94.1%~104.6%,宜昌黑茶氟含量符合砖茶氟含量国家标准(300 mg/kg)。5个批次宜昌黑茶洗茶2次后再冲泡,茶水中氟离子浓度在(0.107±0.008)~(0.939±0.031)mg/L,符合饮用水氟含量国标。[结论]湖北宜昌自来水氟含量偏低,供试5个批次的湖北宜昌黑茶氟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氟来源。  相似文献   

20.
了解张家口市降氟改水工程运行及水氟情况.方法对张家口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2006年及以前修建的降氟改水工程与管理现状逐项调查.结果共调查379处降氟改水工程,其中正常使用工程310处,占81.79%;间歇使用工程12处,占3.17%;报废工程57处,占15.04%.对322处降氟改水工程进行了水氟调查,其中水氟合格工程127处,占39.44%;水氟超标工程195处,占60.56%.结论张家口市降氟改水工程运行现状令人十分担忧,探讨可持续降氟改水防治策略,是今后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