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地方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企业所需要的严重脱节,即地方高校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地方高校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快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采用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个案调查法和功能分析法等方法,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等方面对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探索符合区域经济需要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升地方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3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的运行方式。河北农业大学通过总结办学经验,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创建了特色鲜明的“311”人才培养模式。阐明了“31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建原则、内涵;详细论述了课程体系整合、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等几方面的内容;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分析了现代农业对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植物生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并对目前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321”教学模式实施过程示意图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建一、基本思路1.改革教学体系,建立“321”教学模式即针对三年学制和培养目标,将传统的“5+1”教学(5学期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加最后1学期生产实习)3学期进行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教学;第4、5学期、生产相结合,边教学边,进行一个生产周期的实践性教学;最后1学期集中,聘请校内外专家和企业、乡镇的管理、实用技术和人文选修课。把:基础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综合3个阶段。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生产环节制3个教学阶段各有重点、有机结…  相似文献   

5.
李欣 《河南农业》2011,(20):4+8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轻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遵循“厚基础、精专业、博知识、重实践、求创新、强能力”的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三模块、三环节、三平台”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并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实施保障机制,重新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出发,针对课程体系、实践创新能力、教学过程监控等方面构建了多元化、特色鲜明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信息化硕士培养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体系设置、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组织、管理、考核等的比较认可,同时学生对教学过程监控有更大的期望,需要进一步加强现有培养方案的教学过程监控,调整培养方案,提高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主题,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因材施教,培养出能就业、会创业的新型人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设计中,构建特色鲜明的"校企全程合作、课证赛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分阶段将创业认知、创业模拟、创业实践课程全面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制定了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双创"型符合人才。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分析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发展过程以及现状的前提下,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包括基础实践、综合应用实践和创新实践等三个板块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和提高实践和教学水平,提出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7个要点:即重视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改革实验课教学形式与内容、建设实验中心、加强科研实验室建设、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验室开放力度和丰富学科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农业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要课题。为此,高等农业教育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教育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科技进步趋势,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同高校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条件进行定位选择,设计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和“双证书制”培养模式。以此同时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区域性特色不明显、人文关怀不够、教学改革与建设不力、模式难以适应生源不一的要求、质量评价方式有待完善等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将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发展社区学院,综合化树丛型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朝着多元目标引导型、弹性学制型、过程探索型、双元主体型等新模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过研究与实践,创建了农林本科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即创建了人才培养模式、素养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合作教育网络、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河北农业大学"31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提出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加大了基础课的教学,对专业课进行了大力整合,突出了专业特色,并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注重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实现了"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重实践"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构建农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 2 1世纪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 ,提出了高等农林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运行机制 ,分述了“农林业技术管理”、“农林业教学科研”和“农林业技术开发、推广、应用”不同规格人才的具体培养要求 ;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造教育”课程体系 ,阐明了改革课程体系的途径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大学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为顺应沿海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科高等教育综合化的要求,对于研究型大学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专业设置与调整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在学分制管理条件下,农学院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构建各级基础教学平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被多数国家视为未来世界经济的先导和战略产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与之相匹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革新和探索。本文总结了河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实践、教学质量工程、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改革和探索的经验,以期为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等培养具有农业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结合近些年的实践教学,从农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分析了全日制农业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以期为农业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提供经验,提高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农技高师教育具有高等农业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的双重属性,与普通高等教育比较,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培养的是农业新技术应用、普及和推广型的教育人才,未来工作岗位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东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从 1989年起开办农技高师教育专科, 1994年起开办农技高师教育本科,截至 2000年 7月已培养了 9届计 620名合格的毕业生。本文根据我院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成果 ,提出了农技高师人才的素质构成、农技高师教育教学体系构成和农技高师人才主要职业技能的训练模式。   一、农技高师人才的素质构成   农技…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4):296-297
鉴于我国农业产业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需要众多高素质的农业经济专业人才。通过高职院校教育中农业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经济类专业高职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同时还能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本文从明确高职农业经济专业建设的策略、凸显农业经济特色培育高职生们的技能、依据企业需求开展产学研合作办学、加强高职农业经济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高职教育中的农业经济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