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广大国统区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粮食供应紧缺、粮价高涨.为解决粮食同题、坚持持久抗战,国民政府加强了对粮食供应的管理.作为我国的主要产粮大省之一,安徽省的粮食供应对于抗战有着重要意义.抗战发生不久,安徽省就已成为抗战前线,并有数县沦陷日军之手,安徽省的粮食生产遭受到了重大打击.另外,由于抗战的需要,安徽省内大军云集.一时间,不论是军粮还是民食,安徽省都出现了严重的供应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安徽省对军粮、公粮、民食进行了调节,以安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通过加强管理,安徽省的粮食供应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罗定市是广东省种稻历史最早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广东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曾4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目前罗定已拥有"亚灿米"、 "聚龙米"等一批著名稻米品牌. 好山好水出好米,罗定稻米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稻米中成为备受百姓青睐的最具人气的知名品牌稻米,主要是罗定有生产靓米的不可复制的六大优势: 优势一:罗定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民在粮食匮乏条件下积累的节粮养畜的经验,和通过发展粮食以外的饲料作物来增加饲料产量的途径,说明发展畜牧业并不必须大量依靠粮食。但是为了提高饲养水平,就需要增加粮食在日粮中的比重,所以决不能低估增产粮食对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粮食多了,能否顺利转化成畜产品,还要受购买力水平的制约,这是过去所忽视直到因卖肉难而阻碍了粮食转化的情况出现后才认识到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吸收更多的粮食转化畜产品,还需要提高购买力或改变消费结构,提高畜产品在消费品中的比重及降低畜产品的成本、价格,从而在一定购买力水平条件下可以销售更多的畜产品。提高粮食转化畜产品的经济效益是促进转化的又一途径。利用畜肥以降低粮食生产的化肥支出来降低粮食成本等可提高转化的经济效益的各种措施宜广为采用。  相似文献   

4.
在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人口不断增加、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下,要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作物单产,高产创建是粮食生产的必然选择。提高粮食单产来增加总产,不仅能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并对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确保国家粮食储备安全这一重要问题上,民间企业、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粮食银行"的粮食储备行为分担了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的沉重压力,对于保证口粮充足、安定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出现时间短、资金和技术匮乏等原因,民间储粮行为存在着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将粮食储备推向市场化经营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但这种改革应是缓慢的、一步步摸索前进的。目前而言,政府对粮食的存储必须是"绝对主体",民间储粮行为只能是"有益补充",必须以粮食储备制度改革加以引导,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发展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荣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98-3401
深入剖析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探寻积极、有效的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不仅对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有重要意义,对推动全国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资料,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对粮食的需求将比目前增加约4x108t,要解决4x108t粮食的增量问题,我国西北地区有地没有水,西南地区有水没有地,只有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水土资源基本平衡,在人增地减不增加开荒面积的情况下,要增加粮食供给,在现有水稻面积不能减少的情况下通过扩大灌溉面积和中低产田改造等措施提高粮食单产。但怎么在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日益匮乏、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的将来做到水稻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效,这是我们现在应该探索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在三江地区水稻种植方式和生产销售中存在的用问题来探讨三江地区水稻可持续发展中应该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50年代初特别是60年代中期开始“绿色革命”以来,印度的粮食生产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近些年不仅初步摆脱了粮食匮乏的困境,还首次出现了边际剩余。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一过又到了播种希望的季节,"谁来种田,怎样种田"再次被提上议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空心村"、"老龄农业"现象渐成农业发展隐忧,明天谁来种粮的问题备受关注.湖南省是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大省,肩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尽管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但农村耕地抛荒、农民缺乏种粮积极性等问题依旧醒目.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奖励和扶持粮食生产大户,有力地提高了粮食大户的种粮积极性,种粮大户数量明显增加,大户在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种粮效益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黎飞 《农业考古》2020,(1):55-62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重庆出现了粮食危机。为应对粮食危机,国民政府、重庆市政府开始设立粮政管理机构。从全国粮食管理局时期到粮食部时期,重庆的粮政管理机构逐步实现了权责统一。这一时期,重庆的粮政管理机构相继开展了粮食调查、粮食管理和田赋征收等工作,不仅保证了战时军粮的供应,稳定了陪都的粮价,而且奠定了战后全国粮食管理工作的基础。然而,重庆粮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粮政管理机构人员贪污腐败严重。  相似文献   

11.
杨春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94-10096
对乾隆时期政府为缓解社会民众粮食短缺的社会问题,在流通领域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民食的措施进行了综述,如减少国家粮储和漕粮宽免、减免粮食商品税、严禁地方官遏粜及商户囤积居奇等。  相似文献   

12.
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的研究对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立足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理念的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快速优化,本研究选取广东省罗定市作为研究区,从耕地数量、耕地质量、空间形态、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等5个层面构建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指标体系。同时,以GIS技术作为分析工具,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对罗定市的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进行现状分析及布局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来看,调整前后的永久基本农田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主要呈中间密四周疏、东西密南北疏的布局特征。布局优化后罗定市的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增加了5.2 hm2,相较于调整前的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合理性也有了大幅提高。总体而言,优化调整后的罗定市永久基本农田不仅确保了耕地数量,提升了耕地质量,优化了空间形态,而且改善了罗定市的生态环境,其空间规划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提升。研究表明:耕地地块布局合理性的评判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可根据现状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布局合理性进行永久基本农田的调入、调出,有效推进罗定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进程;而立足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理念的罗定市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快速优化方法,也为全国其他粮食主产区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提供了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金融危机和全球粮食紧缺的大背景下,中国耕地面积已逼近仅够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18亿亩"红线"。本文采用非参数方法双产出模型,从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角度研究山东省耕地利用模式区域特征。结果显示:新时期山东耕地利用模式属于集约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并且从西至中呈逐渐递减特征;属于粗放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山东的中部。研究所体现的政策含义是,政府部门在进一步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同时,适时进行制度创新,激励粮农通过技术进步和合理的投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转型期中国耕地资源的利用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粮农收益最大化双重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变动规律研究及趋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动规律,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在波动中不断增长,单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品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优化,主产区不断北移,黑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仓.粮食功能从仅仅满足温饱的食品过度到工业原材料,再到国际市场的重要贸易手段.对粮食的宏观管理政策则从短缺时期...  相似文献   

15.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战略物资,粮安天下。对山西省30多年来的粮食总量平衡、品种结构平衡以及未来粮食供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总产量依次迈上800万,900万,1 000万t三大台阶。然而,山西省粮食生产条件脆弱,供需矛盾仍比较突出:总量不足,多数年份自给率小于90%;结构性短缺严重,产粗吃细,口粮对外依存度达35%;未来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而粮食生产受耕地、水资源、粮食比较效益低等因素制约。因此,山西省需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优化粮食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提高粮食自给能力。  相似文献   

16.
● Agriculture on Loess Plateau has transformed from food shortage to green development. ● Terracing and check-dams are the key engineering measures to increase crop yields. ● Agronomic measures and policy support greatly increased crop production. ● Increasing non-agricultural income is a key part of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had an overwhelming advantage in protecting environment. Loess Plateau of China is a typical dryland agricultural area. Agriculture there has transformed from food shortage toward green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seven decades, and has achieved world-renowned achievements. During 1950–1980, the population increased from 42 to 77 million, increasing grain production to meet food demand of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was the greatest challenge. Engineering measures such as terracing and check-dam were the crucial strategies to increase crop production. From 1981 to 2000, most of agronomic measures played a key role in increasing crops yield, and a series of policy support has benefited millions of smallholders. As expected, these measures and policies greatly increased crop production and basically achieved food security; but, low per capita GDP (only about 620 USD in 2000) was still a big challenge. During 2001–2015, the increase in agricultural and non-agricultural income together supported the increase in farmer income to 5781 USD·yr–1. Intensive agriculture that relies heavily on chemicals increased crop productivity by 56%. Steadfast policy support such as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had an overwhelming advantage in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new era,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 policy support and positive societal factors will be the golden key to further improve food production,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increase smallholder income.  相似文献   

17.
叶树春  梁敏妍  张志坤  周武  王迪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44-14546,14548
根据气候资料对罗定市的农业气候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分析罗定市三大气候资源,得出了罗定市主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指出了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光、温及雨水是影响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气候因素;干旱、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和台风等是罗定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气候,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以气象灾害强度和风险指数为指标,作出全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为政府和决策部门制作农业生产计划、采取防灾减灾措施以及保险理赔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和全球粮食紧缺的新时期,文章采用非参数方法,通过构建双产出模型,在对转型期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平度市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测度与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粮食生产资源优化配置。结果显示,目前制约平度市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变化态势的主要因素是(C,S)效率,即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要素组合比例与要素价格等因素。研究所体现的政策含义是,中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尤其是重点产粮大县的扶持力度,适时进行制度创新,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而使土地集中,便于机械化、集约化耕种粮食作物,进一步加强对农资价格的调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粮农收益最大化双重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胡非凡  吴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85-4786
分析了广东省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发展粮食物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姜楠  韩一军  李雪 《农业展望》2013,(10):45-50
50年来,世界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粮食产业发生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特别是粮食价格频繁波动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粮食主产国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制定粮食产业支持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都是政府农业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在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粮食产业支持政策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探索发达国家粮食生产保护的措施和经验,从而研究其对中国粮食产业政策制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